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场作文常见失误及其对策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高考考场环境的紧张气氛及考生内心的心理压力等种种因素,许多平时能写好作文的考生也可能会出现临场失误。如果真的“马失前蹄”了,该怎么办呢?
  笔者认为考生即使发现自己临场作文出现了失误,也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而要想方设法地加以补救。否则过度紧张或惊慌,则会导致大脑一片空白,找不到对策而白白丧失良机。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常见的临场作文失误与补救办法。
  常见失误一:思维短路
  有些考生也许是由于心理紧张,也许是由于平时阅读积累不够,在临场作文的时候,突然脑袋里面一片空白,一下子不知道用什么材料来写作文,无从下笔。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思维短路。
  补救办法
  无论如何,考场作文总得写。在这里,笔者教你几招,或许可以让你从“山穷水尽”之中走出来,寻找到“柳暗花明”的写作阳关道。
  第一招:回忆自己平常最熟悉的生活素材特别是作文素材,多方挖掘。应该明确,一则事例可以证明的观点不是惟一的,而是多元的。当多方搜索也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时,不妨把以前用过的很熟悉的事例想一想,看看能否用在文章中。这样一来,我们也许可以从熟悉的生活素材中寻找到一个角度来写自己的文章。当然用这一方法,一定要注意详略的处理。能证明中心、围绕话题的部分要详写,和中心、话题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
  第二招:仔细翻阅手中的试卷,从中寻找和发现写作素材。当你搜索枯肠、苦思冥想而不得时,不妨把近在眼前的试卷翻一翻,或许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收获。不仅试卷中的文言诗文可以用来做写作文的材料,还有现代文阅读材料或者是其他试题中的语句甚至一个词语都可以引起我们的联想,触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从而打开我们的写作思路。当然,这一招是不得已而为之,在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处理材料,千万不要牵强附会。
  第三招:回想学习过的课文,作文素材取之不竭。把课文中涉及的名人事例、名篇名句、典故诗词搜索一遍,一定会有切合作文题目的素材。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只要能合理利用,素材就会“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时候我们的写作思路就会如泉水一样汩汩而流了。
  常见失误二:离题偏题。
  由于高度紧张或粗心大意等原因,“离题偏题”是考生在写考场作文时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头痛的问题。而聪明的考生却能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发现“离题偏题”,及时纠正,从而使自己的考场作文获得高分。
  补救办法
  考试作文过程中,我们考生至少要进行两二次的“题旨”检查,发现“离胚偏题”,不要惊慌,要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使行文最大限度的贴近题意。如是写了一两段就发现“离题偏题”,那就停下笔来冷静地审视已写的内容。如果这些内容在后面还有挽回的余地,就当机立断,利用有用部分努力向正确方向靠拢:如仔细审视后发现已写部分没有利用价值,就一定要大胆舍弃,忍痛割爱,重新开始。如是写完全文后,才发现文章“离题偏题”了,那也不必惊慌,我们也可以在文章结尾补写一两段甚至是一两句突出主旨强调主题的话,形成“逆挽”之势。这样,或许可以使文章显得奇峰突起、跌宕起伏、曲折有致,收到点铁成金、化拙为巧的效果。
  常见失误三:中心不明
  有些考生因为写作文时并没形成明确的写作意识,动笔的时候也没有清晰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笔下的文字完全是自己内心感受的客观表现,所以。文章往往出现以下现象:(1)主题游移不定,多个中心。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本身写作范围和“话题”就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有些考生或者是怕偏题,或者是思考不成熟、不深入。难以取舍,面面俱到。所以,造成文章多个意思,多个中心。(2)散乱无中心。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只要是与话题有关的内容,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补救办法
  要使文章中心明确,必须注意:(1)明确中心。也就是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意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含蓄,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否则“意多乱文”。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2)紧扣中心。选取的材料,表达的感情或观点,一定与中心密切相关。无关的话不说。反面的话为避免极端。也只能略说。如果发现材料不当,要寻找要与中心的共同点,用议论性的话(小观点)拉回来。(3)点明中心。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显豁。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具体方法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还要注意点题,既要点标题,也要点话题。此外,也可以在不同段落中,尽可能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来突出你要写的主旨。
  常见失误四:用例不当
  有的考生审题立意都正确,可得分却并不如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例子不当。考场作文用例不当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情形:(一)引用的例子与主旨无关。这种情况无法挽救,只能舍弃:(二)引用的例子能体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但阐述不够明确,致使阅卷老师没有看出这个例子的用意。因为每一个素材都不可能只具有单一的用途,它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会表现不一样的主题,所以被判为用例不当是完全有可能的。
  补救方法
  要明示用意,就需要考生仔细分析所要引用的例子,分忻这个例子包含哪方面的意思,这些含义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你要用的是例子哪个角度的含义……这些信息,在行文过程中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一般说来,用作论据的事例应注意占今结合、中外兼收,文理渗透——所有适合于说理范畴的,都可以作为撷取之例。这样的论据才具有代表性。
  此外,还有些例子虽然具有某种意思,但是这种意思比较偏,或者说尚有争议,最好不要用,这就是所谓的谨慎出新。
  常见失误五:结尾无力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文章结尾如果结不好的话,会让人觉得作者功力有限,虎头蛇尾,有时还会引起阅卷老师的怀疑_——开头写得不错,结尾怎么这么一般啊,会不会开头是从哪里抄的呢?这样,阅卷老师可能就会对你的整篇文章产生一定的误判。
  其实,文章对于结尾的要求无非是:①能扣紧主题,照应开头及前文;②能深化或升华文章主旨,引入思考;③漂亮有力,发人深思,引人联想;④具有一定的回味余地。
  补救方法
  结尾首先要保证能再次强调文章主旨,要保证你的结尾与题目能形成照应,起码要在结构上显得完整,其次才是去追求优美、哲理、蕴义,及升华主旨、深化文章主题等作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同学们一是要积累一些有文采、富有哲理性的素材,比如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幽默典故等;二是要学会将积累的材料巧妙地使用,比如将诗词上下句(片)拆开,一句用在开头,一句用在结尾,形成天然的首尾呼应,或者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达到豹尾的效果。
  常见失误六:时间掌握不当
  平时考试训练,写作书写蛙约在千字左右,照理说屡次训练不应该出现作文不能按时成篇的现象。可实际情况诸如上述三种危机均可导致作文不能按时成篇,而一旦发现自己在时间掌握上的失误以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补救办法
  (1)如果因审题、列提纲费时过多,眼看“慢工出细活”不能完文,就要抢时间,按照已拟就的提纲,采用粗线条成文,保证头、中、尾的完整性;(2)对不必要的内容要忍痛割爱;(3)如果因雕琢“凤头”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就要快刀斩乱麻,迅速调整布局,缩小“肚”的容量,力争安上尾巴,即使“鼠尾”也行,切不可为再塑“猪肚”而使文章不能成篇。
  【相关链接】
  题目出现在薄弱环节上怎么办?
  有的考生擅长写记叙文,写起来文从字顺。得心应手,但写起议论文来却难以顺理成章:有的考生擅长写议论文,写起来走笔似飞,但写起记叙文来却捉襟见肘,文不达意,如果试题恰出在自己薄弱环节时,这时千万不要见而生畏,应该顺向应变,扬长避短,要知道作文是一种创作艺术,只要不离命题宗旨,其文体、立意、布局、选材、表达,绝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种方法。擅长写记叙文的同学当遇到议论文试题时,要尽可能地采用事实论证法,在概述事实论据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记叙优势,做到露巧藏拙。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遇到记叙文试题时,也要做到绣花衬叶,争取在记叙的过程中阐发一些精当的议论,制作一二句警句,来个“万绿丛中一点红”,以博取评卷者的青睐,提高作文的等次。这种以俊遮丑的方法,绝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补救危机的一种良方。
其他文献
I.完成句子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  1. He has made it clear that he_________(宁愿睡觉也不愿逛街).(than)
期刊
2008年高考湖北卷多项选择题在整体的考查方向和范围上与去年相比无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特别是对英语中的各大词类(尤其实词)在所创设的特定语境中对词汇识记的考查更显得突出些。考查内容如下图所示:
期刊
观念即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看法和处事原则。正确的观念能产生积极的信念、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对个人而言,改变观念,你就能改变命运。是观念,而不是环境在决定你的命运。  人的本质是观念,与人打交道,大多数是在与某些观念打交道。人与人之间能力不会相差很多,但观念会相差很多。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首先就来自有正确的观念。我们常说胜败一“念”之差,按现代的说法就是
期刊
上  篇  【真题聚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
期刊
一、2009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并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本次试卷的命制比较理想地完成了2008年高考英语学科的考查目标与任务。为使本项工作稳妥发展,日臻完善,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学校参考。
期刊
回顾湖北自主命题的这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在命题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即越来越重视教材。暂且不说语言知识的考查,单就语言运用题来看,试题源于教材,所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包含在语文教材中,但是又不拘泥于教材。这不得不让我们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高考与课本的关系。我们不妨先看看近几年全国统一考试湖北语文试卷的语用题。  2006年湖北高考卷第21题  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
期刊
where可用于引导定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其用法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时有考查,现将其用法作一归纳和分析:
期刊
Friendship with oneself is all important, because without it one cannot be friends with anyone, else in the world.
期刊
命题主旨与形式  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考查考生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四个选项都是用现代文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进行的概述,实际上语言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与否,考题设置的每一个选项所需要的阅读区间都不是很大,设置的错误点也不是很大,不需要考生分析全文才能得出结论,只要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完全可以找出选项与原文的不同。  干扰项设置
期刊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起伏跌宕才能引人入胜。要造成曲折、形成波澜,常用抑扬手法。抑扬可以造就转折、形成波澜。但要注意把握抑扬的分寸。作为手段的抑或扬,既不能不足,又不能太过。抑扬不足,显示不出反差,文章无法形成跌宕的气势;抑或扬太过,则会引起读者对真实性的怀疑,或削弱文章的艺术美感。只有恰如其分,才能使文章既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又真实可信,充满美感。  抑扬结合的第一种方式是先抑后扬(也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