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体式与学情,抓住语言入情悟法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法根老師在《善待文本》一文中郑重指出:“语文老师的教学功力就体现在文本教学价值的发掘与运用上,即发现文本的教学关键点及其背后的语言知识。”如何能有效发现“这一篇文本”的教学关键点及其背后的语言知识?本文试以《桂花雨》为例,来谈谈“文本教学解读”的思维过程。
  一、文本教学解读起点:基于体式与学情
  《桂花雨》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以惯用的怀旧笔法,表达对亲人和故乡深切怀念的一篇抒情散文。改编之后,被选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浓浓故乡情”单元中,是略读课文。
  在常态教学中,我们对略读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来自“文前连接语”:
  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再和同学交流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
  但细读这“连接语”,第二个问题就令人头疼:“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有哪些快乐呢?除了“摇花乐”以外,文中再无明确写“乐”的文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比较原文才发现,原来编者把“父母亲焚香吟诗”的这个最能体现一家人快乐幸福的场面删掉了,怪不得会让我们对“连接语”中的“哪些快乐”感到茫然。
  课文已然如此,有效的解读起点在哪里呢?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及连带的问题》讲座中说道:“合宜的教学内容来自对文本的教学解读,而正确的教学解读必须依据体式、根据学情。”依据体式的教学解读要求教师要顺应文体的特点,自觉采用相应的解读方式和阅读方法。
  《桂花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解读就应该从“抒了什么‘情’,如何‘抒情’”来展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再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解读起点已悄然明朗:“摇花乐”只在文字的表面,而那充盈于语言文字里面的浓浓的乡情更值得珍视。
  乡情的体会之于学生,状况又如何呢?我曾引导学生带着“连接语”中的第三问去预习课文。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我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作者借桂花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这样的学情反馈似乎表明学生通过自学已能完成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师好像没什么可讲的了。
  其实不然,进一步细究“学生是如何得出以上答案的”,原因大致如下:
  (1)单元主题先入为主。
  (2)课文首尾照应的叙写结构。
  (3)教师之前解读散文类文本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淖,致使学生一看到散文就立刻想到“借物抒情”这类贴标签式的术语。
  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课程核心目标来看,学生的这些领悟都是浮于语言文字以外的东西,它适合这个单元中的任一篇课文。显然,我们对《桂花雨》的教学解读不能停滞于此。由此,我将解读起点进一步明确为读出“这一篇”课文中乡情的内涵,领悟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表达她的乡情的。前一点关乎内容,后一点关乎形式。
  二、文本教学解读过程:
  抓住语言入情悟法
  1.还原语境,读懂作者的乡情及背后
  “散文叙写的是‘这一位’作者所见、所闻,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它唯有作者眼能所见、耳能所闻、心能所感。”从这一点来看,散文的写作其实就是作者带着情感说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散文,首先就要尝试去读懂作者的话,尤其是那些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话,必定是这个文本的教学关键点。
  在此文中,情感蕴含最为丰富的话莫过于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如何真正读懂这个关键句?
  (1)还原语境,揭示言语矛盾。
  我们惯用的方法是分析。孙绍振先生指出:“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说矛盾性出发。” 简言之,分析就是揭示矛盾,从矛盾中去领悟作者的心思。
  如何揭示矛盾?孙绍振先生提出了“还原”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运用“语境还原”的策略。
  秋天,我常到(杭州满觉陇)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满觉陇)的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满觉陇)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还原后一读,矛盾立刻显现出来了:杭州满觉陇七千多株桂花的香气竟然比不上一个乡下小院的桂花,这不是说瞎话吗?联系上文再看,还不止母亲一人有如此反常的表达。“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偌大的新西湖十景之一的满觉陇,竟被作者称作“一处小山”,甚至连个“座”字都舍不得给它,这真是太不合常理,太有问题了。
  (2)联系上下文,体悟语言中的“情与知”。
  真的有问题吗?细读作者在上下文中对故乡桂花,特别是对“桂花雨”一节的描写,我们能体会到在作者和母亲心目中,故乡的桂花“香”不单纯指家乡小院中
  那些实实在在的桂花,还指那些发生在故乡的与桂花密切相关的美好记忆:找花乐、送花喜、摇花乐、晒花香以及品茶吃饼的悠闲时光,等等。这些记忆充满了人情的温暖和快乐,早已不知不觉地成为作者和母亲过往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是名闻天下的满觉陇无法给予作者和母亲的。所以,一旦远离,睹物思乡、闻香思人的情愫便在作者和母亲心中油然而生了。如此一番细读,这关键句所含的乡情内涵就被我们分析清楚了。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这两处矛盾,在母亲和作者心中却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她们都是带着自己对故乡的深情在说话,如“月是故乡明”那样无理而妙。因为情感,说出不合常理的“假话”,这恰好是隐藏在这处教学关键点背后的语言知识,与散文的文体特征完全吻合。
  2.比较语言,挖掘作者的乡情表达
  读懂教学关键点中蕴含的乡情及语言知识之后,我们还要继续深入字里行间,去挖掘作者是怎样将乡情的内涵表达具体的。   对于抒情类散文来说,文中的一字一词都不能随便更改,因为它们是和情感表达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但在教学解读实践中,我们却常常要反其道而行之,在增、删、换的改动或句式的比较阅读中,去引发如夏丏尊先生所说“一种对语言的敏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之妙,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在这篇课文中,很多地方都能引发我们对语言的
  敏感。
  第2自然段中,作者说:“我喜欢的是桂花。”之后便从样子、开花与不开花时的姿态写桂花,然后才点出自己喜欢桂花的原因:“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去掉中间的两句,直接点出原因不行吗?两相比较,其实作者是在“先抑后扬”,以此来突出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特点,并巧妙地带出“找花的乐趣”。
  第3自然段中,母亲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此处,如果只保留第一句,或把“送一箩”换为“卖一箩”“送一点”又是否可行呢?当然不行,因为这里正体现了故乡邻里之间守望相助、融洽相处的人情美。
  在第4、6自然段中,“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句子中的“浸”用得巧妙,但妙在何处呢?我们可以拿这个字的一般用法与此处的特殊用法来比较体会:“浸”一般指浸在水里,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在这里却说浸在看不见、摸不着的香气里。一个“浸”字,把无形的香味写得可触可摸,这就是作者的匠心。
  第7自然段中写杭州满觉陇的花香“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与第4自然段中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把两句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其实已经用“那才是”三个字承认了满觉陇的桂花香是天下有名的,但乡情突破了理智,所以,才有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假话”。作者其实是以此地花衬彼乡花。
  再回到文题,作者虽以“桂花雨”为题,但文中描写桂花雨的文字却只一句。“我喊道:‘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从篇章安排来看,作者似乎在详略得当方面发生了偏离。于是,我们想,如果把课题换成《我爱故乡的桂花》或《故乡的桂花》是否更为妥当呢?这样一换,好像题目与内容是相衬了,但于散文写作中的情感意象而言,却缺乏了诗意美。在作者心中,这“雨”指桂花飘落密如雨、美如雨,还指桂花香浓湿如雨,更指思乡念亲之愁繁密绵延如雨,化不开,解不散。如此,还是“桂花雨”之题更能表达作者心中的乡情。
  一番比较挖掘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无论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文字,她都只想表达一个观点,即她心目中故乡的一切都是美的、好的,这样的故乡值得她时时忆起。看,又回归到了“情”!阅讀,的确就是一种文体思维。
  三、文本教学解读结束:呈现核心教学价值
  最后应“情”提炼,我们就得到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即借助文本中反常表达的关键句段,体会其中蕴含的乡情,感悟散文“带着情感‘说话’”的写作特点,并体验“通过抓不合常理之话来体会情感”的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这个教学价值不仅基于体式与学情而得,也与“单元导语”中的要求 (阅读本组课文时,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一致。因此,它能成为《桂花雨》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内容。
  回顾整个解读过程,我们深切地体悟到,只有顺应体式和学情,抓住具体语言入情悟法,才能有效地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语文,并且教到学生的迫切需要处。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城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这也为学校和教师留下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决策人和创建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只有合理和有效地使用教材,才能使其成为一种教育的财富。系统理论还告诉我们,在合理的重组过程中,各要素所产生的作用将远大于最初要素的效果,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也适用。  目前,我国推行的统编本教材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以
伊卫林说,叶轮机械虽已应用多年却依然生机勃勃,并仍将长期作为众多动力机械核心部件或单独装置存在。  它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生成、转换及消耗过程中,不可或缺。从最早农业文明时期解放人力、畜力的水车,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轮机,再到现今陆、海、空、天皆广泛使用的燃气轮机,叶轮机械的性能水平始终是衡量国家科技、工业、国防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有着多年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工作经验的伊卫林来说,术业
【教学内容】  乡土童谣创编(三年级)  【设计理念】  一方山水,独有一方风情,乡土文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其景物的地域性、风俗的独特性、人物的乡土性等特点,更易缩短距离,产生亲和力,更易激发乡土情感,让写作成为儿童快乐的生命表白和交流,为儿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底子。  【习作目标】  1.感受乡土童谣魅力,激发喜爱童谣之情。  2.初步运用童谣创编方法,尝试童谣创编。  3
《桥》这篇文章的语言看似简单,但含义深刻。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做到“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环节简化朴实,学习基本功练得扎实”,需要在共性中追求个性,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现教  学的特色。我在《桥》一文的教学中,做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一、从课文整体入手,巧搭“支架”,练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三组词语(山洪、老汉、桥),按 “起因—经过—结果”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
去年我在市新华书店读过《武凤霞讲语文》这本书,这是我和这位著名特级教师的“初次相识”。当时我想象当中的武老师应该是端庄严谨的老教师,但在安徽行政学院一见,让我眼前一亮。武老师年轻时尚,飘逸的秀发披散在双肩,粉红色的方框眼镜,和蔼可亲的微笑,那么具有亲和力,玫瑰色的羽绒小袄,让人可以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气息,圆润甜美的嗓音一出口就使整个课堂充满魅力。这天上午武凤霞老师展示的是诗词《渔歌子》教学以及她作的
一、整体感知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黎明”是什么时候吗?  生:就是黑夜和白天之间的那段时间。  师:就是说天快亮的时  候,或天刚亮的时候。黎明的时候,一般你都在干什么?  生:(笑)睡觉。  师: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绘本作家尤里·舒利瓦茨的作品,我们一起走进他写的《黎明》,去看一看黎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全文)  师:刚才我们重温了一遍这本图画书,你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打造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要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呢?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进行了四个板块的教学探索。  一、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构建语言框架  语言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才能确保
成为优秀教师,不仅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  朝向优秀,朝向卓越,是人的本能。那么,怎样才能优秀起来,怎样才能卓越起来?我以为,成为优秀教师的不二法门除了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还有信念、勇气。  先说说专业素养吧。  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会背诵唐诗宋词却来教孩子们吟诗作对,不会写抒发心灵的文章却来教孩子们如何表达,没读过几本书却来指导孩子们怎样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责任,学会感恩,我们班开展了一次“护蛋”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天时间内贴身悉心呵护一颗鸡蛋,做到不破损。  晨会期间,学生拿出前一天晚上精心挑选并做了保护措施的鸡蛋。学生保护鸡蛋的方式真是花样百出。有的先用一层保鲜袋把鸡蛋包好,接着在两块泡沫上挖了一个洞,再把鸡蛋放进去做“泡沫夹蛋”,最后用胶带一层一层密封起来;有的像照顾自己的宝
汤 瑾  特级教师,安徽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语学科带头人,教科研成果鉴定专家。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新体系习作大赛特等奖,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各类文章40余篇,曾在各地多次执教示  范课。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揣摩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