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鞋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zhiji76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了解到“系列鞋子”,是在一个德国老师的家庭系统排列课程上。传统的家庭系统排列需要众多团体成员的参与来完成,而“系列鞋子”则可以实现在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中开展。
  “系列鞋子”指的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各式鞋子。“系列鞋子”中包括各个不同的年龄段的家庭成员可能会穿到的鞋子,例如中老年人会穿到的皮鞋、布鞋、拖鞋等,也包含着年轻一代会穿到的运动鞋、球鞋、休闲鞋等。鞋子的种类和大小尽可能多的丰富。来访者可以在一整套的鞋子中,挑选不同的鞋子来代表其家庭中的不同成员。
  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受困于家庭关系的问题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向来访者介绍“系列鞋子”及其作用。让来访者了解到“系列鞋子”作为一个特殊的工具,有助于梳理家庭关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只要用心地投入其中,能够有助于推进咨询目标。
  首先由来访者挑选代表自己及不同家庭成员的鞋子。在众多鞋子中,来访者根据心理上的评估,结合鞋子的样式大小等,选择最适合代表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鞋子。例如,来访者可能会选择一双43码的篮球鞋代表自己,一双42码的男士皮鞋代表其父亲,选择一双36码的女式高跟鞋代表其母親。
  当挑选完鞋子以后,咨询师需要引导来访者,根据来访者自己感受的家庭内部关系、距离,把代表自己及重要家庭成员的鞋子进行摆放。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可以引导来访者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来摆放鞋子的位置,直到来访者觉得不同角色间的鞋子位置适宜,符合自己的认知。
  当来访者在摆放鞋子的位置时,咨询师需要注意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有的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很纠结,多次调整鞋子位置;有的来访者可能会表现得局促不安。在来访者摆放完鞋子时,咨询师可以引导来访者分享摆放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及感受,以及引导来访者分享对于不同成员间不同位置的解读。
  接下来,便是根据来访者的摆放位置,引导来访者进行不同角色间的对话。例如面对与自己鞋子位置稍远的父亲,来访者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对于父亲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反应、情感需求及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要尽量引导来访者进入角色,想象面对着不同的家庭成员,表达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此时,鞋子在咨询中的应用,有点类似“空椅子”的功能,但是由于鞋子的真实存在,更容易引发来访者真实的情感反应。
  在引导来访者与不同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后,可以再引导来访者尝试代入不同的角色,进行换位感受及交流。例如,让来访者“站在”父亲鞋子的位置上,感受与来访者、与母亲之间的心理距离,代入角色,换位地感受面对同样的现实处境,角色的不同所带来的视角及内心情感、需求、期待的不同。同样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成员之间进行轮流替换。
  经过以上的环节,通常来访者能够更客观地看到家庭系统中,不同角色、不同位置的成员的不同感受、不同的情感需求。来访者的情感与需求在与不同成员的交流中得以表达,压抑的情绪与情感得以释放,同时能更清晰地梳理家庭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心理距离,原先让自己困惑、苦恼的问题往往会得到很好的疏解。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需要始终贴着来访者的节奏来引导具体的步奏,既要尽可能地引导来访者进入角色,真情流露;也要在来访者的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时,发挥好“容器”的功能,让来访者在温柔、肯定、鼓励的氛围中,情感自然地涌动。
  通常鞋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一次便可见不错的成效,但是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更为复杂、家庭问题积怨更深的来访者,鞋子排列可能需要多次成效才更为显著。在多次的排列中,可以根据来访者认知及心理距离的调整,引导来访者调整不同成员间鞋子的位置与距离,从而让鞋子排列呈现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我用“系列鞋子”工作的一个案例。
  来访者小张父母在她小学起就一直吵架,在小张高中时,母亲发现父亲在外包养“小三”,与其父亲关系进一步恶化。母亲性格强势,经常在小张面前诉说父亲的各种“罪行”,受母亲影响,小张从中学起记恨自己的父亲,虽然父亲一直对自己很不错,但小张对父亲表现得很冷漠。在第一次鞋子排列中,小张把象征父亲的鞋子,摆放得离自己很远,而象征母亲的鞋子离自己近一些。小张表示这是让自己觉得舒服的心理距离。而当让小张“站在”父亲的鞋子上,代入父亲的角色时,小张突然泪流满面。作为“父亲”角色的她感受到了妻子带给自己强烈的压迫感、束缚感和厌恶,以及当女儿远离自己时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这是一次全新的发现,由于母亲一直的灌输,小张很少真正去理解自己的父亲,角色的转换,让她看清了被自己忽略的关系。在一周后的心理咨询中,小张主动提出要再进行一次鞋子排列。这一次,她调整了父亲与自己鞋子间的距离,让父母亲与自己的距离分别一致,三者间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小张说,这是让她觉得最舒服的心理距离,也是未来自己需要调整的。前一次的鞋子排列,让她意识到先前对父亲的情感是受母女同盟的影响,当理解了父亲时,觉得父亲与自己的心理距离近了,不再像之前一样可憎。同时来访者觉得,父母关系应该由他们自己处理好,自己不适宜插入。后续我们又进行了几次咨询,来访者与父亲心理距离得以调整后,在现实中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她感觉到了父爱,以及内心深处自己对父亲的真实情感。在结束咨询的时候,来访者多次提到那两次鞋子排列,认为那是“心灵的震撼”。
  “系列鞋子”作为心理咨询中特殊工具,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宿舍关系、情感问题等的解决。每一次的鞋子排列都是一次特殊的心灵疗愈之旅,每一间心理咨询室都值得拥有一个特殊的鞋柜,愿“系列鞋子”能让更多人获益,更好地实现助人和自助。
其他文献
电脑前,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小A,不停地敲击键盘,屏幕上的光线不停变换着,他已经在电脑前坐了近8个小时。桌子上布满了零食袋子和矿泉水瓶。小A的爸爸和妈妈一年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小A的妈妈怕孩子跟了爸爸后受委屈,就把小A带在了身边。妈妈在医院工作,工作很忙,一个月总有几天在值班。放暑假了,别的孩子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度假,小A只能自己在家玩游戏,从开始不会玩,到现在一玩就几个小时不离电脑。妈妈一到家就
期刊
心理案例:  当初的热情找不到了  小杨老师是一位中学教师,说是小杨老师,其实也30多岁的人了。  还是在师大学习的时候,小杨老师对能够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辛勤的园丁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材。带着这份热情,小杨老师走上了三尺讲台。  转眼,差不多10年过去了。小杨老师由新教师变成了有经验的教师,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慢慢感觉到,教师这一职业并非如他想象中那么美好。日
期刊
下课后,我刚回到办公室坐下,班长便急匆匆地跑来,说:“老师,不好了,刘磊和王刚打起来了。”  我顾不上喝水便往教室跑。看到我来了,围观的学生一哄而散,只有蓬头垢面、脸红脖子粗的两位“当事人”互不服气地站在教室门口,眼睛里都喷着怒火。  看着情绪特别激动、几近失态的他俩,我知道,现在不是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深知犯错是学生成长中的必备营养。此时若是各打五十大板或大骂一通,并不
期刊
最近在践行认知行为治疗这一技术,小试牛刀就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本文将展示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案例,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是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有时甚至只是一次的咨询,就让来访者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并愿意在接下来的时间去行动。  来访者小C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学习特有压力,刚刚考完一门考试,是自己最擅长的,也是花了时间好好准备的,但是考砸了。“我觉得自己没能力继续下去了,我将来没办法
期刊
“在人很多的场合,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这种感觉很难受。”这是最近在咨询室里,我遇到的一个学生所倾诉的苦恼。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符合该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个性冲突。而大学生处于两个阶段的交界—12—18岁青少年期和18—24岁成年早期,这两个阶段所经历的分别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感之间
期刊
4月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17岁男孩因琐事与母争吵跳高架桥当场死亡。  4月8日,武汉理工大学一大一男生因辅导员并非针对个人的管教言论跳楼身亡。  3月27日晚7时许,因考试焦虑、学习压力跳楼的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初三学生姬智慧在抢救34天后不幸离世。  3月12日7时,江苏南京一9岁小男孩因撞碎学校玻璃而跳楼自杀。  ……  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他们对待生命如此草率?生命就是这么脆弱,也许是一
期刊
芸简·育空间创始人  中国国际萨提亚家庭模式心理师  海灵格家庭系统心理师  中德舞动心理师  接受为期2年的Tavistock模式婴儿观察督导  心理学从业20多年,专业幼儿观察领域超过15年  擅长特殊儿童训练及家庭咨询  提起“抑郁情绪”,我们常常谈虎色变,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抑郁情绪是每一个生命发展中经常会出现的,如果处理得当,它将带领我们走进更深邃的生命之旅。  生命早年的抑郁情绪  
期刊
作为家长,你可以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形成“安全型依恋”。  如果你的孩子勇于探索未知,同时经常回到你身边寻求联结和安慰,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使得个体在一生之中都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并维系较好的关系。这是因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信任他的“依恋对象”(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恋人),相信他们会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提供支持。而也正是因为知道父母(或未来的恋人)是时刻欢迎他
期刊
“自卑可以毁掉一个人,使人自暴自弃或产生精神疾病,  但另一方面它也能激发人的雄心,催人奋发图强,以补偿生理缺陷,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阿勒德  小M是个长相清秀的姑娘,歌声甜美,画画好看,写东西也很有文采。我第一次认识她是在几年前带团体的时候。当时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仿佛在刻意回避与他人交流。大家一起做团体活动,她发言很少,有时我能看出她对一件事情有独特的看法,却总是欲言又止。
期刊
2016年的夏天,我开始接受萨提亚模式转化式系统治疗的专业训练。这个系统训练的中级班共有10天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两个阶段之间相隔半年的时间。  在漫长的等待后,我终于迎来了中级班的第二次5天培训。但由于课程前,我的睡眠状态一直不好,睡眠时间短,深度睡眠时间少,所以在课程中,我明显感到精力不足。每天我都在非常努力地打起精神,调动全身能量去参加培训。坚持到第四天的时候,我已经感觉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