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成生物产业话语权推动高端替代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革命性的东西,替代一个现有的东西的时候,不是简单产品的问题,还包括观念、规则、利益链等问题。下一步对我们来说,生物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中遇到行业的一些壁垒工作是我们要做的,要突破的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来自安徽一个小县城的20岁的刘修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攻读近代化学。12年之后,刘修才远渡重洋赴美留学,他在美国读完生物化学博士,1991年至1994年6月在美国任研究员。
  谁也想到,原本做着科研工作的刘修才此后会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所有的机缘来自一次研讨会。是次研讨会上,一个叫张启先的人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國未来生物化工产业发展前景的报告,预言“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和消费国,预计到2030年,80%的石油消耗量需要依靠进口。如果能用生物法取代化学法来制造化工产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
  彼时,国内改革开放的热潮吸引着诸多留学海外的华人学子,刘修才受此启发也顺应时代潮流于1994年从山度士辞职,决定回国创业,而这篇报告的发言人张启先成为刘修才的创业合伙人。
  但是,创业不易。没有启动资金的刘修才,没有办工厂,而是从国内的科研机构购买生物化工技术,技术优化后打包卖给国外公司。三年里,刘修才收购了6项技术,转让了其中4项,以小成本实现了原始积累。后来,规模化生产带来巨大效益的长链二元酸的5个菌种,就是刘修才当初以250万元的价格从中科院微生物所买下的。1997年,中关村,刘修才创办了凯赛生物。
  当时,由于生物代替化工生产线在中国内地还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人愿意投钱给刘修才,也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生物法替代化学法”的创业项目。
  “1998年我去杜邦访问的时候聊到这个项目,他们告诉我,生物法是无法与化工法竞争的。我们当初研究这个生物法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看我们的笑话,觉得不可能实现,玉米怎么可能变成尼龙呢?”多年之后,刘修才回忆创业之初的艰难情景仍溢于言表,搞了几十年科研工作的他甚至不得不做起了销售。
  皇天不负有心人,刘修才和凯赛生物最终在2006年获得2600万美元的首轮融资,由全球首个专门投资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风投基金百奥威达领投。同年11月,凯赛生物的第二轮融资5200万美元到位,投资方包括高盛、崇德资本等。2007年,第三轮融资规模达13542万美元;一年后获得第四轮融资7300万美元。
  然而,当凯赛生物2011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上市申请时,却正值中企赴美上市的寒冬期。“海外投资者给的估值太低,我们计划每股15美元之上,但他们杀到了不到5美元。”为避免“流血上市”,刘修才无奈撤销了IPO申请。
  这一等就是九年。直到2020年8月12日,凯赛生物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代码为“688065”。
  对刘修才来说,凯赛生物的上市仅仅是发展历程的一个节点,企业的未来发展、公司的业绩、投资者的期许等都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近日,凯赛生物宣布“公司或子公司拟出资40.1亿元,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下称山西综改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拟共同投资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下称产业园)。”此次,凯赛生物在山西产业园的投资项目包括24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项目、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和年产8万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项目。
  刘修才和凯赛生物新的征程,开始了。
  《董事会》:作为首家实现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的企业,您带领公司团队另辟蹊径、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刘修才:当时纯粹是做技术员的好奇心和挑战心,让我决定试一试。我当时考察了世界上所有做生物法的实验室,发现“生物替代化工”的难点不在于转化,而在于“纯化”。生物做完之后,里面杂质特别多,而做高分子聚合的时候,又要求必须特别纯净,当时生物替代法无法做到纯净,所以合成生物就做不出来。
  这是因为,生物体太过复杂多样,它们既能生成化学法无法合成的特种化学材料,且性能优越,但同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代谢物,导致目标产物的收率太低。毕竟,人们很难完全掌握从玉米变成聚酰胺过程中所有复杂精妙的转化细节,如果要进一步提升纯净度,就会进一步增加成本,这就使得生物制造成本远高于化学法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
  但是,我之前在美国一家公司研究致癌药品的时候,对油水混合的机理,在分子水平上做过很深入的研究,因此我对这个结构怎么聚合、怎么打破有很多理论的体会。当时我就认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我有办法解决这个纯化的问题。
  我在实验室发明了一个过滤的技术,只让长链二元酸能过来,比它大的、比它小的都过不来。这样一来,我们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所以成本能够大幅度下降,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成功。
  《董事会》:技术创新到实现成功产业化、开拓市场,中间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您是怎么实现跨越的?
  刘修才:自创立以来,凯赛生物专注于合成生物学的实验室技术以及生物制造的产业化技术开发和实践20余年,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积累了大量研发成果,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制造理论技术及产业化方法研发、制造平台,是全球独家掌握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完整技术、并成功实施商业化的企业。
  我们曾经给国家做过一个科研项目——用生物法对维生素C进行研究。当时中国的维生素C产品只占到了全球市场的5%,而且全部亏损。我们接手这个项目以后,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成本降低了50%以上。采用生物法后,中国的维生素C很快就把全世界的化学法都替代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认为,我们可以把维生素C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既然生物法已经可以取代化学法,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在更多的产品上面应用起来。   凯赛生物坚持研发驱动战略,在生物制造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化实践两大层面持续研发开拓,注重研发与市场的结合、研发与生产的结合,以市场有效需求引领技术研发的方向。
  我一直在实验室工作的,也不懂得商业,后来我就去找了一个懂商业的好朋友,把他拉入到自己的创业团队里。但是,因为我们不懂商业,还是吃了不少苦头。我们有个工程师PaulCaswell也被派去做销售,他到处去推销,最后告诉我,他拿到的杜邦公司的名片都可以把自己家的墙糊上一面了,但还是一公斤也没有卖出去。没办法,我最后也不得不自己出去到处销售产品,因为没有人做过生物法的产品,很多公司都不相信凯赛生物这家小公司能够做出来。
  商业上的障碍的确很大,在产品的推广应用上,我们还需要突破很多商业的壁垒。还好,我们一直坚持,反复去跑客户,最后实现了销售的突破。
  《董事会》:从合成生物的产业视角看,您觉得未来创新的高地和突破关键在哪?
  刘修才:合成生物学(syntheticbiology),是生物科学在二十一世纪刚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之一,是综合了科学与工程的一项崭新的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学通过解剖生命体以研究其内在构造的办法不同,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它是从最基本的要素开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
  合成生物技术借助生命体高效的代谢系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生命体以设计合成,使得在生物体内定向、高效组装物质和材料逐步成为可能。这一技术应用于生物材料、生物燃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但是这种创新并非所有人都能认可。
  早期在产品做出来以后,我们想就卖给杜邦。最早的困难就是他不认可你,觉得你这个企业能活几年?也不相信你成本做低。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这一关过去了——那时候我们还是“婴儿阶段”,现在我们“长壮了”,就想往下面走走。比如我们已经做了聚合物,应用开发都做了,但是面临同样的商业障碍;比如我们进入汽车行业,汽车行业里面的不同材料虽然都可以替代,但是人家汽车工厂不见得愿意使用,你再便宜,汽车厂商也不会搭理你,因为他不相信这种材料可以做汽车零配件。人家会觉得你这个行不行?安全不安全?这有一个过程,其中还涉及质量标准的问题。
  而实际上,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在高端纺织、电子电器、汽车轻量化等领域,有着近万亿元的应用市场。近几十年来,基因测序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导致合成生物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诞生,由此人类需要的物资将会以更加有效、更加环保的方式制造,從而颠覆传统化工行业,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最伟大的产业。
  但是,一个革命性的东西,替代一个现有的东西的时候,不是简单产品的问题,还包括观念、规则、利益链等问题。
  我觉得,下一步对我们来说,生物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中遇到行业的一些壁垒工作是我们要做的,要突破的。
  《董事会》:这次为何会选择山西进行投资?
  刘修才:能够与山西合作的确是缘分。2015年,凯赛生物还在创业之中,公司的“单体及生物基聚酰胺扩张项目”就获得山西潞安集团8.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他们一开始对我们这个合成生物项目也不了解,慢慢了解之后,不仅成了我们股东,现在还邀请我们到山西来投资。一个地方政府能够把合成生物当作产业来做,是很难得的。
  我们之所以选择山西,山西现代发展有很大优势。本次签约的内容是凯赛生物参与投资建设综改区合成生物生态产业园的核心项目,其中包括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及合成生物研发机构。
  我们感谢山西各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给我们创造了在全球率先实施合成生物材料大规模产业化的机会。我们将竭力把凯赛20年研发的成果投放到山西这个平台上,充分利用山西给我们创造的有利条件,与山西各级政府一道,在山西综改区建设成一个世界级的“合成生物材料产业园区”。
  《董事会》:作为领军型的企业家,您觉得董事长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如何把合成生物做成一个产业呢?
  刘修才:目前,凯赛生物拥有“以合成生物学手段,开发微生物代谢途径和构建高效工程菌”、“微生物代谢调控和微生物高效转化技术”、“生物转化/发酵体系的分离纯化技术”、“聚合工艺及其下游应用开发技术”四大核心技术,研发团队涵盖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并在该领域已申请近400项专利,其中获得正式授权的专利为90余项。
  我总觉得,要把合成生物做成一个产业,有两件事情是回避不了的。第一个,你在这个行业里面要有影响力,就是一定要有产业规模。第二件,就是要盈利,要有盈利规模。你像在我们山东的一个很小的厂,每年有5亿的利润,在一个小县城里面,你算是一个很大的企业。当时5个亿的利润对我们几个创业者来说,我们很满意,但对一个行业来说,对整个国家来说,你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对吧?
  总的来说,凯赛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实现了不止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开创性的新硬核科技公司。我认为,凯赛的发展方向主要是聚焦聚酰胺产业链,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单体生物基戊二胺产品作为聚酰胺产业链重要组成环节,这是凯赛重要的在研产品及投资建设方向。
  我作为董事长,就是想把合成生物作为一个产业来做,合成生物一定要能够真正地替代中国对石油进口依赖性,尤其是高端依赖性。
其他文献
说起来,我能够进入上市公司并且从事董事会秘书工作也是机缘巧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一家地方国有企业从事基建及技术改造工作。当时,内地股市刚刚成立没几年,在很多二、三线城市还是个新鲜事物。我身边不少同事、同学等也积极参与股票投资,其中不少人获利颇丰。茶余饭后,股友们热烈的讨论,也激起了我对股票投资的兴趣。后来,我也效仿身边的朋友,拿出不多的积蓄投入股市。在我入市后,A股波动加大,对一个没有金融、财
期刊
《追凶》(Hunt A Killer),一款几乎完全离线的游戏,在这两年里风靡美国。每个月只需要支付30美元,就可以获得线索盒子,追踪杀人凶手。出品方是一家名为Hunt A Killer的初创公司,坐落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36岁的CEO瑞安?霍根(Ryan Hogan)曾是一名现役美国海军军官,他说:“现在是放下手机、离开推特和其他所有设备的最佳时机。”  去年,霍根和他37岁的儿时好友德里克
期刊
索尼娅?辛加尔(Sonia Syngal)在今年3月疫情暴发之初就任Gap Inc.的CEO。在今年的这场疫情危机面前,即便是久经战场的CEO也备受考验。到目前为止,辛加尔已经证明了自己足以应对挑战:该公司的股价自今年春季以来已经上涨了两倍,部分原因是大胆的决策。  “商店很重要……我们并不是要放弃所有的购物中心。”她解释说,公司的战略将是“选择正确的房地产”,专注于那些最能汇聚消费者的购物中心。
期刊
快速的网速、高评价的学校和丰富的绿色空间,使哈罗盖特( Harrogate)在英国最佳在家工作地点的最新排名中稳居榜首。  据悉,这座温泉小镇位于约克郡山谷的郊区,与英国其他100多个地区相比,拥有最多的绿地,而且毗邻中世纪的尼德代尔城(Nidderdale),是一个具有杰出自然美景的区域。  在民调公司Uswitch的远程办公指数中,排名靠前的其他城镇包括巴斯(Bath)和门迪普(Mendip)
期刊
实体零售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关闭,加强了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控制。  8月中下旬更新的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全球最富有的500人)显示,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的净资产目前达到2020亿美元,比之前的核算增加了50多亿美元,比去年这个时候增加了近900亿美元。  CNN将此归因于亚马逊的股价飙升,2020年亚马逊的股价飙升了惊人的86%。相关报道显示,杰夫?贝佐斯的个人财富已经超过了耐
期刊
编者按:  15年前,国务院批转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的15年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出台。两份权威文件都把公司治理置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最突出位置。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实践证明,上市公司大起来、强起来,离不开公司治理从合规到高效的持续改进。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也将有助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
期刊
四川美丰(证券代码:000731)成立于1977年,1997年深交所主板上市,2002年中石化集团全资子公司——成都华川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总公司(现更名为成都华川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重组四川美丰,公司由此成为中石化旗下化工类上市公司。  40余载初心不改,40余载矢志不渝,秉承创业精神,赋予创新灵魂,四川美丰敢闯敢干、自我革新,着力建设在中国化工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持续做大做优做强,打
期刊
一座滨海城市开放的底色,究竟赋予了发轫于此的城商行怎样独特的内在气质?  一个近年来健康发展、成功实现A+H股上市的商业银行,究竟凭借什么得以行稳致远、夯筑基业长青的奠基之石?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描述青岛,最贴切的莫过于“开放”。开放的外向基因,激荡、改变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诞生于此的青岛银行从股东层面就以全球视野引入外资,注入国际化的新动能,并成功挂牌海外资本市场。  如果非
期刊
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属设计院到国际型工程公司,东华科技在实在找不到募投项目的情况下,采取以绝大部分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方式成功过会,在这方面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我和夫人都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我当时是在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毕业后在外地机械企业,后调入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从事管理工作。东华科技公司上市以后,我任董事、董秘并兼任总法律顾问,一直到退休,这是我的职业脉络。我学的是理
期刊
我从2000年3月进入湖南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同年6月调至董事会秘书处从事证券事务助理工作。自2004年6月正式担任证券事务代表一职,转眼间也是从业16年的“老人”了。先后配合了四任董秘,也很荣幸获得首届董秘好助手奖。在欣慰的同时,着实感觉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容易。  打开百度,搜索“证券事务代表”,词条关于证代的岗位职责,一口气列了40条,看着高大上又吓人,从我自身工作实际归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