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o120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做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充分发挥美术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中。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做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美术教育达到陶其情、完其人的宗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 通过作品赏析,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
  
  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大大增加了欣赏内容,古今中外、抽象、具象美术作品及雕塑、建筑艺术作品都作了科学的编排,但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审美观,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地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帮助他们分清是非美丑。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美,就必须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赏析,使学生了解美的本质和美的现象的关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获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技巧分析的方法赏析美术作品。任何时期,任何形式的美术作品都有她共同的和独到的技巧和形式,形成美术作品的技巧形式美。将中国画和西洋画作一简单比较,美术作品线条的有力、流畅、概括力强、表现力丰富,这是中西画所一致的。但是,中国画善长线描,意在内美,西方传统油画善用块面,意在形准,这是两者的区别;美术作品都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但中国画编重于写意,例如: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西厢记》、《离骚》等作品而西洋画偏重于写实,例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这就形成了两大类不同的技巧形式美。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赏析过程中,既要讲清美术作品创作的一般技法,又要介绍不同流派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正确欣赏美术作品。
  通过美术赏析,让学生认识到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类劳动创造和精神生活的结晶,她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出来的形象和形象体系,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动情动心,得到教育,受到激励。
  
  2 教师要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有一些美术教师在进行欣赏课教学时,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欣赏时由老师讲的多,学生参与少,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例如:在和七年级学生欣赏梵高的《向日葵》这幅作品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再点拨到作者的绘画风格、作品的色彩,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既表达了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提高了学生欣赏能力。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情镜。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3 通过正确引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培养完善的审美心理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4 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 完善课堂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努力探索适应美术教学特性的评价方法,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作用,突出评价的改善、促进功能,有效的提高了教育质量。 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不能简单的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如"透视知识"一课,有的学生画的透视关系十分准确,有的学生却不够准确。实际上,准确与否在美术课程中是相对的,关键看其是否大胆、是否观察、表现、思考。只要学生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感觉,就应当受到鼓励,受到肯定。要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注意肯定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适合于学生个性和特点的鼓励和表扬。使每个学生通过科学的评价,不断改善学习状况。使学生学会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目的。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其他文献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学校以人为本的  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教育人,其最根本的使命是促进入  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理念。作  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  学理性的教育孩子,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时时事事对  学生充满爱,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进而使班级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  班集体。  【关键词】以人为本;
期刊
一学期紧张、繁忙、愉快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如何搞好复   习迎接期末统考,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一大新的问题,有的   老师照本宣科按教科书的页数依次复习,今天练习一、明天练习二,   就这样天天做,日日练,做来做去,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样的复   习往往得不到系统练习,巩固提高,结果收效甚小,事倍功半。  还有的老师采取放羊式的复习方法,根本无计划,无目的,由   学生自己看书复习,学生拿着
期刊
随着生产的科技含量的增加、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企业组织现代化、岗位分工重组和新岗位的不断产生,社会开始重视劳动者的知识结构的创造能力,企业对技术工人智能化、技能化、综合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接受行业的牵动,教育模式应向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方向发展,培养出具有一定综合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竞争性、创业性技术人才,办
期刊
【摘要】应如何进行家访呢?一、勤家访,架好主桥梁。二、整体策化,实施方案。三、家访谈话要讲究方法。四、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关键词】家访;环境;素质 ;整体策化 ;方法 ;家访;记录 ;反馈;重要手段;教学管理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应如何进行家访呢?    1 勤
期刊
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楚的基本常识,也是在识字教学中应完成的基本目标。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教学的过程又不是那么简单,弄不好就显得十分单调和枯燥,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就难以体现。要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质量呢?我们常说:兴趣是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三、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关键词】情境;主体意识;思维;认知结构;自我评价   面对新课程,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二十一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
期刊
把自主权还给孩子,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小组合作模式就是这样的尝试:以小组为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索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挥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让教育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  实行小组合作时,要先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组织能力、性别比例等基本情况,依据自愿组合与合理搭配的原则,按5~8人为一组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教师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柳林小学建校时间长,如何让这所近百年的老校适应新   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让这所蕴含浓厚文化底蕴的育   人园地,走上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我认为只有狠   抓校本培训。近年来,学校通过在学习中实践、探索中总结,   使校本培训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也取   得了良好成效。下面就学校狠抓校本培训,优化教师队伍工 
期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它应包括 1.对数学的认识;2.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3。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生活;数学日记;思维空间;实践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因此,我希望让学生学习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