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亦大矣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悲痛与看法,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就生死的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也未能全面看待老庄的生死观和通达生死的真相。
  【关键词】王羲之;生死观;真相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人生在世,生死事大。每一个人,不管如何生活,终究要面临死亡的问题。面对死亡,有的人害怕,有的人回避,有的人无奈,有的人潇洒,有的人坦然,有的人达观。死亡,是一个严肃的命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仁人志士对死亡发出感慨。有人认为,有生必有死,死亡是在所难免的结局,无法逃避;有人认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人认为,要热爱生命,对抗死亡;有人认为,死亡是新生的开始……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认同古人的看法,认为生死是人生的大事,面对死亡,人不由得会产生悲痛。王羲之还认为,把生死、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看待是虚妄的、不切实际的,而他这也是在批评老庄的生死观和当时一些名士虚无消极的生活态度。尽管王羲之没有明确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但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来看,他认为生死是有明显区别的,人在有生之年,就要热爱生命,肯定生命,珍惜生命,寻求人生的意义,创造人生的价值,才能问心无愧,无悔此生,才能挺立于天地之间,才能坦坦荡荡地离开人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在山阴兰亭集会,时有悦目美景,赏心佳事,众人“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开怀赋诗,但是好景不长,聚散有终,于是兴尽悲来,感慨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王羲之作为一代书圣,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能称作“书圣”的,唯王羲之一人而已,想必其见识、其为人、其境界自是非同一般。但是,面对生死,王羲之仍然感慨万千,流露悲痛。难道是王羲之尚未参悟生死,领悟人生?抑或是另有原由?王羲之生活于动荡不安的东晋,当时,为人言语稍有不慎,就会遭来杀身之祸。有许多名士,如竹林七贤,“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名士们为了保存性命,常常回避现世,饮酒服药,炼丹修道,佯装癫狂,谈玄说理,向往老庄。其间,名士们不免有消极悲观之感、看淡生死之思,也不免有厌弃世俗,隐逸山林,只务虚名,不为家国之嫌。对于时代的此种状况和名士们的精神状态,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不仅加以批评,还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并希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慨与认识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他对老庄生死观的批评是否恰当呢?他的生死观是否通达生命的真相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儒释道三家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首先,在儒家看来,人的死亡是自然和必然的,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创造生命的价值,通过建功立业、“修齐治平”来利益他人和社会,并以仁义道德的方式超越死亡的悲哀,将生命的有限性扩充为无限性,从而达到不朽。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义,有杀身以成仁。”“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次,在道家看来,死而不亡,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而新生的同时也伴随着死亡,人的肉体的死亡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物化”。生死乃自然之道,生不必喜,死不必忧,人的形体只是一个躯壳,而生命的根本是道,它是永恒的,是不会死亡的。在生死面前,应该顺其自然,安时处顺,逍遥自在,超脱达观。再次,在佛家看来,无生无死,不生不死,生死的只是人的形体,而人的本性、佛性不曾生死,生死之苦乃是人对生死的执著和迷误,生死就在一念之间,生死有轮回,佛性没有生死,也没有轮回,人若“明心见性”,明悟本来没有生死,即为解脱。
  以上是笔者对儒释道三家生死观的大致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生死观属于儒家的范畴,有其积极的意义,遗憾的是他未能就生死的问题作更深入的论述。“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一个“痛”字,道出了王羲之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无限感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肯定生命的价值,强调人的现世性,主张人应该积极进取,创造人生的价值,从而超越生命的有限性。因此,王羲之才会批评庄子的生死齐同的说法,把生死、夭寿区别开来,目的是希望人们以积极有为的态度,乐观进取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价值。另外,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传达的生死观还是对那个时代一些名士们消极厌世、虚无避世的人生形态的批评,从而为时代注入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的精神。尽管如此,比较道家和佛家的生死观,笔者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是不圆满的,他无法解决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困惑与恐惧,无法消解人对死亡的虚无感与悲痛感。另外,王羲之对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批评是不够恰当的。尽管王羲之是一代名士,文章和书法成就极高,人生境界也非常人可比,但是,他仍然未能全面看待老庄的生死观,也未能通达生死的真相。
  作为后来的读者,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免对生死同样有所感慨,但是,“死生亦大矣”,在面对生死的问题上,我辈岂能不假思索、追问和领悟呢?人生在世,有生有死,生死无常,变化莫测,惟有通达生死,明悟生死,个人才能做到生死无惧,淡定坦然。
  (责任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摘要】在考试盛行的社会中,良好的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生存技能。但现在只围绕高考转的教学只是授之以鱼并非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在高考中语文取得好成绩,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不能只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相反,有趣的课堂也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应试能力;语文教学;课堂;有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很多人都批评应试教育,批评高考,说只要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就无法避免,素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是包含问题和情境的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具有完整情景的案例进行剖析和研究,进而生动呈现教学内容、深刻揭示地理规律、有效训练学生能力的情景式教学法。  地理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地域覆盖广,适用性强,有着显著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但很多时候学生对案例的地理背景比较陌生,要花大量时间来了解背景知识,冲淡了地理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影响案例
【摘 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命题、指导、行文评价和审核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它直接和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作文评改分为两个环节:“评”以教师为主,“改”以学生为主,互动与自主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作文评改;互改、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写前
【摘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学习语文、写好作文、让孩子心灵深刻的必然途径。怎样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真正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并且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感受:营造书香氛围;推荐好书,提高阅读品味;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注重阅读展示;家校联手促进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习惯;阅读方法;家校联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阅读障碍几乎可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高交际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社会,它对人们的说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训练说话,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但是,初中学生在说话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或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或言不达意;或缺乏逻辑,没条理;或知识面窄,言之无物等。因此,说话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了“五步序列训练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直接影响学生智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教学规律和审美规律实施审美化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愉快、自由、创造的教学之中。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化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
细读唐书杰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9期上的文章《〈童趣〉与〈幼时记趣〉编写体例比较》,重新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等相关资料,觉得该文有些观点失之偏颇。    一、 单元提示的再比较    唐老师认为,人教版教科书的单元提示“思想性很强”,“童趣就是童趣,如果非要将其与‘人生的大问题’关联起来,有故意拔高主题之嫌”。我觉得此说欠妥。  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是个经常性的话题,在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要顺向思维,而且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习惯,要在质疑中提高阅读能力,并能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研究性阅读。  【关键词】阅读;联想;质疑;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要求学生要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理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内容。阅读教学不是
【摘要】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离不开平时的日积月累。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素材,多练习写作。当他有内容可写的时候,就不会把作文当成自己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阅读;观察;想象;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并非每个人都有206块骨头  一些教科书上指出,人类骨骼共包括206块骨头。但婴儿出生时,体内骨头的数量多达300多块。这些骨头最开始都是软骨,在出生头几年间逐渐变得堅硬。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骨头会融合。  有些人生来骨头就比别人多,有些人甚至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长出“额外”的骨头。  唯一不相连的骨头  人体内的骨头大多不会孤立存在,如髋骨就与大腿骨相连,但并非所有骨头都是如此,比如舌骨。  舌骨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