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三种叙事视角的运用及影响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恰当的叙事视角,记叙了春秋二百余年间的历史。《左传》的叙事视角可分为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和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三种,这三种视角的综合运用,构建了春秋的完整语境。本文结合《左传·僖公》的具体内容探讨了这三种叙事视角的运用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 《左传》;叙事视角;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04-02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认知框架下先秦叙事语篇建构模式研究》(L18BYY006)。
  一、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讲述者在叙述故事时对事件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作者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规范和谋略,使用某种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把动态的立体化的世界点化(或幻化),为以语言文字凝固化了的线性的人事行为序列。这里所谓的语言的透视镜、某种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 ①
  《左传》长于记述战争,又善于刻画人物,微言大义,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左传》的叙事视角分为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和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三种。
  二、叙事视角在《左传》中的运用
  (一)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的运用
  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就是“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高高在上地鸟瞰概貌,也可看到在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对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了如指掌,也可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 ②也就是说作者对发生的历史事件全知全能。
  《左传》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需详尽地记叙发生在鲁国以及诸侯之间的重大事件,这必然需要全知视角来进行描述。作者在叙述时,会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人物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以及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各类隐秘之事。因此,《左传》在整体上呈现出大量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运用。
  1.全面呈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情状
  如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是春秋四大战役之一,也是描写战争场面的名篇。作者详细交代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及影响,更写出了交战双方的指挥者、参战者的计谋和心理活动。
  作者先从晋国写起,“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接着记叙了中军元帅先轸为晋文公出谋划策的一段话。接下来作者又将叙事的视角转向了楚国,楚国君臣离心,将帅骄横,“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通过对晋、楚交战双方全知性的叙述,提前预示了战争的结局。最终晋打败了楚国,“楚右师溃”,继而“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在这场战役中,作者无所不知,从子玉战前的梦境,到晋楚两国交战前的准备以及战争的经过,楚国失败的原因,子玉的自刎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如临其境。
  2.全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命运
  作者运用全知的视角,揭示了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人物对话等方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事件中,就刻画了一个性格饱满、智谋无双的贤相形象。
  僖公四年春天,齐侯率军队伐楚。楚派使臣询问原因,齐国的国相管仲说出了三条理由,第一个是“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这里充分体现了管仲的外交主张,凭借“尊王攘夷”的旗帜,用诸侯长的身份,讨伐对天子不敬的人。第二个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第三个是“昭王南征而不复。”其实昭王南征是在几百年前,这三个理由都是齐伐楚的借口。但管仲却能由近及远、有理有据地陈列出来,这种作者全知视角的叙述,让读者对人物的性格、事件的背景更为清楚的理解。
  3.揭示宫闱秘事和人物间的隐秘关系
  《左传》中既有恢宏的战争场面描写,也有宫闱闺阁的私密对话,通过这种全知的描述,读者可以更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如僖公四年,献公宠姬骊姬与中大夫合謀陷害太子申生,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如此隐秘的事件,作者却记录得这样详细,这是典型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运用。
  这种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的运用,可以增加叙事的广度,揭示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的因果联系,但是也正因为作者的这种无所不能,削弱了叙事的可信性,读者的再创作空间也有限。
  (二)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的运用
  《左传》叙事虽然在整体上采取第三人称全知的叙事视角,但是在局部也采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作者借助事件中人物的视角来观察和叙述一切,通过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及人物行动的叙述来推动情节发展。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的逃亡”这部分就很好地运用了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在这个叙事片段中,作者对世界的感知与重耳的感知相重合。作者的视角寸步不离地追随着重耳的行踪,从蒲城到狄、曹、宋等。视角的限知,使晋公子重耳的逃亡之路描写具有清晰的层次和顺序,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展开,先描写地点再叙述事情。作者在此处选择了限知视角,写出了重耳逃亡的经过,又设置悬念,增强了文本叙述的波折性和趣味性,引人入胜。
  限知视角的运用,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文本的真实感,并且在限知视角外,留下了许多叙事的暗示性空白,给予了读者自由想象与创作的空间。
  (三)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运用
  在纯客观的叙事视角中,《左传》的叙述者常常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记录者的位置,因而作品呈现出的是犹如生活原貌般的过程和人物行为,叙述者主观想法常常是隐藏在场面和对话之后,有时也会以“君子曰”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僖公三十三年“晋、陈、郑伐许” 就是一篇典型运用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的历史片段。其中,“晋、陈、郑伐许”事件笔墨不多,仅用一句话带过,但是作者仍然交代了战争的原因,“讨其贰于楚也”。接下来作者又以旁观者的身份,记述了楚伐郑的情况。并交代了事件的细节和结果,“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在讲述过程中,作者通过简练的笔墨、客观的视角,平铺直叙了一个历史事件。
  《左传》中这种纯客观性叙事视角的运用,增强了叙事的真实性,构建了春秋这一时期的客观语境,更符合编年体史书的特点。同时作者为了保持客观叙述的效果,将自己的情感态度隐匿其中,有时会借助事件中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也会用“君子曰”等形式发表主观评价。《左传》中这种评论方式的出现显示了历史编撰者主观意识的增强,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态度,也使读者更清楚事件的情况、人物的善恶,从而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不过从整体来说,这种“君子曰”评论形式所占比重不高,并不抢占《左传》总体“客观叙述”的地位。
  纯客观叙事视角的运用,增强了事件的可信性,构成了春秋的完整语境,作者独立在事件之外,隐匿在事件之中,以相对客观的视角,记录人物的言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让读者觉得客观公正,更易相信。
  三、《左传》的叙事视角对《史记》的影响
  《左传》多个叙事视角的运用,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就借鉴了《左传》叙事上的特点。
  《史记》中充分运用了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如在“项羽本纪”中,记叙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悲歌慷慨。事实上追兵当前,性命攸关,逃命都来不及,又怎会饮酒作诗,即使真作诗,又有谁听到,即使有人听到,又有谁会有闲暇记录下来,这无疑是作者全知视角下的虚构之笔。但也正是这全知视角将项羽末路,与虞姬生死诀別的故事写得哀婉动人,情节饱满,前后文承接更加合理。
  《史记》中也有第三人称限知视角的表达方法,使作品中的人物获得了生命力。如“淮阴侯列传”中以韩信的视角写出了从承受胯下之辱的少年到封侯拜相、衣锦还乡最终又死在了偏殿,通过第三人称限知视角的叙述,展现了韩信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获得自我表达的机会,刻画了深刻的人物形象。并且《史记》也继承和发展了《左传》中“君子曰”形式,出现了“太史公曰”的形式,这使得史学的叙事视角更加多元化、叙事层面更具立体感。
  总体来说,正是《左传》多视角的运用,成功地为读者展示了春秋这一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记录了春秋列国的兴亡变迁和诸侯争霸。三种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也为后世的叙事文学作品奠定了基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注释: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②申丹:《全知叙述模式面面观》,《国外文学》1995年第2期,第4页。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申丹.全知叙述模式面面观[J].国外文学,1995,(2).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刘巍.《左传》中的战争语篇描写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刘巍,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篇语言学。
  袁森林,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且还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戏剧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古老的艺术文化,在中国一直以来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戏剧表演进行欣赏,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的疲劳,极大地缓解人们的情绪,为人们带来一定的欢乐。从众多的戏剧表演中可以看出,那些具有优秀欣赏价值的戏剧表演中,演员的台词节奏与情感表达都非常地贴近人们的生活,能够极大地引起欣
期刊
【摘要】从2017年到2019年,“×精”构式连续三年入选网络十大流行语。本文试从邢福义先生提出的小三角理论分析“×精”这一构式。小三角理论从语表、语里、语值三方面对语言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从语表来看,“×精”中的“×”可以为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及其他形式;从语里来看,“×精”构式包括语义内涵、感情色彩和句法功能三方面;从语值来看,“×精”的语言价值从心理和表达两方面体现。文章以小三角理论为依据,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陈炉古镇传统文化价值和地域特性进行梳理,对陈炉古镇的陶瓷制作工艺进一步挖掘,展现了其陶瓷工艺的历史参考价值和地域特性,为陶瓷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陈炉;陶瓷;文化;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3-0108-02  陈炉镇是隶属于铜川市的一座古镇,离繁华的市中心有二十里地
期刊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美文学翻译对国家之间人们的相互交流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英美文学翻译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虽然已有很多学者从事着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但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差异,导致翻译人员在理解和发挥原文时总会差强人意。因此对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视程度必须得到提高。本文首先探讨了《德伯家的苔丝》翻译的意义,然后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许多小众圈子的文化符号开始走出圈子,为大众所了解,这一现象被称为“出圈”。例如,“二次元文化”中“弹幕文化”在网络中的流行。“出圈”现象背后有着审美认同层面的原因,本文通过剖析小众文化圈子形成机制,从审美趣味和审美认同角度分析“出圈”现象的原因。揭示了“出圈”现象背后隐含的个人趣味、社会审美趣味的交互以及其深层次话语权力关系。  【关键词】审美趣味;文化
期刊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始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曾出现两次转向。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一体化”重组时期;第二次发生在“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文学阶段。这两次文学转向皆是围绕着“现代性”及其凸显的问题展开的。通过对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分析,重回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中对现代化建设的想象,进而推及当下的现实背景,来思考文学介入社会时应当保持的姿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明代吉祥纹样是我国古代纹样设计的一个鼎盛时期,本文将采用文献法对现有的明代纹样进行分析并从明代政治、文化、经济的角度分析明代纹样繁荣的原因,分析明代纹样的构成方式和吉祥寓意以及审美趣味,将有助于了解我国吉祥纹样的构成方式与审美趣味,从而更好地将传统吉祥纹样发扬光大。  【关键词】明代;吉祥纹样;构成;寓意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论和交互式阅读疗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对大学生的叙事心理阅读干预和交互式阅读的文本认知和精神感知系列程序分析,尝试构建大学生叙事心理阅读疗法的机制模型,并以华东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两所高校图书馆进行实践,提出高校图书馆在突发公众事件中阅读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叙事心理;阅读疗法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在托马斯·哈代的诗歌中,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充满音乐化美感的诗歌韵律、朴实自然的文风使其诗歌语言充满了艺术魅力。本文将通过分析哈代诗歌的象征手法、格律和用词来探究哈代在诗歌创作中对以上三方面的重视,进而更好地领略哈代诗歌语言的艺术美感,提高对英语诗歌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诗歌;象征;格律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赛珍珠是著名美国女作家,其相当一部分作品以中国为背景,以中国人作为主要人物,因而在对美国文学产生影响的同时,其作品和创作风格对中国文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女性作家,赛珍珠在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女性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描绘。而针对赛珍珠文学作品中中国女性的形象进行品读和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个创作生涯中,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女性形象变化的表现和原因,对研究赛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