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关于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大小小悲剧层出不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本文以“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落脚点和总目标,通过调研分析,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校园解忧吧,提供一个便捷的、针对性强的平台,以此培育大学生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35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更是个人和社会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党的十九大也强调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表明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心理学本身抽象深奥,加上我国起步晚、缺乏经验、公众对心理问题存在认知障碍,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得并不理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在高校的大学生,迷茫、焦虑、困惑是常态。他们不仅自己常常会产生一些困惑,而且发现身边的同学经常会有各种心理矛盾和问题,比如人际关系的压力和焦虑、学习的排斥情绪、就业的迷茫、恋爱的困惑、家庭的困扰等。在面对、思考、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发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但更多感受到的是同学们难以启齿或求助无门的无奈。所以,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迫在眉睫。
  互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社会和人类发展带来了崭新技术革命,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全新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网络相关的心理问题,因此互联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那么,该新的挑战就是如何运用互联网开展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服务现状
  2.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再加上观念意识、情感态度的复杂嬗变,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联合国专家预言:“到21 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应该是积极乐观、善于沟通、上進奋发的。但是研究数据表明很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不同程度的抑郁、学业焦虑及倦怠、无法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就业及恋爱等。近年来频繁发生在高校的轻生现象、刑事案件、休学退学等一系列恶性事件,更是引发了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恋爱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和就业问题、网络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等。
  (1)恋爱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花季,生理和心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对于爱情的追求自然会产生,爱情和婚恋是大学阶段比较现实而又普遍的问题。但大学生的恋爱观的偏差、抗恋爱挫折能力欠缺、恋爱道德责任感弱化等不成熟、不健康的恋爱心理必然会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异常性的恋爱行为,留下痛苦、不安和遗憾,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亲人关系,自卑、自负、孤僻、自我中心、嫉妒等常见的大学生人际心理问题。
  (3)学习和就业问题,学习倦怠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状态。就业问题具体表现有自卑心理、虚荣心理、依赖心理、焦虑抑郁心理、受挫心理等。
  (4)网络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扩充了大学生的人际交流模式,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提供了一个“虚拟现实”。同时,虚拟世界中的暴力、色情、颓废等消极色彩的内容,给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比如情感冷漠、道德冷漠、脱离现实社会、交流障碍、人格缺失等。
  2.2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起步较晚,专业水平较低,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的变迁和青少年的成长需要,推动了心理咨询的发展。据统计全国目前有超过50%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但在这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高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但体系不健全,重视度和资金投入不够。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是属于学工部、团委或工会,或者直接由辅导员或其它老师兼任心理咨询师,这样不健全的机制导致心理服务的混乱以及权责不清。另外,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服务机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按照国际标准,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但从现实来看,我国高校与之相差甚远。
  第二,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与大学生的需求脱节。不是简单的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而是供求的脱节。一方面大学生需要的专业心理服务得不到满足,他们无法得到有效的足够的求助信息。另一方面高校对心理健康的普及度和宣传度不够,再加上高校长期关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这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寻求心理服务的人都是心理问题的人,从而使有求助需要的学生望而却步。
  第三,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服务机构的认同度不够。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遇到困扰或烦恼时,更愿意向自己的朋友或者同学倾诉或求助,极少部分会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并且更少学生有体验过网络心理服务。由此可见,高校的心理服务当时不够多样化,学生的求助意愿也不够强烈,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学校心理服务的认同度。   3 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校园解忧吧
  3.1 构建目标及原则
  以“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总目标。根据这个总目标,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校园解忧吧,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与现代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提供一个能让大学生敞开心扉的平台,普及相关心理知识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此提升大学生对自我积极的自信的评价,以及对外在人和事物的客观平和的对待,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实社会群体,最终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美好健康发展。希望该研究能为大学生今后的美好人生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同时也希望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让更多的人重视和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亦要以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为落脚点,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心态培育与社会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社会情绪和社会认知,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第二,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从个人、学校、政府、社区、家庭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形成多方联动机制,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有效开展。
  第三,运用互联网络、线上线下相结合原则,提升服务能力和效能,促进健康服务体系的科学化、技术化、可持续化。
  3.2 调研分析
  3.2.1 常见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分析
  (1)校园心理咨询室。校园心理咨询室可以让学生在咨询室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结合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做出心理调节,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恶性事件的发生;并且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科技化的发展,大学生会更希望使用网络平台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为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害羞、排斥、不信任等原因而不愿意走进学校的心理服务室,以致将心理问题埋藏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2)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有专业的咨询师通过沟通能不同层面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缓解大学生心理情绪,正确客观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拥有各种心理辅导方式调节大学生心理,如阅览心理书籍、测试心理、进入沙盘室、宣泄室、放松室。但是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费用较高,大学生无力支付;另外,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不会直面进入心理咨询机构。
  (3)其他心理测试、心理阅读、心理咨询平台。目前关于心理测试、心理阅读、心理咨询等网络平台也层出不穷,他们只专注某一方面,或满足大学生某一需求,并不能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具体地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这些平台的质量、价值观良莠不齐,有待考量。
  3.2.2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服务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情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以高职院校在校的大一和大二学生为主。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需求主要有人际关系问题、情感恋爱问题、学习和就业问题。由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大一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相对严重。而大二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在“心理健康知识的必要性”上,觉得有必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学生有 69.07%,觉得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相关方面的内容的学生有 27.84%,觉得没必要了解的学生只有 3.09%。在“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最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工作”上,占比较大的就是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占比30.93%。由此可知,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有强烈的需要。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心理沟通需求显得十分重要。近99%的学生认为沟通是重要的。在“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最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工作”上,占比最高的是希望心理健康工作者深入与学生沟通,占比38.14%。另外,在“如何对待自己面临的压力和烦心事”上,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通过各种对象和方式进行倾诉,只有15.46%的学生选择了不倾诉或其他。由此可知,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较强的沟通、倾诉的意愿和需求。
  在“倾向于哪种心理服务方式”上,大学生更倾向于一对一咨询和网络咨询,其次是电话咨询、团体咨询、邮件咨询及其他。由此说明大学生有较强的隐私保护意识,以及对现在互联网的依赖。
  3.3 “校园解忧吧”体系结构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校园解忧吧,顺应移动互联网以及轻应用时代的迅速发展和转型,该体系平台以APP/小程序为主、微信/微博/抖音等互联网自媒体为辅。互联网自媒体主要是活动推广、心理健康科普、心理测试等;APP/小程序主要包括分享吧、聊吧、活动吧。
  “分享吧”,“聊吧”,“活动吧”是该体系的重要部分。“分享吧”主要是分享心理相关知识及测试,帮助学生了解、重視和正视心理健康。“聊吧”提供一个吐槽、畅聊、专业咨询的沟通场所,让学生能够及时地释放和缓解压力,及时地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和矛盾。“活动吧”的线下活动提供一些团体辅导或社会活动,比如沟通无极限、突破困境、信任之旅、走进农村、关爱老人等,帮助学生放松地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活动吧”的线上活动以AI互动为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AI情绪、AI发泄、AI对话、AI绘画等互动功能,突破传统的心理服务方式,智能化个性化地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4 “校园解忧吧”体系内容
  3.4.1 分享吧
  “分享吧”与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内容和功能相同,一方面是推广主平台的精彩活动和个性产品,另一方面主要是分享心理方面的知识,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科普、情感阅读、自我解压及调节、人际沟通、心理测试等方面。通过“分享吧”,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心理相关的知识,了解一些解压和自我调节的方法,了解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方式技巧,了解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和正视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合理的自我调整和改善。   3.4.2 聊吧
  “聊吧”是该项目重要的线上服务模块,也是本项目的创新点之一。它提供一个可以吐槽、畅聊、专业咨询的沟通场所,让学生能够及时地释放和缓解压力,及时地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困惑、烦恼和矛盾。
  “聊吧”包括吐槽室、畅聊室、咨询室。
  3.4.3 活动吧
  “活动吧”的线下服务模块,提供一些团体辅导和社会活动。“活动吧”的线上服务模块提供AI互动功能。
  团体辅导有沟通无极限、传字游戏、突破困境、洞口余生、信任之旅等活动,来帮助學生了解并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意义与技巧,感受团体的力量,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和提高自信,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活动有爱心义卖、关爱老人、社区服务、走进农村等,帮助学生走出校园,增强社会实践,学会服务他人,促使学生放松心态地沟通交流,并带领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或者小矛盾,融入更有意义的现实社会美好中,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受快乐,用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
  团体辅导的活动地点是学校的团体辅导室,因不需要额外的成本,所以是免费的,学生通过平台报名就可以参加。社会活动是校外活动,如果能够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公益赞助,那学生的出路费、餐费、住宿费等可以迎刃而解。
  AI互动功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与互联网设备的互动,比如AI情绪、AI对话、AI绘画等功能。突破时间、地点、资金的限制,大学生能随时随地免费地得到心理服务,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真实的辅导和咨询,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指导的作用。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的“校园解忧吧”,以大学生为对象群体,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载体,以心理健康服务为主体目标,使大学生能够坦然地面对和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防止由小烦恼变成大心事、由大心事变成心理障碍,减少由心理问题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不幸和痛苦。同时,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树立良好的传统道德观念,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另外,本文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实践性有待进一步考究,一些技术性问题有待深入开发和探索。
  最后,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社会人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让全民能够正视并及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咨询无路、羞于倾诉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敏婷,赵久波,张小远,等.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学生卫校,2018,39(2):232-235.
  [2]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2012.
  [3]冀亚敏.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8.
  [4]田合雷,李艳,何畏,等.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1):117-120.
  [5]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0.
  [6]李科生,念靖晴,李琦,等.“互联网+”心理平台:大数据时代心理健康循证实践的新途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1):210-214.
  [7]梁虹.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7):53-54.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目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未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构建,缺乏时效性。因此,亟需构建一套更加完备、更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邀请了8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尝试对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做出初步探究。经筛选得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突发公
为了研究农村养老资源供求匹配现状,本文利用平顶山市农村养老资源需求与调研数据,在收入约束的前提下,选取农村养老需求与供给的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匹配度分析构建模型
摘 要: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的桥头堡,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1980年,一个极具考古价值的遗址在这里被发现,即将军崖岩画。将军崖岩画具体的位置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的锦屏山,距离今天大约5000-6000年。连云港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山有海,在古代也是古人居住的理想场所,非常适合古人在这里种植农作物,因此农业非常发达。将军崖岩画图案里展示的就是古人农业种植方面的岩画,在中国发现的众多
互联网助推了“线上+线下”慢性病医疗服务模式的开展,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慢性病患者对此模式的接受程度.本文以大连大学402名学生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线上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对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其发展需经历:发起阶段、实施阶段、评价环节三个过程,并且通过分析找出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决策机制不当、供给机制不足以及融资机制欠缺等,提出应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供给能力、加快融资机制,才能使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运行机制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滇黔桂革命老区;公共体育服务;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
摘 要:经济全球化拉动发展的同时,不确定因素导致的供应中断对于供应链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因此对于供应中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国内外对于供应中断的研究现状的同时,对如何预防供应中断的发生和中断发生时的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为现实生活中的供应链解决问题提供科学方法。  关键词:供应中断;中断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
摘 要:贵州历史悠久,积淀着浓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文化优势突出,为文旅的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极具品牌建设价值。赤水市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红军“四渡赤水”而名扬天下,素有“丹霞之冠、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革命圣地”的美誉。赤水市有着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无可比拟的历史和地理优势,相比较遵义这一比较有名的红色文化旅游城市,赤水市的红色旅游产业风格更为含蓄,更能给人以探寻和遐想的余地
摘 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环节。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地区乡村教师的工作-家庭支持与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家庭支持较高;乡村教师的工作-家庭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其职业认同;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女教师高于男教师;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在学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历越高的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也越高。  关键词:工作—家庭支持;乡村教师
景区酒店作为旅游景区度假型酒店的简称,就是在旅游景区及附近区域,通过建立自主品牌或者引进其他酒店品牌,区域内的酒店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为游客在旅游休闲活动之余,
摘 要:汽车制造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汽车行业的产销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汽车的销量增速放缓已成为事实,传统汽车行业的竞争在不断加剧。同时,新能源汽车逐步兴起,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如此复杂与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本文针对汽车行业的特点,分析汽车行业常见的一些财务风险点,针对这些风险点,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