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听说过可以预知天气变化的“晴雨石”么?听说过夜晚放光的“月亮树”么?听说过闻歌起舞的“风流草”么?听说过半凉半热的“冷暖洞”么?
  可惜,由于通往尧人山的公路正改建施工,车辆无法通行,我们只能与这些奇异的景观缘悭一面,失之交臂了。
  这是在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厚道的主人觉察出大家的失落,又特地安排我们到一个叫“产蛋崖”的地方去参观。
  正是秋高气爽、稻谷成熟的收获季节。湛蓝的晴空下,翠绿的山谷间,收割过后的稻田裸露着齐刷刷的谷茬,像金黄色地毯晾晒在阳光里,看去分外醒目。而那大大小小的草垛,又分明在突显着收成的丰饶和年景的和顺,让人心里倍感温馨,踏实。这时候,如果走下车,在路边眺望这锦绣田野,便会有谷草与炊烟混合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让人在亲切与沉醉的感觉中,意识到周围空气的透明,纯净。
  山脚下,地畔上,翠绿和金黄相接处,便是一簇簇新新旧旧高高低低的木楼连成的村庄。木楼的门窗敞开着,偶尔有一两家的老人和小孩挤在一起,好奇地指点着大路上的车辆;但门前昂然挺胸的鸡和懒懒俯卧的犬们,却是趾高气扬或心不在焉地打量着远处的来人,一副于己无关的样子。木楼的廊檐下,成辫成串地挂满红艳艳的辣椒和金灿灿的苞谷;院子里,刚染出的土布湿漉漉地搭在晾衣绳上,在微风吹拂下摆来摆去,飘飘荡荡。这情景,又让你想到生活的适意和岁月的舒心,想到“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的意境,甚至会因联想到城市生活的逼仄紧张而怅然若失,又为能回到自然,“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暗自庆幸。
  从县城到产蛋崖所在地姑鲁坡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从村东头下车,沿一条高处流来的小溪逆向而行,拐过湾去,便到一处自成格局的山坳,踏着石阶登上人工修筑的开阔平台,见四周摆放着一个个铁饼般浑圆扁平的石头,便是我们要看的石蛋了。蛋呈青黑色,摸起来冰凉光滑,如漆过一般,大小不一,分量都很重,小的比排球小,掂起来相当吃力,稍大些的,都在上百公斤左右,一个人根本无法搬动,石质的坚硬可想而知。这石蛋绝非假造,但它究竟如何生成,又自何时何地而来?正反复抚摸寻思间,听得导游一声响亮的提示:“请大家抬起头来,朝我右手所指的方向朝上看,答案全在上边!”
  寻声望去,便见山坡的树林背后,一列列平整的岩壁上,果然排列有序地镶嵌着许多大大小小这样的石蛋。嵌入的深浅不同。较深的,看去好像刚刚露头;较浅的,大半已突出岩壁,像随时都会滚落下来的样子。导游说,大家放心,这石蛋30年才能孕育成熟,“分娩”都是在狂风暴雨,闪电雷鸣的夜晚,很少有人亲眼见到。见到的,都是有福之人,行好向善,德高望重,才能有这样的幸运。
  导游名叫陈敏,21岁,毕业于西安旅游外事学院,交谈中听出我的老陕口音,便有一种如遇故人的亲近,一路颇多关照。我问她为什么不留在西安,她说不习惯,太干燥,太紧张太闹,无论哪方面都不如三都好。母亲也不放心,就一个女儿,不愿让到离家太远的地方去,反复来电话,说三都现在也是旅游热点区,照样可以大有作为。这样便毫不犹豫地回来了。问到她现在的工作和心境,她说在回答老师同学来信中同样的提问时,她曾写了这样16个字:鸟儿归林,得其所哉;报效家乡,不亦乐乎?
  说话间来到山坳左侧另一处台地,见迎面立有一块柱形巨石,上端系有红布红绸,前边方桌上摆放各种生熟供品。香篆缭绕,气氛肃穆。小陈介绍说,这是水族群众祭祀神灵,祈求平安,卜筮消灾的地方。水族人自古崇尚自然,尊重生命,认为万物都有灵魂,有知觉,有情感,都对人类有恩,故对一花一草,一虫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应虔敬呵护,友好相处,绝不可随便亵渎毁伤,否则便会招灾惹祸,受到惩戒报应。他们特别崇拜岩石和树木,因此在水族地区,每一村寨的路口或近旁,都会竖立略似人型的石块,周围供奉香烛纸钱;倘有古老大树,情形也都如此。到这样的地方,游客一定不可诳言乱语轻薄调笑,以免冒犯神祗,引起乡人的不快。
  多纯朴的风尚,多动人的情愫,听了介绍,你对在三都这样的以农牧为主的地区,千百年来能始终保持如此优越的自然生态,能有尧人山这样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都柳江这样秀美的风景名胜区,便都毫不奇怪了。
  说起水族人的岩石崇拜,不能不提到“祭霞节”。霞,在水族语言里意为水神。祭霞,祭拜的偶像却是石头。这与中原地区古时“立石为社”的习俗近似。时间多在农历五、六月,正是庄稼拔节抽穗,需要浇水灌浆的时候。祭霞时各村寨各支族的人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抬着牲畜牲酒从四面八方赶来。仪式开始时先要把霞神请到地头,尔后由各寨寨老用水瓢舀酒向“霞神”身上轮番浇灌,直至地下的泥土松软沉陷,霞石在众人欢呼声中颓然“醉倒”,仪式方算完满。这又与中原地区天旱时人们抬龙王楼子祷告祈雨的活动相仿,只是礼仪更隆重,场面更宏大、热烈。
  不只如此。据省内文化学者考证,水族的先祖,最早便是居住在河南睢河边上的睢人,属殷商贵族。后因兵燹战乱,一部分中原睢人带着原有的语言文字,天文历法,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一路南迁,成为岭南“百越”的一支。因“睢”“水”语音相近,遂辗转误读,称“睢”为“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兵50万南征百越,此时已在岭南生活近千年的水人族群只得继续迁徙,最后在黔桂一带大山深处的都柳江流域定居下来,与当地的布依、苗、汉同胞一道,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这块沉睡的土地,营造了快乐和谐的美好家园。
  最能说明水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这种渊源关系的,是被称做中国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其象形,会意,谐音,假借等造字方法,与汉字完全一致,不少的字,如春、夏、秋、冬等在造型和字意方面,都与甲骨文如出一辙。现在,“水书”与水族独有的节庆活动“端节”及织绣品种“马尾绣”一起,已被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水族同胞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此外,在保留至今的水族古歌中尚有“古父老住在睢雅”和“吃睢河水成睢人”的唱词,也是有说服力的佐证。
  关于水族人这种悠久的人文历史及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奋发精神,三都县委县政府已组织强大阵容,创作了一台名为《远古走来的贵族》的大型歌舞剧,节目气象恢宏,意蕴深厚,颇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据说最近到上海演出,反响相当热烈,引起不小的轰动。由此我曾想到,“礼失求诸野”,既然每年的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已经无法跳出老形式老节目老面孔的陈旧套路,又何不屈尊降纡,索兴把各地集中优势兵力创作的这类让人耳目一新,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直接搬上荧屏。这样,既契合观众求新求美求变的心理,又减少来自各方面的责难和压力,一念之劳,何乐不为!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40多万水族人口,半数以上居住在这里。1957年建立自治县以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乡乡通电、通水、通路、通程控和移动电话,群众生活普遍改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在我们谈到这些真切的采访感受时,年轻能干的县委书记唐官莹和聪颖虔和的县长张加春都一再说,“想上天也得有龙接啊”,要不是改革开放开阔了各族群众的思路,又有四面八方的关怀、扶植、支持,哪里会有今天这样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局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现在的三都,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明两年,横贯县境的夏、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都将建成开通,在国家统一部署下,三都又是沿海发达地区深圳市的对口帮扶县,有了这些优越的外部条件,又有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政策作主心骨,我们一定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
  唐官莹是我的熟人,以前曾有过接触,会后她悄声问我,刚才是不是说过头话了,让你们见笑?我脱口回答:绝不,对三都的美好未来,我们和你一样,充满信心,不会有半点怀疑。是啊,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奋发有为、处处溢漾创造激情的年代里,有各族儿女的杰出智慧和坚强团结,什么样的梦想不可成真,又什么样的奇迹不会出现!
  想起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想起一个古老的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又谁说不是这样呢?
   (作于新中国六十周年国庆前夕)
其他文献
警徽像火红的朝阳,熠熠生辉……  警魂像璀璨的火炬,熊熊燃烧……  他的人生像青松一样,刚韧秉直……  田树银是绥棱林业地区公安局局长。从外表上看,他一点局长的“特征”也没有,若不穿警服,看不出他是个“头儿”。这正应验了“大象无形”这句古话。  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相貌。一个人的伟岸,不在于身躯。  田树银从警20多年来,以对公安工作无比热爱,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默默奉献和踏实的工作态度,从
期刊
尊敬的自治州和三都县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秋高气爽的丰收时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我们来到向往已久的三都县,通过学习考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时代律动,体察历史发展趋势和伟大祖国前进步伐,心情格外振奋,非常高兴。  我们采风团的成员多数是第一次到三都,但通过媒体,通过县上领导的介绍,我们高兴地了解到,三都是我国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是一个环境优美、风光迷人、资源丰富、文化繁荣、欣欣向
期刊
尊敬的王巨才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在举国上下共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迎来了中国著名作家三都行·水族文化大型采风活动,在这里,我代表中共黔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对中国著名作家三都行·水族文化大型采风活动的各位老师来到三都、来到黔南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每一次到三都来都有不同的感受,三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感觉特别清新,被三都民族文化,三
期刊
  
期刊
29年前的1980年5月,雷抒雁第一次到贵州。那是贵州遵义地区文化局举办“遵义诗会”,他与诗坛大腕孙静轩、黎焕颐、陈犀、北岛等诗人齐聚遵义。虽然此后他又多次到贵州,但此次的三都之行,仍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姑鲁寨的产蛋崖前,许多记者围着雷抒雁进行采访。面对“记者和作家有什么根本的不同”的疑问,雷抒雁说,记者的任务就像去采茶,只需要择取最新鲜的两片叶子就可以了,但作家则是去移植
期刊
若是往年,美丽的冰城已经是丁香花盛开的时节,暖暖的夏风会毫不保留地把那沁人心脾的花香灌进每一扇敞开的窗子。今年不同,哈尔滨的这个夏天来得特别迟,仿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欲吟又止,欲展还羞。我们也总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心情烦乱,不仅仅是因为天气冷暖无常,更是因为这种境遇里总能有让我们感动唏嘘的人和事!想把这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苦于无从下手,轻易下手又担心哪里拿捏得不够准确,破
期刊
神秘的水书,罕见的马尾绣,奇特的水族节日,收藏着无数宝贝的水族家庭博物馆,撼人心魄的歌舞,神奇的产蛋崖……国庆前夕,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来到三都,惊叹水族文化的悠远神奇和博大精深。  由中国散文学会、贵州省三都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著名作家三都行水族文化大型采风活动”为期三天。著名评论家王巨才、何西来,著名作家梁衡、周明、柳萌、杨匡满、石湾、高振、刘学文,著名诗人雷抒雁等,在全国唯一的水族
期刊
访三都水族  四分地球三分水 天上人间唯一族  不知洪荒几经世 只见寨前滴翠竹    三都县姑鲁崖  神眼窥世不知倦 风雨守望几多年  悄然一滴沧桑泪 落入人间记悲欢  梁衡 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期刊
谁能想到——一个县级国土资源局创造的“三个体系”和“五局”建设的管理经验,竟然引起省厅和市局的高度重视,并要在全省推广?  谁又能想到——曾荣获了四十多项荣誉称号的县级国土资源局,又获得2008年度“省和谐机关”和“省文明单位”称号,引起同仁的夸赞和敬佩?  创造了一系列辉煌业绩的当家人就是林甸县国土局长聂生彬。  聂生彬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说起话来更是快人快语直抒心意:“我个人没什么好写的,要写就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作家、同志们:  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拉开“中国著名作家三都行·水族文化大型采风活动”序幕,迎接新中国六十华诞。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三都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向不辞辛劳莅临我县的各位领导、各位作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中国著名作家三都行·水族文化大型采风活动”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月亮山腹地,距州府都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