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退休卖烧饼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23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退休在家的老局长,也是烧饼店的一把手。她的第一家烧饼店2013年开业,不到半年,在安阳已经拥有四家分店,湖南、山东、山西也有了三家分店。对此,她还远不满足。年逾六旬的她,还梦想“搭大台、唱大戏”,在自己做生意的同时,给更多人、特别是下岗工人创造就业机会。
  退休后在家闲不住
  马光英五年前从安阳县畜牧局正式退休。在工作岗位上时,她是副局长,一心扑在工作上,甚至忽略了对家人的照顾,身边人都叫她“工作狂”。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突然闲下来,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马光英说。有一天,她看到一家烧饼摊前排起了长队,心想这烧饼得有多好吃?就排队买了几个。吃完以后,马光英觉得这烧饼好吃是好吃,美中不足的是里面的馅料并非纯天然的。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开个烧饼店,一是给自己找点事做,二是亲手做纯天然的烧饼,让顾客吃得健康。
  随后,马光英与外甥女李红慧一起商量这个事。本就会做烧饼的李红慧十分赞同。李红慧说,她负责做烧饼,姨妈负责管理,两人一起创业。
  认真学习营养课
  偶然的一次机会,马光英接触到了营养课。后来,她专门抽出时间学习营养健康课程,考取了营养师的资格证书。马光英说:“许多病都是吃出来的,老年人更应该注意吃得健康。我既然下决心要做烧饼了,就要做得健康。”
  2013年5月20日,马光英的第一家烧饼店开张了。在准备原料时,她亲自到市场选购高粱、荞麦、黑米、红豆、紫薯等粗粮,再将高粱运送到磨面粉的店里,亲眼看着食材被磨成面粉,最后再到店里,配着食材做成的馅料,用质量好的油一起打成烧饼。在做招牌时,她给小店取名“永合”,意为永远合作。开业没多久,就有许多人慕名前来。
  退休局长卖烧饼
  退休局长卖烧饼,这事儿对于有的人来说特没面子。刚开业时,一些以前的同事遇见她都装作没看到。虽然儿女嘴上不说,可马光英知道孩子们心里也不太乐意。
  烧饼店开起来后,马光英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烧饼店。“开烧饼店,始终还是觉得对不起家里人,没办法照看孙子不说,晚上回家还得老伴儿给我做饭,心里内疚啊。”马光英说。这些话,马光英从未跟子女说过。今年端午节,马光英和老伴儿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向他们介绍了近段时间的工作。儿子说:“妈,您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做事先做人,我们一直记得,您过得开心我们就高兴。”孩子的理解给了马光英最大的支持,也使她更加坚信,她会让大家吃得更加健康、安全。
其他文献
这天,王大爷领着两个儿子去钓王八。刚到池塘边儿,小儿子就选了个地方蹲下了,老头儿和大儿子嫌小兒子只顾自己占地方,便赌气到对岸去钓。  小儿子看见有个王八在他的钓钩前转悠,怕惊跑了,立刻趴在岸边一动不动。老头儿在对岸一抬头,不见了小儿子,大吃一惊,不知出了什么事,忙喊了起来。喊了半天,没人答应。老头儿怕小儿子掉进水里淹死,拉着大儿子就朝这边跑过来。几乎就在同时,小儿子纵身跃起,一提竿,钓上一个王八来
期刊
拿破仑遇见一位匈牙利陆军上校,这位上校在意大利被俘。在与拿破仑对话中,上校提到自己参加过玛利亞·特丽萨军队,并多次作战。  拿破仑惊叹:“你看起来还非常年轻啊!”  上校回答:“我没有七十也有六十岁了。”  拿破仑有些惊讶地问:“你是不是想说,你根本没有记住你活了多大岁数?”  上校回答道:“我有多少钱,记得清清楚楚;有多少件衬衣,记得清清楚楚;有多少匹马,也记得清清楚楚。但是我的年龄,我深知没有
期刊
南宋时,诸暨有个姓蔡的知县,很体贴老百姓。这一年,老天爷四个月不肯落雨,晒得田里的裂缝脚底板那么宽,老百姓全靠挖草根、剥树皮挨日子。这辰光,皇粮派来了。  老百姓都饿成纸片了,皇帝应该开国库放粮才对,为啥还要征粮呢?身为父母官,总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应该向皇帝报荒,请求开国库。蔡知县晓得只写写奏章是没人理睬的,说不定不到皇帝手上,老早就被人丢掉了。他就自己赶到京城去向皇帝请命。  皇帝召见,问:
期刊
学习篆刻为找乐趣  我71岁重拾童趣,开始学习篆刻,到底为什么?想当篆刻家吗?当然不是。不但无此想法,也绝无可能。那是为什么呢?我主要是想寻求一种有意义的乐趣。  癸未年(2003年)春退休后,我开始按新的日程表安排晚年生活。我确定了“健身、健脑、读书、写作”的方向。在健脑活动中,我列入了“篆刻”。因为篆刻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又是一种抒发情感和表达理念的载体,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而
期刊
我的一位知己老梁,退休后在小区办了个小超市,买来一副象棋和一把大遮阳伞,用木板钉了一块象棋盘,摆了高矮不同的凳子。于是,小超市旁边就出现了一个“露天象棋活动室”。开始时,只有两三个退休老人一天对垒一两个回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渐渐多了,天天都有二十多个棋友来下棋。有“作战”的,有“指挥”的,还有“助威”的,没位置、看热闹的便坐在一旁聊天。谁要是一天不来此热闹一阵子,内心都感到痒痒的。  光头胖子老
期刊
还记得阮奶奶吗?82岁时勇敢征婚,作为中国老人思想解放的标志被世界六十多个国家报道;杭州、北京、重庆等国内多家电视台争相邀请采访;获评当年合肥市十大新闻人物……2002年,阮奶奶可是个大名人。  再次见到阮奶奶,是在杏花公园附近的一条巷子里。老人正靠在竹椅上乘凉。淡蓝色的短袖衫、招牌式的笑容,虽然满头银发,已是94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一天四顿饭,胃口不输年轻人。看见我们,马上站起来迎接,利利
期刊
70岁那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罪名为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面对这种莫须有的指控,苏格拉底坦然接受了。  在苏格拉底被判入狱的半个月后,有一天,隔壁牢房里关押进来一个新的犯人。  让苏格拉底深感意外的是,每天早上一睁开眼,他都会听到隔壁那个新犯人在不停地唱歌。他的歌声不仅悠扬动听,而且充满阳光。苏格拉底赞叹道:“你唱的歌真好听啊!我非常喜欢你的歌声。你能不能也教我唱歌啊?”  对方惊奇地说道:
期刊
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后,父亲沉闷了一段时间,我们知道那都是空虚寂寞惹的祸。一天,父亲脸上布满红光,说经过考虑,准备办一份《家庭新闻报》,交流家庭内外的信息,既为自己找个事干,又为亲朋间增添乐趣。  说干就干。父亲第二天回原学校找来校报画版纸,确定了办报思路,又逐个给亲友打电话,挖掘新闻线索,并根据“采访”结果连夜撰写各类稿件。白天马不停蹄地上图书馆、书店查找相关资料,晚上戴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家
期刊
我父亲快七十岁了,前年开始学计算机及上网,我经常会在半夜两点睡觉时接到他的电话,问我“网络怎么断线了”“打印机打不出来”“怎么切换输入法”之类的问题,我的邮箱经常收到他的转寄信件,大多是一些风景、歌曲、健康、励志等段子,这半年来越寄越欢,简直是临老入花丛,一发不可收。  去年他也开始学用智能手机,本来也就听听音乐,没想到去年年底政治明星、台北市长柯文哲一句“我都用LINE(一种手机通讯应用)联络”
期刊
虚假“便民”常出现,放松警惕就中招,工作证件先查看,正规发票应索要。上门服务盯老人,巧编名目骗信任,询问物业上网查,免费服务要谨慎。独居老人要设防,生人敲门细端详,雇用保姆找中介,正规公司有保障。  热心老乡来帮忙,巧言令色祸心藏,利用地域攀交情,小心背后放“黑枪”。街头算命称“消灾”,迷信法事把你宰,买药看病到医院,身心才能有保障。捡钱骗局经常演,糊涂路人仍不防,不当得利损人品,光明正大才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