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效果三个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 中学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个喊得很时髦的口号,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分层次教学策略是针对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现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布置不同的探究任务,创设不同的探究问题情境,促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发展,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的策略体系.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心理学研究依据
   在心理学中,人的个性指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特定而独立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其中有些是个人独有的,有些是和别人相似或相同的.这些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集中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构成了人各不相同的、独特的个性.
   2. 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从去年开始我承担初一年级理科实验班的教学,虽然这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但由于课程讲得较快,慢慢的有一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习数学有点吃力了.因此,若用传统的统一教育模式进行教育,难免会出现上层的学生吃不饱,下层学生难以适应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一年多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对学生进行分组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名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我对学生说,我们的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对大家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
   2. 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3. 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次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像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 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在复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我便给学生讲解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例如,我对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不同的要求: 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1和例2是教材中的习题,A组的同学对例1和例2必须切实掌握.
  
   对于B组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组的例题外,还要求它们掌握例3这种复杂一点的含有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
   例3 已知不等式组x + 2a + b < 0,2x + 3a - 5b > 0的解集为-1 < x < 6,求a - 4b的值.
   C组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组的问题外,对他们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4,要求C组的同学切实掌握例4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
   例4 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x - y = a + 3,2x + y = 5a的解满足x > y > 0,化简| a | + | 3 - a |.
   例4中含有参数a,在化简的过程中必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例4是培养优秀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例题.
   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分层作业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二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三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如在“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教学中,布置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各层次学生选择.
  
   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名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分层考核
   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根据一、二、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一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三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就是在统考中,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上次考50分的,这次考60分就算达标了.在每次考核后,各层次的人员应作适当的变动,如一、二层中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分别升为二、三层,而二、三层中成绩最差的两名学生分别降为一、二层.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三、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突出了“针对性”,可以因材施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解决了“吃不饱”,又避免了“拔苗助长”,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培德主编 . 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建构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讨论了两个初等对称函数的商的Schur调和凸性.作为应用,得到了两个新的分析不等式.最后提出了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公开问题.
网络游戏如磁石般吸引着青少年,甚至出现了代练公司、专职代练人员,青少年为什么有如此疯狂的举动。根据对兰州市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情况的调查,本文对兰州市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历史动力问题是历史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受传统历史哲学思维定式的制约,以往关于历史动力问题的解答方案往往缺少历史主体--人的维度或者把历史动力仅仅与人的某一规定相联
一个合理的加水策略,既能使浴缸中的水长时间保持恒定的舒适温度,又能尽可能节约水.综合考虑影响浴缸水温的各种因素,通过浴缸热传导模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包含加水时间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以激烈的方式突出出来,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价值冲突有道德与功利、经济发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将极大地放开,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全面分析、认识商业银行将经受的冲击和影响,转变经营
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出发,对省内进行了经济区域的划分,将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和绥化划为南部经济区,将佳木斯、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划为东
克山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病区人民健康的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病,而克山病区心脏病对病区居民的健康危害也是未明的,为了揭示克山病区心脏病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笔者做了克山病区心
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实现后发优势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立足国情把握机会,实行稳定的技术产业政策,培养自
摄动法是矩阵理论中的常用方法,它利用连续函数的性质将一般矩阵问题的讨论转化为对非异阵的讨论.利用多项式理论中的相关技巧来替代摄动法,从而在很多矩阵问题的讨论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