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行“甲壳虫”

来源 :大众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有一种新款车型能像新甲壳虫那样,在1998年底特律国际车展上第一次露面便受到了公众和传媒的极大关注。


  它是一款很容易让人一见倾心,而且很可能是当前世界上最为个性化的车型。
  新甲壳虫的外形设计使人回忆起当年甲壳虫的风采。而现代化的机械性能则无疑又使它成为21世纪的现代车型。
  尽管最新款式甲壳虫是经大刀阔斧改造而成的,这个“大众”品牌车仍然是世界上最经久耐用的轿车之一。甚至连结实可靠的老式德国车的热心车迷们都想开开这新甲壳虫,实实在在地过把瘾。
  它就在这里——新甲壳虫,作为德国著名的“大众”车而闻名于世。在美术馆、展示厅和汽车展上已有一二种新款车型陈列了一段时间了。关于这种车型,在世界各地报纸的时尚和生活方式专栏上已有报道。城市的马路边停放着甲壳虫——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都已为之倾倒。这种新款车继承了老式车结实、耐用的特点,不过营销广告的着眼点更远一些,它强调的是该款车能使人们“实实在在地过把车瘾”。
  “大众的汽车”(德语volkswagen就是这个意思)是汽车制造商费迪南德·波尔舍(FerdinandPorsche)的创意,他的名字还让人联想起保时捷这个高档车品牌。1934年,他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签署了一份协议,准备生产一种车型适当小一些,但性能可靠、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轿车,以此和德国公司生产的豪华汽车叫板。显然,波尔舍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他要借鉴亨利·福特用功能齐全、时尚流行的福特T型车赢得市场的经验。1938年,第一种款式的汽车最后定型。1961年,“大众”车的年产量达到100万辆。
  形似甲壳虫、风格怪异、独具特点的“大众”牌轿车突然闯入到那些需要结实耐用、时尚流行、与众不同的轿车的人们的生活中。“大众”甲壳虫在世界各处担负着不同的使命,穿越沙漠、涉过浅海(因为车底盘是薄钢冲压的,只要稍加改装就能让车浮起来)。有不少关于这种车的影片。人们开着甲壳虫参加静坐、酒宴和聚会。


  甲壳虫出现在摇滚音乐会上和反战示威游行里。女人们在车里受孕、在车里生育。人们在车里举行婚礼,在车里辞别人世,随车一起入土为安。它有一种生活周期。连狗儿都喜欢它。你可以和甲壳虫进行交流。一些看过好莱坞“Herbie”电影(关于一种神奇的“大众”车的影片)的人认为这种车能和人对话。现正值新世纪来临之际,这种三开门的新甲壳虫继承了老式三门车的特色。但现在,伴随这种耐用的“大众的汽车”而来的是:精美的广告画册闪亮登场;关于这种车如何转弯的新闻;发动机从尽人皆知的后置改成更为传统的前置;甚至前定位轮的角度和减震装置都做了变动(历代老式“大众”甲壳虫的驾车人记得车轮内倾角度之大简直令人耸然而危)。
  让最初的“大众”甲壳虫流行起来的那一代人将会发现新车型性能更强、更舒适、更安全、更可靠——如果驾驶员给油过快、转弯过急,车尾也不会发生剧烈地抖动。
  而改进已使甲壳虫得到某种扬长去短的效果。它不仅未让其玲珑可爱丝毫受损,反而更加给人以安全的保障。窃贼一旦试图把锁着的车推走,设法撬门而入,移动报警器就会立刻报警。
  新甲壳虫安装了4个气囊。这与老式车借以在水面上浮驶的气囊毫无关系。它们的安装只是因为制造者现在认为车上装的气囊越多,车里人在撞车事故中幸存的可能性越大。油箱不再装在司机窗下的仪表板前面,而是装在车后部应在的位置上。过去,让老式甲壳虫的油箱保持灌满一直是很明智的。


  在油箱内汽油不多的情况下行驶意味着司机座前的油箱里石油蒸汽积聚的空间很大,如果汽车迎面相撞——你可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情景。
  新甲壳虫还装有空调,这样一来——夏季你不必再调整前侧窗以利空气流动。冬季,你也不必费劲撬开密密挤在一起的发热杆,这一让人起急的过程常常导致手制动索擦伤指关节。
  这种新的车型还配有ABS防抱死刹车制动系统,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与不可靠的鼓式制动器相去甚远,鼓式制动器使用时,老式甲壳虫会发生侧滑。这和几何学还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发动机是后置的,所以车的大部分重量都在后部。
  新甲壳虫的发动机设在车的前部,这个2L4缸的汽油发动机能产生85千瓦的功率和170牛顿米的扭矩,转速1750~4600转/分。从重量分布来说,行车更趋平稳。和老式甲壳虫相比,新款车发动机的噪音更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配置更现代化,用的是水冷而不是风冷。因此,拥有独特设计和色彩的轿车内部也让人感到更安静了。
  有历史感的客户也许不会在乎花费18995美元购置一辆五速手动档的车或花费19990美元买一辆4速自动档轿车——这2种车的新色调都很明快。那些对历史毫不在意的顾客也许只是出于喜好就购买这种新甲壳虫。怎么都行,“大众”车不在乎。它的名字永远不会改变。



其他文献
外出游玩跑高速经常会有别的车带起的石子打到我的车上,而且会有很多虫子尸体糊在车头和风挡玻璃上,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能防止这样的情况吗?  说实话我们也没太好的办法,这是跑高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对于虫子尸体,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在高速的休息区停车时用湿毛巾及时将未干透的虫子污迹擦掉,因为如果污迹干掉就会很难擦除。对于石子的问题国外有一种专门的发动机盖护罩,俗称“口罩”,国内也有卖,大约两、三百元,市面
期刊
我们都知道复刻是什么意思。在我心里,这是一个令人浮想连翩又极富情感色彩的词汇,似乎只是一提起,我便能想起那木刻板的模样,用感受轻抚过那凹凸不平的时光印迹,那细微的刻痕一笔一画再印在纸上,成为码满文字的书页,被装订一册册书藉。当木刻书藉重新复印,将会如《版本小言》所说:“‘善本’也不一定是初刻,有时复刻本,因作者删改增补过,或者复刻者精细的校阅音注过,会比原刻,或原作者刻,是更为优胜的。”于是乎,那
期刊
一个人抛弃所有去流浪,去旅行,那是传奇,因为传奇总是会掩盖一切顺利或坎坷;两个人携手同行游天下,去旅行,那是故事,因为故事很难一直更新并延续;一家人拖家带口走四方,去旅行,那是生活,因为只要有梦想,就会升起幸福的云朵。2012说来就来,许多人还在为预言中的那个2012争论不休,而我们却在继续做着旅行的梦。和妻芝麻闲聊,突然发现像我们这样拖家带口去旅行的,尤其是自助旅行的人,在国内真还不多见。  在
期刊
“繁花胜景随旧岁,返璞归真伴来年”,2011年1月11日,由新浪汽车主办、江淮汽车协办、全国200多家媒体参与的“瑞风Ⅱ和畅杯”2011年度十大汽车新闻评选”隆重揭晓。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汽车类网站,新浪汽车将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与之一同成长。我们期待2012年的中国汽车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收成。    2011年十大汽车新闻评选结果:  1.校车安全事故频发  2.大地震重创日系品牌  3.
期刊
巴特娄公寓,一对扶手的温情  “他的建筑让人们看到现实存在的神话故事。”——萨尔瓦多·达利  承认自己妒忌,对我来说从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但是我还是愿意坦然地承认,我嫉妒巴塞罗那那些每天在高迪建造的房子里上班的人。尽管在巴塞罗那呆了很多天,但是高迪设计出来的那些小小细节,仍然像是一部细节充盈、情结跌宕又永不落幕的奇幻剧,让人每天都期待它的上演和陪伴,让人期望能永远生活在其中。这种贪念就像那些只有
期刊
在雷诺-日产战略联合的大框架内,借助日产的帮助,雷诺重返墨西哥计划实施顺利。雷诺风景在日产墨西哥工厂正式投产,系雷诺与日产联盟后实施的第一个共同工业项目。  取得国际性销售成功的雷诺风景,将是登陆墨西哥市场的第一款单厢车。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等条件,在墨西哥日产工厂生产的2.0升16气门风景的技术特性业经严格调校:如根据当地海拔高度和燃油等级质量而调整过的发动机,长行程耐负荷的悬挂系统,抗灰尘的门锁
期刊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的瑞典王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880万人就拥有400万辆汽车,平均2.2人就拥有一辆汽车,其汽车普及率居世界排行榜第八位。采矿、冶金、机械、造船、化工、木材和食品等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规模也不大,主要集中在沃尔沃和绅宝·斯堪尼亚等汽车公司,目前也是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从小客车到大型载重汽车,在世界上都有较高的信誉。瑞典把公路建设列为优
期刊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部设在密西根州高地公园市。克莱斯勒车名响彻全球,其车名和公司之名源自其创始人瓦特.P.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公司前身是1907年建立的查莫斯汽车公司。1923年瓦特.P.克莱斯勒加入该公司,并于1924年发明了先进的高压缩比发动机,同年诞生了第一辆汽车——“克莱斯勒6号”。1925年6月6日,克莱斯勒公司正式在美国特拉华州宣告成立。  30年代,克莱斯勒公
期刊
恐怖的4轮怪兽——巨轮车赛    被称为MonsterTruck的巨轮车是赛车中的巨无霸,4只巨大的车轮比人还高,在观众的尖叫声中,能像碾蚂蚁似地将排在路面上的轿车碾成碎片,被称为最疯狂的车赛。除此之外,巨轮车还能在那些令普通汽车束手无策的烂泥地、沙滩及荒郊山野中大显身手,比赛通常是以2辆赛车对抗的方式进行,在泥泞中、沙滩上,2辆赛车疯狂地相互追逐和冲撞,机器的怒吼、金属的撞击、泥浆和沙土的飞扬以
期刊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一名车迷,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贵刊,从此便与贵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贵刊知识性很强,而且价位适中,确实是一份物有所值的杂志。我现有几个问题不太明白,希望贵刊“车迷园地”栏目能给予解答,谢谢!  1.厦门金龙客车的标志和长安微车的标志各代表什么含义?  2.现代轿车上使用铝合金车轮的越来越多,请问铝合金车轮究竟有何优点?  3.我听说国外许多大汽车公司都推出了“3L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