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有自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所倡的道统,是通过《尚书》中“尧、舜、禹”这一帝系建立起来的。而“道统”序列自尧开始的原因正在于从《尚书·尧典》中被一直继承下来的崇德思想。“道统”作为儒家哲学的核心,其意蕴贯穿于六经之中,在孔子倡“仁”的过程中得到整合,从此泽被后世。可谓是“兴于尧,而成于孔,起于德,而立于仁”。在走出疑古时代的今天,《尧典》的意义更当重视。
  关键词:《尧典》;道统;德;疑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
  “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孙中山《与马林的谈话》)
  “中山先生的思想,完全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就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德的思想。”(戴季陶《三民主义之哲学的基础》)
  以上两则引文所要说明的,是儒家“道统”具备的源远流长,迄于近世而承者不绝的影响。本文在这里并不研究“道统”的当代价值,而是想探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一道统的起点。即:尧之前,有五帝之首,号为“人文初祖”的黄帝;尧之后,有制礼作乐,真正开创“礼乐文明”的周公,则“道统”何以自尧始?
  一、“道统”的起源
  笔者认为:“道统”自尧始的原因当追溯自《尚书·尧典》。
  细考《尧典》全文。私意以为其中贯穿着一条不容忽视的线索,即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德。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以上引文表现了尧自身的德行之美,选贤任能时对“德”的要求(包括舜起初的不受帝位,也是“让于德”,即自以为德行不足),及教化人民时对“德”的推重。
  如果我们从今日文明的视野审视历史发展,一般以为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会经历崇尚力量、崇尚权力、崇尚金钱、崇尚道德四个阶段。而远古时代的《尧典》的杰出之处,正在于它所表述的,俨然已完全是“道德至上”的追求。
  而这一种“德”的追求,在其后的思想发展中,不绝如缕。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论语》所追求与表述的“德”,与《尧典》一以贯之。这大概使后人看到了其中的“继承性”,即: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
  窃以为,或许正是在《中庸》这一“祖述”和“宪章”概念的影响下,韩愈建立起了其影响堪称百代未竭的“道统”说。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
  熊十力《读经示要》以为:“《书经》专纪二帝三王之行事,以明道统、治统之传授,其极重要可知……然儒学渊源,固当求之《书》。”这是将上溯至“尧”的以人为核心的“道统”序列转述为了上溯至《尚书》的以典籍为核心的“道统”序列。质言之,即可谓“道统自《尚书》始”。
  二、“道统”的内涵
  关于“道统”内涵的界定,韩愈认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韩愈《原道》)。朱熹则认为“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 中庸章句序》)。
  我们也可参考近代学者的看法:
  钟泰《中国哲学史》以为:“今言中国哲学而不本之于六艺(葛兆光《道统、系谱与历史》:其实,这里的“六艺”可以换成“儒家”,“儒家”可以换成“道统”),是无卵而有时夜,无父祖而有曾弥也 ”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以为:“自韩愈为此道统之说,宋明儒学兴起,大体皆继承而首肯之。其所以易为人所首肯,因此说之所指本是一事实,不在韩愈说之之为‘说’也。”又说“对于《诗》、《书》、《礼》、《乐》、《春秋》,无论是删、定、作或只是搜补,有述无作,皆不关重要。要者是在仁。仁是其真生命之所在,亦是其生命之大宗……然则唐虞三代之制度之道与政规之道唯赖孔子之仁教,始能成为活法,而亦赖孔子之仁教,始能见其可以下传以及其下传之意义。”
  简要言之,“道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它的精神贯穿于六经之中,在孔子倡“仁”的过程中得到整合,从此泽被后世。窃以为谓“道统”是“兴于尧,而成于孔,起于德,而立于仁”,大抵是不错的。
  彭永捷在其《论儒家道统和宋代理学的道统之争》对“道统”概念作了新的理解,私意亦然其说。彭氏认为:“对儒家道统说进行哲学的分析,可以把儒家的道统归结为三个方面:认同意识、弘道意识、正统意识。”
  所谓“认同意识”,如孔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谓“弘道意识”,如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黎明,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二者都是较为明晰的概念。
  所谓“正统意识”,则因涉及历史的演进而较为复杂,需要稍作讨论。   凡一种思想文化之产生,在它的发展流变过程中,必然产生不同侧重的理解,即传统文学或文化都好讲的所谓“正”、“变”之别。由此也出现了思想交锋中“道统”与“学派”的争端:
  “学派贵分,道统贵合;学派尚竞争,道统尚统一……宗教家有道统,学术家无道统也。”(《道统辩》)
  “汉学讲家法……若不通家法,便非汉学。宋学讲宗派……若不守宗派,便非宋学。”(柳诒徵《汉学与宋学》)
  事实上,道统发展的“正”、“变”之争,一方面固然能在交锋中促进思想的进步,其典型如千古传为美谈的“朱、陆之争”。但另一方面,一家独大的可能性也难免会危及其自身,其中典型,便是“古史辨派”的出现几乎毁了“道统”。
  三、“道统”的际遇
  前面提到了民国时期的文章《道统辩》。其核心论点在于:“中国学术所以日衰者,由于宗师之一统也。宗师之统一,即学术之专制也。统一故无竞争,无竞争故无进步。溯其原始,孰非异学消亡之故乎?”
  这已经可以看到民国“疑古”思潮下产生的论点。而其甚者,则是顾颉刚及其所代表的“古史辨”。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卓越的<尚书>研究》认为:“《尧典》、《皋陶谟》、《禹贡》。这一组决是战国至秦汉间的伪作,与那时的诸子学说有相连的关系。”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也说:“他们(疑古学派)最大的功绩就是把在古史中最高的权威,《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的写定,归还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初写在春秋、写定在战国)。”
  我们今天回顾这一场“古史辨”运动,可以说“疑古”者的思维是要“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即从“道统”的起源(即《尧典》的写作时间)上推翻“道统”。
  要辨清这一观点,让我们再来审视关于《尧典》成书年代的不同判断:
  1、夏史作:如顾炎武《日知录》:“以夏之臣追记二帝之事。”
  2、孔子作:如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尧典》一字皆孔子作。”(郭沫若《古代社会研究》亦以为孔子作,然《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中则以为子思作)
  3、周人作:如王国维《古史新证》:“比为周初人作”;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虞夏书》是周人所追述的。”
  以上,“疑古”派的观点及其产生以前学人的看法都有所交代了。此外,也当列出 “疑古”思潮式微之后的今人们的判断:
  如“《尚书·尧典》篇中主要内涵可与甲骨刻辞、四方风名印证,有古远的渊源。其所述四中星,据近年学者推算,颇能与唐、虞时期符合,有天文学史方面著作推测‘其上下限当在距今3600年到4100年之间’。”(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
  又如“《尧典》开篇言 ‘日若稽古’,说明是后世人追写的,不是尧舜禹时所作。但是材料是当时传下来的……《尧典》所记尧、舜、禹的史迹基本上是可信的。说尧、舜、禹是神话人物,《尧典》是战国秦汉人精心编造的,古代中国的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是错误的。”(金景芳、吕绍纲《<尧典>新解》)
  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在未被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时,虽然对《尧典》的具体写作年代莫衷一是,然大抵是认定《尧典》绝非晚至秦汉的“伪作”。“古史辨”的判断,就今日视野言之,大抵可断定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于今可以废弃的“偏见”了。
  结语:
  从以上内容出发,私意有结论如下:
  其一:从传承角度来说,儒家所倡的道统,就是通过《尚书》中“尧、舜、禹”这一帝系建立起来的。尽管对此帝系的直接描述,即所谓“尧、舜、禹三圣传授心法”,是由伪书《大禹谟》提出来的,但这一系统仍然无可争议地直接影响了其后数千年的思想,下迄于今。
  其二:即便《尧典》中的“尧”、“舜”并不是真正的尧、舜,但从今天的思想史回顾,从文化阐释和接受理论的角度回顾,这并不妨碍他们以儒家帝系的正统身份影响传统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甚至可以说:《尧典》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了,事实上我们已经不太可能了解的真正的“尧”、“舜”。
  其三:无论狭义的以“仁”为内核的“道统”,或是广义的包举仁义、礼乐、德化刑政的“道统”。历史文化传统的本身在文明的演化中,未必可以始终目之为“道统”,但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是民族永不容忽视之“道统”。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
  [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2004年版.
  [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社2003年版.
  [6]金景芳、吕绍纲《<尧典>新解》,载《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
  [7]彭永捷《论儒家道统及宋代理学的道统之争》,载《文史哲》2001年第2期.
  [8]葛兆光《道统、系谱与历史——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载《文史哲》2006年第3期.
  [9]桑兵《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思想启蒙一直是很多读者关注的焦点。从《呐喊》的自序里,我们就可以窥探出鲁迅先生当初选择弃医从文背后的原因,他要唤醒那些体格健全、思想愚昧的民众,他要作为思想启蒙的前驱者,站在文化革命的最前线。但是同时鲁迅又对启蒙带有深深的怀疑,在他的笔下许多革命者都失败了,作者如此设置结局,却足够引发读者对社会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鲁迅;思想启蒙;《呐喊》;《彷徨》  作
摘 要:床作为一个特殊意象在《在切瑟尔海滩上》多次出现。那张雪白而狭窄的四柱大床不仅是一个男女主人公赤诚相对,最终爆发冲突的场所。同时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中产阶级社会中无处不在的严肃道德传统的对青年的束缚和压抑之下,男女主人公渴望释放感官欲望的象征。本文通过对“床”意象的解析,阐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青年心理的本相。  关键词:床;意象;心理;欲望;禁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曾几何时,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曾几何时,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我看见他妻子被人调戏却力求息事宁人背后的无奈,我触摸到他被发配到沧州却委曲求全的眼泪,而最后,我只听得他在梁山上,对世事感慨的怒吼,回声打在每一块山石上,也敲击在我们每一位为正义喝彩的人的心上。  《水浒传》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对人的思想、行为变化的精准刻画上,还在于对人物的高度理想化中又有几分真实,
作者简介:吴广义(1947-),辽宁沈阳人。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包头师专,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等职务,并兼任中国屈原学会理事,内蒙古社科联及包头社科联专家评委,包头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主要著作《解读道德经》(获内蒙社科政府二等奖)、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远方出版社),《先秦文学论集》(远方出
摘 要:《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著名的动物小说。小说中作者对动物界的弱肉强食进行了描绘,也对在极端条件下人与狗之间的生死相依的情感进行了表达。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巴克遇到了理想的主人,从此因对一个人的爱而生。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巴克;爱  作者简介:黄燕青(1983-),男,内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作者简介:郭德君(1977-),男,甘肃灵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2  忽然对崇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就在我家乡灵台县的西边,但从来没有去过,无论怎么想象都无法想出她的真实面貌。想想在地域辽阔的甘肃竟然有如此袖珍的一个县,面积只有850平方公里!同在甘肃,一个酒泉市的面积都约1
岩画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最近,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发现了大量一万多年前的岩画,这为研究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新的资料。  Thousands of rock art pictures about huge Ice Age creatures have been reveal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Amazon rainforest. The paintings were
摘 要:苏童历来是一位营造意象的好手,解读苏童作品中的核心意象无疑是阐释其作品的关键。“绳索”是苏童长篇小说《黄雀记》中反复呈现且寓意深刻的意象。它的直接对照是“捆绑”。“绳索“象征着对自由的束缚,代表正义的权威。  关键词:苏童;黄雀记;绳索;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3  王德威在他那篇《苏童论》的开首就強
摘 要:岭南园林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儒家文化,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其品题中,蕴含古代文人培养理想人格的修身之道,表现为园主人的品性自喻,园主人的读书意趣以及对子孙后代教育的重视;也表现了宗族之间的孝悌之情,既有对家族伦理规范的看重,也有对子孙后代的期望;还有对文人文学唱和之趣的描绘,呈现了当时园林中文人相互唱和的盛况。  关键词:岭南园林;品题;儒家文化  作者简介:龙永琼(1994-),女,广东广州
摘 要:苏童在《黄雀记》中以“黄雀在后”的隐喻将三个主人公的命运纠缠在一起,用“丢魂”喻指80年代社会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境,通过“红脸婴儿”表现人本质的生存状态以及探究摆脱荒谬生存境遇的可能性。诸多苦闷、偶然、恐惧与绝望同琐碎的现实纠缠交织,《黄雀记》以一种悠游当下而又超越现实的姿态昂扬。  关键词:苏童;黄雀记;精神困境;纠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