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教育使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现在有 的中学体育教师有时存在着过分强调传授体育技能进行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本人认为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影响,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
  体育精神的培养包括:培養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却是相同的。中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首先,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体育精神的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体育精神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格。其次,细读精研教材,挖掘、提炼教学内容之间的体育精神。再次,教学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注意教学细节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的时代,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应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二、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交际能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社会交往特性,是人生、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促使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相互尊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
  
  2、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积极参与意识,发展其个性
  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并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应教育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辨别是非、尊重事实。对的、好的就支持;错的、坏的就批评摒弃,从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精神。
  
  4、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个体进行行为调节和控制的参照系。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辩证公正地观察、分析问题,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靠智慧、技巧、靠实力、靠人格的精神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体育教学要求参加者身体力行,全身心的投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的精神,疲劳时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待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格精神。注重体育精神对人格教育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其他文献
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从科学发展,还是实际需要上看,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教育,尤其是加强初中生物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善于营造创新环境。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得到以下一些经验。    一、依“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联系实际    设计高
期刊
数学选择题、填空题在当今高考试卷中,题目数量较多,且占分比例高,特别是选择题,一般10—12个。每小题5分,共50分,加上填空题4—5个,每小题4分共16分—20分。合计为60—80分左右,已占总分(150分)的一半以上。因此,能否迅速、准确、全面、简捷的解好选择题及填空题是得分高低的关键;同时,如果能迅速、准确地完成选择题及填空题的解答,那么就可以节约出时间去完成后面的解答题。  选择题和填空题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學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它又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化学是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轻,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环节。下面
期刊
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被认为是积累和巩固词汇、扩充英语知识和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听、说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读写技能的培养。我校是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实践表明,学生到了五六年级,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对学生
期刊
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的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Howard Gardner(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元智能,即八大智能,代表了每个人所具有的八种不同的能力,分别为:语言智能、人际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肢体→动作智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智能每个人都具备多元智能的潜能,但每个人智能发展的程度各有不同。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现实
期刊
高中物理历来是许多学生感到最难学的一门学科。在高考现状的压力下,目前涉及高中物理的主体性教改实验,基本上还局限在个别章、节或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处理及教法改革。在这些教法改革中,经验型的多,上升到理论性的少,重教重分数的多,重学重素质培养的少,尤其缺乏真正意义上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针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建立物理课型与主体性整合教学模式,就是为了
期刊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围绕一节课的中心议题展开充分讨论,正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要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注意把握好提问时机和提
期刊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它要求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但以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的进步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英语教学
期刊
后进生新学期入学一般有二怕:一怕老师仍用老眼光看人,不给自己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二怕同学们还是瞧不起自己。为消除后进生思想上的这些疑虑,我在班务工作中重新拟定了一些实用可行的措施来给后进生上好入学第一课。这些措施是:    一、大胆起用后进生担任班干部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让后进生走上班级“领导岗位”,起码有二点让同学们感到欣慰:一是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后进生中也有能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中、组织者、管理者,全面负责整个班级的工作。体育工作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之一,目前,有部分班主任只抓学生文化成绩,忽视体育工作。导致读死书,劳逸结合不当,这种教育方式不符合现行生动、活泼的学生年龄特点。特别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果班主任抓体育,抱无所谓的态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    一、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