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复科回归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电影节上,一部6分钟的短片《表达》深深打动了观影的数百名观众。长时间的掌声响彻影院,有的观众甚至热泪盈眶。
  《表达》从一名康复治疗师和一名社工的角度,讲述了一群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之路。故事温暖而令人感动,镜头细腻而治愈。短片中所有的内容都是真实的,这些在大洋彼岸引起轰动的细节正是宁波市民康医院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日常。
  位于江北庄桥的宁波市民康医院其实宁波人并不陌生,它同时也是宁波市精神病院,是一家有着民生保障托底功能的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院内收治了600多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从医疗到康养的全程式服务,其中也包括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回归。
  民康医院里有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已经超过10年,他们中的不少人病情其实已经稳定,只要按时服药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地工作生活,但在多次尝试和努力受挫后,他们最终选择了留下来。
  这也是民康医院的治疗师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曾经有一名病患在院里治疗了20多年,病情已经稳定,一直渴望回归社会。2018年年底,他家里人来接他,说亲戚结婚,让他回去住一个星期。走的那一天,他整个人都喜气洋洋的。”民康医院康复科负责人应洁琼说。然而,回来后他就封闭了,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治疗师费尽心思才知,婚宴和年夜饭他都被安排在一张小桌子上单独吃饭,没有人愿意跟他坐在一起,也没有人和他交流。吃完婚宴回去当晚他大哭了一场。他告诉治疗师“再也不想出去了”。“那几天我们治疗师的心一直揪着,生怕这件事刺激他,让他再次发病,好在后来他自己想通了。”应洁琼说。亲人尚且如此,陌生人就更不用说了。院里曾经有一名大学生患者进进出出好多次。每次病情稳定了他就出去找工作,找的都是保安岗位。但面试时只要招聘单位问及病史,他都据实以告,因此每次都被拒绝。屡屡碰壁后他就会病情复发,重回医院。
  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被称为康复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发病时,他们必须去封闭的环境接受治疗,然而病情稳定或康复后,想再次回归社会和正常工作却不太容易。这种反差主要源自外界的偏见和歧视,而由此造成的挥之不去的病耻感,又会加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使得这“最后一公里”更加艰难。
  为了让这“最后一公里”平坦些,从2007年开始,民康医院开始探索医院与社区融合的模拟社会场景康复模式,在院内创设环境,建立“社区”,开出了超市、农场、畫社、烘焙、手工、缝纫等模拟生活的场景和辅助就业岗位。在“社区”里,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可以在田间地头劳作,可以在星空画室挥毫,也可以在烘焙房里烤面包……学习各项生活、社交技能,学着重新了解社情,提高自信。
  在这里他们被称为“休养员”,不穿病号服,“上班”有“工资”,不断被鼓励。“尽管是一种‘过渡’的康复形式,但我们尽力让这个院中‘社区’无限接近社会。”民康医院院长陈亚萍说。
  在这种友好平等的氛围下,治疗师与休养员如同朋友,几成亲人。56岁的康复科原科长高爱菊的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名病患的电话。那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年轻人是她2007年在病区的一个角落发现的。当时他态度消沉,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征求了主治医生意见后,高爱菊把他带到康复区,教他十字绣。十字绣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集中注意力,克服幻听和幻觉。4年后,这名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年轻人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像我这样的情况能结婚吗?”高爱菊一愣,随即心里特别高兴,“这是积极生活的信号”。高爱菊像呵护一朵在狂风中忽明忽暗的火花似的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可以,但我需要向你的医生进一步了解你的病情。”在确定年轻人的病情已经稳定后,高爱菊又做通了年轻人母亲的思想工作,2012年这名年轻人终于出院了。不久他在工厂里找了一份工作,干得不错。每次他来医院复查,高爱菊都会问问他女朋友找得如何。2014年,年轻人到民康医院复查,特意把他女朋友带到了高爱菊面前。高爱菊悄悄把女方拉到一边,旁敲侧击地问女方是否知道男友的病情,没想到对方坦然说道:“他全都告诉我了,我知道他需要终身服药,但请您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高爱菊这才完全放下心来。2014年,年轻人结了婚。2017年,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次人生有了新的喜悦,他都会来跟高爱菊分享。“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了。”高爱菊说。
  “虽然我们医院一直在努力,但休养员回归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的接纳。”陈亚萍说,“这些年,医院打造的康复平台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力量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职业康复、潜能开发,让社会早日消除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其他文献
1月22日  宁波市委召开专题会,部署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实地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上图/王鹏)1月2
期刊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  这场疫情中,最辛苦最危险的无疑是医务工作者,无论是援助湖北还是坚守单位,每一位白衣天使都是勇敢的战士。舍小家、为大家,是他们在抗疫斗争中挺身而出,挡在所有人前面,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隔离带”,把健康和安全留给别人,与病毒和危险正面较量。医用物资紧张,他们连续工作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只为了节约一套防护服。即使汗水浸透防护服、口罩勒伤脸耳、双手起皱皲裂……他们只是默默咽下泪水,付
期刊
2020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各地。地处东南沿海之滨的宁波,也受到波及和影响。大疫面前,宁波全市上下迅速响应,一面发动力量、筹措物资驰援武汉,一面紧急动员、全面构筑阻击新冠病毒的“防线”。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展现了一股股强大的、令人惊叹的“宁波力量”。  这股力量,来自使命召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
期刊
田野上,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喷洒农药;手机轻轻一点,连接打印机后就能打印出含溯源二维码的“农产品名片”;一个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纷纷“触网”,在电商平台上竞相吆喝农特产品……当下,数字经济正在改变着乡村、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2020年4月3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局长视频会议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建设“数字三农”,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  
期刊
中村村位于余姚市鹿亭乡,这个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小山村,一度曾是“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落后面貌。紧跟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村村告别落后闭塞,一跃成为“网红村”,谱写出“山乡巨变”新篇章。2019 年,中村村村级集体收入达到251.48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810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920 万元,接待游客26 万人次。  “中村村的蝶变,离不开一个字——网。”该村党总支书记郑百成说
期刊
“医护夫妻档”的隔空思念  赵启杰是宁海县第一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也是宁海进驻隔离病房的首批感染科医务人员之一。“我要进去隔离几天,什么时候出来不知道。”1月22日,眼瞅着要过年了,赵启杰简单地向妻子顾丽娜打了声招呼,就和其他9名医护人员进驻第一医院的隔离病区,投入到这场战“疫”中。  “自己也在医院工作,因此我能理解丈夫的工作。”赵启杰的妻子顾丽娜是宁海县中医医院主管护师,素来是站
期刊
智慧农业作基础疏通产销“堵点”  据了解,“甬农鲜”就像一个宁波本地农产品的“淘宝”,市民在识别“甬农鲜”云平台二维码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即可在页面进行采购,完成在线支付。2月12日,“甬农鲜”平台向全市推广,就迎来了火爆的开局:当天点击量过百万,订单量超过1.5万单,成交金额近40万元。市场反响如此热烈,说明平台推出恰逢其时。在其背后,有个数字更让人惊讶:3天——该平台搭建只用了3天。市农业农村
期刊
科学种田农场也有App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加入农业一线生产的第8个年头。”汪琰斌是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的农场主,这个“90后”年轻人,从2013年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在宁波鄞州区姜山镇承包稻田,今年春耕,他要在1400亩稻田里种植早稻。  1400亩稻田准时春耕,按照以往,需要约40名工人。而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他的农场只有7名长期工人、12名临时工到位。他说,2013年刚开始种植水稻时,900亩稻
期刊
企业是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主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也是最脆弱的。就当前来说,疫情对宁波企业的影响和破坏性非常明显。为帮助企业战胜暂时性的困难,宁波全方位出实招,纾解企业成本高、融资难、用工难等困难。  2月4日,宁波市政府出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帮扶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八条意见》,《意见》覆盖社保、金融、财税、外贸、房租等多个方面。2月16日,宁波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
期刊
“云”上春耕备耕、干部直播带货、远程问诊办事……近年来,一系列互联网数字化新技术加快走进乡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或悄然发生改变,或加速走向未来,并由此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新潜能。  发展数字乡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