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经注》小札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2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卷二《河水二》:“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舍二水,参差夹岸,连壤负险相望。”1929年北平朴社刊行的范文澜《水经注写景文钞》、1933年商务印书馆断句排印《水经注》、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出版的王国维《水经注校》,均以“河水又东北会两川”,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解决实质问题。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或仓促应答,或置之不理,或保持沉默……这些问题无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  与课堂提问相比,教学话题则是由教师或学生根据课文提出的中心议题,并围绕话题同时产生一些新问题,然后开展讨论,探究课文内容。从而为我们打开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搭建一个生动
【正】 审美方式的主客分裂是由感性和理性的主体化引起的。主体化过程一方面是感性和理性在主体基础上的统一,另一方面是对古代客体理性的否定和对客体感性的引导,这两个方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课堂现象:欣赏一首乐曲时,老师不断地在聆听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或者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等,却不知这些声响早已破坏了乐曲的整体性,使学生
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理念,对于数学学习的效果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来激疑促思,但是能够主动思考的还仅限于一小部分学生,大多数学生还是在等待老师的提问,被动地思考。对于回答问题,很多学生只是关注结果的对与错,至于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去多想,对于别人的想法充耳不闻,长此以往,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调查研究中我发现,面对问题,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为切实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有必要积极变革教学方式,全方位创新教学理念,科学且多元化的采用“发 现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或者内容来进行自主发现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几乎是等于零,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既夯实“双基”,又培养能力,还能愉悦情感?要怎样教学才能既符合新教学理念,又针对农村实际,富有实效,真正实现“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语文课堂”的目标?经过几年的新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针对农村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巧借新农村背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家
<正> 哲学的提问方式可以从下述两个角度来规定:狭义地看,它是指哲学家确立自身理论观点的基本框架和基础,即它是哲学的理论观点的一部分,广义地看,哲学的提问方式可以归结为哲学家的理论本身,即提问本身就是其理论的表现。哲学的提问方式的不同就决定了哲学家个性和哲学观点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古典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中显得尤为明显。现代西方哲学和古典哲学的不同实质上就是哲学提问方式的不同。古典哲学采用的是what(什么)的提问方式,它强调的哲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去发现、去领悟、去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的限制,在自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定性差,课堂中往往三分钟热度,一会儿就坐不住了。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低年级数学比起语文教学更显得枯燥无味。低年级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习数学?下面,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一、兴趣——倾听的动力  1.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
【正】 商品供给与需求以及价格都是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并与市场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商品的市场价格同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比例之间有着内在的经济联系,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