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表现意识岂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x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在著作里所提出的“写作本位”理念提出质疑,并对“写作本位”理念提出的背景、原因及其必要性做了思考,认为“言语表现意识”是“写作本位”理念的核心,然而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能否通过削弱阅读教学的地位、强调写作教学的地位而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还有待商榷。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写作本位 言语表现意识
  一、什么是“写作本位”
  “写作本位”的说法是2004年潘新和教授在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的,他认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写作本位”的提法是对传统的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的颠覆,它强调了写作的重要性,认为:单纯的阅读教学是无价值的,阅读的目的是写作,是表现;单纯的阅读,只是知识的吸收和囤积,这是人类原始占有欲的表现,为吸收而吸收是浪费生命,语文的天平应该由“吸收”倾向“表现”;一个人具有言语表现意识才是存在的证明。
  《小学语文教师》(2013.03)发表了潘新和教授的《弄潮儿再向潮头立》一文,他提出了以下观点:“在我的词典里,语文课程根本就不存在纯粹的阅读教学:一切语文课,都是写作课。表面上是阅读课,骨子里必须是写作课。”“以下位的低涵盖性的‘阅读’为‘本位’是错误的,以上位的高涵盖性的‘写作’为本位,才是应然的选择。”在文中他对管建刚老师的两个课例《理想的风筝》和《神奇的克隆》表示了认可和赞赏,认为把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写作上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
  综上所述,“写作本位”的理念首先否定了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强调写作教学的地位,认为所有“阅读课”的本质都应该是“写作课”;其次,认为写作是阅读的根本目的,如果离开了写作,则阅读教学是无价值的,而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变成有言说欲望的表现者,因此,言语表现意识是“写作本位”理念的核心。
  二、为何提出“写作本位”
  1.对写作教学现状不满
  写作教学的困境在现代语文教学界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散乱、随意、无序、低效……作文教学受到诟病不止,却没有良好的解决对策。潘教授将其症结归结为:现在语文课堂被“阅读课”占据太多,而“写作课”少得可怜。因此,要改变作文教学的困境就一定要扭转“阅读本位”的现状,把“阅读本位”变成“写作本位”。
  2.时代的变化导致对语文学科要求的变化
  潘先生认为“阅读本位”的思想形成于旧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时期。叶圣陶等语文教育家提出的“阅读本位”理念是为了普及知识,为了大众的生存需要,救民众于水火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发展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他认为现在以阅读为本位的语文教育关注得更多的是现实层面:即“应试”和“实用”,并没有体现出语文教育的价值,培养的不是人才,而是没有灵魂的机器,这是语文教育走错了路,只有“写作本位”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具有言语表现意识且能够通过自我创造和表现证明自我存在的人。
  三、“写作本位”的思考与质疑
  1.“阅读”与“写作”是否有必要争论谁主谁从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这一段话中,叶先生的意思是:写作水平是基于阅读水平的,但并没有说阅读一定是“主”的,写作一定是“从”的。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本来就是由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叶先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一方面是由当时的时代环境决定的,文盲充斥的大国亟待通过阅读丰富思想、武装头脑。另一方面是根据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说的,没有“吸收”哪来“倾吐”,“阅读”是为“写作”做准备,储备资源。如果一定要强调写作的重要性,那么按照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就应该加倍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因为阅读永远是写作的“根”。
  2.“言语表现意识”需要根基
  “言语表现意识”需要有根基支撑,只有心中有了想表达的东西,才会有想表达的欲望。这些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呢?它们是对人生的体悟、反思,是真诚热切的对真、善、美的信仰和追求。这些都是需要依靠长时间的语文学习积淀的,通过阅读和生活养成的。“言语表现”是一个内驱力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会出现的结果。当“内驱力”还不足时,就一定要强调“言语表现”,能否“表现”得好是一个问题,学生总会有一种“被迫言语”的感受,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会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感。“被迫言语”是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的。想要让学生有良好的“言语表现意识”不是靠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实现的,而是要从“言语表现意识”的根基入手,培养根基,绝对不能揠苗助长。
  3.“写作本位”是否也是一种功利
  潘新和教授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是“阅读本位”的,“吸收”只是为了实用、为了应试,认为这是一种功利的表现。然而,“写作本位”强调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认为通过阅读“吸收”的东西如果不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就是无价值的,这样的观点是否也是一种功利呢?首先,学习语文仅仅是为了写作吗?除了写作外,就没有其他价值了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其次,一味地强调写作,强行施加压力,写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有价值的吗?一味地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是否会将学生培养成只会无意义叫嚣的“聒噪的青蛙”呢?最后,言语表现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让学生感觉到阅读就是为了写作,这样,阅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还有什么美感可言。这样功利化的教学是与语文教育的浸润性的美学原则背道而驰的。   4.目前的语文教学是否真的忽略了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
  语文学科的属性分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语文不仅要授予学生将来生活、工作所必需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工具性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和思辨精神,这一点从高考作文的导向中就能看出来。以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举例:如2010年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1年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2012年上海卷“曾被舍弃的微光”,2013年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湖北卷“人生方圆之间”,都有明显的人文性导向。由此可见,现在的语文教育并非不重视学生的思想、心灵的成长,高考作文占语文总分的将近一半,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旨归还是偏向人文性的。潘新和教授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无视言语、文学教育的超现实性、审美性、哲思性和历史感——诗性”、“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文学和诗意教育,基本上扫地出门”过于言重了。
  四、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由何而来
  1.夯实言语表现意识的根基
  “言语表现意识”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言语表现需要有一定的内在资源作为基础,有了基础才会产生言语表现意识。这种内在资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的,而方法就是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浸润心灵,吸取养料,丰富思想。就好比一颗小树苗不断地吸收土壤的营养,阳光雨露的滋养,这样经过几年、十几年的时间,这棵小树苗才有可能成材。想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就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真、善、美,并为之喜悦、感动,从而将表现真、善、美作为一种内驱力。此时,言语表现意识则如满杯之水自然溢出。
  2.培养学生敏锐、善感的心灵
  敏锐、善感的心灵是言语表现意识的源头之一。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学生的作文读来就是充满了情感,读了心也会跟着热,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则是干干巴巴的,读时似乎能感受到他写时的艰难。其实,对于同一件事情,学生的认识、感受可能天差地别,有的能够从中体味到丰富滋味,有的却对之冷漠无感。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学生有敏锐、善感的心灵,而有的则显得比较麻木迟钝。这当然和学生天生的性格有关,但是后天的培养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术等的艺术兴趣爱好,对于学生发展敏锐、善感的心灵有极大的帮助。
  3.提供学生充分成长的空间
  繁重的课业是扼杀学生言语表现意识的重大因素。“闲暇是好奇心的起源”。言语表现意识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养成,让学生的心灵能够自由地舒展,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地体验生活,有能力言语,愿意言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应试”为重的教育,把“语文”学科逼到了边缘,语文越来越不受重视,课余阅读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这样学生在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情况下,必定会有狭窄的视野和幼稚的思想,对学生的言语表现自然就成了奢求。
  4.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是没有真正的言语表现意识的,言语对于他们来说缺乏真正的对象。这并不是说学生一定要对当今发生的社会事件有多么深刻的见解和评论,但至少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要有社会参与意识。言语表现意识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发展其言语表现意识的前提之一。
  写作本位理念的初衷是增强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本无可厚非,然而言语表现意识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并非仅仅靠大力号召提高写作教学的地位、削弱阅读教学的地位就能实现的,而是应该严格遵循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认清言语表现意识的根基究竟在哪里和哪些因素阻碍了学生言语表现意识的发展。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的培养,并不仅仅是由语文学科决定的,还有许多外部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整个教学大环境给学生提供的成长空间、学生的个性、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学生善于用言语表现,愿意言语表现,是一件好事,但是并非靠强迫得来的,因为“强扭的瓜不甜”。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8,第2版.
  [2]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第6版.
  [3]潘新和.让语文、写作本体归位[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师范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内容解读、意义,以及对师范生的要求,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等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师范生的要求,并提出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技术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重
摘 要: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面临挑战,年轻一代似乎失去了方向,内心充满失落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精神和思想的困惑、内心和现实的矛盾冲突,经过微弱的反抗,展示了自我的矛盾,继而通过宗教启动产生顿悟,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获得内心和世界的和平相处,完成从“天真”到“经验”的成长过渡。本文针对塞林格的小说《弗兰妮与祖伊》,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弗兰妮与祖伊》
摘 要: 大学生在信用卡使用中存在着认知能力低、风险意识薄弱、消费不理性等问题,其原因有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人主观理财能力等,由此产生了信用卡诚信问题。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发挥大学生信用卡使用中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培养良好的用卡知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信用卡,维护大学生的权益。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信用卡诚信教育    在新的经济环境
摘 要: 本文对镇江高职校五年制通识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当今高职校五年制通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从而找出对策,来改善目前的通识教育状况。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职校 对策 改善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有如下几种概念表述。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
捧着何永康老师惠赐的大著《咏慷集》,我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哈代的诗句:“被时间摇撼的黄昏之躯中/搏动着正午的心。”这种联想,不是因为他们的诗歌风格相近,而是因为他们真正开始诗歌创作的年龄相近。哈代写了三十年小说,写成了世界级的小说家。但是到了接近花甲之年时,毅然决然不再写小说,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诗歌创作之中,从1896年至1928年(88岁)的最后三十二年,诗歌的成就竟然超过了小说,庞德、奥登、迪兰·托
摘 要: 当前我国地方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已普遍存在,本文在分析现今高校培养机制、培养方法等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置  一、地方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地方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广
摘 要: 本文通过“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视角,论述洪秀全的性格缺陷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一系列恶果,进而揭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洪秀全 性格 太平天国运动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其实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很大的责任应归于洪秀全本人的领导失职。那么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呢?这种性格是否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摘 要: 李贺是唐代诗人中颇具争议的一位,他的诗歌中用了许多道教词汇,并且表现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奇幻之美,他的创作受到了道教语言的诸多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一独特的风格和意境,发扬了中唐一代“尚奇”、“尚怪”的诗风,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和研究,将更好地理解李贺其人、其诗。  关键词: 李贺 梦天 道教 宗教语言  有唐一代著名诗人中,李贺是颇为传奇的一位。他在短短的二十七年里,写下了二百三十余
摘 要: 本文从当下社会中的热点时事问题着手,结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对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要求和改善方式,以便使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以环境为本” 服装设计专业教育 未来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服装产业链的延伸得到快速提升,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
摘 要: 插图与评点都是对文本的一种解读,分别体现了绘图者与评点者的思想与观点。本文以师俭堂本《六合同春》为例,分析戏曲插图与评点之间的互文性,具体表现为插图营造的意境与评点形成呼应,插图表现与评点思想暗合,插图与评点形成冲突与反讽,另外插图也是一种评点,充当评点的功能。  关键词: 插图 评点 互文性  戏曲评点是中国古典戏曲鉴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在剧本正文的有关地方予以圈点、短评,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