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动力?组织语文活动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33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实践”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高频词,新《课标》要求“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激发学生动力,开展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以此来培育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实践 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一线语文教师学习热情高涨,踊跃探索。笔者发现,语文“实践”是新《课标》中的高频词,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也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
  新《课标》的这些表述,都在启迪一线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静止”的一间教室里,不应让指定的教材绑住学生的手脚;唯有打开教室的“大门”,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投身到系列的语文活动中去,进而探究和感悟。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语文学习资源,走上开放、多样的语文课程之路。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以下语文学习活动,试图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一点探索。
  一、词序互换,感受汉语魅力
  汉字是独立的语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词语代表一定的含义;有时更换它们内在的顺序会产生新的含义,如“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前者侧重于“失败”,与能力不行、机遇不好有关;后者强调“战斗”,与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挂钩。教师追问学生:你能写出类似的吗?经过提示,学生写出一组意义相反的词语,“事半功倍”“事倍功半”,前者强调做事用时短、效率高,后者则指做事耗时多、效率低。
  有时更换词语的内在顺序,则会产生新的词语,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含义差别巨大,我让学生模仿教材中“蜜蜂—蜂蜜”的示例,学生小组讨论后,分小组在黑板上板书如下:“水流—流水”“奶牛—牛奶”“国王—王国”“故事—事故”“色彩—彩色”“过错—错过”“过去—去过”“自私—私自”“黄金—金黄”“白银—银白”“白雪—雪白”“牛黄—黄牛”“肉牛—牛肉”“锁门—门锁”“上山—山上”“科学—学科”“刷牙—牙刷”“天上—上天”“上海—海上”“上网—网上”“公主—主公”“风扇—扇风”……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说:“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咬文嚼字》)笔者以为,以汉字词语组合的特殊规律为切入点,在“词序互换”的语言实践中,让学生进行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渐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从而培育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
  二、朗读比赛,浸润诗歌芳香
  诗歌是用来诵读的,不同题材的诗歌有不同的诵读要求。苏轼与柳永的词,适合不同的人,应配以不同的器乐演奏来诵读,这早已成为一段佳话。(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我们整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相关内容,以“吟诵青春、千古江山”为主题,进行诗歌诵读比赛,要求学生精心挑选两首诗歌,写出串词,挑选合适的配乐和合适的插图,营造诵读的背景氛围;要求学生辅以姿态语言,以恰当的肢体动作呼应诗词内容。学生诵读最多的作品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食指的《相信未来》、戴望舒的《雨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些诗歌,或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或对未来充满希望,或抒发一种不可言说的惆怅,或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建功立业的复杂情绪,以此来培育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
  比赛前,我给学生讲授简单的诵读技巧,如停连,“停”指的是停顿,从句意相对完整的角度出发,“我要用手/指那涌现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天边的大海”;“连”指的是的语气的连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看”统领下文、一以贯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语句与语义的连贯。如重音,“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中的“之所以”要重读,以示强调;如节奏语速,“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节奏缓慢,带有一定的抒情色彩。我们还给学生听名家的朗读示范,如童自荣朗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康震朗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郑伟朗读柳永的《蝶恋花》,让学生亲身感悟,获得对诗歌诵读的直接体悟。
  三、咀嚼名句,探寻情思哲理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让学生寻找自己最喜爱的名句进行赏析,写出名句对自己的启迪。
  艾青的“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告诉我们: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不再返回,生活需要我们努力去奋斗,就像逆水行舟一样。巴尔扎克的“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让我们知道: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各种困难与挫折,昂贵的痛苦和厄运往往让一个人成了伟人。毛泽东的“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则告诉我们:要做的大事太多,唯有珍惜时间才行。顾城的“人生如蚁而美如神”告诉我们:尽管生活琐事纷繁,人们如同蚂蚁般卑微渺小,然而我们的思想、精神却因自由飞扬而美丽无限!郭小川的“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给学生的启示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勇于向前、永不放弃,以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迎接一轮新生的太阳;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熬过黑夜,迎来光明。加缪的“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让学生懂得:当我们经历过某种挫折和失败,要谨记当时承受的病痛,它会时刻提醒你曾经经历过的挫折,每段病痛都是一种成长;吸取教训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病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选取这些名言警句,学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选取名句的过程,就是学生高尚情操、美好品德的自我培养过程。名言警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让学生反思和借鉴:珍惜时间,精神自由、灵魂飞扬,克服困难、经受挫折。学生求学辛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非一蹴而就,我用现代诗人汪国真《热爱生命》中的一句话来勉励他们: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提出之后,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明显已经不能适用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时代,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转换师生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通过营造班级良好的阅读气氛、以疑引读、以情诱读、以读诱思这四点来深入分析,来进一步构建语文素雅课堂。  关键词:引读诱思 教学策略 阅读习惯 思考能力  语文这门学科的
摘 要:本文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中外历史整合教学,中外演进,清晰梳理,构建空间感知;中外联系,整体研究,深化历史意识;中外对比,扩展视野,培养综合思维;中外融合,尊重包容,引导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改进《历史与社会》教学,从而逐渐渗透、培育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中外整合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呈现  现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采用文明演进的框架,对人类中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身心快速成长。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职业教育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大。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教育管理者在注重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问题 教育途径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当中很大
摘 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学校不能按时开学,全国中小学均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式的剧变,令教师、学生、家长措手不及,期间网络远程教学的得失颇值得总结。本文针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通过课前知识获取、课上知识内化、进行问题设计等手段优化网络教学,同时利用学生在家学习这一特点实现家教一体化,让家长和教师同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 网络教学 策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启动,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相融合并深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多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适时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让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并且不再拘泥于课堂,实现了对课堂学习的延伸,从而让学生从全方位学习中汲取充分的学科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多样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多种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提供了技术支持。
摘 要:班主任是除了家长以外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也是在教师中最了解学生的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班级中的归属感,甚至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模式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然后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对策。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困境 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够理解重要概念、把握概念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从而提升逻辑思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  (二)学生能够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学以致用,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  二、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  (二)难点:学生能够用现象解释概念
笔者近年常被邀请参加市县语文阅卷,阅卷间时常翻阅些低分作文,发现有些作文内容写得不错,但是书写并不美观,部分学生的书写甚至很糟糕,以致无法辨认。可见,作文的低分和书写有很大关系。目前作文评分,虽然书写分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书写的好坏会影响阅卷老师的阅读速度,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最终影响评价结果。所以写好硬笔字显得异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指导学生练好硬笔书法呢?结合教学实
作业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科学有效地设计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传统的作业设计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作业设计有很多优点,比如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训练。但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行反思可以发现,传统的作业布置,往往喜欢搞“题海战术”“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表格、图画、广告和说明书等,具有容量大、生活化、实用性等特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學应当引进“支架式”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取策略,巧搭支架,拓宽教学渠道,从而达到优化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 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由不连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组织的一种文本,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表格、图画、广告和说明书等,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