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情”与“理”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德育教学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是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本文以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为切入点,介绍了“情”“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点,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教学 情 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9
  随着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内容,在新时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与日俱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应有的知识,感受到教学中的“情”与“理”,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成为明事理、重情义的人才。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发展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的教学新方法。语文作为整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基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所有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其中包含了寓言故事、人生哲理、名言警句、经典诗词等。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情”与“理”的应用
  小学语文课程是整个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情” “理”之下的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能力的关键,是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有以下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情”的运用
  1.课堂教学方式中的“情”
  “情”就是在教学中充满感情,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在教学中对学生充满情感,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在教学中做好学生情感熏陶和培养。以德服人是当今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保证课堂秩序的关键,但如何才能以德服人呢?此时情感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学生犯了小错误的时候,采用温和说教的方式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还让学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候适当的对话要带有浓浓的情感色彩。
  2.课文内容中的“情”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中都蘊含大量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这些语文课文对学生而言是最好德育教材,因此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内在情感 ,用这些内容滋润学生的心灵。
  3.师生交流中的“情”
  由于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使得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利用信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在犯错误的时候引导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贴心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进而一步一步地影响学生,实行德育入人心的教育模式。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理”
  1.“理”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有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即教师要有明确的是非观,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首先,只有教师拥有明确是非观,才能在教学中明确自己的观点,明确教学方法是赞成还是反对。其次,教师明确的是非观能让学生形成是非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语文课堂上“理”的运用
  如果说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情”是基础,那么“理”就是保障,是开展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必备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实让学生了解课文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
  总之,开展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立足于课文内容,以“理”“情”为要点,利用朗读感知、分组探究等方式,全面贯彻落实语文德育方针,为小学语文德育效率的有效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齐东风《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理”与“情”》,《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年第6期。
  [2] 李艺静《“理”与“情”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的表现初探》,《文学少年》2019年第1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想达成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学,还应该根据教学改革政策中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探究与合作的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全面的思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基础,对通过多元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实施中的误区与矫正,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 实施误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课程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并按需指导,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选择两者的融合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有鉴于此,文中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统文化内容,探讨传统文化内容渗透现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推进两者融合的措施,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合适内容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64  一、道德与法治
摘 要:专业课教师利用专业课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联的资源进行教学,既扩展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外延,又切合实际落实教育活动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思政素养,并结合课程内容融合“课程思政”。  关键词:专业课 课程思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67  一、“课程思政”让立德树人更有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新时期
摘 要:启蒙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核心素养为起點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因此这也成为启蒙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本文分析了以核心素养为起点的小学语文实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通过加强小学语文的课堂
近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相应地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不能将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教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的教学整合中,还是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基于此类现象,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途径进行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促进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 整合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
摘 要:作文是判断和评估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尺度,基于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贯彻新《课标》的诉求,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渗入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彰显独特个性,彰显创造潜能。本文将基于小学作文教学,深度探究培育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现状和措施,以期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些许理论参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作文
摘 要:语文作为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性课程,在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新一轮基础课改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将“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是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中学语文课程,就“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渗透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推动他们全面化发展。  关
摘 要: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和治国的智慧。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有计划地让学生接受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质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育 高中语文 爱国情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高中生重视对优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