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引擎”的内在积淀与外在机遇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过去的8月底,咪咕音乐有限公司推出咪咕音乐APP全新V7版本,将5G、VR等新技术融入软件应用,持续强化沉浸式视听娱乐体验,并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体验获得了OPPO应用商店至高荣誉——至美奖。
  近年来,依托中国移动在5G方面技术与应用的先发优势,咪咕音乐在音乐、演艺、视频彩铃三大业务线条均开展了深层次的创新探索,抢跑5G音乐新赛道。
  这一创新实践的背后耕耘者之一正是咪咕音乐产品中心总监曾轶。入职咪咕音乐后,他带领团队在咪咕音乐APP上创新打造了5G特色场景、构建了咪咕音乐APP产品研发体系、开创性研发了“业内首个无屏、智能语音全双工交互体验”的咪咕音乐智能语音助手,并获得2019年首批蓉贝软件人才“技术领衔人”称号。
  “具有行业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精通产品策划、设计和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首批蓉贝软件人才“技术领衔人”公布的评选标准,其标准在曾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顺利推出咪咕音乐V7版之后,他开始带领团队打造“云演艺”沉浸式直播互动体验。“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演艺产业云化进程,我们也在围绕‘5G+演艺’战略,积极探索技术革新,快速打造全新云演艺产品功能。”
  “快行业” 亟需“高技术”
  曾轶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此后十几年扎根互联网软件行业,积累了丰富的产品技术经验。在2016年,他加入咪咕音乐,开始负责咪咕音乐APP的产品设计及技术研发。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前身为2005年组建的中國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是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设立的新媒体企业,经过10多年发展,咪咕音乐在内容、渠道、运营、终端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致力于通过构建三网(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融合数字生态,打造传播优质文化和分享极致体验的国际一流音乐品牌。
  在一款APP上,如何实现音乐、演艺、视频彩铃三大业务的升级?“这里面离不开5G等技术和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曾轶指出,音乐与演绎二者的线上线下融合涉及到非常多的待解区域,如何结合5G高带宽、低延迟特性,融合超高清编解码、直播、边缘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跨界融合,打造5G+的云乐馆、云演艺、超高清视频彩铃,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沉浸式音乐娱乐服务体验,是咪咕音乐在技术方面的持续突破点,也是咪咕音乐在垂直赛道塑造的独特竞争力。
  “一般而言,商业的演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业务驱动,一种就是技术驱动。”曾轶表示,技术领先对企业率先占领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在以更新迭代速度闻名的互联网行业,企业必须依赖自身在赛道上“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而竞争力的背后是技术与多元化人才资源。
  曾轶强调,产品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人才的需求度与需求量有一个动态变化。在快速试错期间,需要软件专精人才进行快速开发与快速验证,当业务走到平稳期时又需要“复合型”人才进行业务拓展、抢占市场,成为独角兽后又要开始进行下一次的质变……“这对多元化人才储备的要求无疑非常高。”
  造“内”“外”兼修生态
  早在2007年,成都曾出台《成都市软件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07-2010年)》,在“成都人才新政十条”等政策支持下加强软件人才聚集;同时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本地高校也在逐步深化成都软件人才池。
  去年开始的“蓉贝”软件人才评选,则对各地高端人才招引释放了更强有力的信号。
  这些人才立足中高端,是一个城市软件企业做大做强的先导性力量。“我们注意到,发展天花板才是决定这些更高层次的软件人才到某个城市发展或某个企业就业的首要因素。”曾轶表示,成都互联网起步较早,技术积淀有一定的厚度,软件企业正在形成集聚效应,对人才有一定吸引力。而近年成都在引进与培养龙头软件企业方面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将进一步为这些稀缺性高端人才的进入提供空间、也为本土软件人才晋升为高端软件人才提供机遇,进一步打造生态。
  对于企业而言,吸引、培养、留住软件人才方式同样需要创造好的发展环境。以咪咕音乐为例,除了符合贡献的薪酬福利与充足保障,公司还实行了“咪咕技术带头人”和“咪咕技术先锋”选拔,搭建技术专家库并配备了相应的培养和管理策略,为人才自身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阶梯。
  但在外部机遇之外,软件人才对内在的差异化深耕同样重要。
  软件行业日新月异,一度激起程序员35岁进退之困的讨论。面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轶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做了解答,“0.99的365次方与1.01的365次方,这两组数字看似差异不大,但计算结果相差巨大。所以咪咕一直坚持‘不日新者必日退’。”
  他表示,如果大家做同样的工作,由年龄经验形成的差异化竞争力有限,很容易被替换。所以当前软件公司对于人才的可持续培养非常重视,包括每年都会组织封闭式培训,内部定期的学习会,相关技术材料在内部进行共享等。
  “外界推一把的情况下,软件人必须认识到自身内在积累的重要性,打造核心竞争力,只要你做的东西的价值足够高,对行业发展理解足够深,35岁这个所谓的门槛将不再是门槛。”
其他文献
9月1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强调,要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机遇、主动求变,科学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提升产业功能区能级,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2017年以来,成都围绕建设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优化空间结构重塑经济地理的态势全面形成,集聚先进要素构建产业生态的效应正在
期刊
为切实促进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展示成都市在鲲鹏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9月16日下午,“创业天府·菁蓉汇·鲲鹏生态大会”在西博城举行。围绕“鲲鹏展翅共赢计算新时代”的主题,与会400多位嘉宾针对鲲鹏计算产业链的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创新载体等重点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和产业对接。活动现场,成都鲲鹏计算产业联盟、四川鲲鹏基础软件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从“逍遥游”到“新计算”,夯实成都数
期刊
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革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城市中散落着的工业遗存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之完成重生是世界性的课题。合理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是夯实社會文化根基、拓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已经对工业遗产的价值有了重新认识,也由此对其有了协同开发机制、创新开发方式、融合区域文化、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等期望。  有观点指出,“如何由工业大国转向工业强国?”“怎样才能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类似的追问需要向前坚定探行,
期刊
为积极响应商务部“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的号召,推动食品和酒类行业积极有序复工复产,第10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线上展形式于2020年7月28日-30日成功举办。这是全国糖酒会史上首次以线上展形式举办,也是国内继广交会之后第二个以云展会形式举办的全国性综合商品交易会,受到海内外食品和酒类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会期三天,客户访问量突破200万人次,为活跃业内
期刊
中国正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化的步伐,这次氢能登上了主场。  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氢能被列为能源范畴,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氢能的能源属性。  一个变化可一窥氢能近几年的发展“成果”——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明确提出把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作为重点发展内容。今
期刊
9月10日,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举行。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顶级盛会,本届论坛以“光伏新十年赋能新创变”为主题,行业顶级专家、企业家汇聚一堂,围绕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中国光伏产业焦点问题,展开智慧碰撞,展示前沿成果,全力助推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期间,光伏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同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协同发展。  光伏大咖齐聚成都,共
期刊
为积极把握国家软件发展新一轮战略布局机遇、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机遇、新消费带来的市场机遇、“新基建”建设的政策机遇、国产软件发展的窗口机遇和疫情防控为软件产业带来的“危中之机”,由成都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支持、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牵头)等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软洽会)将于2020年10月27日—28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第十八届软洽会设
期刊
在乐山犍为,世界唯一正常运营着的客运窄轨蒸汽火车“嘉阳小火车”越过山野平稳驶来;在绵阳梓潼,一批批游客流連在红色砖瓦小楼组成的“两弹城”;在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摇身一变成为众多文化产业园区的标杆和典范……  从1998年率先开展工业旅游,到2018年先后出台《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和《四川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再到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工业遗产评定,
期刊
作为全国首批中国软件名城,成都在全国软件产业版图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软件服务业发展的标杆城市,这与成都在软件行业中对高精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密切相关。  “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是为成都市培育和支持软件人才的重要举措,”作为首批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之一,成都科来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来)创始人林康表示,我们选择在成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都也会选择我们,帮助
期刊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数据融合时代,传统的固网安全边界被打破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但厂商的边界思维却没有消失。利用身份认证技术、VPN技术和沙箱技术,将信息安全的边界延伸到用户的终端上,成为了当前移动安全防护的主要思路。  “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SaaS(软件即服务)的软件逐步被广泛使用,社会化的沟通工具已经成为工作沟通、内外部协作的一部分,人们对互联网依赖的逐步提升,使得边界消失不再是一个地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