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进阶:幼儿园“创想塑型”手工活动的策略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8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工活动是发展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目前幼儿园的手工活动中,仍存在手工材料、工具较为单一,导致作品表现形式制约幼儿的个性表达,教师指导手工制作两极分化(或高控或放任),导致作品或千篇一律,或缺乏童趣,幼儿无所适从等问题。因此,我们尝试开展“创想塑型”手工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各种形态的物质材料,如泥、纸、绳、布等,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加工改造和大胆创作,塑造出具有充分想象空间的立体造型。“创想塑型”是一种具有自发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旨在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同时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体验创意手工的愉悦。“创想塑型”手工制作要经历“明晰意图、构思设计、制作装饰”三个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策略,对幼儿的行为加以点拨和指导。
  一、明晰意图阶段
  幼儿的创作多为自发性,他们会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激活幼儿对创想塑型的兴趣和愿望,使其逐步明晰创作意图。
  1. 探秘导入——了解材料特性
  幼儿的创作意图大多是在与材料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教师要给幼儿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让幼儿在自由摆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熟悉和了解不同材料的形状、颜色、质感、结构等特性,激起丰富的联想。如在“铝箔纸变形记”活动开始时,教师先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充分操作和感知,自主探索铝箔纸材质轻、易变形的特性,为后面的塑型鋪垫经验。
  2. 随戏入境——点燃创作愿望
  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活动,情绪饱满地展开创想塑型。如“风精灵”活动以“神秘风之谷”游戏导入,教师把纱巾比拟成“风精灵”,引导幼儿用抛、甩、转等动作感受纱巾轻盈变化的特点。再以“帮助风精灵躲避黑旋风”的游戏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观察纱巾的形态,大胆想象并用辅助材料装饰纱巾,变成各种小动物造型。游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使创作增添了趣味性,不断点燃幼儿的创作激情。
  二、构思设计阶段
  构思就是立意、创意。构思设计是指个体在脑海中通过想象和思考,对作品的造型、色彩、装饰、成品效果等进行全面计划和思考的过程。
  1. 依形迁想——激发创意灵感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材料具有独特的造型特征和工艺性能,适用于不同的创作要求。在“勺子的畅想”活动中,教师出示一把横放的长柄勺引导幼儿第一次迁想:“这把勺子的形状看起来像什么?”再将勺子转过来竖放进行第二次迁想:“现在勺子像什么了?”最后,拿出扁圆的饭勺进行第三次迁想:“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这把勺子又像什么呢?”幼儿在充分观察摆弄材料的基础上,打破思维模式的限制,根据材料自身的形状进行合理的迁移联想,为造型创作激发灵感。
  2. 佳作赏析——积累经验素材
  欣赏是创作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引导幼儿欣赏佳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感受造型、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法,积累更多的经验材料。
  (1)赏析造型作品。完整的造型作品能给幼儿以具体直观的视觉印象,较适合小班幼儿。因此,教师可展示制作好的多个作品,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给幼儿以具体直观的视觉印象。如小班美术活动“面包啊呜啊呜”,教师依次播放面包造型照片,让幼儿说一说:“面包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引导幼儿感受创想塑型的奇妙。
  (2)赏析动态视频。动态的视频画面演示能够把抽象的想象变得更为直观具象,让幼儿更细致地去观察和思考,激发想象兴趣,拓展创造空间。如中班活动“云海探秘”,教师播放云朵飘动变化的视频,请幼儿说说云朵像什么,生动形象地将原型和想象完美结合。幼儿挤出白白的剃须泡,喷上颜料水,根据想象添加辅助材料变出各种造型的云,创意无限。
  (3)赏析形象图例。搜集与作品造型相关的形象图片,帮助幼儿建立材料与想象的对应关系,接着迁移经验完成创作,这种方式更适合有一定创作经验的中大班幼儿。如在大班活动“鞋子怪兽”中,教师先出示各种怪兽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怪兽长什么样子?有哪些不同?幼儿在废旧鞋子上用超轻彩泥、泡沫球、毛根、塑料眼睛等材料装饰创作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淘气小怪兽”。
  3. 绘制草图——搭建创作支架
  大班幼儿对于自身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明显提升,教师可鼓励他们先构思设计并绘制草图,为实施操作搭建支架,提高目标的达成度。如孩子们开展木工创想塑型,先创意构思,把想象中的造型画在图稿上,然后寻找相应的材料,根据图稿上的步骤效果图进行制作,最终完成作品。
  三、制作装饰阶段
  制作是指个体借助技巧对材料进行加工,改变材料的形态,从而实现设计方案的行动过程。该阶段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幼儿掌握造型技巧,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幼儿将构思创想通过行动变为现实,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
  1. 技法指导——习得制作技能
  塑型技法有撕、揉、捏、扎、粘、贴、编、塑等,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制作技法。教师可以直接示范讲解,也可让幼儿自己先探索,发现问题所在,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解。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不受技法局限,大胆“因材施艺”。
  2. 技巧点拨——运用多种形式
  (1)随意捏塑:用捏一捏、扭一扭、揉一揉的方法对材料进行随意塑型,形成不规则的形态。启发幼儿根据材料外形特征进行想象,从不同角度看看像什么,再点缀添加辅助性材料完成作品。随意捏塑适用于泥塑、纸塑活动。
  (2)依物再塑:教师可引导幼儿对物体的整体、局部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先塑出主要结构特征,再通过捏、粘、拉等技法进行细节修饰,最终表现出想要创作的物体形象。不要求“形似”,重在“神似”。
  (3)原型添塑:先引导幼儿熟悉材料的特性,根据外形特征进行充分想象,在单个材料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大胆创造,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创作出不同的形象,适合小班幼儿或初步接触“创想塑型”的幼儿。
  (4)组合重塑:中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多种材料的运用方法和技能,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运用拼搭、穿插、粘贴、组合等方法,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材料重构组成新的结构和造型。在综合材料的创意叠加组合中体会“创想塑型”的乐趣。
  (三)问题诱导——拓展创作思路
  教师利用抽丝剥茧式的问题循循善诱,引发幼儿细致思考,把创新具体化、明确化,拓展求新求异的创作思路。如“你想把勺子变成什么,怎么变”开放式提问追求丰富多样的答案,重在激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哪个材料做小兔的耳朵更合适”选择式追问使问题更聚焦精准。“谁还有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引导式提问鼓励幼儿尝试思考与同伴不一样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扭扭棒怎么做成翅膀呢”质疑式反问将问题反抛给幼儿,训练辩证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正>背景链接:6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该意见指出,允许改建房屋用于租赁,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养殖业污染比较严重,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污染排放和减排治理均存在较多问题。结合内蒙古地区"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人们要因地制宜进行废弃物综合利用,
在本体研究领域,兼语句有着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作为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兼语句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兼语句在留学生的实际日常交际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是由于兼语句结
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以“思想融合、组织融合、信息兴校”的并馆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同时合并组建中也存在问题,因此应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期刊
期刊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综合能力,在经典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乙酸乙酯的合成中引入"探究教学模式"。在合成实验基础之上增加了粗产品纯化过程在线跟踪、产品中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