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走向

来源 :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0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国开始了艰难、曲折、漫长的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填补了20世纪初中国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域的精神空白,成为中国共产党调动千千万万民众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哲学武器。伴随改革开放,实践唯物主义在中国兴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调动最广大人口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标志。马克思关于实践是"出发点"、毛泽东关于实践是"第一和根本的观点",贯穿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走向。实践唯物主义方兴未艾、前途广阔。
其他文献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战略举措,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基础。因此,构建什么样的产业体系是
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形态的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演进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两条重要的历史线索,两者在起始时间上相互重合,在历史进程中良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已被各高校普遍采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年制观念根深蒂固、高校办学自主权较小、教学资源难以满足要求、选课体系不够完善、学生个人因素、
开展了不同CCD参数、不同激光参数条件下强光辐照CCD实验,观察到了CCD串扰现象。从实验结果中获得以下结论,CCD串扰与入射光波长相关,任一列的串扰线灰度值分布与对应列上光强成
随着石油石化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的经营方式、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和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进展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当把构建"普惠、均等、一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假相说"是培根哲学体系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该学说的重要理论价值关键不在于它包含有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而在于它从认识主体即解释者的角度探讨了认识或解释自然
伽达默尔文本解释学对读者及其“理解的循环”的重视,导致其遭受意义解读的主观主义倾向的指责.通过关于解释学文本现的探析可以发现,读者在对文本意义参与建构的过程中必须
亚里士多德从风俗习惯、情感性格和伦理德性三个角度理解和界定品格,并以德性为其内核与品质对此作出区分。他认为,德性贯穿于品格之中,凭其属性和含量构成对品格的量度;品格预示
民事审判作为三大审判之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前,“当事人主义”在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的片面强调和过度推行,背离了司法为民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要求,是引发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