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式教学法也叫做提问式教学法,语文教师可以将提出的问题根据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产生兴趣。问题式教学法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探讨了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教学借鉴。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02-02
  问题式教学法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占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在主动探究问题的同时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国内教育领域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许多现代化的理念得到宣扬,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随着问题式教学法的普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1]。问题式教学法也叫做提问式教学法,语文教师可以将提出的问题根据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产生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性质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一、设置针对性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学习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严重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这些学习上的重点设置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与发散思维逐渐得到[2]。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言文,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清楚理解邹忌纳谏齐王的方式,学生对纳谏的形式的理解关系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讽谏”与“直谏”的不同正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之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弄清楚其中的含义,而后教师根据学生所查找到的内容深入讲解。当学生清楚了文章中的关键问题,教师再梳理文章脉络,学生在积极思考文章含义的同时掌握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针对性问题的存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会课文中的重难点,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了解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设置启发性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学生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语文教师应注意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用设置启发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可以独立思考问题的含义并根据这个思路思考课文所蕴含的意义。新型教学方式可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影响学生的思想[3]。
  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对文章第六部分的思考,理解不充分,影响了对文章中鲁迅先生情感的理解。教师在讲解前可以设置几个启发性的问题,如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行为的态度、鲁迅先生对煤的比喻以及这么做的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加重学生学习的难度,然而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文章中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君的赞美与哀悼之情。启发性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内容产生深层次的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进而逐渐领会文章中深层次
  思想。
  三、设置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渐进步
  在开展问题式教学前调查发现,学生分析問题的能力与回答问题的能力会影响问题式教学法的开展,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正常参与问题式教学,当然,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语文的学习而得到增强。因此,在最初的问题式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和问题分析能力较弱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一些层次分明的问题,各个问题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对文章的认知[4]。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直接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含义是什么?王羲之此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对那些不了解王羲之且未能充分掌握文章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无法回答。针对此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设置层次不同的问题,如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王羲之在文章中谈到了快乐与痛苦两种感觉,那么王羲之这两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当王羲之见到美景的时候会感觉快乐,转而又因这一切的终将消逝感觉悲伤,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观念,你怎么看?对王羲之的人生态度,你怎么理解?以上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不仅是问题的深度在递进,问题的难度也在逐渐递进,这种递进形式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探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问题式教学可以促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在问题式教学法下,学生的思维在思考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会摆脱固定答案的局限,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新型思维模式。问题式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活力的同时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课文中设置不同属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独立思考文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茜.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8).
  [2]刁红霞.浅谈问答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3]杜艳艳.“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
  [4]庄志武.激发思维的灵感——浅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课改时期推进“问题教学法”[J].科学教育,2009(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在我国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对基础音乐知识进行讲解和教授的同时,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载体,是情感的结晶和升华,音乐鉴赏则是对音乐部分的体验。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分析,研究初中音乐鉴赏中的有效教学方式,旨在不断提升我国初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教学模块之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比较关注课内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没有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然而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越发明显,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成为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分析,简要地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项
期刊
【摘 要】利用好语文教学这一平台,能够有效的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新时代下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传统文化能够和语文古诗文教学有效结合,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提升文章鉴赏水平、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作文写作素材;同时,阅读在中考测评中占据较大比例,“懂阅读、会写作”是语文测评拿分的关键之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教学,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题解题能力。本文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学生阅读测评分数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且结合实际
期刊
【摘 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道德和法制教育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教学方法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由此可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取体验式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的必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建议,期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审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大多数初中生对古诗词缺少阅读兴趣和方法,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具體分析了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初中生古诗词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古诗词;阅读能力;培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引领学生在丰富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体验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逐步完善。同时,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內容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家国情怀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本国和本民族内心深处的尊敬与认可,是一个个体在国家中所形成的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感受。在高中阶段,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需要全面、深入地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让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形成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认可,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实施途径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可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催化剂,因其更为贴合初中学段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成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实践途径。本文首先阐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并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学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涵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提升初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水平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成为当前课改的导向,学校教育的开展需要将重点放在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的整合。历史学科的学习注重“以史为鉴”,高中历史课中教师要指导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是历史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任务,教师要让高中生经过高中历史课的学习,形成历史思维以及良好使命感。新时期高中历史课需要达到更加严格的要求,对课改要求严格落实,将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课充分结合。教师要将各类新方法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将传统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