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激活“对话”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语言交际。如何能使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呢?如何有心智、有灵性、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内容,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熟读唐诗三百首——再现文本,激发“对话”信心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运用模仿文中某些词、句、段的结构方式进行造句说话的训练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搜集已获得的材料进行说话训练。
  如《夜莺的歌声》一文运用了排比句,为了锻炼排比句的使用,我让学生反复读句子并体会其写法,然后让他们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进行模仿说话。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激发了学生“说”的信心和兴趣。
  二、淡妆浓抹总相宜——演练文本,创设“对话”平台
  儿童学习语言是以内隐认知为主的,在实践中习得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安排适当和适量的表演,为学生构建一个交际平台,关键是选好表演的“点”,再立足于理解。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会用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体验和理解,努力把无声的语言演绎为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
  三、意匠如神变化生——辩论争议,转化“对话“思维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容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生动的语言教学因文本理解的差异而创造出更多的精彩,同时也创设了精美生动的口语交际舞台。如:
  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紧扣题眼“亲人”铺设了这样的话题——
  师:谁能举例子,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
  生:爸爸、妈妈……
  生: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师:志愿军是中国人,和朝鲜人民有血缘关系吗?
  生:没有。
  师:是亲属吗?
  生:不是。
  师: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亲人吗?
  生:不是。
  师:因此我说作者说得不对。既然不是亲人,哪来的“再见了,亲人”?(学生纷纷举手)
  师:想跟我辩论吗?但现在你们还辩论不了。我希望你们好好进行第二轮阅读,怎么读?1.抓住事实,理解之后,用自己的话来给我讲道理,来说服我。2.要抓情感,自己体会、感悟情感之后,有感情地读出来,来感动我。用理解来说服,这叫“晓之以理”;用体会来感动,这叫“动之以情”。
  支老师在本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准备材料来驳倒老师,从而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激发他们读书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口语交际与阅读教学的统一。在交往、对话、交际且所有参与者“共生发展”的过程中,在交流、碰撞、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师生获得心智的澄明、精神的敞亮,文本解读也从肤浅走向深刻。学生在价值引导下构建新知,给阅读课堂增添了神奇的魅力。同时在辩论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快捷的语言组合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综合素养。
  四、笔有千钧任歙张——填补空白,丰富“对话”空间
  书画艺术中总要留点“布白”,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而也可借鉴“布白”手法,引导学生在“疏可走马“处进行想象,阅读就不是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学生充分依据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在教师、学生的交流感悟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对文本意义进行挖掘,对文本空白进行填补,对文本进行重塑与再创造。
  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对学生说:“老师很同情善良的小羊,狼扑向小羊时,发生了什么事,谁能使小羊脱离危险呢?”学生一听,立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有的想象猎人出现了,开枪打死了凶恶的狼:有的想象狼撞上了一块大石头,摔到河里死了……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想象之门不断开启,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对话演示当时的情景。虽然学生展现的情况各不相同,但交流起来却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产生丰富多彩的回答,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这样在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二月春风似剪刀——創新文本,重组“对话”语言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创造,进行“二度开发”,使学生在编辑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创造语文的快乐。这种语言运用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迁移、运用能力,而且能促进合作探究和口语交际能力。如学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可以利用景物特点和游览顺序等因素,通过“假想旅游”的方式创设出“导游”与“游客”之间的口语交际情境。这些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对已有、已生成的资源有选择地重组、提升和扬弃,在开放的目标中弹性地加入新知识、新思维和新方法。学生在角色中、转述中、自我推荐中、自我介绍及表演等多项交际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自由交流,在交流中发展合作精神,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境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义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越来越被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重视。高效课堂不但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率,更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益。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有高效率,更有高效益呢?制约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因素有哪些?我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因素:教师  教师是一节课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能力是这节课好坏的关键。那么需要教师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呢?我认为:  1.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和适应社会的创造能力  对教师来说,关键问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才的起点,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如
“我可能有点撑不住了……”危急时刻,执法记录仪记录下一位“最美逆行者”气喘吁吁与同事的手机通话,让所有人都为他的安危捏了一把。该视频上传至网络后让许多网友泪崩。  视频中的“最美逆行者”叫薛大才,是浙江溫州高速交警三大队的大队长。2018年11月23日凌晨,温州绕城高速江北岭隧道内,一辆半挂车起火,导致隧道内电力、排风、照明系统悉数损坏。2.4公里长的江北岭隧道弥漫着有毒的浓烟。此时,薛大才正在温
摘 要: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以主人公比利的“时间旅行”为叙事线,揭示了战争带给人的心灵创伤难以磨灭的事实。小说塑造了四类荒诞可笑的人物,受害者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爱国者沦为牺牲品,异化者丧失理性,卫道者为战争辩护,这些人物形象均揭示了战争的荒诞与残酷。  关键词:自我规避 美国梦 异化 卫道者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反战题材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在战争中无力把握命
等了很久,终于刷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满分的满意。看完后也终于理解,之前让我很意外的,很多日本人觉得是枝裕和的金棕榈奖,是国家的耻辱:为什么要向全世界输出日本的小偷形象?  电影一开始,小偷家族的“父子”正在超市偷东西,就像去买东西一样驾轻就熟。甚至偷完回家的时候,祥太想起忘了拿洗发水,就像“忘了买洗发水”一样。这样的情节当然让人耻辱。但在电影的尾声,当警察问父亲治为什么教孩子偷东西,治的回答
很多地方我们是不能随意前往的  就是那用红砖拼出来的格局  人事两重天 逐渐的  挡在界外 眼球点射  跌落的姿势各不尽同  其实就是台阶  让你下不了台  平台不是男生女生都可以往前冲  台面上的事 说不清楚  或许是你给他(她)带来事端  那是金钱地位磊起来的宝垒  交流是种默契的暗电  不像我们写几行字那么简单  楼上养的动植物总有些  飘浮不定  在楼上 只是一个居民的代号  我们站在楼道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方式,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用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讲真话、写真事、抒真性,这里谈谈我从教三十年来的看法。  一、留心生活,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整体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学生不喜欢语文,家长不重视语文;语文课堂走不出一言堂、气氛沉闷的怪圈;就同等时间的付出而言语文学科远没有数理化见效快,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其他学科。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其目的就是革除上述弊端,创造新气象,取得新成效。关于高中语文新课改革,笔者有五点浅陋之见: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语文教师要
现代登山运动发源于18世纪的欧洲。1786年,随着法国人M.G.Paccard和J.Balmat登顶了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现代登山运动的序幕缓缓拉开。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后,出现了职业登山向导这一人群,帮助普通人实现到达雪山之巅的梦想。现在,在接近自然,挑战自我的理念下,登山运动已经成为了一项充满了向上的健康精神的国际化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以登山运动为代表的户外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