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当前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每一位教师充分践行这一重要决策的体现。正在读小学的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为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阶段的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从小在他们身上开展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质教育,有利于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件发生,让他们从小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将课文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阵地,如何在自己的阵地上很好的渗透法制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从课前的准备就要很好的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完全丢开法制内容去开展语文教学。因此,就要将我们所上的语文课内容和法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把握好语文课渗透法制教育多少的度,在课堂中实现无缝衔接的教学,让学生在学好语文课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了法律知识。
例如:在语文课上,在学到“赡”字时,我让学生围绕“赡”字进行组词,很多学生立刻想到“赡养”,我表扬了学生,并解释赡养,主要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须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同时,还告知学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小孩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加强学生对法律意识的思考
将课文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法律知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这些法律知识呢?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大胆思考。例如:在教《去年的树》的时候,我利用五分钟时间让每位学生进行思考“你最想对砍树人说些什么?”,并选一些代表把他们思考的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想说的话让我们感觉到很震撼:
“如果不是你,地球就不会是这样。”
“你就是个坏坏的光头强。”
“小鸟找不到它的好朋友,都是因为你乱砍树木。”
“砍树人,你砍了树木,让小鸟找不到家了。”
“树木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最后,在总结学生们思考时候我对学生们说:“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应尽的义务,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出台就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定国家法律。如果破坏环境,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三、结合现实中的人物开展法律教育
小学的儿童由于年纪不高,他们对一些道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往往有限,但是如果结合身边的人或事进行教学,就能加深体会。例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因小时候受伤造成右腿残疾,只能通过拐杖行走,但是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每次都在前三名。在学《掌声》一文时,学生在课文描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残疾小姑娘开始的自卑,到后来得到同学们的掌声鼓励而变得自信时,学生充满同情心、爱心。在课堂中,我这样对学生说:“我们国家有一部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部法律要求我们要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是国家法律的一部分。那些残疾人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但是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自卑,相反,她一直努力学习,每次成绩都能够名列前茅,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她最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听后全部热烈的鼓起掌来。通过这次的学习,学生们更加懂得了去尊重和照顾这位残疾的同学,这位残疾的学生的学习精神也慢慢感染了周围的同学,慢慢的,班上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了,学生们的整体成绩也慢慢得到了上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但是我国推行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学生们健康成长所必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去探索,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不断的渗透法制教育,从小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使他们从小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懂法的好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系六盘水市盘县普田回族乡中心小学教师,“千校万师”第78期学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将课文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阵地,如何在自己的阵地上很好的渗透法制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从课前的准备就要很好的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完全丢开法制内容去开展语文教学。因此,就要将我们所上的语文课内容和法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把握好语文课渗透法制教育多少的度,在课堂中实现无缝衔接的教学,让学生在学好语文课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了法律知识。
例如:在语文课上,在学到“赡”字时,我让学生围绕“赡”字进行组词,很多学生立刻想到“赡养”,我表扬了学生,并解释赡养,主要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须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同时,还告知学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小孩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加强学生对法律意识的思考
将课文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法律知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这些法律知识呢?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大胆思考。例如:在教《去年的树》的时候,我利用五分钟时间让每位学生进行思考“你最想对砍树人说些什么?”,并选一些代表把他们思考的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想说的话让我们感觉到很震撼:
“如果不是你,地球就不会是这样。”
“你就是个坏坏的光头强。”
“小鸟找不到它的好朋友,都是因为你乱砍树木。”
“砍树人,你砍了树木,让小鸟找不到家了。”
“树木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最后,在总结学生们思考时候我对学生们说:“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应尽的义务,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出台就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定国家法律。如果破坏环境,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三、结合现实中的人物开展法律教育
小学的儿童由于年纪不高,他们对一些道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往往有限,但是如果结合身边的人或事进行教学,就能加深体会。例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因小时候受伤造成右腿残疾,只能通过拐杖行走,但是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每次都在前三名。在学《掌声》一文时,学生在课文描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残疾小姑娘开始的自卑,到后来得到同学们的掌声鼓励而变得自信时,学生充满同情心、爱心。在课堂中,我这样对学生说:“我们国家有一部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这部法律要求我们要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是国家法律的一部分。那些残疾人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但是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自卑,相反,她一直努力学习,每次成绩都能够名列前茅,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给她最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听后全部热烈的鼓起掌来。通过这次的学习,学生们更加懂得了去尊重和照顾这位残疾的同学,这位残疾的学生的学习精神也慢慢感染了周围的同学,慢慢的,班上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了,学生们的整体成绩也慢慢得到了上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但是我国推行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学生们健康成长所必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去探索,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不断的渗透法制教育,从小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使他们从小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懂法的好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系六盘水市盘县普田回族乡中心小学教师,“千校万师”第78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