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应试教育思想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突破性进展,学生的个性难以发展,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片面地将高考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从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对创新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可以说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所需人才的必备素质,同时进行创新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关注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将创新教育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水平。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高考形式的严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关注点,更多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训练,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落到实处。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教育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摇篮,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使学生成长为新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真正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下面我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破思维束缚,鼓励学生质疑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模仿和抄袭。”对于高中生而言,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长期以来的学习训练在帮助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限制他们自身的个性发挥,形成思维定式,高中生习惯于呆板而僵硬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在长年累月的学校生活中,在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高中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摒弃固定式思维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达到敢想敢问、会想会问的效果。很多教师喜欢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学生下定义,这种做法严重限制学生的个性发挥,同时也剥夺他们自由思考的可能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气氛,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在愉快的情绪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升,这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关键。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正是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表述不同见解,彼此交流,实现对教材全方位、多方面的研究。
二、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开放课堂
高中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并打造开放而多元的课堂,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不要用所谓的教师权威压制学生,而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为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高中生并不是学习的机器,也不是仅仅为了参加高考而学习,教师应学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的距离。例如在教学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谈谈自己对于中国诗的理解,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此外,学生对于一门科目的喜爱往往直接来源于对教师的喜爱,语文教师更应该丰富自身的人文涵养,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吸引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欣赏教师的言行举止并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教师首先要创新,起到表率的作用。
三、发挥人文精神,注重阅读积累
很多教师尽职尽责,但是对于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始终效果不佳,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或者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而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偏颇。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高中阶段,教师更注重的是对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的运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这导致很多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最终成为“纸上谈兵”的过程,其实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学术性人才,更是为了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对此,教师必须注重语文学习的灵活性,不仅仅将一份试卷和一个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剥夺学生进行创新的机会。创新能力的提高往往来源于语文的人文性,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产生更积极的创新欲望,使语文学习与创新相结合,语文学习也因此而更缤彩纷呈。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别人的思想,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能自己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外,语文最重要的两个构成元素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学习是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可以说语言和文字是语文的载体。学生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创新,而这种创新精神需要一定的语文基础,只有具备坚实的语言和文字基础才能发挥创造性。因此,学生应丰富阅读积累,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表达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最佳助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避免教育的功利化,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洁.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4).
[2]赵海霞.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9):190.
[3]殷进.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青年,2014(5).
[4]宋园园.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72.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高考形式的严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关注点,更多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训练,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落到实处。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教育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摇篮,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使学生成长为新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并发挥语文的学科优势,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真正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下面我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破思维束缚,鼓励学生质疑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模仿和抄袭。”对于高中生而言,从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长期以来的学习训练在帮助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限制他们自身的个性发挥,形成思维定式,高中生习惯于呆板而僵硬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在长年累月的学校生活中,在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高中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摒弃固定式思维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达到敢想敢问、会想会问的效果。很多教师喜欢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学生下定义,这种做法严重限制学生的个性发挥,同时也剥夺他们自由思考的可能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气氛,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在愉快的情绪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升,这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关键。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正是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表述不同见解,彼此交流,实现对教材全方位、多方面的研究。
二、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开放课堂
高中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并打造开放而多元的课堂,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准备。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不要用所谓的教师权威压制学生,而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为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高中生并不是学习的机器,也不是仅仅为了参加高考而学习,教师应学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师生的距离。例如在教学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谈谈自己对于中国诗的理解,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此外,学生对于一门科目的喜爱往往直接来源于对教师的喜爱,语文教师更应该丰富自身的人文涵养,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吸引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欣赏教师的言行举止并从中受益,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教师首先要创新,起到表率的作用。
三、发挥人文精神,注重阅读积累
很多教师尽职尽责,但是对于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始终效果不佳,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或者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而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偏颇。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高中阶段,教师更注重的是对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的运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这导致很多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最终成为“纸上谈兵”的过程,其实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学术性人才,更是为了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对此,教师必须注重语文学习的灵活性,不仅仅将一份试卷和一个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剥夺学生进行创新的机会。创新能力的提高往往来源于语文的人文性,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产生更积极的创新欲望,使语文学习与创新相结合,语文学习也因此而更缤彩纷呈。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别人的思想,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能自己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外,语文最重要的两个构成元素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学习是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可以说语言和文字是语文的载体。学生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创新,而这种创新精神需要一定的语文基础,只有具备坚实的语言和文字基础才能发挥创造性。因此,学生应丰富阅读积累,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表达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最佳助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避免教育的功利化,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洁.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关爱明天,2015(4).
[2]赵海霞.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9):190.
[3]殷进.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青年,2014(5).
[4]宋园园.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