朱钟华:拒绝套路,没有火气,无用之美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有像朱钟华这样,在摄影教育上成绩斐然,同时又在摄影创作上独辟蹊径、颇有建树的摄影家。教学和创作这两件事本身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以说,虽然都是摄影“门内”的事,但常常无法兼营,更难双优。就像最优秀的钢琴家,未必是最优秀的钢琴教师,反之亦然。然而,朱钟华却偏偏“脚踏两头船”,教学创作两不放,两手抓且两手硬:教学上,获奖无数,桃李天下,上海许多顶级摄影家都对他尊崇有加。著名摄影家陆元敏说:“在上海摄影界,说起朱老师,几乎就是特指,只会是朱钟华老师,不会是另外一个姓朱的老师。这三个字,大家叫了几十年。”一语可窥这位朱老师在摄影界的位阶。
  而在创作上,早在上世纪末,他就获得了中国摄协、新华社摄影部和佳能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五屆中日摄影文化交流会”评选的“金镜头奖”,以及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协授予的第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如果说一堆国家最高级别的摄影奖项,只能代表朱钟华过去的辉煌,那么或许去年出版的《时间的味道——朱钟华镜中上海瞬间》宣告了他创作实践的第二春已经到来。
  这本作品集收录的是朱钟华在2010年至2016年间在上海街头拍摄的黑白纪实作品。城市摄影一般注重实证功能与史料价值,但朱钟华说自己的多数照片,并不具备社会学意义上的实证和留存价值。大上海发生过的很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他并没有去记录和拍摄,他喜欢自我的东西,喜欢用相机在现实中去寻找自身和被摄对象之间的那种小默契,而摄影帮助他实现了这些愿望。
  不按牌理出牌
  朱钟华不喜欢按常规套路去拍照片,他更喜欢寻找一些带有实验性的方法去街拍。因而,他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也不在意别人在拍些什么,他只拍他眼中看得到的、内心有感触的人物或景物。
  透过镜头,朱钟华能获得某种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快感。这就是纯粹“享受摄影”的过程。“对我来说,拍照片,从没有带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像是身体对外界的一种条件反射和自然本能。摄影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带给我激情,也会使我平静,我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充实而精彩。”
  朱钟华认为自己从没有想通过照片去打动别人,也不会在照片中带着明显的歌颂与批判理念。他用影像语言自由记录当下生活,仅仅出于生活对他的触动。
  罗兰·巴特曾言,艺术摄影和新闻摄影一样,毫无理论意义,人们之所以感到一张照片有魅力,只因“曾经如此”。朱钟华特别欣赏这句话。他只想通过记录所经历的琐事及遇到的各类人物等,可以回望自己生活中的“曾经如此”。
  摄友问朱钟华最多的一句话:“您的照片有什么意义?” 朱钟华的回答是:没有什么意义,仅仅是“曾经如此”而已,这就是我的摄影理念。
  追寻“无用之美”
  朱钟华拍照不喜欢预设主题,不太看重意义。他喜欢将镜头对准这个城市当中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与城市这个大环境和谐共生……还有那些城市的边边角角,也是琐碎到一般人几乎熟视无睹,他却情有独钟。别人“按不下去的快门”,他偏偏按了。
  从朱钟华的街拍作品集里可以看出,他在拍摄这些照片时很少反复经营画面,而且不受传统审美习惯束缚。当然,他的照片也不是那种无原则的以还原场景为主的“盲拍”,而是充分依据现场那个“我”的第一感觉,并始终保持着对周遭环境的温情观察,一旦发现人与环境之间的某种微妙关联时,会凭本能毫不犹豫按下快门。
  不少人拍照片,习惯于从画面中寻找价值,寻找背后的故事。有故事的画面当然很妙很完美,但其实,取到这类景必然要靠些运气。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非都是那些吃喝拉撒、油盐酱醋的生活小事。沉下内心,从那些无用的、鸡毛蒜皮的生活画卷里主动寻找美,这是朱钟华独到的创作理念。在城市当中东奔西跑走街串巷地扫街取影,成了他找寻“无用之美”、追求自我性情的一种方式。
  朱钟华说,人生需要适当的庸俗,特别是作为人文类摄影的追随者,不能高高在上,太过注重高大全、精致无瑕的美。毕竟,尘世凡俗才是生活的主流。所以,不要自背太多的规矩方圆,让身心放松,随性地边走边观察边拍摄,让浮躁的情绪得到舒缓,反而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活力,增添精神的惬意。
  摄影对朱钟华而言,更像是一场好玩的游戏,用摄影对抗时光的无聊,在天马行空中完成一场再造的视觉体验。所以偶尔,他也会用“摄影玩家”自诩。因为“无欲”,也就不带功利性,纯粹享受拍摄的过程,没有心理负担,悠游自在地走自己的路。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所有东西,都别具价值,也都在不停消逝,无论是闲适的路人、趣味的街景或破落的建筑……尽量以敬畏谦和的眼光审视和表现。因为,只要记录下来,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若干年后的历史人文价值不言而喻。”这可能是朱钟华在摄影当中追逐的唯一一点“私心”吧。
  唯一“摄评”作者
  退休前朱钟华在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工作近30年,在协会主要从事摄影艺术与摄影教育工作,摄协的工作为他创造了与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广泛交往和拍摄实践的机会,摄影也因此成了他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记得第一次接触照相机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因为家里没有相机,要拍照片得到照相馆去租借相机,海鸥4B型120双镜头照相机,照相馆也只有这一种型号。拍完照片,相机必须当天归还照相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朱钟华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海鸥4A型120照相机。自备了“武器”,摄影劲头自然倍增,照片也拍得多了,作品不断在上海市青年摄影艺术展览、上海市工人摄影展览和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中展出并获奖,还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光与影》《摄影之友》《摄影家》等专业摄影刊物,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等重要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摄影作品。
  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党报——《解放日报》摄影部为鼓励摄影艺术创作,在1980年代初,破天荒地在头版开辟“八十年代第一春”摄影艺术专栏,并在醒目位置,用很大的篇幅和版面刊登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一专栏的开辟,在摄影界反响巨大,投稿十分踊跃。该专栏每期发表的摄影艺术作品评述文章,报社都委托朱钟华撰写,他也是这个专栏的唯一作者。   摄协三十年
  1985年初,朱钟华从上海港务局机关调到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工作。一到协会,他就担任理论部主任和负责协会《摄影通讯》编辑工作,还被中国摄影函授学院聘为上海分院院长兼教务长,后又担任协会艺术部主任和教育部主任,还负责创办了上海摄影职业培训中心,并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教务长。
  然而,不管协会的事务性工作有多忙,长期以来,朱钟华都保持着一个习惯——照相机不离身。上下班、节假日,加上带领函授学员进行拍摄实践……摄影创作机会多了,拍摄经验不断积累,加之对摄影本体理解的日益加深,朱钟华的摄影风格逐渐地从起初的抒情唯美转向人文纪实。而这种纪实又与传统意义上的纪实摄影不完全一致,在内容与题材的选择上并没有太多太明确的拍摄专题,表现手法上也非常随性、多样,充满趣味,毫无束缚,具有明显的個人标签。
  朱钟华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就如同一条索链,假如我们想截取这条索链的某一断面,那么手中相机便是最好的工具。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印象,就是从无数个这样的断面中得来的。
  退休之后,朱钟华还是闲不下来,经常忙于应付各种社团、社区的摄影活动,也没有挤出时间好好地回顾总结一下自己的摄影之路,不过拍照的心愿比过去更强烈了。
  平时习惯了一个人在这个繁忙的大城市中四处游荡,串街走巷,眼睛和相机毫无目的地扫描着周遭那些人和事,探寻身边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经意,寻觅那些未知的角角落落,琢磨他们的各种可能性。但凡觉得好看、好玩,让他产生难以言说或无可名状感觉的,他就会用相机快门定格记录下来。
  人们都说,时间的刻刀最让人无奈,往往在不知不觉间,你周遭的一切已物是人非。事实上,那些看似一成不变的街景,早已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影像资源,其内在的生动性与无限性已远远超过我们的艺术想象力。面对这个纷扰浮华的城市,朱钟华从不要求自己刻意记录下点什么,只希望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镜头,能留下身边无数转瞬即逝的琐事以及各类曾让他心动的小人物的影像,通过独到的镜头语言,从接受性视觉印象走向积极性视觉表达,最终传递真实的内心感受。
  拍没“火气”的照片
  人到了一定年纪,以往青涩的理想和年轻的激情被太多的累俗消磨,再没有张扬的“火气”,也丢掉了纠结的烦恼,脚步开始变慢,也能沉下心来更加关注平凡的日常生活。在拍“人”这个大主题时,朱钟华通常会有比较多的复杂、细微的感受,一般不会直接呈现一张人物表情的大特写,而是在对被摄对象状态的变化中定格画面。采访过程中,朱钟华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拍没有火气的照片”。
  朱钟华喜欢用黑白的语言来表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这犹如用一颗纯粹的心灵与生活进行对话,以最为简练的黑白灰所铺成的形式来阐释内心世界对生命本质的体验和把握。在此过程中,把自身的心灵情绪和对象世界的自然生命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对生活的膜拜和礼赞中渗透着自身内心精神的印痕。
  朱钟华是个性情中人,他的拍摄也一定是真情驱使,有感而发,以自己的审美情怀去感悟世界。所以说,摄影是朱钟华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带给他激情,也会使他平静,而他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充实而精彩。
  著名作家王安忆在《日常生活的常识》里这样写道:“身边的百姓生活的常识,那里面的寻常道理,其实也容易被忽略的。但就是这寻常道理,因和你我他都有关系,却最为触动。” 对于摄影,这段话同样适用。朱钟华始终带着思考的指引、悦目的轻松和生命的温情去从事街拍,希望通过个人化的视觉体验,达到一种开放式的空间表达意境,这恰恰是摄影本体赋予摄影者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仲夏时节,上海文艺家采风团一行,身携“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的重任,来到了“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甘肃天水。六天时间里,艺术家们在羲皇文化中熏染,在艺术交流中碰撞,在跨界融合中思考,收获巨大,感慨良多。  上海市文联组织这次创作采风,意在让艺术家们去“开天辟地”的神话源头寻找和激活灵感,幸遇缪斯女神。此行中的艺术家,年龄跨度从40后到90后,均是“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工程的参与者,或
期刊
光明日报刊文说,新世纪以来,昆曲舞台创作异彩纷呈,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白罗衫》《红楼梦》《邯郸梦》、全本《长生殿》、苏昆三本《长生殿》《舞台姐妹》《观天》等作品林立,尤为可喜的是贴有“青春表达”标签的当代昆曲创作,已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尤其在导演创作、表演唱腔、舞台美术三个方面,呈现出新的美学特征。  青春版《牡丹亭》一经推出,很快席卷全国,并在世界巡演。这是新老两代昆曲艺术家携手
期刊
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上海戏剧学院基地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市文艺评論家协会协办的全国“2017年影视评论研修班”近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开班仪式。本届影视评论研修班本着“重返校园,更新观念,感悟时代,提升能力”的宗旨,以期培训并建立一支覆盖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戏剧评论家队伍。据悉,本届研修班从全国各地文联、评协、相关高校推荐的53名青年戏剧评论家中,经过专家严格
期刊
由上海电影家协会、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和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专业论坛日前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举行。当天华东政法大学叶青校长在圆桌会议厅宣布论坛开幕并致辞。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建亚谈到了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主任祝晓东表示,《电影产业促进法》3月1日实施以来,对该法的关注和讨论一直持续不断。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黄虚锋、上戏
期刊
郁郁葱葱的仲夏时节,上海文艺家采风团一行身携“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的重任,满怀豪情地来到了“伏羲故里”甘肅天水。  天水地处西安、兰州两大城市的中间点,是古丝绸之路通衢重镇和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上世纪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这样描写对天水的感受:“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苏杭一样,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饶,人物秀丽的地方。”一见之下,果不其然,这颗大西北的“绿宝石”山青水
期刊
本期封面上,显著标注了“双月刊”字样。此前,为了提示读者和会员,我们先在杂志公众微信号上做了刊期调整的告示,请见者互相转告。不过这个微信告示的作用比想象中的要小,元旦后上班,办公室电话铃声没有停过,编辑们接听接到手软:习惯了每月一号收到杂志的读者不断追问“杂志为何还没到?”所以,希望本期封面上醒目的“双月刊”字样,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假如您在3月1日没有收到杂志,那是因为“逢双月出版”的缘故,请耐心
期刊
为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多家国有文艺院团推出了一系列红色题材舞台佳作,如新编现代京剧《北平无战事》、音乐剧《国之当歌》、中篇评弹《初心》、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等。本刊这次以较大篇幅刊载了两篇专访——让记者走进一台红色舞剧和一台红色杂技剧的台前幕后,看看创作团队如何进行红色题材的艺术创新。      之所以选择舞剧和杂技剧来说事,是因为这两种“
期刊
由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再登巴别塔——文学翻译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近日在文艺会堂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各自见解。巴别塔是宗教传说中的高塔,《圣经·旧约·创世记》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而这个研讨会用颇具文
期刊
说来话长,我写《甲方乙方》(又称《男左女右》)很有些年份了,几乎可以用一个英语词组来形容:long long ago。  没错,很久很久以前——大约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重庆晚报》的女编辑吴景娅给我写信,说想开设一个栏目,叫《男左女右》,让我找一位女作家,写随笔,男一篇女一篇,“唱对台戏”。就是每次围绕一个话题,然后一个叫好或开骂,一个则站对立面抬杠,你说左我偏说右。  是个好主意。问题是找谁来
期刊
我一九四二年生于上海,上海是我的故乡。我对上海始终是依依不舍的,第一句学讲的就是阿拉上海闲话,它是伴随着我成长的母语,我的上海闲话实实足足讲了七十五年。  我七岁的夏天,上海还没有解放。当时家里有妈妈、外婆、爷爷、姐姐、妹妹和弟弟,全家生活仅靠父亲在上海六马路一家皮草店工作的工资,家里经济困难。爸爸和妈妈无奈将租金较贵的原租住的上海天潼路的房子退租,转而租借到黄浦江杨家渡码头附近租金便宜的外咸瓜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