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下一个“高考”的冲击,我开始放下一些无关的爱好。我的危机感,严重到病态,只想待机会掠过之际,毫不犹豫地抓住它。最近确实很少写稿了,有学弟学妹让我推荐投稿的杂志,看到他们稚嫩而真诚的脸庞,突然间想到了两年前的自己。
恍然,真的两年多了。也与《中学生百科》相识两年了。曾主动为杂志写过一期“来往”,而编辑并没有说:某某,帮我们写一篇夸夸《百科》的文章,为杂志做宣传啊。如果真是这样,打死我也不动笔。固执与任性一直萦绕我多年,我不能保证别人看了我的文字不倒胃口,但至少我写我心,问心无愧。
薄薄的《百科》,小小的开本,纯净的内容。有很多杂志用青春的伤痛与仇恨做噱头吸引读者,《百科》也调整了几次栏目,但无论怎么改,它的纯净一直都在。
我们总是对黑暗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也有人说,“中学生活根本不是《百科》宣扬的那么明媚”。这个世界确实存在早恋、打架、伤害等等,可我们为什么不记录美好呢?任何时代都如《双城记》里说的: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黑暗一直都在,但我们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阴郁?青春有疼痛,但我们追寻曙光,摒除让自己悲伤的东西。这个时代有糟糕、愚昧、怀疑、黑暗,还好《百科》的阳光一直都在。
回忆过去的那些中学时光,很奇怪,我能记住的也只是一些美好的东西。并非自己没有痛苦过,只是被岁月冲刷过后,积淀的都是精华,而《百科》是为我积存回忆的储藏室。我相信,多年后,只要我拿起这些曾经陪伴过我的杂志,我的青春年华便会一一浮现。
现实里,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都一一交给文字,也寄存给《百科》。
当初写文时对自己承诺:先在中学生杂志写,写到一定程度就转向大众杂志,那时就不会针对《百科》的栏目写稿了。但当我在《意林》、《青年文摘》等过稿之后,竟还一如既往地打开《百科》的约稿,用文字细数自己的过往。
同学对我说:你怎么不转型?整天给中学生写字,好幼稚啊。
为什么不转型?这几年的思考和成长,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明白要做的。每天背着书籍在校园奔走,去图书馆,去教室,回寝室,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中学、青涩年华离我渐远,我应该向“成人化”发展啊。但我心甘情愿回到《百科》这篇纯净之地,继续书写我的青春年华。
毫不夸张地说,这样一本小小的杂志,是我成长中忠实的记录者,几十年后,拿着它们,也会突然怀念起自己曾经有过的纯真和英勇。
杂志几次调整栏目,我都默默地关注着,但很少说出。两年多了,痛痛快快唠叨一下吧。
《百科》开始注重起校园新鲜话题,比如“世说新语”、“主题”等,也新增了“他们”等更有生活气息的栏目。几个喜欢的栏目都还在:“心动”、“成人礼”。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又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我觉得可以发点介绍名家、引导名著阅读的文章。
记得高中那会儿,最喜欢看杂志上的精彩名著介绍,喜欢的就去寻来阅读。太长的名著,记下来,高考之后拼命地补。为什么读经典?其实那些作品的真正作用就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百科》虽然有“望文”等等,偶尔也会有书评,但如果设置一个引导名著、名家阅读的栏目是不是好一些呢?
另外,以一个作者来说,《百科》由于周期问题,对稿件的处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一篇稿件可能要等上很久时间才能最终确定是否可以发,而就算可以发,最终排多少期也存在诸多变数。于是,现实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这对编辑和写手都会造成麻烦。我的建议是:文章看了一遍,觉得合适的就告知一下作者,不合适的在自动回复里就说明白。
其实《百科》已经在改进了。编辑老师曾无奈地说:好多人的文章还是发不了,主要是大多数人太懒,根本不看我们的栏目和要求。看了加强版的《中学生百科》约稿:“以后改进一下方法,凡发到邮箱的稿件,我认为合适的及时回复,我认为不适合我们发表的,也尽量告知,但那种乱七八糟一通乱发的作者,打死不回……”约稿中,编辑对栏目定位和杂志风格已经解释到不能再详细,很感动。
看过一个作者写他心目中称职的编辑,其中就有《百科》的编辑老师。其实,我也多少知道一些。编辑偶尔的不回复,也是因为稿件铺天盖地地来,然后是铺天盖地都不合适,这是一件让编辑崩溃的事。稿子不回复,是不是作者也要扪心自问呢?
《百科》的大多读者都是中学生,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中学生读者向我抱怨:“真想丢下高考的包袱去流浪,也很想一下子就去上大学。”我想说,勇敢一点,我们在一起。高考是道坎,跨过去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愿我们都这样:不害怕,勇敢前行,用百分之二百的激情讴歌生活。再也没有悲伤的事,没有无缘无故的担心,更不会再去惧怕什么。
两年如一瞬,而我依旧: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我的文字也依旧:我写我心。
两年如一瞬,再过两年,我们还要这样用百分之二百的激情讴歌生活。
编辑/梁宇清
恍然,真的两年多了。也与《中学生百科》相识两年了。曾主动为杂志写过一期“来往”,而编辑并没有说:某某,帮我们写一篇夸夸《百科》的文章,为杂志做宣传啊。如果真是这样,打死我也不动笔。固执与任性一直萦绕我多年,我不能保证别人看了我的文字不倒胃口,但至少我写我心,问心无愧。
薄薄的《百科》,小小的开本,纯净的内容。有很多杂志用青春的伤痛与仇恨做噱头吸引读者,《百科》也调整了几次栏目,但无论怎么改,它的纯净一直都在。
我们总是对黑暗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也有人说,“中学生活根本不是《百科》宣扬的那么明媚”。这个世界确实存在早恋、打架、伤害等等,可我们为什么不记录美好呢?任何时代都如《双城记》里说的: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黑暗一直都在,但我们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阴郁?青春有疼痛,但我们追寻曙光,摒除让自己悲伤的东西。这个时代有糟糕、愚昧、怀疑、黑暗,还好《百科》的阳光一直都在。
回忆过去的那些中学时光,很奇怪,我能记住的也只是一些美好的东西。并非自己没有痛苦过,只是被岁月冲刷过后,积淀的都是精华,而《百科》是为我积存回忆的储藏室。我相信,多年后,只要我拿起这些曾经陪伴过我的杂志,我的青春年华便会一一浮现。
现实里,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都一一交给文字,也寄存给《百科》。
当初写文时对自己承诺:先在中学生杂志写,写到一定程度就转向大众杂志,那时就不会针对《百科》的栏目写稿了。但当我在《意林》、《青年文摘》等过稿之后,竟还一如既往地打开《百科》的约稿,用文字细数自己的过往。
同学对我说:你怎么不转型?整天给中学生写字,好幼稚啊。
为什么不转型?这几年的思考和成长,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明白要做的。每天背着书籍在校园奔走,去图书馆,去教室,回寝室,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中学、青涩年华离我渐远,我应该向“成人化”发展啊。但我心甘情愿回到《百科》这篇纯净之地,继续书写我的青春年华。
毫不夸张地说,这样一本小小的杂志,是我成长中忠实的记录者,几十年后,拿着它们,也会突然怀念起自己曾经有过的纯真和英勇。
杂志几次调整栏目,我都默默地关注着,但很少说出。两年多了,痛痛快快唠叨一下吧。
《百科》开始注重起校园新鲜话题,比如“世说新语”、“主题”等,也新增了“他们”等更有生活气息的栏目。几个喜欢的栏目都还在:“心动”、“成人礼”。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又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我觉得可以发点介绍名家、引导名著阅读的文章。
记得高中那会儿,最喜欢看杂志上的精彩名著介绍,喜欢的就去寻来阅读。太长的名著,记下来,高考之后拼命地补。为什么读经典?其实那些作品的真正作用就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百科》虽然有“望文”等等,偶尔也会有书评,但如果设置一个引导名著、名家阅读的栏目是不是好一些呢?
另外,以一个作者来说,《百科》由于周期问题,对稿件的处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一篇稿件可能要等上很久时间才能最终确定是否可以发,而就算可以发,最终排多少期也存在诸多变数。于是,现实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这对编辑和写手都会造成麻烦。我的建议是:文章看了一遍,觉得合适的就告知一下作者,不合适的在自动回复里就说明白。
其实《百科》已经在改进了。编辑老师曾无奈地说:好多人的文章还是发不了,主要是大多数人太懒,根本不看我们的栏目和要求。看了加强版的《中学生百科》约稿:“以后改进一下方法,凡发到邮箱的稿件,我认为合适的及时回复,我认为不适合我们发表的,也尽量告知,但那种乱七八糟一通乱发的作者,打死不回……”约稿中,编辑对栏目定位和杂志风格已经解释到不能再详细,很感动。
看过一个作者写他心目中称职的编辑,其中就有《百科》的编辑老师。其实,我也多少知道一些。编辑偶尔的不回复,也是因为稿件铺天盖地地来,然后是铺天盖地都不合适,这是一件让编辑崩溃的事。稿子不回复,是不是作者也要扪心自问呢?
《百科》的大多读者都是中学生,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中学生读者向我抱怨:“真想丢下高考的包袱去流浪,也很想一下子就去上大学。”我想说,勇敢一点,我们在一起。高考是道坎,跨过去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愿我们都这样:不害怕,勇敢前行,用百分之二百的激情讴歌生活。再也没有悲伤的事,没有无缘无故的担心,更不会再去惧怕什么。
两年如一瞬,而我依旧: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我的文字也依旧:我写我心。
两年如一瞬,再过两年,我们还要这样用百分之二百的激情讴歌生活。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