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两种历史性的汇合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游》的开篇是长达三百多字的环境描写,从天空写起,暮色,积雨云,然后是街巷,树,一个老人斜跨着一把竹椅子。镜头突然又跳跃起来,汽车开过,惊起麻雀和乌鸦,杂乱地飞起,然后又回到远处,和开始一样,闷热、暮色和天空混为一体。这一段描写特别能显出项静的写作谱系,她显然熟稔文学史上各种经典,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以铺陈的方式来描写环境已经是文学系学生的必修手册,而在更经典的莎士比亚的剧作中,通过压抑的铺陈来导引出人物,也几乎是一个常用的思路。一种不安的、郁积的气氛在这一段开头里面被呈现出来,这里面出现的第一个人物,也是这篇小说的主角——刘月清老人——成为这段描写的一部分,她属于这个环境,但同时,通过她的眼睛所呈现的这一切也在隐隐约约地提醒着读者,这位老人好像心事重重,当人物心事重重的时候,故事就要开始了。
  如果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好像一块混沌的画布——这似乎也是项静想要暗示的——里面的元素都难以进行清晰区分,那么,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才真正意味着小说的开始,“最后一班公交车在客亭处刹车”,这一“进入”的动作,划开了混沌一片,他们要开始行动起来。刘月清老人走向公交车,她没有等到她的孙子梁帆,而是看到了从城里看病回来的信运。这两个人物的相遇同时也是两个家庭故事的相遇,这是这篇小说的并置性结构,通过这一结构,其目的是为当代中国生活提供一个小而深刻的横断面。
  信运的故事是,他患小儿麻痹症,在父母的操持下学了一点医学,然后在富村做了一个赤脚医生,没有结婚,和老母亲相依为命。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万幸老母亲没有什么毛病,但信运依然忧心忡忡,怎么安置日渐衰老的母亲?又怎么安置没有母亲的自己?
  作为小说的主角,刘月清老人的故事更复杂。她苦苦期待的孙子梁帆,因为家庭的原因一度患上了抑郁症,现在虽然已经治愈,但总是让人担心;儿子虽然生意做得不错,但还是没有服从她的安排,离了婚;两个女儿难得回来一趟,儿子的家里她也住不慣;她曾经是四乡八里很有声望的“神婆”,驱邪治病是她的拿手好戏,现在不但手艺找不到传人,也难得有人上门求助……她在日渐衰老的日子中突然失去了人生的目标,也难以寻找到价值和意义,她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信仰的依靠……
  这是两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但是几乎聚集了当下中国最基本的社会问题: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中年人的婚姻危机,老年人的老无所依……项静用不到1万字的篇幅,将这些问题细腻而具体地呈现出来,与经典的问题小说——比如五四时期和十七年时期——相比,这些问题显得琐碎、个人性、日常生活,也没有宏大的理论来引导解决的方案,这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社会问题小说。项静恪守现代小说写作的伦理要求,不动声色,也不加以姿态性的观念介入,而是让人物通过其行动展示其困境和挣扎——不管这挣扎有多么的卑微和无力,但是挣扎本身是真实的,而这真实,就是小说的真和善。
  当然,小说还不仅仅提供真与善,对现代小说来说,正如昆德拉所汲汲强调的,更是要发现一种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可能性”。用齐泽克的理论来说,就是必须通过“象征域”来提供一种“或然”。在《壮游》中,我们首先看到的当然是生活和历史的必然逻辑,这一逻辑非常清晰:富村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同时也是中国文学主题中重要的“城乡交叉地带”,在经济的驱动下发生着艰难的转型,它既不属于乡村,也不属于城市,它是一个模糊但是又尖锐的“废墟”;留在富村里的这些人:刘月清、信运、信运的母亲等等……他们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既没有赶上时代的大潮,但也没有完全被抛弃,他们也变成了一些“中间人”,类似于被历史的时间筛选后的砂砾——在无用和有用之间挣扎,在一个浪头和另一浪头的间隙浮沉。
  但项静显然心有不甘,她既然选择了刘月清这样的老人作为其书写的主角——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中国当代写作中,以垂暮之年的老人为书写对象的小说很是少见——她就已经暗示了其生命还有或然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壮游”出现了:
  “你想出门旅行一趟吗?今天有人塞给我了旅行度假的广告。”
  “我一个老太太,哪里敢出门旅行。”
  “旅行团上门接送的。你以前出门旅行过,有经验。顺便带着我母亲,我给你们报一个老年人的旅行团。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离开我过我一天。”
  “我们年纪太大,出门多麻烦,人家哪敢带我们去啊。”
  “有体检证明,签署安全责任书就可以。”
  开始不过是一场被安排的“旅游”,但是却渐渐在刘月清老人这里变成了一种历史性的“壮游”,这里的历史性不仅仅指刘月清老人借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也同时指向一种具体的“历史”,刘月清这一代人,曾经在另外一种社会语境中,真切地感受过创造历史改造社会的快感和主人意识——现实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历史性在此合二为一。在这里,刘月清的壮游就不仅仅是吉根和门罗笔下的中产阶级家庭妇女,这些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因为缺少某种历史的记忆,使得她们的逃离带有个人历险的性质,而在刘月清这里,因为历史性的对话并没有中断——或者说至少在一部分人这里没有中断,她的逃离变成了“壮游”——充满力量且具有重启的功能。
  这“壮游”在小说已经结尾时还没有付诸实践,但是既然想象已经打开,那明天起来,谁说就不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呢?
  (项静的短篇小说《壮游》刊于《文学港》2019年11期)
其他文献
1  道尔吉二十岁进了巡山队,一转眼,二十六了。其间有三年他流浪在外,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可疑生活,所以在巡山队里,他只待了三个冬天,今年是第四个,但已经算是老人了。自从原本的队长散布德走了后,村长特意赶来开会,想让道尔吉当队长,他说“我不干”。他说他才懒得动脑筋瞎操心呢。至于我因为年龄太小而不予考虑。于是今年刚来巡山队里的于马当了队长。他有点阴柔,但也不能说是娘娘腔,长着一张黧黑的瓜子脸,因为鼻子
期刊
雨过,一池静水  我有足夠耐心  看一池静水,奔赴往事楼宇  风小跑一阵,停了下来  停在率直、柔软、有棱角的丑石  一虫牵动波微,孤独倒影  雨后烈日,人间需要一杯凉白开  吸纳左顾右盼,吞吐落花无情  被雨击中的羽毛,恰好坐上漂萍  自言自语,劝诫不在场的  生生死死  入伏,因为雨  初伏,雨水一遍遍朗诵  若无旁人的场景。包围夏的  是这个被雨淋湿、忧伤而冷清的人  那些吹落的青果和花儿,
期刊
我的立场是先天下,后天堂  我没看到过天上掉馅饼  我看到过馅饼般的你  幕墙玻璃凭空让一些呼吸停止  是隔夜的消息。或许也将是未来的  我确实看不到未来的报纸  还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消息  我知道一些春天。一些风独辟蹊径  一些幸与不幸难分难舍  一些喜悦撞上一些悲伤  一些花瓣从天而降  哦,你也看到了  花瓣怎么坠落,其实要看怎么看  正如有时你在下面,其实是上升  有时你趴在故事里睡着  是
期刊
不只一次,陈小水无聊地盯着活动板房房顶的蜘蛛网发怔,那里,有时候会有一只细脚伶仃、肚皮上有着花斑纹的蜘蛛出现,看它急速地在网上爬动,似乎在收拾什么战利品,有时候,那里则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只有微风轻轻吹拂着蛛网……他希望那只蜘蛛出现,它一出现,会帮他带走无边无际的寂寞,是的,他真的有些厌烦这样的生活了,这样憋屈的生活何时能有个了断呢?  你不要走来走去,你老是走来走去,老板会以为你身体没多大的问
期刊
1  十八年前,手机还不普及,更没有微信。那时候我们还年轻,荷尔蒙挂在裤腰带上,像疯狗一样到处找女人。由于通讯不发达,全他妈靠腿!  小丁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比我小六岁,是北邮的学生,在我们报社实习,是在二零零零年。长期以来我习惯和比我年纪小的人交往,小丁是唯一生于八十年代的朋友。在刚交往之前我把他看成一个小孩,现在不了,现在他在我眼里是个撩妹高手,他与女孩套近乎的熟练手段让我自叹弗如。在某
期刊
路易丝·格吕克(Louise Glück, 1943-),20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美国国会图书馆任命的美国第十二任桂冠诗人(2003-2004),生于纽约市的一个匈牙利移民家庭,早年在长岛长大,先后在萨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迄今已出版诗集十多部,主要有《初生者》(1968)、《沼地上的房子》(1975)、《花园》(1976)、《降临的身影》(1980)、《阿喀琉斯的凯旋》(1985)、《
期刊
一  一条路。一条河边的路。  它并不见得有多特别,只是多有特色而已。因为傍河。因为傍河的那些树和草的丰盛。因为傍河而比其它地方略显得幽静。还因为,它是一条单行道。  我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入那条路。通常是出家门直接向南。或者,向北一段,折向东,再折向南,到一处十字路口再向西,最终呈逆时针方向到达那里。  那是条南北铺成的狭长的路。  我在那儿健走或跑步。在夜晚。晚饭后。  这样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四年
期刊
《诗经》与《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在华夏文化中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其意义早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而具有更宽广的社会价值。孔夫子讲“不读诗,无以言”,足以说明《诗经》对人的情操、趣味、礼仪、知识、语言等诸多方面的有益教化,以及对国人情操的潜移默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诗经》与《楚辞》是我们了解早期中国社会风貌的两把钥匙。余姚诗人方其军先生的诗集《一个人的诗经》,自觉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中
期刊
一  门是丁蔚岵打开的。钟九代手中的钥匙刚刚插进锁孔,眼前这扇厚重高宽的门就从里面扯开了,由于动作过快,带起的细风扑得钟九代额前的碎发飘飞。  她抿嘴笑笑,换上丁蔚岵为她准备的拖鞋,包包还没放下,丁蔚岵就抱住了她。墙上的钟敲了两响,丁蔚岵说:“两点整,你真准时。”  丁蔚岵的皮肤温热,比一般人体温略高,穿好衣服的丁蔚岵看上去很瘦,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根竹竿,想不到,他衣服下的身体竟然比微胖的钟九代还温
期刊
知了,知了  知了即蝉,一种靠吸食树汁长大的小昆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我们苏北这一带,几乎人人爱吃知了。那时的知了,多得数也数不清,吃也吃不绝。一整个夏天,都是在知了大军的干嚎声中度过的,铺天盖地,震耳欲聋。  那时,对夏至这个词,特别敏感,一经从大人嘴里说出来“今天夏至哦”,我们就高兴了。要知道,从这一天开始,那些知了就会陆陆续续从地缝里钻出来,一直持续到暑假开学。对于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肉的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