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儿童真人秀节目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s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爸爸去哪儿》《饭没了秀》等一系列儿童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各媒体遍地开花,受到各年龄段观众普遍追捧。就目前儿童真人秀节目来看,虽然以各种体验方式提高孩子生活技能及知识,以丰富的呈现形式洋溢着轻松快乐的娱乐氛围,但是也暴露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导向方面的担忧。如何更深入地挖掘儿童天性,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以科学的方式正确引导家庭及社会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思考。希望我们的儿童真人秀节目在创作中,能够更多从儿童本位出发,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为着眼点,制作出既符合儿童天性,又能让家长及社会汲取科学教育理念的优质节目。
  一、“满足”成人的儿童真人秀节目
  从受众角度来说,人们往往基于自己的需求选择和使用媒介,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正因如此,可以从中分析出儿童真人秀出现及火爆的原因。
  首先,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存在疑惑:他们既希望孩子独立,又时刻想保护孩子;在释放孩子天性与设定规矩教育孩子之间不知所措……这些问题的存在令成人对于育儿知识、亲子关系类的节目产生需求。
  其次,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工作竞争和压力都很大,越来越多的父母缺少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产生心里隔阂。因此,父母们对于可以提供亲子交流的节目会产生需求。
  同时,《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歌舞类真人秀轮番“轰炸”荧屏,相似的节目模式,雷同的情感展现,难免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儿童真人秀节目的亮相,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儿童脱口秀、儿童才艺秀、儿童实践秀等真人秀节目,既满足了父母们的信息需求,增进亲子关系,还提供了消遣娱乐,释放情绪的作用。
  而从目前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来看,虽然这些节目以儿童的参与为主,但是主要受众往往不是孩子,而是成人。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观众主要是25岁到34岁的成人,占比达到34%,而4-14岁的观众只占5%。可想而知,当儿童真人秀节目成为成年人的娱乐需求以及吸收知識的需求时,孩子只是成为节目中的一个“道具”,一个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的“元素”。
  二、节目同质化、缺乏创新
  近年来歌唱类,表演类,竞技类等等不同领域的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相继被开发,当儿童真人秀节目带给观众童真和欢乐之时,不难看到其节目内容和模式开始出现同质化走向。儿童才艺展示,儿童实践活动,亲子互动游戏等等,每种类型下基本都有同类节目在互相竞争,缺少分辨度。例如,《爸爸回来了》热播之后,《超人来了》《爸爸请回答》《放开我北鼻》等相似综艺节目纷纷亮相,不仅名字类似,也大多以明星亲子,旅行、完成任务的内容为主 。再比如:青海卫视《老爸老爸看我的》和浙江卫视《人生第一次》都是父母让孩子第一次独立出门完成相应任务,然后在演播室观看、讨论、内容极度相似。
  如雨后春笋出现的大量同质化儿童真人秀节目,不仅让观众为之迷茫,也难以长久的吸引观众。儿童真人秀节目虽满足了受众需求,但是当观众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一群孩子唱歌跳舞,一群孩子和主持人对话,一群孩子在外景完成任务,还有明星带着孩子体验生活……观众是否会产生疲倦心理呢?
  我国推行“四级办电视”方针,全国从中央到省、市、县以及各类付费频道,总计有数百个电视频道。如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吸引更多观众是很多电视频道共同的目标。于是出现了一档新节目火了之后,类似形式和内容的节目便蜂拥而至,同类节目在各地出现同质化竞争的趋势。如《超级女声》火爆荧屏之后,大批平民选秀节目跟风模仿,《中国好声音》赢得高收视之后,《中国好歌曲》《中国好民歌》等一大批同类节目也相继推出。从大环境来看,在国家政策、制作成本,创收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电视节目制作开始了创新-同类模仿-创新-同类模仿的循环,儿童真人秀节目也是如此。而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不仅无法吸引观众,也不利于资源整合,造成资本的浪费。
  三、“童年”的过度消费
  随着国内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孩子们参与的各类节目越来越多,而观众眼中的“孩子”也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不难发现在很多儿童参与的节目当中,他们的穿着打扮,说话方式愈加成人化,一些综艺节目当中,甚至可以看到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孩子唱着情歌,说着挑逗性的话语。而从儿童真人秀节目来看,涌现着大批家长将孩子送去“体验生活”“参加实践”,美其名曰磨炼孩子,但是这种过早的将孩子放在镜头前,让所有人对孩子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和建议,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内心是否能够承受呢?
  《爸爸去哪儿》每期节目的播出,都伴随着网络上对不同明星子女的点评、比较和排名,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素质也总是津津乐道,有人羡慕赞许,也不乏嫉妒讽刺。如一个孩子参加了第一季节目后,至今网络上仍会出现孩子娇生惯养,消费过度等言论。这些方式虽然体现了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重视亲子关系,但是原本旨在加强亲子关系的节目,最后出现了以分数排名来衡量孩子的表现,或者成人教育方式的评判,未免有些滑稽。不仅网民们用这种独断的方式评价一个孩子或者他们的父亲、家人,会对孩子形成伤害;来自成人世界的喧嚣与浮躁也会影响他们的成长。而有些节目当中,设计的“实践”项目并不实际,现实中对孩子的指导意义不大。现今社会中,大多父母不愿意也不敢让孩子单独出门,父母也很难有大把时间陪伴孩子,只能说这些节目映射的是成人对教育子女,进行亲子互动的一种理想化心理,只有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才能得到内心满足。
  因此,大量的儿童真人秀节目,单纯天真的孩子成为了娱乐卖点,用来博人眼球,赢得高收视。当“童年”被放大在电视荧屏,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被贴标签,议论探讨甚至抨击讽刺,孩子们的童年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费”,逐渐“消逝”。
  四、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建议
  (一)从“儿童本位”定位节目 关注儿童心理创作节目   从刚才的分析来看,目前我国儿童真人秀节目都是从受众需求出发,从成人的思维出发,让孩子们来参与,从而做出促进节目收视率提升所需要看到的效果。然而创作这类节目,真正要注意的是儿童的收视心理。在节目中不仅要把儿童当成娱乐的工具,也要给孩子们释放天性,娱乐玩耍的空间。儿童真人秀节目应该让儿童说自己的话,表演自己的节目,寓教于乐,重秀轻选,注重孩子的心理承受,个人感情等问题。
  儿童真人秀节目的相关创作团队,应该充分了解儿童心理,与孩子们多沟通,甚至可以做相关问卷调查,了解孩子的需求,只有真正进入儿童的世界,才能制作出符合儿童天性,寓教于乐,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二)节目创新的同时,保“真”去“秀”
  目前儿童类真人秀节目几近饱和,要想节目能够更加吸引观众获得好评,从“收视大战”中分一杯羹,就要从理念、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节目创新,形成有特色的品牌节目,而不是一味跟风和模仿。例如成人设置孩子第一次独立外出完成任务这样的内容,就较为单一,也大多没从孩子们的本心考虑,如果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商量任务内容,互相交流的过程,不仅具有可看性,还能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和成长背景等。这样还能做到保真去秀,努力將孩子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而不是利用或者制造孩子的天性博人眼球。再如:在实践类真人秀节目中,可以在年龄段上进行细分和挖掘,如9~14岁孩子,他们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们成长中的惊喜和烦恼有哪些……这些都是节目可以思考和开拓的方向。
  (三)节目内容寓教于乐
  受众都希望看到轻松娱乐的儿童真人秀节目,也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观看节目扩展视野,增长知识。作为责任媒体,就应该起到“把关人”的作用。提供给孩子和家长正确的价值观和信息。节目的制作上应该注重娱乐和知识的融合,寓教于乐,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在了解和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将教育与娱乐相结合,通过各种娱乐的形式将知识传达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娱乐的世界里,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获得知识和智慧。
  四、总结
  儿童真人秀节目的创作团队应该时刻从儿童心理,儿童行为,儿童认知等细节入手,尽量还原孩子们天真无邪、单纯可爱的生活状态。淡化噱头、世俗与功利的人为设计痕迹,力求做到儿童真人秀节目纯粹自然,让它成为孩子们成长、成熟的陪伴者。
其他文献
谁都希望孩子们手中有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描绘出大千世界中的千变万化,心灵空间中的奇思妙想。作为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准确地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是小学语文中的教学重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阅读也是一个学生学习和实践有效的渠道。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和阅读练习,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
期刊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而简便计算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让一些计算更加快捷、简单。因为它方法的特殊,所以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细心,更多的是他们思维的灵活性。长期的中高年级教学,发现这部分知识学生容易反复,从整数的简便计算开始,然后到小数的简便计算,再到分数的简便计算,学生总是能出现相似的错误。由此可见,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对简便计算教学的
期刊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每个人的思维空间是有限的,只有在相互交流、启发中,学生们的思维才能互相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涨。同时又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教学。由于它有种种的好处,故而被广泛地采用,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执教者都有意识地采用这一环节,但由于课堂容量、学生的素质
期刊
众所周知,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而问题恰恰是学生在充实的生活中却无从下笔!作为语文老师,我着力从“提取生活信息落于笔下”这个关键点切入。随着学生的脚步,不断地变换角度,变换旋律,从生活中得到丰富的习作材料,让作文教学变得富有生活味儿。  一、导,扶学生行路  《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 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孕育过程,这也是生命传承的意义,我要扶着他们走一程
期刊
低年段的学生识字不多、词汇有限,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作为低年段语文教师应从何处着手,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我认为可以从字词的积累、说话的训练和朗读的指导着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重视识字訓练,加强语言文字积累  积累词语是学生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基础。无疑,识字成了低年段最主要的任务。识字的渠道有很多,主要是课内随文识字和生活中识字。  1.随文识字,由内引外  低年段的识字量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
期刊
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前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叫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将课堂引入生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要有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孩子就像一个个初升的太阳,面对教育形式的日益更新,不少的老师与父母都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合作,在教育中形成共育力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下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关注的话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对如何做好家校共育的几点看法:  一、
期刊
太极拳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派的健身项目。太极拳要求形、神、意、气的统一,修身与技艺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和谐”观。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逻辑分析法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述论。  二、太极文化的产生与太极拳的形成  太极拳成型于中国明末清初的封建社会,虽然距今只有300多年
期刊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如何促进幼儿园、家庭、社会的“金三角”互动,形成全方位、系列化的教育体系,是时代赋予幼儿科学教育的新内涵。  一、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家长是影响孩子的关键
期刊
随着国家大力普及职业教育,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层次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生源素质与比发达地区差距比较大,班级管理工作也就难度大。班级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管理,班级的管理又主要集中在班主任的身上,因此,研究班级管理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面对还具有可塑性的孩子的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