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奈保尔是出生于后殖民社会、定居在英国的印度裔作家,边缘人的身份使其只能融入到西方的主流社会之中,也注定使他受到东西方双重文化的熏陶影响。奈保尔创作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多是以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社会为题材,向读者叙述着自己的观点。在小说的写作中,奈保尔是两种作家的合体,一边指向第三世界的广阔疆土,一边返回日不落帝国。
关键词: 奈保尔、 创作风格、 多重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81-01
一、创作背景
奈保尔出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其祖辈从印度移民到该岛,特立尼达有很多印度移民,因此,奈保尔的童年是生活在有浓厚印度文化的氛围中的。后奈保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专供文学专业,使其开始融入到西方的主流生活。奈保尔的成长背景,使其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奈保尔喜爱游历,他的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从自己的出生地特立尼达到印度,英国,再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他很自然的将不同时期的见闻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后殖民的论述。此外,奈保尔的父亲对他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其父亲并没有受到过多少正规的教育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特立尼达一家报社的记者,还经常自己写一些短篇小说。奈保尔曾经谈及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时说,童年时期,父亲常让他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片段,如莎士比亚的剧本,狄更斯的小说等,慢慢的奈保尔就喜欢上了父亲喜欢的作品,并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部“我自己的英国文学选集”。阅读奈保尔在牛津大学与父亲的信件《父与子》,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出父亲对奈保尔的影响之大。这些经历培养了奈保尔的文学素养,为其成为一名作家奠定了基础。
二、创作主题的多样性
奈保尔的文学创作主题是丰富繁杂的,但是大多数学者将他的作品概括为三类。一种是回忆往昔的作品。代表作有《米格尔街》、《通灵按摩师》。这类小说大都是以特立尼达为创作背景,故事大都和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在复原一个幻想中的家园世界,在幻想中那些地方是万物的起源,《米格尔街》正是这个家园的雏形。奈保尔此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典型的印度式人物,在展示他们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将理性与神秘交织在了一起。第二种作品的类型是游记。奈保尔一生去过很多英国以外的地方,尤其是亚非拉等第三世界,这种经历为他的作品增彩了不少色彩,开启了全新的作品创作类型。从印度、非洲、加勒比海岸到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殖民地人,行走在新大陆上,让奈保尔获得了一次重新观看成长之地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游历都是他特立尼达故事的另一种延续。在这类作品中作品较多关注的是对后殖民社会的种族和历史记忆的在线,真实的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幽暗国度》。最后一种类型是他的半自传体作品。在这些小说中读者很难厘清奈保尔与小说中"我"的区别,这也是奈保尔对英语文学的主要贡献,历史报道和社会分析以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和旅行回忆录的方式流出。如在《抵达之谜》中,作家不断重复自己身为英国乡间的陌生人,有着陌生者的神经,又有着语言、语言史和写作方面的知识,但他能够在看到的东西中发现一种特殊的过去。绝望与无法完整表达的宿命,让如何书写变得无比重要,于是书写对奈保尔来说是一种躲藏,似乎在被看见的同时去躲藏。
三、独特的创作风格
读奈保尔的作品时,常常会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读游记。这是奈保尔的一种创作风格,即“非小说”创作。奈保尔曾在演讲稿《两个世界》中说:“小说和旅行记录这两种创作方式,给了我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但是当奈保尔想把自己的游历写成小说时,却没有成功。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太特殊。“像我这样一个来自特立尼达、生活在英国、正想成为一个作家的人,然后到印度看看——对这种特殊的经历,正确的表现方式就是非小说。”非小说开启了奈保尔一种新的创作风格,他时常用新闻报到式的语言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将自己的感悟思想融入其中,再结合传统小说的虚构手法,刻画几个虚构人物,与作者形成互动,巧妙地将非小说与小说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传统小说又不同于单纯的报告文学、新闻游记的写作形式。在奈保尔的作品中,这种“非小说”形式的作品将近占据了一般。例如《刚果日至》《印度三部曲》《黄金国的失落》《寻找中心》《父子家书》《中间通道》等等。奈保尔采用这种形式来创作作品,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纪实性、真实性的效果。他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环境等都有迹可寻,所到之地的风俗文化、政治事件、宗教问题等都会成为其关注的对象以及写作的素材。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出生之地到谋生之地,奈保尔作品中所传达的精神世界正是他所经历、感受中漂泊的世界。在这一点上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他用现实主义的笔法记录着自己接触到的人。这种以纪实为主,辅助于虚构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作品的趣味性,不至于太枯燥。
此外,奈保尔在故事的敘述视角方面,则是采取多重视角相结合的方式,不是单纯的应用一种视角。例如在《米格尔街》这部作品中,奈保尔就采用了多种叙事视角。首先,是第一视角“我”,孩子的“我”向读者叙述了特立尼达富有戏剧色彩的一面,长大后的“我”则讲述的更多的是悲剧。第二个视角则是通过海特来讲述形成这种悲喜交加局面的原因及真相。除了上述两种叙述视角以外,奈保尔自己本人也充当了叙述人,讲述自己的童年和成人后对家乡的不同记忆。
作为一位来自第三世界的边缘性作家,奈保尔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独具个人色彩的写作风格,为我们创作了一部部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彰显着多元文化交错的美妙。
参考文献
[1]奈保尔著,王志勇译.米格尔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2]李文卫著.河湾的多重叙事声音[J].安徽文学,2009(03).
[3]王芳著.探析奈保尔作品中的多重叙述风格[J].长城,2004(04).
关键词: 奈保尔、 创作风格、 多重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81-01
一、创作背景
奈保尔出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其祖辈从印度移民到该岛,特立尼达有很多印度移民,因此,奈保尔的童年是生活在有浓厚印度文化的氛围中的。后奈保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专供文学专业,使其开始融入到西方的主流生活。奈保尔的成长背景,使其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奈保尔喜爱游历,他的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从自己的出生地特立尼达到印度,英国,再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他很自然的将不同时期的见闻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因此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后殖民的论述。此外,奈保尔的父亲对他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其父亲并没有受到过多少正规的教育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特立尼达一家报社的记者,还经常自己写一些短篇小说。奈保尔曾经谈及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时说,童年时期,父亲常让他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片段,如莎士比亚的剧本,狄更斯的小说等,慢慢的奈保尔就喜欢上了父亲喜欢的作品,并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部“我自己的英国文学选集”。阅读奈保尔在牛津大学与父亲的信件《父与子》,就可以深刻的体会出父亲对奈保尔的影响之大。这些经历培养了奈保尔的文学素养,为其成为一名作家奠定了基础。
二、创作主题的多样性
奈保尔的文学创作主题是丰富繁杂的,但是大多数学者将他的作品概括为三类。一种是回忆往昔的作品。代表作有《米格尔街》、《通灵按摩师》。这类小说大都是以特立尼达为创作背景,故事大都和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在复原一个幻想中的家园世界,在幻想中那些地方是万物的起源,《米格尔街》正是这个家园的雏形。奈保尔此类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典型的印度式人物,在展示他们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将理性与神秘交织在了一起。第二种作品的类型是游记。奈保尔一生去过很多英国以外的地方,尤其是亚非拉等第三世界,这种经历为他的作品增彩了不少色彩,开启了全新的作品创作类型。从印度、非洲、加勒比海岸到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殖民地人,行走在新大陆上,让奈保尔获得了一次重新观看成长之地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游历都是他特立尼达故事的另一种延续。在这类作品中作品较多关注的是对后殖民社会的种族和历史记忆的在线,真实的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幽暗国度》。最后一种类型是他的半自传体作品。在这些小说中读者很难厘清奈保尔与小说中"我"的区别,这也是奈保尔对英语文学的主要贡献,历史报道和社会分析以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和旅行回忆录的方式流出。如在《抵达之谜》中,作家不断重复自己身为英国乡间的陌生人,有着陌生者的神经,又有着语言、语言史和写作方面的知识,但他能够在看到的东西中发现一种特殊的过去。绝望与无法完整表达的宿命,让如何书写变得无比重要,于是书写对奈保尔来说是一种躲藏,似乎在被看见的同时去躲藏。
三、独特的创作风格
读奈保尔的作品时,常常会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读游记。这是奈保尔的一种创作风格,即“非小说”创作。奈保尔曾在演讲稿《两个世界》中说:“小说和旅行记录这两种创作方式,给了我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但是当奈保尔想把自己的游历写成小说时,却没有成功。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太特殊。“像我这样一个来自特立尼达、生活在英国、正想成为一个作家的人,然后到印度看看——对这种特殊的经历,正确的表现方式就是非小说。”非小说开启了奈保尔一种新的创作风格,他时常用新闻报到式的语言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将自己的感悟思想融入其中,再结合传统小说的虚构手法,刻画几个虚构人物,与作者形成互动,巧妙地将非小说与小说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传统小说又不同于单纯的报告文学、新闻游记的写作形式。在奈保尔的作品中,这种“非小说”形式的作品将近占据了一般。例如《刚果日至》《印度三部曲》《黄金国的失落》《寻找中心》《父子家书》《中间通道》等等。奈保尔采用这种形式来创作作品,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纪实性、真实性的效果。他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环境等都有迹可寻,所到之地的风俗文化、政治事件、宗教问题等都会成为其关注的对象以及写作的素材。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出生之地到谋生之地,奈保尔作品中所传达的精神世界正是他所经历、感受中漂泊的世界。在这一点上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他用现实主义的笔法记录着自己接触到的人。这种以纪实为主,辅助于虚构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作品的趣味性,不至于太枯燥。
此外,奈保尔在故事的敘述视角方面,则是采取多重视角相结合的方式,不是单纯的应用一种视角。例如在《米格尔街》这部作品中,奈保尔就采用了多种叙事视角。首先,是第一视角“我”,孩子的“我”向读者叙述了特立尼达富有戏剧色彩的一面,长大后的“我”则讲述的更多的是悲剧。第二个视角则是通过海特来讲述形成这种悲喜交加局面的原因及真相。除了上述两种叙述视角以外,奈保尔自己本人也充当了叙述人,讲述自己的童年和成人后对家乡的不同记忆。
作为一位来自第三世界的边缘性作家,奈保尔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独具个人色彩的写作风格,为我们创作了一部部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彰显着多元文化交错的美妙。
参考文献
[1]奈保尔著,王志勇译.米格尔街[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2]李文卫著.河湾的多重叙事声音[J].安徽文学,2009(03).
[3]王芳著.探析奈保尔作品中的多重叙述风格[J].长城,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