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育模式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只注意书本知识及要点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把学生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的错误认识仍然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不能培养只会考试的学生,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育模式: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型教育观
  
  转变传统教育模式,首先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并自觉地以此支配自己的一切教育行为。
  1. 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 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学生现代化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还要让他们掌握进一步学习知识的路径,强化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3.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教师更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观,打破机械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形式,代之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向教学组织形式。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中国的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界限分明,纯粹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权威与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听老师的话”、“老师讲的不会错”一类的老生常谈常被许多家长、学生挂在嘴边,奉为金科玉律。这就为师生关系奠定了不民主不平等的基础,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关系,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自由自在、毫不拘谨,学生对教师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且能得到教师的鼓励。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旦确立,就应着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对学生要做到:
  1. 信任
  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性潜能,给学生主动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发挥,锻炼其能力,增强其信心。
  2. 减少规定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要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
  3. 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对学生的参与要及时鼓励、恰当评价,肯定他们的主动参与和做出的成果。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我尝试把它交给学生,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实践。
  如《中国历史第一册》“三国鼎立”一节,我在每班选了两组不同性格的学生,每组三人为一集体分别试讲,再由其他学生对他们分别进行评价。最后效果很好,有些学生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从这件事我认识到:只要信任学生,给他们机会,学生会表现出惊人的潜力。
  
  三、减轻学生负担,开阔创造空间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死抠书本知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种见书不见人、见分不见人、目中无人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减负成为当务之急。
  “减负”不是减质量、减效率,它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教育效率为前提。只有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减轻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让学生获得更多主动发展的机会。
  
  四、提倡开放教学,坚持教学民主
  
  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和专断状态,努力创设开放、民主的教学情境。首先,要排除教师中心,鼓励科学探讨精神。应该看到,教师不是真理的化身,他只是带领学生探索真理的领路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有权质疑,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以理服人,鼓励学生提出并坚持言之有理的观点;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探索性和开放性,要为学生设计科学探讨的问题情境,体现启发性原则。在这里,有一个善待学生“接下茬”的问题: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课上常表现出随时随地接下茬的举动,有时会对教学起到补充的作用,但有时会干扰到正常教学,对此,教师千万不能反感,更不能打击,只能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适当引导,多提供机会,并在课下为他们提供质疑和解疑的时间。
  
  五、强化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一切有成就者共同的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渠道,除了着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外,教学中一定要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采取问题教学法:
  1. 使问题成为教学活动的开端
  教学活动不是只给学生传授现成知识,而应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否则,学生没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2. 使问题成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
  问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 使问题成为教学活动的归宿
  教学活动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无论一节课、一个教学单元,还是一门课的结束,均应使学生感觉到仍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并激发其探索未知的兴趣。
  举一个简单例子:在讲授《中国历史》第一册“西晋的短暂统一”时,以问题引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自都想独霸天下,最终谁成功了?学生回答后,切入课题:三国之中没有,那么是哪一王朝统一南北?统一局面是怎样实现的?进而问:西晋的统治持续多少年?西晋王朝为什么如此短暂,根本原因是什么?五胡内迁和西晋的长期战乱对中原人民有什么影响?几个问题层层深入,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绪,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学生在阅读、思考、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充分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之中。完成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小结之后,留下一些问题作为课下思考:西晋末年人口大迁徙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什么样的重要影响,复习本课预习下一课并作出总结。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问、巧妙质疑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笔者相信,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不懈地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够造就出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中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采用比较成熟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并编制、施测了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问卷,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特别是社会亚健康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笔者建议通过改善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亚健康 现状研究
期刊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又是由词汇组成的,所以,词汇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应用,词汇是关键,也是英语学习的突破口。掌握词汇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成败。那么,究竟怎样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牢固记住单词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讲究科学的记忆方法与技巧,应在“巧”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找窍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学词汇     1. 选择记忆的
期刊
一、考点解说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二、命题作文高考回顾及趋势    在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中可看到一种趋势,就
期刊
河北省中考文科考试自2003年起决定实行开卷考试。这次考试的变革使部分考生感到非常兴奋,认为不用再背课文,学习没有压力了。而我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却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课更难教了。产生这种“奇怪”思想的原因就在于这部分考生对于开卷考试认识不足,认为既然是开卷考试,那么在考试过程中就很自由,致使出现了盲目查书、胡乱抄书的情况,最后导致成绩不理想。  历年来,中学生思想中就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认为政治
期刊
探究教学作为当前我国教学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而且在高职高专的生物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由于一些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倡导探究教学的精神实质,从而致使探究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探究教学在生物教学运用中的误区    1. 否认讲授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泛化探究教学  从教学理论的角度讲,教学可分为讲授教学和探究教学两种。在讲授教学中,教
期刊
2000年秋在全国许多省市使用的语文新教材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学生手中多了一套《语文读本》。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这套《语文读本》要与课本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那么使用情况如何呢?据笔者了解,许多教师并没有对《读本》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疲于应付繁多的课本任务及沉重的考试压力便无心对读本进行细致的阅读指导。许多学生放着一本好书不用,反而到处找书、借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既是对文字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复杂认知过程,又是对文字信息进行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要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有突破、有创新,除了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在现代思想教育新理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注重从情感入手,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将备课、上课、课外三者结合在一起,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利用师生与教材内容的
期刊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对2921名网友进行的最想从事的工种在线调查,调查显示,电工工种排在第二位。可见电工工种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在职业学校,电工专业是普遍开设的专业。该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权要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
期刊
摘要:唐代的题画、咏画诗高度繁荣,在唐代诗坛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在这些题画、咏画诗中,又以杜诗的成就为最高。杜甫不仅以精练的笔墨、新颖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画面形象,并且以多角度的描绘和时空的拓展深化了绘画作品的意境。更重要的是,在这类作品中,杜甫仍然满怀着忧国忧民之思,报国无门之感,不仅揭示了画面形象的现实意义,更为题画、咏画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其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具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
期刊
摘要:史铁生与地坛结下不解之缘,地坛是他重生的圣地,如果地坛是一个轴心的话,由此引发许多对人生辐射的思考。 他在不停的拷问心灵,并在拷问中攀登心灵的高峰。  关键词:史铁生 地坛 心灵    一、导入    作为一个身体上有残疾的人,他在现实中要承受比常人更大的痛苦与压力,甚至会考虑死的问题,那么他们将如何走出人生的困境,完成向心灵至高点攀登的呢?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给我们了关于对生命思考的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