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们还是不喜欢我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咨询中,来访者反映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一种人,到底该以何种状态呈现在他人面前,这触及的正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的话题。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时会对自我产生迷茫,因为通过不断探索发现了自己的多面性,甚至是人格的不稳定性,再加上以往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所以会对自我产生疑惑及一系列问题。在辅导的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指导来访者改变以前的不合理信念,引导其发现同学不理解自己的其他解释,减轻了消极情绪,然后重建自我新形象。
  [关键词]人际交往;合理情绪疗法;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7-0043-04

一、来访者概况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小贾,女,15周岁,上海某公办初中初三学生。父母均是公司职员,高中学历。家族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二)主诉问题
  小贾刚升入初三有压力,加上班级同学对她自身改变的不理解,让她心里很烦闷。因此,她主动来到心理咨询室要求咨询,希望帮助她解决困扰。
  主诉:我上初三之前,脾气比较臭,一点小事我都会斤斤计较,绝不吃亏。但是上了初三以后,感觉自己的想法有了变化,不再喜欢那种动不动就暴躁的生活了,再加上学业压力等原因,突然想改变自己,于是开始尝试,对待同学的一些“欺负”行为不再那么较真。但是这种改变却让许多同学感觉是我在“装”,我很生气也很沮丧,不知道这样改变对不对,还是最好变回从前那样。而且,刚升入初三,刚开学的模考不顺利,想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但班级同学这样对我,对我的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种人,不知在他人面前该以何种状态存在,因此感到很矛盾很苦恼。
  (三)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初次见来访者,发现她在同年龄群体中较高较壮。来访者自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眉头紧锁,声音较轻,正襟危坐,上身挺直。观察到她衣着整洁,思维条理清晰,自知力完整。否认曾患过重大疾病。
  据她的班主任介绍,她和班级同学关系不是很好,人缘较差,一般都是一个人出出进进。
  (四)评估
  经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相关因素,如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有自知力等情况,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该来访者智力水平正常,进入初三以来,开始探索自我,性格有所变化,而性格的前后反差引发了他人的不理解,来访者因此产生沮丧、苦恼等消极情绪,同时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但来访者能够正常来上学,未泛化,社会功能接近正常,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初步评估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困扰问题。

二、分析并制定咨询目标


  (一)原因分析
  1.自身因素
  前期不良个性与现今性格的反差,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让自己无所适从。
  小贾在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别人觉得自己好欺负,比较软弱,因此经常受欺负。后来,在不断被欺负中明白,只有自己攻击别人才不会受伤害。渐渐地,小贾在小学被欺负的现象变少了。到了初中以后,前几年一如既往延续了小学的处事方式,小贾受不得一点委屈和吃亏,容易激惹,遇到一点点小事就很容易生气,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因此,在同学眼中,她被公认为是一个冲动的暴躁的人,人缘很不好。
  从最开始别人眼中的冲动暴躁,到现今的沉稳冷静,改变后的两种“自我形象”让小贾无所适从。
  升入初中的小贾延续小学的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对待同学的欺负采取还击的方式,这种形象在同学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对她充满不满和畏惧。所以当她开始尝试改变时,同学心中也会存在疑惑,所以嘲笑她,认为改变后的状态不是她的真实状态。而小贾也不清楚该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加深了同学间的不理解。
  2.外在因素
  小贾升入初三以来,学业压力增大,并且遭遇过学业上的挫折,考试成绩不理想,感受到了压力和焦虑情绪。
  (二)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1)减轻消极情绪;
  (2)学会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3)全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她学习自我认知、自我调控以及自我管理,使她可以合理地应对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心理咨询计划及反馈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使用原理
  根据来访者的症状以及具体情况,为达到咨询目标,考虑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开创的,对人的基础假设是人性本善,人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且人人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有很大的潜能来理解自己的问题。该疗法体现在整个咨询过程中。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艾利斯創立的,他认为应激性生活事件A(Activating Events)不会直接引发心理障碍或情绪反应的后果C(Consequences),而非理性信念B(Irrational Beliefs)或不现实的解释,是导致人对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产生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
  (二)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1.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
  主要是采取共情、倾听等咨询技术,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咨访关系。同时,运用具体化技术,不断澄清问题,进行评估,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和制定实施方案。   2.心理帮助阶段(第2、3次)
  在第一阶段负面情绪宣泄之后,采用澄清、具体化技术和自我暴露等技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认识到青少年探索“我是谁”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挑战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她意识到同学暂时不理解她的原因。
  在帮助来访者解决困惑之后,采用角色扮演等技术,教会她一些具体的人际交往技巧,比如对同学保持倾听和尊重,拒绝时态度坚决,对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等,这样逐渐重新树立自己在同学心中的新形象。
  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4次)
  当来访者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后,告诉来访者树立信心,勇敢地去尝试,遇到事情做出合理的归因,积极、开心地学习和生活。
  (三)效果反馈
  1.来访者的评估
  现在面对班级同学的不理解,我已经能够较为恰当地处理。以往都是很生气地反驳,又导致更多的非议。我现在已经能够比较平静地对待同学的误解,做好自己就行。同时,可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繁重的学业任务上了。
  2.来访者周围人的评估
  在之后的追踪随访中,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反映,来访者变得比以前情绪好转很多,上课学习的状态也好了许多。
  3.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几次咨询,小贾的情绪变得稳定多了,她也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当她和同学相处时,她已经在尽力学习如何交往。之前说自己在班级里总是别人的“备胎”,没什么朋友,最后一次来咨询时,领来班级里的一位同学,告诉我这是她在班级里的新“朋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暑假期间偶遇到她,她很开心地告诉我,她已经如愿考上了某某高中。

四、过程记录


  针对小贾同学对“我是谁”的进一步探索,采用澄清、具体化技术和自我暴露等技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认识到青少年探索“我是谁”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
  (一)咨询片段一
  (讲出从小学开始的易怒具有攻击性一直延续到初中,直到初三开始,自己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来访者:我上了初三以后,感觉自己的性子好像改变了些,再加上学业压力的增加,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性子变得比之前沉稳了些,不再像以前那么易怒暴躁了。
  咨询师:那你能具体来谈谈吗?
  来访者:前天早晨上第三节课的时候,前面同学的椅子太往后移,把我的桌子挤斜了,放往常我肯定给他推回去,但是这次我只是把自己的桌子又往后拉了拉……
  咨询师:看来你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改变,那你自己喜欢这种改变吗?
  来访者:嗯……我不知道这种变化到底好不好,有时候比较混乱。
  咨询师:你能具体来说说吗?(具体化技术)
  来访者:就我自己来说,我对现在的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样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浪费太多时间,毕竟现在要以学业为主。
  咨询师:嗯,看来你对自己挺有想法的。那现在能告诉我,你现在苦恼的是什么呢?
  来访者:但是,班级里却还是有好多同学来招惹我,叫我别装了,甚至变本加厉地向我挑衅。
  咨询师:(停顿一下,轻柔地说)可以听出来你为此特别苦闷,因为不被人理解,是吗?(采用共情、情绪反映技术)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那你能具体说说怎么不被理解吗?
  来访者:昨天早上体育课,有同学跑步的时候撞到我了,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按摩了下自己被撞的胳膊。然后就听到有男同学说,哎呀,你别再装了,不累吗?你这样子我们更讨厌。
  咨询师:这听上去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来访者:嗯,所以我很郁闷。(很低的声音)他们议论得多了,我也会疑惑,到底我要怎样他们才会满意;还是说,我变回从前,大家就都舒服了……
  咨询师:其实,老师我在初中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疑惑这个问题。刚上初中那会儿,我是一个疯疯癫癫的人,跟任何人都有话说;后来到了初二,发现同学之间的一些话题,比如追星、动漫什么的,我已经不感兴趣了。那个时候也会慌张,就是到底我该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呢?究竟哪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呢?后来我才慢慢发现,无论好的坏的,无论哪个我,都让我自己更加丰富。(采用自我暴露技术)
  来访者:……(沉默)老师的意思是说,我的那两种状态都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吗?
  咨询师:(提问)你自己感觉呢?
  来访者:(思考)嗯,好像是的……
  咨询师:其实,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况且,我们已经准备发展出更好的自我了。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一步。
  然后针对她的非理性信念——“因为我变好了,所有同学都不能再针对我了”,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挑战并转变她的不合理信念。
  (二)咨询片段二
  (说到自己性子变得沉稳一些后,班级同学依然不理解……)
  咨询师:听上去你好像很在意别人是怎么看你的?
  来访者:是的,我现在都在努力变好,可他们还是这样对我。以前确实是我自己有些问题,但是我现在不再那么冲动暴躁了呀。
  咨询师:那你的意思是说,从上个月开始,你变好了,他们就应该接受你了,是吗?(非理性信念)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你以前那种冲动暴躁的性格,又持续了多久呢?
  来访者:好像三四年了……
  咨询师:持续了三四年的冲动暴躁的处事方式,跟现在一个月的不再斤斤计较两者相比,哪种处事方式更让人信服呢?比如,如果有个同学三年来都很小气,突然一下子变得很大方,你会相信吗?
  来访者:(摇摇头)不相信,我会认为很假。
  咨询师:嗯,有些行为模式因为持续的时间太久,所以大家都习惯了。一下子改变过来,刚开始时确实会让人产生疑惑。
  来访者:哦,老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我现在的改变才刚刚开始,所以他们还不适应,对吗?
  咨询师:你自己认为呢?
  来访者:嗯,我觉得是这样,之前可能是我太急切,不能因为我变好了,就要大家一下子接受我。可能我原先的行为给大家的印象太差了,得慢慢来……(理性信念)
  咨询师:嗯,你说得很对,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一说你就明白了。除了交给时间,跟同学交往也需要一定的交往技巧和策略,下一次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五、个案评价


  总体来说,该个案咨询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
  在这例个案咨询中,一开始来访者跟我讲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一种人,到底以何种状态呈现在他人面前时,我想到了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的话题。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时会对自我产生迷茫,因为通过不断探索发现了自己的多面性,甚至是人格的不稳定性,再加上以往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所以会对自我产生一种疑惑:我是不是有问题,我要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辅导的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地掌握了来访者的情况,取得了來访者的信任,从而促进了来访者的改变。同时,在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之后,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指导来访者改变以前的不合理信念,引导其发现同学不理解自己的其他解释,减轻了消极情绪。
  本案例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本人资历较浅,经验不足,在本案例中较多采用的是来访者中心疗法,较多采用共情、倾听技术和一些心理知识,咨询技术较为单一。考虑到来访者已是初三学生,逻辑思维发展较为完善,今后遇到类似案例,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弄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帮助她认清自己的错误观念,运用认知疗法挑战她的错误观念,重新调整来访者的认知。并且,家庭对于小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但本次咨询未能将家庭纳入其中,而青少年咨询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青少年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今后在咨询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
  (作者单位: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上海,200032)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引向钻研业务、锐意创新、优化教学艺术上来,从而创设乐学情境,让学生乐中求学,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乐学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极为简单的重复劳动。只要凭借三尺,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便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驰骋于教坛。其实,这无疑是一种偏见。因为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存在某种固定不变
摘要:构建平等、互动、有效的和谐对话场,强调的是对话主体——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融合,强调的是对话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诠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关键词:对话场;平等;互动;有效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处于立体的、互动的、多层次平等对话的教师、学生、文本实际上存在一个“场”。在
摘要:鲁迅的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精品,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欣赏价值,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作品中体现出鲁迅的人文精神、战斗精神、爱国精神极具学习价值,但是目前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甚至是排斥。我以为,是教学方法有问题,并非因为他们产生不了共鸣。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摸索,改变“枯燥、难理解”的现状,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运用“求同
英首次将石墨烯变成绝缘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描述了他们用两块硝酸硼和两块石墨烯组装成一个“巨无霸汉堡”,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将石墨烯变成绝缘体,这个“巨无霸汉堡”有望取代计算机内的硅芯片。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科学家将两层石墨烯和另外两层硝酸硼结合在
〔摘要〕心理课的主要环节是活动—体验—分享,有效的分享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分享能增加心理课的价值,分享的深度决定心理课的深度。本文从一节梦想课的五次调整引出对心理课分享环节设计的思考,并从分享形式、分享媒介、分享素材、分享提问以及分享回应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课;分享设计;梦想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7
描写、议论、说明、抒情是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而描写更是最常用的一种。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都是作文中经常可以用到的。而场面描写则是众多描写的难点,那么,场面描写中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要交代清楚场面描写的背景  场面描写中的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一定要交代清楚,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开头就交代了人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同课异构;时间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简称“心育”课)是一门年轻的课程,注重学生的活动和体验。目前,“心育”课在全国和各省区都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大纲,开展区域性的小学、初中、高中“心育”主题式同课异构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提出很高的要求。“主题式同课异构”课程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人感受到不同
摘要: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多人对我们做教师的,多少有些羡慕,认为我们身为教师,在子女教育方面一定比较内行。这种想法其实也很正常:我们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经验不说,只谈教训,十多年下来,也积累了好多,教育起自己的孩子来,确实应该更得心应手。但冷静地看,我们也会发现,中小学老师的子女在成长历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有时甚至还远远比不上其他家庭的孩子。教师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些误区等待我们去研究和
中国足坛炙手可热的球星,近期当属奥斯卡,由他引发的上海上港与广州富力大规模球场冲突,险些让中超赛场再度沦为“全武行”。奥斯卡的动作是否存在恶意?是也非也要看足协最后的裁决,但是就现场情况而言,主裁判周刚当时的判罚显然是合理的。如果贸然给奥斯卡出示红牌,恐怕将引来场上更大的纷争,这个巴西人使出这两脚“弹腿”时,心里九成憋着坏水儿。给李提香和陈志钊的红牌有理有据,没毛病。但我还是想给周老师提一个不成熟
〔关键词〕双生子实验;遗传与环境;成熟;学习  一、引言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成熟意味着身心发育过程的完成,从总体而言,人类个体的发育成熟大约为17~18岁。从出生到成熟被视为广义的儿童期,对这一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就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框架。儿童发展心理学要研究儿童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