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了解其免疫表型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40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SP法)及PAS、甲苯胺蓝、刚果红特殊染色.结果 患者年龄40~90岁,中位年龄64岁.患者多以疲乏、贫血和出血倾向就诊.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肿大比率分别为42.5%、20.0%和12.5%.36例骨髓浸润模式表现为混合型(17例)、弥漫型(15例)和间质型(4例).9例淋巴结,1例结构完全破坏,8例部分破坏,可见扩张的淋巴窦和残存的淋巴滤泡.骨髓组织与淋巴结组织免疫表型结果基本一致.肿瘤性小淋巴细胞表达CD20和CD79a,浆细胞表达CD79a和CD138.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5,仅4例弱表达CD23.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的骨髓浸润模式、白蛋白值、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IgM值对患者生存时间均未见影响.结论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为一种少见的好发于老年人的惰性小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化.骨髓活检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资料(尤其是血清学检查)对于其临床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年中,伴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病理学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回首诊断病理学的发展轨迹,解放初期仅在少数高等医学院校的病理学教研室和大型医院病理科从事病理学诊断,之后一些大中型医院逐渐组建了病理科,走过了15年的缓慢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诊断病理学经历了一段艰辛和曲折的时期;1978年以后的30余年,诊断病理学进入了稳步的发展阶段,包括二级医院在内的许多综合医院和专科
期刊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八届全国细胞病理学学术会议于2009年3月27-3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近10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细胞病理学工作者400余人出席了会议。
期刊
恶性肿瘤如不经有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病情会不断恶化进展,最终导致死亡。
期刊
例1男,26岁.眩晕、呕吐、共济失调10多天于2008年7月入院.入院时不能独立行走.MRI显示第四脑室区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直径2 cm,T1、12加权信号不均匀,有囊性变。
期刊
患者男,44岁.因间断性发热4个月于2006年6月20日入院治疗.无咳嗽、咳痰及咯血等症状.体检:体温37.2~38.6℃,双侧颈部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肝脾未触及肿大.薄层靶扫CT表现:左肺下叶外侧基底段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邻近支气管血管束呈推压移位改变,未见确切侵袭征象。
期刊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古都西安落下帷幕,年会学术交流内容反映了我国病理界的新动向和新的发展趋势,也提出了摆在每一个病理工作者面前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期刊
患者男,58岁.因胃部不适做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食管下段近贲门处有一0.4 cm×0.3 cm大小的暗红色突起,表面稍糜烂,行胃镜下钳取送活检。
期刊
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主因"胸背部疼痛1个月,加重1周"于2006年11月20日入住本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近1周症状逐渐加重,下床活动疼痛明显,卧床后可缓解,在外院就诊,行相关辅助检查后发现T12椎体病变,随后来我院住院诊治.胸椎CT检查:T12,椎体病变:右侧横突、双侧椎板、棘突等可见骨质破坏(图1).骨扫描:T12椎体异常浓聚.遂行手术治疗,手术中见:T11右侧附件、
期刊
目的 检测坎地沙坦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地沙坦干预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后两组高胆固醇(1%胆同醇)喂养,一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坎地沙坦组于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前2 d给予坎地沙坦(0.5 mg·kg~(-1)·d~(-1))干预.12周末对模型组和干预组行药物诱发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取腹主动脉
患儿男,8岁.体检发现心脏占位性病变1年.2008年11月22日入住本院治疗,入院后体检发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双肺呼吸音稍粗,心前区无叩击痛.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示:右心室占位性病变,良性可能性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