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说家而言,最大的尊重与欣慰,莫过于一个好读者。从此角度而言,12月10日的莫言理当很欣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里,对他的解读相当精彩。你可以看到以下漂亮的关键词:嘲笑、讽刺、攻击历史的谬误、高密东北乡、民间故事、饥饿、想像力、农民。
授奖词最后,有些名字被提及了: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如你所知,最后这个名字,也许最接近莫言的心坎。
实际上,如果你了解马尔克斯笔下的马贡多,而且知道马贡多的最初灵感来自福克纳小说里反复出现的,著名的虚构乌有之乡约克纳帕塔法县,那么,莫言小说里周而复始的,张扬的、狂欢的、乡土的高密县,你也不会太陌生。实际上,莫言在他的小说及序言里,还提到过另几个名字。在《红高粱》里,他完全重现了略萨的一个情节以表致敬,而且在注释里自加说明;在《四十一炮》的后记里,他提到了君特·格拉斯,以及《铁皮鼓》里那个不会长大的孩子。
一个小说家愿意提及并致以敬意的大师,通常会映照出那个小说家自己。马尔克斯和略萨,两个以魔幻为外表、终身为拉丁美洲的历史与政治风云呼告的人;君特·格拉斯,同样亦幻亦真,而且喜欢描写二战时期德国人精神状态的大师。拉伯雷的《巨人传》可能是史上最嬉笑怒骂的小说之一。把这些揉成一气,就是诺奖官方对莫言的看法了。
再往细一点猜测:授奖词里,提到了莫言的一些具体作品。《酒国》,着眼点是对中国计划生育的嘲讽;《蛙》,同样如此。《丰乳肥臀》,诺奖着重的是此小说描述了1960年的大跃进和饥荒。而有趣的是,诺奖授奖词并未提及《红高粱》和《檀香刑》——前者的重点是抗日时期的高密乡动态,后者则是1900年山东人民反德国暴动的故事。你可以说:对后两部小说的题材,似乎诺奖就稍微不那么关心了。
如果回忆四十多年前,同为亚洲人的川端康成领奖时,你会发现,诺奖更在意川端康成的技法,赞美他拥有屠格涅夫的感性,赞美《古都》对日本古文化的描绘诗情画意。换句话说,诺奖委员会眼里,川端康成更像个古老文明的绘画家。而现在,莫言却更被当作一个嬉笑怒骂的揭示者——至少,诺奖试图把他定位成这个形象。
一个小说家可以有无数的定位,一如马尔克斯认为海明威总在描述“胜利之无用”,可是1954年诺奖授奖词却赞美海明威的勇气。但有趣的是,在诺奖授奖词之前,莫言还从没有披上过这么大胆、泼辣、具有批判者色彩的外衣。他一直在写小说,但从来没有直白地把主张大肆表达。
在中国普罗大众——确切说,是阅读量越来越少的普罗大众——眼里,他更多被当作张艺谋两部电影《红高粱》和《幸福时光》的小说原著作者,我有个朋友在读罢《檀香刑》之后认定他是个笔法锋锐挑战感官的小说家。可是在2012年12月,忽然之间,瑞典人公开揭示:莫言是个嬉笑怒骂的攻击者,是个用华丽的想像力描述农民苦难的作家。
在他的晚宴答谢词里,莫言没有如当年川端康成那样,做《美丽的日本与我》似的经典对白,对那些需要报纸头条的人们,他只给了一句话,“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扔给西方人思考,多半又会进入禅宗道家式的思辨里。但换个角度想一想:
在他得到诺奖、戴上“打破命运和政治的牢笼”这些冠冕之前,他的批判,他的破坏力,一直隐而不发。他把一切都留在小说里,没有张扬宣言——一如马尔克斯从来不号召人们做什么,只把他对拉丁美洲的爱、恨、惆怅、感叹和希望,写进小说里。从这个角度讲,他们都没有“用处”,都不够实用主义。然而这却是文学的意义所在:无论什么样的政治环境、无论多么严苛的言论控制,作品一旦写好了,就存在那里,只是需要好的读者去阅读,把这座疑似冷却的火山里的火焰找到,然后带到人间。
从这个角度讲,诺奖委员会是个好读者:他们重新定义了,或者说,解释了莫言的小说,然后把这片火焰点到全世界都看得见。
授奖词最后,有些名字被提及了: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如你所知,最后这个名字,也许最接近莫言的心坎。
实际上,如果你了解马尔克斯笔下的马贡多,而且知道马贡多的最初灵感来自福克纳小说里反复出现的,著名的虚构乌有之乡约克纳帕塔法县,那么,莫言小说里周而复始的,张扬的、狂欢的、乡土的高密县,你也不会太陌生。实际上,莫言在他的小说及序言里,还提到过另几个名字。在《红高粱》里,他完全重现了略萨的一个情节以表致敬,而且在注释里自加说明;在《四十一炮》的后记里,他提到了君特·格拉斯,以及《铁皮鼓》里那个不会长大的孩子。
一个小说家愿意提及并致以敬意的大师,通常会映照出那个小说家自己。马尔克斯和略萨,两个以魔幻为外表、终身为拉丁美洲的历史与政治风云呼告的人;君特·格拉斯,同样亦幻亦真,而且喜欢描写二战时期德国人精神状态的大师。拉伯雷的《巨人传》可能是史上最嬉笑怒骂的小说之一。把这些揉成一气,就是诺奖官方对莫言的看法了。
再往细一点猜测:授奖词里,提到了莫言的一些具体作品。《酒国》,着眼点是对中国计划生育的嘲讽;《蛙》,同样如此。《丰乳肥臀》,诺奖着重的是此小说描述了1960年的大跃进和饥荒。而有趣的是,诺奖授奖词并未提及《红高粱》和《檀香刑》——前者的重点是抗日时期的高密乡动态,后者则是1900年山东人民反德国暴动的故事。你可以说:对后两部小说的题材,似乎诺奖就稍微不那么关心了。
如果回忆四十多年前,同为亚洲人的川端康成领奖时,你会发现,诺奖更在意川端康成的技法,赞美他拥有屠格涅夫的感性,赞美《古都》对日本古文化的描绘诗情画意。换句话说,诺奖委员会眼里,川端康成更像个古老文明的绘画家。而现在,莫言却更被当作一个嬉笑怒骂的揭示者——至少,诺奖试图把他定位成这个形象。
一个小说家可以有无数的定位,一如马尔克斯认为海明威总在描述“胜利之无用”,可是1954年诺奖授奖词却赞美海明威的勇气。但有趣的是,在诺奖授奖词之前,莫言还从没有披上过这么大胆、泼辣、具有批判者色彩的外衣。他一直在写小说,但从来没有直白地把主张大肆表达。
在中国普罗大众——确切说,是阅读量越来越少的普罗大众——眼里,他更多被当作张艺谋两部电影《红高粱》和《幸福时光》的小说原著作者,我有个朋友在读罢《檀香刑》之后认定他是个笔法锋锐挑战感官的小说家。可是在2012年12月,忽然之间,瑞典人公开揭示:莫言是个嬉笑怒骂的攻击者,是个用华丽的想像力描述农民苦难的作家。
在他的晚宴答谢词里,莫言没有如当年川端康成那样,做《美丽的日本与我》似的经典对白,对那些需要报纸头条的人们,他只给了一句话,“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扔给西方人思考,多半又会进入禅宗道家式的思辨里。但换个角度想一想:
在他得到诺奖、戴上“打破命运和政治的牢笼”这些冠冕之前,他的批判,他的破坏力,一直隐而不发。他把一切都留在小说里,没有张扬宣言——一如马尔克斯从来不号召人们做什么,只把他对拉丁美洲的爱、恨、惆怅、感叹和希望,写进小说里。从这个角度讲,他们都没有“用处”,都不够实用主义。然而这却是文学的意义所在:无论什么样的政治环境、无论多么严苛的言论控制,作品一旦写好了,就存在那里,只是需要好的读者去阅读,把这座疑似冷却的火山里的火焰找到,然后带到人间。
从这个角度讲,诺奖委员会是个好读者:他们重新定义了,或者说,解释了莫言的小说,然后把这片火焰点到全世界都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