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长期以来应试的教育体制,以及学生、家长对健康教育不重视,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普遍不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科学方法,不进青少年学生体力与智力全面发展。
随着中、高考体育加分的政策普及,各级对体育活动重视程度越来越好,体育课目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体育训练的落实依然存在着认识不深、组织不力、方法不活等现象,必须从提高体育活动的广泛性、科学性、实效性入手,努力提升体育训练。
1 重新认识体育训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1 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素质合格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教育漫话》中,洛克的第一句话就是:健康的心智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国内名校都将体育训练,特别是体育运动知识、体育运动组织训练能力、健康意识、体能与运动机能等,列为在校培养与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文化知识视为同等重要。
1.2 提高大脑工作能力的科学途径。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体一切活动的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的。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极大的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从而强化大脑分析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更能有效的促进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1.3 优化人体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训练能促使人体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不断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公害的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通过不同内容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运动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有效改善人体机能,实现脑力与体力的双向发展。
1.4 调节心理的积极因素。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环境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尤为凸显。体育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由于体育项目的多样性、设施的综合性、组织的集体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正面情绪,使情感社会化、理性化,不断塑造热爱集体、互帮互助、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
2 发挥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优良传统,增强体育活动的广泛性
我校长期开展师生运动会,具有开展群众性体育的良好基础。在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青少年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前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体育训练的广泛性。一是增强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努力营造人人爱好运动的良好氛围,每年或隔年、分年级或全员额地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二是增强運动项目的广泛性,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普及率高的项目比赛,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体育活动的科学性
3.1 精通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科学的体育活动要求体育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系统掌握并有效运用基本体育理论,这是进行科学体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动作技能发展规律、心理发展及适应规律等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在教学中遵循基本规律,科学的提升教学效果。
3.2 精心研究学生身心特征。只有充分掌握青少年的生理特征,才能准备把握一堂体育课的运动量。学生的身体特征存在种种个体差异,忽视其个性身心特征,只搞一刀切式教学,直接阻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前,精心研究所教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才能比较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优化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确立教学重点,实施精细化教学。
3.3 精确定位体育活动目标。准确定位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为教学课目的系统化提供必要的前提依据,也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化。体育教师不但承担着培养学生体能、心智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成长环境
4 创新方式方法,优化组织模式,增强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4.1 基础支撑法。即以跑步练习为基础,支撑其他项目训练,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在每次训练的开始,都要坚持400米的跑步练习,而后进行针对性训练。
4.2 定量训练法。就是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目的的训练方式。在训练过程中注重量的积累,每天长跑800米,深蹲50个,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50个,往返跑50米等,同时运用行政管理和纪律约束的方式督促学生,保证体育训练计划的实施,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4.3 分组训练法。通过化整为零、分工细化,来提高训练效率,其中肢体训练可以区分锻炼力量、耐力2组,每组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区分2-3队,同时展开、交替进行;身体耐力训练可以区分无氧耐力比如冲刺跑,和有氧耐力比如1000米跑2组。肢体和耐力训练通常按照先肢体后耐力的顺序进行,柔韧性、灵敏协调的训练可以不编组,统一实施。
4.4 以测促训法。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学生训练积极性。每周或每半月都严格按照考核标准组织一次阶段性考核,认真统计成绩,表扬先进,鼓舞后进,让大家看到自己成绩的提高和存在的差距。
总之,无论学生身体素质有着怎样的个体差异,训练前体能的初始水平如何,只要选对内容,开展针对性训练,对于自身健康水平和运动成绩都会有较大提高,同时更要注重训练安全的把握,高质量的体育训练一定是建立在安全、合理、适度疲劳和有针对性的基础上的。
(作者单位:蚌埠慕远学校)
随着中、高考体育加分的政策普及,各级对体育活动重视程度越来越好,体育课目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体育训练的落实依然存在着认识不深、组织不力、方法不活等现象,必须从提高体育活动的广泛性、科学性、实效性入手,努力提升体育训练。
1 重新认识体育训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1 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高素质合格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教育漫话》中,洛克的第一句话就是:健康的心智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国内名校都将体育训练,特别是体育运动知识、体育运动组织训练能力、健康意识、体能与运动机能等,列为在校培养与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文化知识视为同等重要。
1.2 提高大脑工作能力的科学途径。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体一切活动的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的。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极大的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促使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从而强化大脑分析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更能有效的促进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1.3 优化人体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训练能促使人体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不断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公害的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通过不同内容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运动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有效改善人体机能,实现脑力与体力的双向发展。
1.4 调节心理的积极因素。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环境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尤为凸显。体育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由于体育项目的多样性、设施的综合性、组织的集体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正面情绪,使情感社会化、理性化,不断塑造热爱集体、互帮互助、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
2 发挥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优良传统,增强体育活动的广泛性
我校长期开展师生运动会,具有开展群众性体育的良好基础。在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青少年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当前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体育训练的广泛性。一是增强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努力营造人人爱好运动的良好氛围,每年或隔年、分年级或全员额地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二是增强運动项目的广泛性,体育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普及率高的项目比赛,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发挥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体育活动的科学性
3.1 精通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科学的体育活动要求体育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系统掌握并有效运用基本体育理论,这是进行科学体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动作技能发展规律、心理发展及适应规律等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在教学中遵循基本规律,科学的提升教学效果。
3.2 精心研究学生身心特征。只有充分掌握青少年的生理特征,才能准备把握一堂体育课的运动量。学生的身体特征存在种种个体差异,忽视其个性身心特征,只搞一刀切式教学,直接阻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前,精心研究所教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才能比较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优化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确立教学重点,实施精细化教学。
3.3 精确定位体育活动目标。准确定位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为教学课目的系统化提供必要的前提依据,也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化。体育教师不但承担着培养学生体能、心智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成长环境
4 创新方式方法,优化组织模式,增强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4.1 基础支撑法。即以跑步练习为基础,支撑其他项目训练,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在每次训练的开始,都要坚持400米的跑步练习,而后进行针对性训练。
4.2 定量训练法。就是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目的的训练方式。在训练过程中注重量的积累,每天长跑800米,深蹲50个,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50个,往返跑50米等,同时运用行政管理和纪律约束的方式督促学生,保证体育训练计划的实施,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4.3 分组训练法。通过化整为零、分工细化,来提高训练效率,其中肢体训练可以区分锻炼力量、耐力2组,每组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区分2-3队,同时展开、交替进行;身体耐力训练可以区分无氧耐力比如冲刺跑,和有氧耐力比如1000米跑2组。肢体和耐力训练通常按照先肢体后耐力的顺序进行,柔韧性、灵敏协调的训练可以不编组,统一实施。
4.4 以测促训法。通过考核的方式促进学生训练积极性。每周或每半月都严格按照考核标准组织一次阶段性考核,认真统计成绩,表扬先进,鼓舞后进,让大家看到自己成绩的提高和存在的差距。
总之,无论学生身体素质有着怎样的个体差异,训练前体能的初始水平如何,只要选对内容,开展针对性训练,对于自身健康水平和运动成绩都会有较大提高,同时更要注重训练安全的把握,高质量的体育训练一定是建立在安全、合理、适度疲劳和有针对性的基础上的。
(作者单位:蚌埠慕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