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无情”闯过“亲情关”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云同志2岁时父亲病故,4岁时母亲离世,和姐姐陈星相依为命,感情深厚。在姐弟情深与坚持党性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之间,陈云是如何处理的呢?
  新中国成立后,家住吴江松陵的陈星曾受到县政府以“照顾革命家属”的名义的接济。陈云得知此事后,立即要求政府停止对陈星的接济,并表示陈星生活困难问题由自己解决。1952年10月,中财委办公室致信吴江县县长,感谢县政府对陈星的照顾,请他们查清接济陈星钱或米的数量。一个月后,尚未得到回复的中财委工作人员再次致信吴江县县长,转达陈云“自己补助其姐”的意见,并要求告知过去由县政府补助的数额和处理情况。
  由政府接济生活有困难的革命家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陈云不因此而违背他的原则。1972年8月,陳云亲自写信给吴江县松陵镇革命委员会,代姐姐陈星做主,将其财产“一概交公”。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14日)
  素材解读
  1.公私分明、不因亲徇私。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一封信上见精神。这三封书信,跨越2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位革命家重视家庭亲情,但又公私分明、不因亲徇私的风骨。
  2.恪守自律,闯过“亲情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尊崇“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告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陈云同志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为我们正确处理“私与公”“小爱与大爱”关系树立了榜样。
  素材运用
  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亲情则是感情中最重要的一种,讲亲情是人之常情。但亲情再亲亦有度,家庭利益、亲人利益再高,也绝不能超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绝不能突破法律与道德的界限。陈云同志不因亲情徇私的事情,让我们看到了其正确的亲情观和胸怀法纪、情系人民的优良作风。我们要以陈云同志为榜样,面对亲情,以人民利益为先,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克己克俭克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好亲情关。
其他文献
教  生:老师,我的作文总被写上这类评语:“议论分析缺少层次。”什么叫“有层次”呢?  师:目前考场上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这些议论文大多说理浅显,“多在同一平面上滑行”,写出的议论文大都是“提出论点、选择一个事例简单联系论点,然后匆匆解决问题”,缺少深入说理的层次和能力。分析道理不能停留在一个平面上,无深无浅,表里不分,否则就会混淆成一片,说不清,讲不透。考生应学会深入说理,学会在前一说理
期刊
中国的大美不仅在于壮丽山河、济济雄才,更在于经济状况、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等共同折射出的“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推崇经济互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将驱动世界。“一带一路”的倡议与中国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相承接,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匹配。它摒弃了国际上长期的“零和博弈”思维,用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和”文化为核心思想,搭建了新的互利互
期刊
请允许我把它写给我“狠心”的父亲。  光阴荏苒,往事依稀不见;时光的碎片,在脑海中点点闪闪。父亲的身影,始终没有一个定格的画面,他就这样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地陪伴在我成长的日子里。  从儿时记事起,父亲就是我记忆中一块未曾开垦的土地,没有印迹。我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高大魁梧,我见到他应该叫“爸爸”;只知道这个在我头脑中模糊的人,会隔三差五地给我买“旺旺”大礼包;只知道当我躺进被窝里时,妈妈会和我印
期刊
屋脊的组成  在中国古建筑中,屋脊是屋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屋顶的重要装饰部位,特别是在皇家建筑或大型寺庙的主殿上,屋脊上都有一些兽形的装饰瓦件,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不同的称呼和定义。通常情况下,人们不能单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它们,每种形象似乎都有着它的寓意和象征。  屋脊上位于最前端的是仙人,后面是跑兽。这些跑兽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狎(xiá)
期刊
导语  明天,近在咫尺,也远在天涯。因为人生充满了变数,所以,于世人而言,明天永远是谜,是未知。时光从来都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不管今天你是春风得意,还是怀才不遇;不管今天你是一帆风顺,还是举步维艰;不管今天你是逍遥自在,还是身受束缚;不管今天你是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明天,已在路上,正向我们走来。  无论明天的行程和结局是怎样,明天永远可以成为每个人的期待和赌注。在向往明天的人们的心目中,明天是今
期刊
中国古建筑屋顶脊饰文化源远流长,脊饰的发展演变与封建礼制、传统艺术、民族文化、结构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古建筑脊饰本质特征就是不能割裂的传统,它自古以来就自然含蓄地踞于大屋顶上,以传统的线条与形象去修饰着这个庞大的几何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单体建筑的边际线构成了建筑的轮廓剪影,也成了装饰分布的着力点,在这方面建筑的“下分”和“上分”也表现得很明显。如果说“下分”主要通过石栏杆形成丰美的剪
期刊
生:老师,如何快速选择准确的材料,从而很好地为作文中心服务呢?平时积累材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师:问题很有针对性。首先必须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储备,这是关键,是内存问题。平时就要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不仅要积累,还要注意阅读的迁移联系,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内容可以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这叫做“勾连原则”,即有动机的建立联系,提高联想思维水平。  就拿2017高考作文全国卷Ⅰ为例,那么多的关键词,必
期刊
【青年视角】  “限塑令”已经实施9年。但这9年以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感觉不到“限塑令”的存在。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来说,主要原因是习惯,在超市买塑料袋已经成了许多人的习惯,我们的家庭中每天都会产生一大堆要丢弃的形色各异的塑料袋。  的确,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于是我们就养成了用塑料袋的习惯,在生活中形成了对塑料袋的依赖。对此,我想起了一个小和尚学理发的故事
期刊
【权威透视】  塑料袋,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贻害甚巨,众所周知。但它仍然深受消费者青睐,原因十分简单:方便。“限塑令”实施的初衷,正是从减少这种“方便性”上入手,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让用户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费用。但从效果来看,这样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  面对塑料袋产业的各个相关方,政策执行陷入监管之难。首先,塑料袋几乎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强大的监管力量,面对洪
期刊
【时评频道】  要让“限塑令”真正走出尴尬境地,一要“堵”,从源头上遏制。既然“限塑令”当初由政府推行,就不能完全依靠商家自觉来实现。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必须在塑料袋生产的审批、监控、执法环节中出狠招、抓落实,不让违规产品流入市场。  二要“疏”,让政令更加接地气。完善塑料袋销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链条制度设计。塑料袋薄利多销,如果适当涨价,大家“扯袋”的手可能就会停一停。如果通过政府补贴,在超市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