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短片篇小说《判决》的开放性结尾可能性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卡夫卡小说“判决”主要讲述主人翁与父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掌控欲极强的父亲看似因为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对儿子在无形中施加压力和指责,一切看似成为了儿子笼罩在父亲阴影下被迫接受的一项子虚乌有的罪名。
  本文将主要就小说结尾主人翁跳桥这一行为在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上可能的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和阐述,对于结局的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小说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关键词:开放性结局;父子关系;消极;积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一、从消极层面解读小说的结尾---憎恨、畏惧、终结
  基于卡夫卡的童年经历及其在多部作品中对自己生父严厉形象的多次映射,卡夫卡在《判决》中刻画的这位父亲的强权以及对其儿子施加的压迫的这一特征与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信》中所描绘的父亲如出一辙。这是大部分的读者都认为的一种结局。即小说中主人翁乔治(Georg Bendmann)因受不了父亲的压迫而选择了跳桥自杀,这样小说就是一部不择不扣的悲剧,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暗喻了卡夫卡自己的心理处境及其面临的棘手的父子关系。当父亲发出“判决”让他“现在就去死”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对于父亲的这样一句看似无心的审判他竟然选择了服从,难道他丧失了理智吗?他说的最后一句话?liebe Eltern, ich habe euch doch immer geliebt”也透露出他从心底里来说是爱他的父母的,然而一个体格健硕爱父母的儿子选择了服从父亲的专制暴力而跳河自尽,这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声的反抗也可以理解一种走投无路的逃避,在最后那一刻他对父亲的爱已经荡然无存,全然转成了一种悔恨。而更强烈的情绪是他面对父亲时莫名的无处可逃的畏惧感,他有勇气面对死亡却无力面对父亲的蛮横个性,这使得他不仅对父亲乃至自己产生了绝望,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父亲,更是他自己的怯懦给自己判了死刑。
  二、从积极层面解读小说结尾 ----爱、自由、新生
  乔治的“死”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于父亲无尽的憎恨,绝望,和畏惧。代表着终点。这是大众读者普遍的观点。然而,笔者想提出的一个颠覆性观点就是:乔治是真的死了吗?
  乔治对父亲这场莫名的精神审判从内心来讲是不认可的,跳桥有没有可能只是代表者一种“判决仪式”呢?尤其小说最后关于乔治跳桥前的环境,德语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als der ausgezeichnete Turner,……ersp?hte zwischen den Gel?nderstangen einen Autoomnibus…… rief leise: ?Liebe Eltern, ich habe euch doch immer geliebt?, und lie? sich hinfallen.原著中最后说乔治翻越了栏杆跳了下去,之后整片小说戛然而止,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男主必定是死了。笔者认为原文给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暗示,可能将原文引入另一层深层意义,首先乔治原本是一个“ausgezeichnete Turner”即优秀体操运动员,可见他的身体素质和条件都不错,而在跳桥前有一段对路过的一辆公共汽车Autoomnibus的描述,这辆汽车“轻快地”驶向远方。全文最后一句话是In diesem Augenblick ging über die Brücke ein geradezu unendlicher Verkehr.作者为什么要在乔治跳河之前反复强调这辆“永不回头的车”。结合前面的环境暗示我们不难看出小说的一种可能,即乔治或许并没有死,而是选择以一种“形式上的死亡”无条件地接受了父亲的判决,在这场“判决仪式”结束后他很可能选择了坐上这辆“永不回头的车”永远地离开了这座城市,他爱父亲,接受了他无理的判决,但同时他更选择了重获自由和新生。
  所以归根结底,这场判决是“实质” 还是 “仪式” 值得深思。
  三、小结
  关于这部小说本身,尤其是结尾,笔者认为隐藏着双面性。整部小说作者留给我们的或许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悬念:若主角死于父亲无形中的判决,则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而实际上,从另一个积极意义的层面上来说,主人翁选择跳桥,也很可能是主人翁对父亲极端的爱,出自这样的爱他愿意选择用“跳桥”这一极端仪式去执行父亲的这场判决,目的是让父亲心满意足地将他以死亡的名义彻底遗忘和放下。这种遗忘无论对他和对父亲都是最好的解脱和结局。为了唤醒更好的自我和追寻真正的自由,他最终选择了永远离开父亲和自己的家。寻求新的生活。跳桥这一行为,是程序上的死亡,却是结果上的新生,彼岸的自由就是乔治对自己的最终的无罪判决。
  参考文献:
  [1]Kafkas Urteil und die Literaturtheorie Reclam, Stuttgart, 2002,S.29(原文引用).
  [2]从《判决》 透视卡夫卡的父子关系, 刘晨,《大观》2014年第06期.
  [3]《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奥) 卡夫卡(Kafka,F)著,叶廷芳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4]《蛰居夜晚的幽灵——浅谈卡夫卡的<判决>》, 汤荃荃,《时代青年:教育》,2012:90-91.
  [5]《卡夫卡传》 [德]彼得-安德列·阿尔特, 张荣昌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各项治疗措施对儿童重症肺炎临床治疗的作用与地位,为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
除虫菊种植前景广阔除虫菊为多年生菊科天然杀虫植物,其花、茎、叶均含有大量除虫菊酯,广泛用于高效、低毒、无污染的菊酯类农药、蚊香、避蚊油、灭虱粉等,对人、畜、禽均无
《大连日报》从2001年1月8日起,为了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给读者作最新最快的现场报道,特别组织成立了一支装备有专车、现代化通讯工具和摄影器材,并能够快速反应、精明强悍
摘 要:《金色笔记》是莱辛在小说创作道路上一次大胆的具有实验色彩的文学尝试,她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混合交错使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戏仿手法的运用非常引人注目,本文以《蓝色笔记》中的两个梦为例,来解读《金色笔记》中对梦的解释的戏仿手法。  关键词:《蓝色笔记》;戏仿手法;梦的解释  作者简介:贾晓霞(1978-),女,甘肃张掖人,硕士,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
摘 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第一人称视角逐渐取代传统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成为西方现代小说家的宠儿。台湾旅美派作家聂华苓在《失去的金铃子》中便使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一方面增强了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另一方面揭示了主人公深层心理。  关键词: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  作者简介:李永芬(1989.9-),女,汉族,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学。  [中图分
川上弘美的《踏蛇》一直都是文学界争议比较大的文学著作,很多人对该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蛇刻画的内涵产生了质疑和不解。《踏蛇》是一部幻想性且又融合了现实生活手法的
摘 要:小说《白蛇》是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代表作,通过细腻而又及具张力的戏剧性笔法,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两个女人:徐群山(徐群珊)、孙丽坤在社会大环境下自身生活变化时内心世界的变化,以及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关键词:白蛇;徐群山(徐群珊);孙丽坤;多视角  作者简介:王晨霏(199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  导师简介:吴晓樵(1971-),男,柳坪邱山人,德国哥廷根大学
九运会的烟尘已然散去,各省市健儿曾为了金牌拼杀得你死我活。金牌不仅意味着荣誉,还意味着票子与房子。正因为有如此巨大诱惑,一些教练员与运动员不惜铤而走险,于是兴奋剂
摘 要:《平家物语》是日本军记文学的杰作,生动展现了中世日本源平两大武士集团的权利角逐和权力交迭。作为源平两大势力斗争的重要一战,《平家物语》对富士川会战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本论文立足觉一本《平家物语》的原文,结合《平家物语》的其他版本和历史史料,探讨富士川会战出征前赐予大将军的驿铃对出征大将军维盛作为平家嫡流的悲剧命运的预示性。  关键词:富士川会战;驿铃;预示性;嫡流;悲剧命运  作者简介:张姗
摘 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满朝鲜人作家玄卿俊。玄卿俊于1937年迁移到满洲,直到1945年光复后才再次回到朝鲜。在伪满洲国生活的8年时间里,他创作了数量不少的作品,其中包括1940年在《人民评论》上发表的《流氓》及其后来的改作,这些改动更多体现的是作家意识的变化。本文旨在从三篇改作的相互关系入手,首先通过改作作品的变化分析作家意识的变化,然后深入分析三篇作品的共性即一贯性,最终全面的分析作品中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