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途径探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立足高职教育建设,阐述高职内涵发展的客观意义,从信息化教育改革、深化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依托“比赛 平台 激励”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以品牌化和学校特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跟随产业走出去”的思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五个方面着手,提出加快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6-0067-03
  1 引言
  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始于20世纪末的高考扩招潮,出发点是扩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当时对人才培养数量上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解读,针对的问题就是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个突出矛盾[1]。这一矛盾不仅包括培养的合格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也包括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这种高职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一方面有体制机制发展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也与社会心态、传统观念及培养质量有一定关系。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12月召开的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指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鉴于此次会议传达的信息,可以相信党和国家必将加速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高职院校应切实在这种变革中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推进各方面工作,俯下身子,苦练内功,做好内涵发展建设。
  内涵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做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工作。高职教育从教育职能定位来看,它是高等教育;从培养人才目标来看,它又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独特性。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一方面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强调要有突出的实践能力,这应该是区别于普本教育的显著特点。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讲,高职人才还应该包含再学习能力的培养。但高职学生的培养还要面临一个客观的事实:就目前的高校招生方式来讲,高职生源是高考分数较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没有经历过高强度的高中学习考验。整体上来讲,学生的素质整体比普本低一个档位。在这个基础上,高职学校要实现培养目标,就应结合自身优势,注重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
  2 大力推进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发明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显特征。这个时代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信息化特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几乎人手一台。在这个背景下,通过变革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用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重建势在必行。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实用性,突出就业,弱化学科课程体系的理论性,强调课程设置的“实践、实际、实用”特点。高职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就业,这就要求课程要服务于就业,学生毕业就会干、能干,所以课程改革要围绕这个目的,突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2],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也要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做文章。
  课程改革要重视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有研究表明,现代人信息的主要接收途径已经由原来靠口头、纸质转向更依赖于视觉和听觉的接收方式。高职教育受教育者的特点也倾向于信息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其中慕课、网易公开课、TED等开放教学平台及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教学模式[3]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研究深化,并被众多研究者应用于各个教育领域,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3 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非常适合开展产教联合发展模式。有专家研究证明:对高职教育来讲,与国家办学和民资办学相比,企业办学的合作办学水平较高,特别是具有垄断性企业举办的高职办学水平更高[4]。虽然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出工学结合、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好的经验,但是企业的投资主体与高校的主体并不一致,企业在忙于经营的同时,在校企合作上往往投入的工作精力不大,再加上两者教育理念、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的不同,合作的实质内容并不多。这样的校企合作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不能摆脱产业与教学相脱离的倾向。
  面對这种情况,依托学校资源,由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共同出资成立独立经济实体,实现决策、培养、评价、改进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它突破了合作方各自为政的教育模式,实现了从理念、决策、培养方案到资源调配的统一,有利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质量升级。
  4 建立“比赛 平台 激励”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一环。高职教育肩负着为中国现代制造业培养大量合格产业工人的重任,相较于本科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高职人才培养有更加“贴近生产、贴近一线”的特点。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业不仅需要一流的科研人员,也需要一流的制造工人。在高职教育的育人体系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更贴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应重点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
  大力推进技能大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组织参加各种层面的高水平技能大赛,用比赛检验教学,以比赛促进教学,围绕比赛项目做文章[5],多反思、多总结,提高指导教师团队的实操水平和创新水平,带动专业学科创新教育水平的提升,进而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
  以职教集团建设[6]为契机,推进技术积累及转化 积极打造创新团队,创建一批校级、市级、省级工程制造中心,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利用实训中心、实习工厂等校内资源,积极参与省级名师工作室、创客工作室建设,为创新打造重要的孵化器。   完善校内师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依照国家、省、市关于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人员离职创业的文件,建立健全教师创业、创新的配套政策[7],支持有能力的教师走出去创办企业,在企业稳定后回馈学生实践和一线教学,实现个人与学校互惠互利;依托职教集团搭设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立足行业一线有前景的项目,从调研论证、小额金融服务、办公场地、用水用电、手续审批等各方面帮扶学生创新創业,实现从校内教学育人到职场育人的转变。
  5 走品牌化路线,突出学校特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校社会服务自16世纪创建的英国格雷沙姆学院开始,经过500多年的继承和发展,已经逐渐演变。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逐渐由分歧、近乎对立走向融合,并且越来越具备类型特点和高校自身特色[8]。
  按照高等教育服务的类型特点区分,职业技术院校的优势在高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再提升。高职院校进行社会化服务应立足技能培养,围绕行业企业,整合学科资源,建立与企业、政府沟通机制,从创建平台、制度管理、激励办法着手搭建专业团队,突出在行业领域和学科的学校特色,打造学校服务品牌,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都受益的格局,扩大学校社会服务的影响力,形成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
  6 依托国家主导,“跟随产业走出去”,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强调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境外办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技术院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我国高职教育近十几年来在教学引进上成效显著,先后借鉴参考了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在“走出去”上取得的成绩乏善可陈。国内走出去的学生多,国外来的学生少;邀请的国外专家多,去国外讲学的专家少;国际化的课程引进国内的多,具备中国特色的职教课程被国外引出的少……这样的问题[9]与国家提出的走出去的战略越来越不相适应。
  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应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依托国家的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真正地走出去,突出教育在对外援助中的特殊作用,实现对国家重大援助工程的服务性效果。观察2012—2016年国家对外教育援助的30多个项目[10]会发现,援助项目中高等教育项目援助少,帮助培养当地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更少。随着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产能输出成为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重要方式,对迅速培养建立被援助国的行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产能输出的进一步深入,被援助国逐渐暴露出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跟随对外援助的企业走出去,将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课程、师资、评价体系等输出出去,达到不仅援助产业,而且援助人才培养的双重效果,达到高职教育服务产业、服务国家战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永林.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兼论评估制度的重构与监测评估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2]陈家颐.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高职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50-51.
  [3]李贵安,张宁,郑海荣,等.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6(11):61-65.
  [4]刘家枢.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思考[J].职教论坛,2015(4):4-10.
  [5]李明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8):33-35.
  [6]梁甜甜,刘仰华,杨永亮.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90-92.
  [7]张宇,范蓉丽.构建基于良好职业价值观的高职学生成就实现动力机制:瑞士考察启示:引入行业企业创新教育机制激励学生成就[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62-166.
  [8]梁祖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与中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8):62-66.
  [9]杨剑静,邵建东.“一流高职”战略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108-111.
  [10]康乐,李福林.“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教育援助可持续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8(2):17-24.
其他文献
当前时代是发展人才的时代,高等教育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与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英语的学习逐渐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中的重头戏。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的英语教学难以
摘 要 中药植物园对中药类专业的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和学生科研试验的实习实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更好开展实习实训为宗旨,以功能拓展为主线,对其作用予以浅析。  关键词 中药植物园;中药类专业;实习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13-02  1 前言  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20
归纳总结信息化教育装备使用情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目的在于提升教师使用信息化教育装备的能力,进而提高教育装备的利用率,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改变信息
重视0~3岁婴幼儿的教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的理念已逐渐成为一种实践活动。但是,相对于3—6岁的幼儿教育来说,目前我国0-3岁的教养环节还
驱动电机是有轨电机牵引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要求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低损耗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作为驱动电机使用有很大的优势.设计了一台新型
新生入园,不但幼儿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焦虑心理,家长同样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老师能照顾好孩子吗?孩子会不会哭呀?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这些担心和想法都是人之常情
我觉得与家长沟通要从心开始,用真心感染家长。1.按时召开新生入园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和需要他们配合的工作。在家长会召开前,让家长填写幼儿入园调查表,以此了解
针对成型生物质颗粒与流化介质在气固流化床中的混合流动过程,采用数值模拟对该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应用Fortran语言编程,构建复杂组分的三维气固两相流模型,在介观尺度下对
论述继续医学教育作为终身性医学教育,对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卫生防病系统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经费紧张;内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