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改进课堂教学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二下《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先通过课件逐一展示不同小动物某个角度的拍摄图,和学生玩“猜猜它是谁”的游戏,学生能够很快说出是熊猫、大象,接着教师出示恐龙的背面图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这是一个大花瓶。教师又出示了恐龙的正面图,学生不禁大声喊出来:“这是一匹马呀!”当教师出示最后一张恐龙的侧面图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只恐龙啊!”紧接着,教师同时出示恐龙的三张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游戏时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有时候只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并不能确定它是什么,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的观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还让学生初步领会观察的方法——要全方位、多角度,为之后的新课学习做充分铺垫。
  时,教师适时引导:“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其中的规律。”这个环节的设计,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经历新知探究的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立体的自主学习时空
  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推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怎样归纳得到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多方位、立体的活动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为学生创设观察机会。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条件,让学生学会观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先自由看,再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使他们在观察中主动支配自己的感知觉,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现象上;学会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学《旋转与平移》一课,先利用课件播放电梯运行,电风扇转动,飞机、汽车直线运动,转动方向盘等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思考这些物体运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旋转和平移的不同运动特点。
  2. 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只有想得清才能说得明。对于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内容,学生都是乐于表达的。通过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同桌或4人小组内互相交流等形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说出“我认为”“我发现”“我有不同看法”“我有补充”等语言,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也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对学生做适当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的表述更加严谨、规范、有秩序。通过学生科学、完整的表述,进一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 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机会。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放手让学生学数学,让他们在数学上有所发现,经过自身积极的思考、探究,才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例如,在《简便计算》的学习过程中,出示习题“198+399”一题。学生A的想法是:200+399-2=597;学生B的想法是:198+400-1=597。还有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算法:200+400-2-1=597。正因为教师为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才能开动脑筋,发现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既让学生感受到算法多样化,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 为学生创设操作的机会。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在让学生欣赏大量精美的对称图案,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画笔、彩纸、剪刀等工具,试着剪出这样的图形,从而揭示对称轴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对概念的建构,受到美的熏陶,也让学生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被认可的自豪感。
  5. 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可亲身体验的机会。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对比较小的毫米、厘米、分米、米等单位,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长度,联系身边的事物举例说一说——1厘米、1分米、1米分别有多长,以加深印象。认识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200米的操场跑道上走一走,让他们感受到1千米就是5圈跑道的长度。认识克与千克时,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具,如绿豆糕、硬币、回形针、一袋食盐、一袋大米等,让学生用掂一掂、抱一抱、估一估等方式感受1克、1千克、若干克、若干千克到底有多重。认识秒这个时间单位,则让学生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数数,体验1秒、5秒、15秒有多长,在此基础上闭上眼睛,估计一段歌曲播放了几秒等。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充满乐趣,并在亲身体验中,从感官的角度建立表象,形成对新知的强烈印象。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参与,思维得到有效发展的学习过程。
  三、形成互动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关键环节,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互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与评价,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如,教师可以说:“你对他的解题方法有什么看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谁的答案最合理?”等。让学生在反思自我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评价他人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并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由学会转向会学。
  例如,教学例题: 一个单元有21层,每层3户,5个单元一共有多少户?大部分学生都是先算一个单元有几户,再算5个单元共几户,算式:A. 21×3=63(户),63×5=315(户)。有小部分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B. 21×5=105(层),3×105=315(户);C. 3×5=15(户),15×21=315(户)。出现这几种算法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先认真观察并思考这样的解决方法正确与否,并鼓励学生大胆分析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对该种解法做出评价 。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放飞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个性,在交流各自见解的过程中,领会不同的解题思路,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渔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正】一、概念的引入,源于数学化的需要数学的基本概念一般都具有丰富的现实原型,用数学概念来描述与刻画这些现实原型,是源于数学化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需求,也是人类认知
新课标颁布之后,教育部对小学品德课程教改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编制课程教学方案,这是实现品德课程教学优化的重要方式。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意义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如何培养小学生个人品德与修养,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具备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1.培养品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需从小做起,从儿童开始,持续以恒。”小学教育十
一、领悟编写意图,读“懂”教材  当前教材通常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段循环、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把第一、二学段的教学内容适当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内容既有一定重复,又有新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从整体把握编排体系,理清教材思路,在读懂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围绕知识点组织教学,开展数学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可能性》时,整整用了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说想法,一直没
【正】2014年3月27日至29日,由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小学分委会和江苏省苏派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闽苏两省中小学名师教学主张展示交流与研讨活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培养。所以,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们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身,为课堂提供了诸多便利。口语交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或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腔镜配合壁层胸膜剥脱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66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经食管镜下取出食管异物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食管异物患者实施经食管镜下取出异物,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术前给予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术后积极治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干预对产后抑郁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受产检及生产的初孕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
注重品德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例相融合,可以让课堂贴近学生,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避免品德课堂教学成为空洞的说教。  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有的实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仍然很遥远,难以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无法真正起到教育学生学会生活的作用。我认为,品德课应围绕教学内容,选取有价值的生活实例,注意做到生活实例的“入乡随俗”,才会被孩子们所接受,才会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