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反馈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fd454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期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证明,互动反馈技术确实具有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基于现有成果,我校于2006年底作为课题校申报了《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激活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期待以新技术引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次开展。
  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有些教师认为使用互动反馈技术就是利用互动反馈设备,不用教师教知识了,只要不停地选择,通过“按”复习题、“按”例题、“按”练习,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些教师认为互动反馈的结果是反映每个学生掌握新知的最佳检测仪,于是又有了前20分钟猛讲,后20分钟猛“按”的现象。经过一番交流讨论,实验教师对于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统一了认识——互动反馈技术进入课堂,并非简化教师的教学过程,而是优化教学环节。互动反馈技术不能替代学生其他形式的练习。在达成以上共识后,我校分学科展开了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策略的研究。由于在数学学科开展实验较早,因此本文就互动反馈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谈一谈我们的初步认识。
  
  一、前馈性测查的运用策略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前馈性测查是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一种有效方法。
  1.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前馈性题目要叙述简单、目的明确
  
  图1呈现的前馈性测查题目,题干叙述冗长,无法快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选项只是在顺序上有所不同,即便经过测查,也无法从数量关系上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测查后呈现的百分比对调控课堂没有太大意义。图2则与之相反,教师在教学《确定起跑线》一课时,设计的前馈性测查题目简明,目的明确,对于把握学生的起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引入新知的前馈性测查题目要联系实际或赋予趣味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引入数学新知时,前馈性测查题目最好能够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赋予一定的探究趣味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归一应用题》一课时,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绿茶、橙汁等生活素材,设计了趣味题目,利用互动反馈设备找准了引入新知的起点。
  
  二、诊断性测查的运用策略
  
  诊断性测查就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是怎样掌握的。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设计,看看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分析、怎样选择,找出学生可能的学习困难所在和可能的先决知识缺陷,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1.制造认知冲突,促进深入思考
  在教学《分数加减法》一课时,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后,教师马上出示一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目(图3),意在制造认知冲突。教师在异分母分数能否直接相加减这一教学关键处,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通过互动反馈题目,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顺利完成认知的深化过程。
  2.突出易混问题,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道互动反馈题目(图4),很好地将分数意义中均分群体的易混问题突出出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根据学生选①选②百分比接近的情况,组织学生合作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三、形成性测查的运用策略
  
  形成性测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已学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不清楚的知识点,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对学习过程产生好感,有持久的求知欲,自觉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1.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处,设计安排互动反馈题目
  在没有互动反馈技术的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除了站起来回答的学生外,其他学生想与没想,谁也不知道。想了,但想没想对,更是无法知晓。在使用互动反馈技术的课堂上,当教师出示一个问题,每个学生都要把思考的结果展现出来,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想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我们正是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明白,要想“按”得正确,认真参与课堂是最好的办法。但要注意,应尽可能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中设计形成性测查题目,以强化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分别针对什么是圆锥、圆锥的高两个重要知识点,安排了形成性测查题目。
  
  2.针对个别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设计形成性测查题目
  自从班上安装了互动反馈设备以后,老师反映小峰上课总想“按”。于是我们对小峰做了课堂行为记录,发现他参与学习活动时,经常用手触摸反馈器,总期望老师让他“按”。小峰说:“我喜欢‘按’是因为可以看到别人的错误,不过,我‘按’的时候也很紧张,怕‘按’错了被别人笑。”小峰虽为个体,但他能代表一部分个别生的学习心理。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互动反馈在一节课中使用的次数与每次间隔的时间,帮助学生集中精力,保持学习的热情。几经观察与体验,我们认为以“按”的适度为前提,每两次互动反馈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要过长,集中“按”时,题目不易过多。
  
  四、终结性测查的运用策略
  
  终结性测查是指每节课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总体测查。与形成性测查相比,形成性测查能及时发现每个教学环节的问题,终结性测查是在一节课的最后,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
  1.针对一节课,终结性测查要注重层次性
  进行终结性测查时,测查题目要按照由易到难的层次设计,逐层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例如,在教学《打折问题》时,教师先安排了两步计算的基础测查题,确认学生已基本掌握后,再安排较复杂的测查题。
  2.针对主要知识点,终结性测查要注重综合性
  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知识点有着各种联系。因此,在终结性测查时,需注重对主要知识点的综合性测查。例如,教学《倒数问题》时,当进入终结性测查环节(图5),教师安排的题目既考查学生对倒数概念的掌握情况,也检查了合数的概念、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知识,最终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和平里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题型与相应控件的选择自测练习一般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题比较流行的形式为: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主观题的主要形式为问答题。视答案字符多少,填空题既可以为
2006年7月,在广东东莞召开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结题大会上,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将广州天河等地区通过教育技术的运用产生的教育内部关系的改变、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建立等本质变化概括为“天河部落”现象。无独有偶,随后在深圳举行的“2006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创新论坛”上,上海市教科院蒋鸣和教授的报告里再次提到了“天
原本,我们只想就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做一番剖析,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单纯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或许,我们应该用一种更为开阔的视角,去关注中职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去深入分析这个群体,并探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工作方法。    艰难德育    “中职生的德育工作难度很大”,难在哪里?有多难?  “他们是失去安全感和自我认知度极高的一代,对老师及社会的评价是
过去一个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阿里巴巴上市;二,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文,为房贷松绑。看似没有联系,但都牵动了万千企业家的心。9月19日,没等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在纽交所首个交易日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道:嚏女字鸿沟将在不久消失,很快,几乎每个人都将拥有一个移动终端。但未来学家的研究表明,等那样一个世界到来之后,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更为巨大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于1992年颁布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将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的实施使长阳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
一位银行行长告诉笔者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久前,一位老太太把存了三十年的钱取出,本息合计80万元,为的是给孙子买房子。过去三十年间,她前后共存入本金60万元。临离开银行时,她特别找
“真实情境”是指来自教师、学生或第二方生活工作遇到的真实问题或事件,在问题解决和事件处理的若干环节中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高中课程改革强调学习经验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各种信息、探索和使用新知识、检验事实及其相互关系。“真实情境”紧贴课程改革目标切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生联系社会的窗口,创设建构学习的条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真实情境”案例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医疗市场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根本性的变革面前,每个医院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寻求适合自
由教育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已进入整体推进阶段,而培训资源的建设和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培训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训资源的品种和数量上的绝对不足;在现有的资源中,高水平的具有针对性的资源较少;资源建设的大量重复,资源共享困难。为了保证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顺利开展,针对本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特点,结合笔者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国家级骨干培训中的经验,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