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的思考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un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建筑技术水平虽快速提高,但是建筑设计技术尚未发挥出积极作用,致使古建筑设计逐渐消亡,不利于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中需重视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本文简要介绍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路径,旨在推动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古建筑设计;融合
  建筑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受地域环境、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多元建筑风格,满足了人们个性化需求。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致使不同时代的建筑,出现了巨大差异,集中体现在材料使用、设计内容等方面。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需重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发展。接下来,笔者围绕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展开分析,具体分析设计特点与融合路径,希望文中拙见能够为相关设计人员的融合设计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1、现代建筑设计和古建筑设计基本内容概述
  1.1现代建筑设计基本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基本特点,总结起来,主要涉及功能、新意、空间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功能至上。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本思想影响力较大,为满足大众功能要求。通常会结合现代建筑功能应用情况,完善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并预设实施过程中潜在问题。因此,为规避功能设置形式单一,一般在具体设计中以多变形式为基础,同时立足于建筑稳定性功能,为融入文化,需对建筑系统进行创新设计,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建筑功能[1]。二是突出新意。建筑设计需兼顾细节设计、文化内容等,如此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可行性,意味着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时,需充分考虑文化方面的内容。然而基于文化层面来说,文化内容具有一致性等特点。因此,建筑设计需突出新意。三是优化空间设计。现代建筑设计主要以模型为主,并在图纸上完成建筑整体格局的设计。建筑设计形式确定时,需综合考虑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小区,并最大限度节约占地面积。因此,建筑设计时,通常需要对建筑空间予以优化,保证功能齐全的基础上,节约建筑占地面积[2]。
  1.2古建筑设计特点概述
  古建筑设计特点,总结起来,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结构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设计,主要受大梁、屋顶、墙等因素影响,为保证木结构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预设之后,确保结构具备一定的韧性。同时,古建筑墙体与现代建筑墙体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古建筑墙体在承重方面具有一定的要求,倘若古建筑墻体无法发挥承重作用,势必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外,古建筑设计中,墙体预设问题的存在,致使古建筑缺乏流动性[3]。二是基于平面设计角度而言,古建筑平面主要以木桩为主,由4个木桩合围成一个方形的空间,古建筑设计中,方形空间参数需考虑大小、建筑设计概况等予以确定,方形空间数量为单数,数量越大的情况下,表示该古建筑更加气派,意味着居住在此建筑中的住户,社会地位更高。三是古建筑群体设计主要以方形空间进行预设,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间”进行预设,强调中心对称,充分体现集权化位置,也是古代集权思想的具体表现。同时,古代建筑中层次性的体现,主要以虚实设计形式予以表现。四是建筑装饰与色彩。古建筑中的装饰的呈现,主要通过雕刻建筑构件进行体现。例如:古建筑门窗,通常会运用雕刻或者美工方式,呈现一些美丽的图案。在此基础上,增添一些色彩,如此可进一步增强建筑表现效果,同时古代文化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2、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路径分析
  2.1建筑结构设计的融合
  近些年来,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现代建筑数量日渐增多,古建筑结构现存数量日渐减少。古建筑设计主要以庭院设计为主,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建设活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主要以降低减少土地资源利用为核心目的。正因如此,现代建筑设计逐渐延伸到高层建筑。基于此,现代建筑与古建筑设计融合,需重视结构设计方面的融合。现代建筑虽然主要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但是在结构设计中,可考虑融合木材结构,如此体现传统文化设计理念。现如今,建筑学近些年来对空间设计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并在实践中,空间设计取得了一定成绩。基于建筑整体设计层面而言,现代建筑设计主要以模型设计为主,后立足于现代人审美需求,优化建筑设计,在此期间,西方建筑设计方法也推广应用在设计实践中,例如:垂直对称的建筑设计形式等[4]。唯有如此,现代建筑设计才能在构建功能齐全的生活工作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节约建筑空间和建筑土地资源。
  2.2建筑思想层面的融合
  古建筑设计受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显著的南北特征。以北部古建筑而言,主要目的是展示建筑拥有者高贵身份及崇高地位,皇族居住建筑,尤其是北京紫禁城大部分建筑主要以青砖、黄瓦建设而成,体现了帝王精神的同时,也彰显了帝王的崇高地位与高贵身份。同时,北方建筑设计,重点考虑风水、位置等,以此突出建筑的尊贵性,进而体现建筑所有者的尊贵地位。然而南方建筑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人与建筑的有机融合。正因如此,南方建筑设计中,通常综合考虑地形、植物等因素,例如:南方建筑设计中通常会在庭院中融合河流、植物等进行设计,如此让建筑包含自然风景气息。现代建筑设计虽减少了古建筑元素,但是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属性也随之增加。自然元素的融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建筑与古建筑思想上与自然融合一起。
  2.3建筑材料方面的融合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内容,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古代建筑,建筑材料都是建筑设计核心内容,例如:古建筑主要以木材料为主,如此让古建筑具有了自然气息。现代建筑材料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辅以其他材料,但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推广应用古建筑材料,如此让现代建筑与自然相融合。例如: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设计中,底层予以现代设计,顶层予以古代设计,有机融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为一体。
  结语:
  总之,现代建筑与古建筑设计均立足于人们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需在提炼古建筑审美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建筑设计技术优势,围绕现代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展开设计,如此保证建筑更加美观,更加功能齐全,如此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薇.浅析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建材与装饰,2018(36):95.
  [2]张海明.试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建材与装饰,2018(15):122.
  [3]黄迪.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探讨[J].居舍,2017(33):86.
  [4]曾志鸿.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61+6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优势,并从房地产开发角度,重点阐述了装配式建筑設计管控要点,为更好地实现装配式建筑与成本、生产及施工等方面的协同配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1】。同时,各地也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近几年我国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工作开始逐渐展开,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初步成效,但由于人口产业分布无序、相关法律体系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也同样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这也给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为此,本文对当前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以及城镇化建设起到一
厚膜DC/DC电源模块广泛用于远程及数据通讯、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军事、航天等领域。随着厚膜DC/DC电源模块向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大电流低电压方向发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重要致病菌.MRSA在住院病人和医务人员中的携带率都非常高,因此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并可造成MRSA的爆发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型平板超宽带天线及其陷波性能。研究中采用了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等方法。 首先,概述了超宽带天线的基础知识。研究了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华夏幸福模式的成功,房地产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产业新城已有较多思考,但以文旅产业新城为方向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故本文以文旅产业新城为切入点,以一二级联动开发为背景,系统分析项目开发过程中所呈现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实务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旅产业新城;项目开发;实务建议  1、文旅产业新城的概念及外涵  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是实现现行的WDM网络迈向全光网络过程的关键节点器件,它不仅能够从多波长线路信号中下载某特定波长到本地,最重要的是具有动态可重构的能力,加快
β-1,4-D-甘露聚糖酶(endo-1,4-D-mannanase,EC3.2.1.78)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品等行业中的半纤维素水解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本研究将组成型产β-甘露聚糖酶毕赤酵母工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我们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词汇基础,学生是无法完成听说
侧根是植物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重要器官。为研究旱种条件下NO3~-对水稻侧根发育及其氮(N)吸收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蛭石培养实验:分根处理、全株缺氮、全株供氮处理。分根处理(一半根系供应3 mmol/LKNO_3,另一半根系供应3mmol/LKCl)结果表明:局部供应NO_3~-能够促进水稻侧根生长。而在全株处理下,N饥饿诱导了侧根的伸长。水稻根系对NO_3~-的这两种反应都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