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人文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要成为一流的人才,就要在一流的环境里,跟一流的导师在一起。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实施人文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师 人格魅力 人文教育
  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陈省身也说:“要成为一流的人才,就要在一流的环境里,跟一流的导师在一起。”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生命个体的发展。如何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实施人文教育,笔者略陈浅见。
  一、关于人格、人格魅力、人文性和人文教育
  所谓人格,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和倾向等。它们是在一定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巩固的”。
  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培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性的潜移默化。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贲》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有人伦、精神教化、文明、文雅之义。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人文即“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抑或“人本主义”。“人”是世界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也是世界变化、发展的目的,“人”还是世界变化的尺度和规则。凡事以“人是目的”、人的尊严为属性,即为人文性。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人文”是包括文、史、哲、艺在内的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这些体系互相作用,便形成“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括世俗精神、主体精神以及人所特有的对真善美终极价值的执着与向往。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手段和形式。它是一种以人文精神为旨归,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是“教人做人”的教育。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明白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明白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捍卫什么,摒弃什么。人文教育的实质是“教人做人”的教育。
  二、如何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实施人文教育
  “经师易做,人师难当”,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人文精神教育要求能承担人性化教学角色、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充满阳光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成长
  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讲究“仁爱”治天下。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魏书生、张玉仁、曹铁云等全国优秀教师,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的一片真挚爱心。“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要想成为一个赢得学生欢迎的教师,必须是一个能理性地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这种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对学生的关爱情怀,这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这是一种博大的爱,它包括对学生的同情、理解、尊重、宽容与赞赏……并且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或学习成绩的好坏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只有这种博大的爱,才会使学生在充满阳光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自由地成长,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教师的粗暴、野蛮、冷漠只会压抑学生的主体意识,窒息学生的思维活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只有拥有博大的爱的教师,拥有以“爱”为核心的人文精神的教师才能充分理解人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学生强健的心灵。
  (二)相信学生,宽容学生,给予每个鲜活的个体以饱满高涨的创造激情
  信任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只有信任学生,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才可以得到充分地展示和锻炼,这对我们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在人品上要信任学生,哪怕学生有过失,要相信他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教师不只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从而依据现在为学生的将来打基础。教师既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在课堂上要信任学生。教师不应对学生说你必须这样做,而应说想一想,你应该怎样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应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要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   宽容学生也是教书育人的关键。斯宾诺启发人们:“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论语》中说:“宽则得众”,《大戴礼记·子张问人官》谈到:“冰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
  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有宽容学生的心胸。教师宽容学生的思维方式,就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挖掘其潜能,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宽容学生独特的行为方式,就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形成独特个性;教师宽容学生的独特见解,就能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和空间,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使学生个性张扬,棱角分明,促使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师宽容学生的情感,就能从人格上尊重学生,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心境,拓宽学生的心灵,给予每个鲜活的个体以饱满高涨的创造激情。
  (三)修身养性,严于律己,以优雅的行为去熏陶学生的习惯
  “教师自身的人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教师首先要修身养性,优化自己的性格特征,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和蔼谦逊、大公无私、勤奋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品质,会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力量。”孔子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地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今社会,多半学生是独生子女,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自我意识特别强、专横独断,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协调、去中和、去感染。这种影响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它所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
  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学生们连老师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表现出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因为“身教甚于言传”。所以教师要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己,用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的精神气质去感染学生,以优雅的言谈举止行为去熏陶学生。
  (四)善于学习,学高为师,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否扎实深厚,反映着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专业扎实、知识渊博的教师,能挥洒自如,高屋建瓴,对学生的身教示范作用就明显。例如:有的教师课堂语言妙语连珠、幽默风趣,举一反三、左右逢源;有的教师不照搬参考书,高出教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有的教师批改作业切中肯綮,这无疑都会对学生形成极强的吸引力,自然形成一种身教示范作用。相反,有的教师教学技能贫乏,专业知识浅薄,往往会被学生看不起,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身教作用就荡然无存了。
  “教师作为学者,首先,应该精通所教学科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教师要成为一个知识海洋的导航人,他必须既是一个“专家”,又是一个“杂家”。”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渊博的知识的涵义除了书本知识,还应包含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培养出钻研精神的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
  教师要徜徉书海,丰厚文化底蕴,要善于读书,学会学习,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当学生高明的舵手,这样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的时候,才会使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才能激起他们刻苦奋进、扬帆前行的豪情壮志。
  然而,相当多的教师不读书,不研究社会,教学理念模糊,人文情怀干瘪,知识底蕴虚空,个性语言萎缩,造成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语文课要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要构建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理念的更新,个性的张扬,人文精神的丰厚,才是学生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最大保证。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师德高尚、业务能力较强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很多教师抱怨工作压力太大,回家还要写文章,还要备课,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甚至有时连看新闻联播的时间都没有。我不否认这些是事实,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正是由于文化底蕴的缺乏,才使得教师缺乏对学生精神上的引领,缺乏对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的深刻洞察,使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停留在低层次上。
  为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课堂上,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呢?因为他所有的星期天、节假日,都以书为伴。不论到哪儿,带的第一件东西就是书。他用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去读书、去积累、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所以能用丰厚的积累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用灵活的导引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何愁不能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何愁创造不出融洽和谐的教育氛围,何愁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呢?
  (五)执着追求,百折不挠,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教师是当之无愧的强者。教师不会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失败之中而不能自拔。“我又涌起到世界上去游荡,把人间的苦乐一概承当,不怕和风暴搏斗,便是破釜沉舟也不慌张。”教师要学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做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要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
  责任编辑: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男孩危机”并非耸人听闻。中国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一书中,提出了“男孩危机”论点,认为“男孩已到了悬崖边”不少家长和教师发现: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男生的成绩正渐渐落后于女生;在体质和气质方面,男孩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择业就业时,越来越多男孩竞争不过女孩;从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阴盛阳衰”的趋势。本文主要论述了笔者对高中阶段“男孩危机”的一些思考及应对男
本文以学习《论语》为出发点,结合当今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论述了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即要有理想情怀,要淡泊名利,要虚心好学,要力求做一个仁者、智者和学者.
摘要:2011年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导思想明确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对课堂合作学习发出警示,对思想情感教育方法给予指导,突出对文本的尊重和重拾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设定了明晰的教学评价要求。  关键词:2011年版 语文 新课标 变化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如何在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体现课标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内涵,
由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主办,守望汉字联盟联合主办的『云上访碑』系列课堂自播出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为进一步呈现各大博物馆的藏品,本刊对于其中精品予以刊
期刊
摘要:全国第八次新一轮课改推进已有十个春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在广大教师的心目中已基本确立,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优质、持续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然而,在很多地方僵化、滞后的教育评价体制依然大行其道,“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重选拔和甄别,不重个性发展”的评价目标,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重定性评价
摘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研究生主流群体虽然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入手,为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途径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提高研究生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为社
摘要:深邃、清澈、纯净、没受一丝儿精神污染的民族经典闪烁着永恒、美好、智慧的光芒,是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道德、民族智慧的源头,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精神基因、智慧基因最为富集的文明宝库。民族经典值得语文教师大力开发。本文以读《史记》为例,探讨了读民族经典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经典 《史记》  作为执教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极力主张带领学生们阅读民族经典。笔者深感民族经典对学生们的语文学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用个性化教育理念指导办学是新时代的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办特色学校的现实路径。本文就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实践个性化教育的基点、学校实践个性化教育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 指导 办学  我校是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所新办小学。在学校落成典礼上,我校响亮提出:以国际视野办光谷教育,得到省市教育部门领导充
十三年前,我曾写过《赵雁君:一种代表》,谈了我对赵雁君书法和『赵雁君现象』的初步感受.这些年来,我持续关注雁君的『动态』,也一直思考着当代书坛的『代表』问题.早就想写
期刊
摘要:文章选取了网络上的三门大学英语精品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课堂互动的具体情况,旨在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的互动类型和具体实践方式。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相比,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都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屏幕、音箱等现代教学设备,教师们能应用PPT、音频等数字化材料进行教学,课堂互动类型更加多样化,但遗憾的是课堂互动的具体实践方式仍未摆脱传统的视野,仍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