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会展工作室建设作为联通政校企会协同创新的桥梁和纽带,在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新时期,会展工作室存在着顶层设计、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等问题和不足,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发展。因此,急需对会展工作室建设模式进行重构,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进而提升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产教融合 工作室 会展专业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puts forward that we must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ordinated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s a bridge and link fo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China Unicom, the exhibition studio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in the new er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exhibition hall, such as top-level design, project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teaching staff and so on, which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reconstruct the exhibition studio construction mode, innovate the new mode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usion studio exhibition major
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会展工作室作为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和桥梁,是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技能竞赛、实训体系、第二课堂、企业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形成了长尾型的运作模式、金塔型的学生团队、双师型的指导团队、实战型的运作项目、协同型的管理平台、融合型的特色活动、对接型的实习基地、微课型的课程超市等效果,但也存在着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各种资源的保障性、产业链条的对接性、指导团队的协作性、课程超市的系统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急需开展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建设、实施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加强财政资金等保障、促进各要素的协作创新、固化指导团队、改进课程超市等举措,进而促进工作室的持续发展。
一、会展专业工作室建设的缘由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课程建设是转型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抓手。一是急需实施校企合作,在课程中引进前沿信息和实战项目,促进课堂与车间的对接;二是急需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实施按需指导,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在此背景下,需要有專业工作室的支持和协助。
(二)人才培养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急需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在此背景下,传统单一的第一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为继,需要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融合发展,而专业工作室,是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支点。
(三)技能竞赛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高度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技能竞赛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方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度重视会展技能竞赛和创业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搭建会展工作室,对学生参加全国和重庆市会展技能竞赛进行专业指导和孵化,是转型改革的应有之义。
(四)实训体系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实习实训是学校高度重视的环节,急需加强实习实训场地的建设和体系的完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转型改革过程中,建设了校内校外相结合,重大与小微相结合的实训室建设模式。工作室是实训体系中的微循环,是毛细血管,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五) 第二课堂的需要 第二课堂是培养人才素质的重要课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度重视第二课堂体系建设,会展工作室是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能够指导专业性的活动的开展和打造,组建专业的学生团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促进学生卓越成长。
(六) 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学生培养合作,实习实训合作等,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水平,需要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给企业出谋划策,二是学生的联合培养,给企业能够培养后继人才,三是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七) 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转型改革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转型过程中,一是需要到企业调查研究,并与企业深入的对接,吸收企业最新的信息和技术,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二是需要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的先进的资源,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而促进教师的自身能力和水平。
二、会展专业工作室建设的现状
(一)长尾型的运作模式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打造了长尾型的运作模式。一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形成长尾的头部,引领整个工作室的运作;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特征,形成不同的长尾产业链条,开展特色项目运作,项目管理,竞赛指导,创业指导等。三是这些长尾的链条之间互相联通,互相转化,促进整个长尾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二)金塔型的学生团队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团队这一工作室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力量,组建了金字塔型的学生团队。一是高级管理运作型学生占金字塔的塔尖,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大量运作、调研、策划人才占据金字塔的底部,保障项目的运作,为项目运作和工作室的运行服务。
(三)双师型的指导团队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组建了双师型的教师团队。一是组建校内教师团队,根据项目实战操作,选取学校内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教师参加。二是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引进业界能手,和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实行一加一合作的教学。三是促进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对行业认知和能力。
(四)实战型的运作项目
会展工作室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项目的运作,形成了闭合性的项目运作链条。一是形成项目调研、创意、孵化、竞赛、转化实施等闭合的链条。二是打造校内大学生生活展,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实战机会。三是促进竞赛获奖的项目,真正的落地实施,促进项目的实战转换。
(五)协同型的管理平台
会展工作室运作过程中,成立了政校企会协同创新的管理平台,成立了系级的校企合作的理事会,由会展行业的专家和专业内的学者组成,成为中心的咨询机构。二是工作室由会展行业相关企业的职业经理领衔管理,负责整个实训室的指导,并为工作室凝聚资源,进而带动工作室分发展。
(六)融合型的特色活动
第二课堂的活动是会展工作室运作的重要舞台和校内实训场所。在会展工作室发展过程中,打造了如下特色学生活动。一是打造了学校会展技能竞赛,为各级各类会展大赛选拔人才,储备队伍。二是打造了重庆第二示范学院大学生生活展,由学生自主组织,促进学生的实战演练。
(七)对接型的实习基地
会展工作室与第三课堂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无缝对接,进而促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进而实现车间和课堂的对接。一是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开展项目调研和项目论证,并使其成为项目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二是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会展技能和知识的训练,进行实习实训。
(八)微课型的课程超市
会展工作室根据学生项目的不同,录制微视频,进而形成特色的微型课程超市,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提升了工作室的可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会展专业工作室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发展运作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竞赛的人数还不多,主要以积极分子为主,不是普惠式的竞争竞赛教育,还没有全面推广;二是学生参与调研,到企业实习实训的积极性还有没有被调动起来,存在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二)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不灵活的问题。一是课程的模式还过于传统,课程体系略显陈旧,难以与会展行业发展实际相对接;二是活动设计举办过程中,各种审批因素还比较多,活动举办成本較大;三是项目运作过程中,收益分配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三)各种资源的保障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运作过程中,存在各种资源的保障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办公场地等的保障性还不足,缺少办公场地,尤其是会展技能的实训场地缺乏;二是办公设备等保障还不足,摄影摄像等设备还不足,难以保障微视频的录制等;三是资金拨款等制度还需健全。
(四)产业链条的对接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的运作过程中,存在产业链条之间条块分割,阻碍工作室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二三课堂链条的对接困难,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之间,还存在互相分割,互不统属的问题;二是课程链条与竞赛链条之间存在不对称的问题;三是课程链条与企业的生产流程料条存在的不对称。
(五)指导团队的协作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发展过程中,在教学团队上,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团队,团队凝聚力尚待进一步的提升。一是校内教师之间相互研讨,相互协作的教学团队尚未形成,不利于形成合力。二是校外合作教学的教学团队尚未固定化,不利于引进固定的资源,促进教学的规范化。 (六)课程超市的系统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的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课程超市的特色不鲜明,超市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是超市内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超市管理比较混乱,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各教学流程间的系统配合性还不强,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等现象,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之间配合的系统性设计。
四、会展专业工作室改进的建议
(一)开展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建设
一是提供全面型的內容供给,从人才培养、学生发展等角度,完善供给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改变碎片化的运作模式,进行系统设计;三是变低端的内容供给为高端的内容供给,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实施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的红利
一是建立会展工作室发展激励保障制度,提升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质量监督监测和评估制度,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督导检查,合理设计各种奖惩措施,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工作室的成长。
(三)加强校内校外两线资源的保障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与会展行业和企业共建共享教学设施设备,提升软硬件设施设备的保障与配合力度等。二是开发校外资源,提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保障实习实训等的顺畅运行。
(四)加强产业链条要素的协作创新
一是打造会展项目平台,实施项目实战教学,为工作室开展工作提供抓手和平台;二是教学过程与项目操作过程实施无缝对接,进行融合互动,协同创新;三是打造教学、竞赛、项目实施一体化的操作体系。
(五)整合规范双师双能型的指导团队
一是改变传统根据知识内容体系设置教研室的传统模式,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和部门设置建设教研室,创新教学团队和指导团队的建设模式;二是规范指导团队的体制机制,调动业界人员参与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创新课程超市模块内容体制机制
一是系统化的开发课程超市内容体系,打造在线网络视频公开课,进行慕课化建设,促进学生网上自学;二是碎片化的设置课程超市内容体系,打造微课程,建设微视频库,是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3)
[2]张技术.工作室建设与发展模式探讨[J].设计艺术,2008(11)
[3]吴斌、陶洪、曾凡林.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职教论坛. 2006(3)
[4]蒋新革、牛东育. 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
[5]刘晓红.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室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0 (3)
作者简介:
韦文杰(1984年—),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系会展经济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会展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会展产业与教育。
项目基金: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会展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163147)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市会展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供给侧改革模式研究》(2017-GX-032)的阶段成果之一。
关键词:产教融合 工作室 会展专业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puts forward that we must adhere to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ordinated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s a bridge and link for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China Unicom, the exhibition studio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in the new er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exhibition hall, such as top-level design, project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teaching staff and so on, which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reconstruct the exhibition studio construction mode, innovate the new mode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usion studio exhibition major
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会展工作室作为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和桥梁,是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技能竞赛、实训体系、第二课堂、企业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形成了长尾型的运作模式、金塔型的学生团队、双师型的指导团队、实战型的运作项目、协同型的管理平台、融合型的特色活动、对接型的实习基地、微课型的课程超市等效果,但也存在着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各种资源的保障性、产业链条的对接性、指导团队的协作性、课程超市的系统性有待加强等问题,急需开展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建设、实施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加强财政资金等保障、促进各要素的协作创新、固化指导团队、改进课程超市等举措,进而促进工作室的持续发展。
一、会展专业工作室建设的缘由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课程建设是转型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抓手。一是急需实施校企合作,在课程中引进前沿信息和实战项目,促进课堂与车间的对接;二是急需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实施按需指导,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在此背景下,需要有專业工作室的支持和协助。
(二)人才培养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急需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在此背景下,传统单一的第一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为继,需要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融合发展,而专业工作室,是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支点。
(三)技能竞赛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高度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技能竞赛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方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度重视会展技能竞赛和创业大赛的培训和指导,搭建会展工作室,对学生参加全国和重庆市会展技能竞赛进行专业指导和孵化,是转型改革的应有之义。
(四)实训体系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实习实训是学校高度重视的环节,急需加强实习实训场地的建设和体系的完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转型改革过程中,建设了校内校外相结合,重大与小微相结合的实训室建设模式。工作室是实训体系中的微循环,是毛细血管,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五) 第二课堂的需要 第二课堂是培养人才素质的重要课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高度重视第二课堂体系建设,会展工作室是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能够指导专业性的活动的开展和打造,组建专业的学生团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促进学生卓越成长。
(六) 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学生培养合作,实习实训合作等,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水平,需要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给企业出谋划策,二是学生的联合培养,给企业能够培养后继人才,三是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声誉。
(七) 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转型改革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转型过程中,一是需要到企业调查研究,并与企业深入的对接,吸收企业最新的信息和技术,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二是需要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的先进的资源,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而促进教师的自身能力和水平。
二、会展专业工作室建设的现状
(一)长尾型的运作模式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打造了长尾型的运作模式。一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形成长尾的头部,引领整个工作室的运作;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特征,形成不同的长尾产业链条,开展特色项目运作,项目管理,竞赛指导,创业指导等。三是这些长尾的链条之间互相联通,互相转化,促进整个长尾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二)金塔型的学生团队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团队这一工作室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力量,组建了金字塔型的学生团队。一是高级管理运作型学生占金字塔的塔尖,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大量运作、调研、策划人才占据金字塔的底部,保障项目的运作,为项目运作和工作室的运行服务。
(三)双师型的指导团队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组建了双师型的教师团队。一是组建校内教师团队,根据项目实战操作,选取学校内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教师参加。二是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引进业界能手,和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实行一加一合作的教学。三是促进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对行业认知和能力。
(四)实战型的运作项目
会展工作室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项目的运作,形成了闭合性的项目运作链条。一是形成项目调研、创意、孵化、竞赛、转化实施等闭合的链条。二是打造校内大学生生活展,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实战机会。三是促进竞赛获奖的项目,真正的落地实施,促进项目的实战转换。
(五)协同型的管理平台
会展工作室运作过程中,成立了政校企会协同创新的管理平台,成立了系级的校企合作的理事会,由会展行业的专家和专业内的学者组成,成为中心的咨询机构。二是工作室由会展行业相关企业的职业经理领衔管理,负责整个实训室的指导,并为工作室凝聚资源,进而带动工作室分发展。
(六)融合型的特色活动
第二课堂的活动是会展工作室运作的重要舞台和校内实训场所。在会展工作室发展过程中,打造了如下特色学生活动。一是打造了学校会展技能竞赛,为各级各类会展大赛选拔人才,储备队伍。二是打造了重庆第二示范学院大学生生活展,由学生自主组织,促进学生的实战演练。
(七)对接型的实习基地
会展工作室与第三课堂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无缝对接,进而促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进而实现车间和课堂的对接。一是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开展项目调研和项目论证,并使其成为项目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二是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会展技能和知识的训练,进行实习实训。
(八)微课型的课程超市
会展工作室根据学生项目的不同,录制微视频,进而形成特色的微型课程超市,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提升了工作室的可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会展专业工作室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发展运作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竞赛的人数还不多,主要以积极分子为主,不是普惠式的竞争竞赛教育,还没有全面推广;二是学生参与调研,到企业实习实训的积极性还有没有被调动起来,存在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二)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体制机制不灵活的问题。一是课程的模式还过于传统,课程体系略显陈旧,难以与会展行业发展实际相对接;二是活动设计举办过程中,各种审批因素还比较多,活动举办成本較大;三是项目运作过程中,收益分配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三)各种资源的保障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运作过程中,存在各种资源的保障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办公场地等的保障性还不足,缺少办公场地,尤其是会展技能的实训场地缺乏;二是办公设备等保障还不足,摄影摄像等设备还不足,难以保障微视频的录制等;三是资金拨款等制度还需健全。
(四)产业链条的对接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的运作过程中,存在产业链条之间条块分割,阻碍工作室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二三课堂链条的对接困难,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之间,还存在互相分割,互不统属的问题;二是课程链条与竞赛链条之间存在不对称的问题;三是课程链条与企业的生产流程料条存在的不对称。
(五)指导团队的协作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在运作发展过程中,在教学团队上,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团队,团队凝聚力尚待进一步的提升。一是校内教师之间相互研讨,相互协作的教学团队尚未形成,不利于形成合力。二是校外合作教学的教学团队尚未固定化,不利于引进固定的资源,促进教学的规范化。 (六)课程超市的系统性有待加强
会展工作室的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课程超市的特色不鲜明,超市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是超市内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超市管理比较混乱,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各教学流程间的系统配合性还不强,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等现象,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之间配合的系统性设计。
四、会展专业工作室改进的建议
(一)开展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建设
一是提供全面型的內容供给,从人才培养、学生发展等角度,完善供给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改变碎片化的运作模式,进行系统设计;三是变低端的内容供给为高端的内容供给,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实施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的红利
一是建立会展工作室发展激励保障制度,提升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质量监督监测和评估制度,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督导检查,合理设计各种奖惩措施,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工作室的成长。
(三)加强校内校外两线资源的保障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与会展行业和企业共建共享教学设施设备,提升软硬件设施设备的保障与配合力度等。二是开发校外资源,提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保障实习实训等的顺畅运行。
(四)加强产业链条要素的协作创新
一是打造会展项目平台,实施项目实战教学,为工作室开展工作提供抓手和平台;二是教学过程与项目操作过程实施无缝对接,进行融合互动,协同创新;三是打造教学、竞赛、项目实施一体化的操作体系。
(五)整合规范双师双能型的指导团队
一是改变传统根据知识内容体系设置教研室的传统模式,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和部门设置建设教研室,创新教学团队和指导团队的建设模式;二是规范指导团队的体制机制,调动业界人员参与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创新课程超市模块内容体制机制
一是系统化的开发课程超市内容体系,打造在线网络视频公开课,进行慕课化建设,促进学生网上自学;二是碎片化的设置课程超市内容体系,打造微课程,建设微视频库,是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3)
[2]张技术.工作室建设与发展模式探讨[J].设计艺术,2008(11)
[3]吴斌、陶洪、曾凡林. 基于工作室平台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职教论坛. 2006(3)
[4]蒋新革、牛东育. 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
[5]刘晓红.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室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0 (3)
作者简介:
韦文杰(1984年—),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系会展经济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会展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会展产业与教育。
项目基金: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会展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163147)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规划重点课题《重庆市会展类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的供给侧改革模式研究》(2017-GX-032)的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