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隐士道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士,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说的是,大人物不干大事,找个不显眼的地方貓著。隐士者,“不仕之士”也。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隐士,庄子,为隐士下的定义。意思是说,隐士,虽然人不在官场,卻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仍可通过“言出,知发”,让社会知道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社会既知其满腹经纶的学识,又知其淡泊宁静的美德,当然会给以尊敬和传扬。所以,做隐士,虽过不了官瘾,享不了利祿,卻並不耽误出名。
   隐士能出名,还不仅是因为有人敬仰他,更重要的是因为没人恨他。隐士们一般没有混过官场,没留下因混迹官场所必然留下的“得罪人”的经历、以及由此一经历所必然留下的骂名。
   在官场这个是非窝里,你可以保证不做坏人,但无法保证不做恶人,不招仇人。你可能做到全身而退,但绝然做不到全名而退,因为,你无法不得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士是聪明人。也正因为是聪明人,其道德身份也便多了一分可疑之处。除了“视功名利祿如粪土”一面,是否还有怕得罪人而明哲保身的一面?
   隐士可讚,卻也不可赞得过份。毕竟,一个社会不可能大家都去做隐士。
   如今的中国人,很厌恶“整人”这个字眼,似乎整人总是与官场上的争权夺利相联繫。其实,如果没有政治上的大是大非,纯粹由人际关係衍生出的“整人”並不多。当今中国的“和谐官场”就是证明。
   政府的天职就是整人。不整人,要皇帝干什么,要政府干什么,要军队干什么,要衙役干什么?
   你想要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很好。政府是应当服务社会,然而政府服务社会有其独特的角色:除暴以安良,惩恶以扬善。政府是靠暴力来服务社会的。除此之外,其它纯粹的服务职能,和蔼可亲问寒问暖做好人的事,大抵都是可以由非政府组织(NGO)、慈善组织、民间自助组织等来承当的。凡是不需要暴力的服务,都不需要政府去做。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政府都是 “战斗队”。当我们看到一个政府丧失了战斗队的功能时,便知道,它行将就木。无政府主义者陷入的最大误区,是他们忽视了社会是由“暴”与“良”或“善”与“恶”两类人组成的。
   “暴良矛盾”或“善恶矛盾”,民间有,官场也有,所以,需要有个皇帝,来协调这些矛盾。而官场上谁善谁恶,谁暴谁良,並不是那么容易鉴定,故而,在官场上混而最终能落个“有口皆碑”的名声者,亘古未有。大贤如张居正者,身后也难逃褒贬。老子在国家图书管理员的任上隐居一生,最后骑一头青牛飘然出函谷关而去,这样一段美丽的故事,再配上他那本书,便留芳千古了。试想,假如老子不是做了一辈子隐士,而是在周天子那里做个相国、大夫之类,带著一身是非而终老,这样一来,恐怕单凭他留下的那五千字,难有如此美名。孔子一生总地说来也算个隐士了,但他做过官,骂过柳下跖,杀过少正卯,得罪过人,便因此而留下了他那永远抹不去的“政治污点”。两千五百年来总有人拿这些事骂他。比起历史上那些响当当的纯隐士,孔子还是不够聪明。
   在中国,“得罪人”一词的文化涵义深不可测,它的学术深度尚远未得到学术界的开发。一个政治人物身后的名声,与他在世时得罪人的多少绝对相关。尧、舜、禹、汤留下了清白无瑕的美名,那是因为他们在世时的仇人无隻言词组留下,而后人只能以《尚书》的一面之词作为评价依据了。此后,随著传世历史文献的两面之词越来越多,就再也没有哪个人能象他们几位幸运了。后世最幸运的,大概当属孙文先生了。此位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混水时代里趟了大半辈子混水,但他基本上一直是以一个革命者、反抗者的角色出现的。等到他稍有点权力,多多少少可以算是个当权者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得罪人,就死掉了。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他的名声最好,全中国到处都是“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医院”“中山大学”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物,谁都比不了。但这不是因为他最伟大,而是因为他最纯洁——没人骂他。
   相反的极端例子是“四人帮”,这几位把得罪人的史例推向了顶峰。你把一个地主的地抢来分给了十个农民,那么,你在得罪这个地主的同时那十个农民卻感谢你,这无论从经济学上还是政治学上都讲得通。可是,你把一个人弄到台上批斗,挨斗的固然恨你自不待说,台下“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运动”,跟著举手喊口号的,也並无快感,至少耽误了他们买菜做饭的时间。等到历史翻盘的时候,这些从举手喊口号中毫利未获的人,卻又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一顶“不明真相受蒙蔽”的帽子。这叫一个窝囊!这窝囊气当然得撒到“四人帮”头上。所以,四位倒台后国人皆曰可杀。可杀固然可杀,但有一点需要明确:这是一种“仇杀”。他得罪了我,所以我要杀他。当然,仇杀未必就一定不是“义杀”;仇杀与义杀未必矛盾。只是,要鉴定是不是“义杀”,我们这些尚在世的“仇人”似乎是没有发言权的。法律上的“迴避制度”大概就是来源於这个道理。
   “嫉恶如仇”,被中国人看作是一项很大的美德。一个人若能做到嫉恶如仇,他自身的道德纯度似乎就不证自明了。然而,细想来,做到疾恶如仇有时也不难。古人骂秦桧,是因为他害了岳飞,而害了岳飞就是害了国家,害了国家,与自己的利益也有关係,所以,骂秦桧还算不上是纯粹的疾恶如仇。然而此番药家鑫撞人又杀人,国人激愤,硬逼著政府杀了这个恶棍。网上那些愤青与张妙非亲非故,这就是地道的嫉恶如仇了。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不相信这句话。群众跟著坏人骂好人的事,历史上很多。戊戌六君子往菜市口走的路上,沿途跟著往囚车上扔屎的,可並不都是满州贵族。但要说绝大多数人有嫉恶如仇心,这说法是成立的。只要“嫉恶”的时候不会为自己惹来“仇”,嫉恶如仇並不难,从某种意义上,它其实可以看作是与“恻忍”“羞恶”並列的人类天性。
   那如此说来,“嫉恶如仇”怎么会成为一种高尚的美德而被用来作为赞誉人的佳话呢?想来想去,我有个猜测:这个道德观很可能是从官场上流出来的。一个官场人每天周围有那么多仇敌要应对,还能有精神头儿去“嫉恶”,确实难能可贵。要知道,你嫉一个恶,就会为自己制造一个仇。而中国人报仇,在“嫉恶如仇”观念的启发下,其方式又很是独特。假如少正卯有个儿子,他要骂孔子而为父报仇,则他绝不会就事论事地去分辨他爹如何冤枉、孔子杀他爹杀得如何不对;他会避开他爹的事不谈,直捅孔子的软肋,在“子见南子”搞破鞋的事上下刀子。如果再多个心眼儿,他还可以造出一套社会科学理论,据而批判孔子祸国殃民、阻碍了历史进步等等,从而发动全民来帮著其报仇。以“嫉恶”的面目复仇,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可见,在中国,得罪人是件很可怕的事,即使你是个一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圣人,只要你得罪了人,就难保你身后的名声不被你的仇人加工成流氓恶棍。如此,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上,敢於因“嫉恶”而结仇,便当然是一种值得给以高度评价的美德了。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确实看到过这样的人,一生只嫉恶,不记仇,当他混身满佈著仇人的弹孔而倒下时,回首一看,他自己並没有一个私敌。一个民族一万年中出一个这样的英雄,就足以让这个民族因之再骄傲上一万年了!毕竟,一个社会永远需要政府,永远需要政治,永远需要整人,因而永远需要那些敢於激流勇进、敢於得罪人、敢於为天下苍生计而勇趟混水的人。较之那些“隐君子”,这种人更值得尊敬!
   做隐士,虽然潇洒,卻也並不容易。盗亦有道,隐更有道。“小隐隐於野,中隐隐於市,大隐隐於朝”,是中国“隐士道”的高度概括。隐於野,住在乡间,象诸葛亮出山之前那样,只要家里有房子有地,不愁吃穿,此道最易。隐於市,住在城市里,只要碰上牛二这样的人躲得远一点,只要别象西门庆那样到处拈花惹草,如果能象宋江那样,交一帮江湖朋友大小事有个照应,更好。如此,隐於市也不是难不可及。最难的是这“隐於朝”。
   朝堂之上,文东武西、龙爭虎斗之地,如何隐得?一个隐士一旦做了官,就意味著他“出山”了,这本身就意味著他隐士生活的结束呀。难道还有“官隐士”不成?然也。不然,“大隐隐於朝”一句是怎么来的?不但做官可以做隐士,做皇帝也可以做隐士。明朝万历皇帝,在宫中一隐就是三十年,不理朝政,是中国历史上的超级隐士。他死后谥号“神宗”,大概就是喻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士功夫。明朝虽死於崇祯,但其灭亡的真正基础卻是由这位万历皇帝给牢牢夯实的。把中国隐士道的小、中、大三隐,再加上一句,“超隐隐於宫”,就全面了。
   隐於朝也罢,陷於宫也罢,千难万难,学问其实就是两句话:一是推卸责任,二是不得罪人。把这两句话再精简一下,变成一个字:混。官场上的隐道就是混道。如果说,小隐和中隐之士,基本都是好人、善人、甚至伟人,那么,隐於朝隐於宫的大隐超隐之士,则好人不多,坏人不少。这结论无须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到历史上去一个个地查验,一个简单的演绎推理就可以证明:做小隐中隐之士,是要自己掙饭吃的;而拿著纳税人的钱,跑到朝堂上混日子,能有几个好东西吗?神宗信奉道教,躲在宫里修炼了一辈子,但明显地,他不是真信。若真信,他至少应当相信因果报应。像这样置亿万苍生的命运於不顾,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怠政皇帝,不但成仙梦定然破灭,死后恐怕还要下十八层地狱。
   做皇帝,有个好处:什么事都归他管,什么事也都不归他管。国家的大事小情,各有分管的部门。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来了事,让各部门去对付。对付得过去更好,对付不过去,得罪了人,惹出了事,谁经手的谁顶著。朝臣们当然不是傻瓜,“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宫隐率朝隐,君隐臣更隐,国家也就在这“上下交征隐”中完了蛋了。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除了“国家乱,有忠臣”一层,应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努尔哈赤这个英雄,与其说是由其时女真族内部的时事造的,勿宁说是由大明帝国的时事造的。成就努尔哈赤者,朱翊钧也。万历朝“断头政治”的大好形势,为女真族的迅速统一和強大,提供了巨大的诱惑和动力,也为努尔哈赤成为一代枭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今天的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菲律宾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一点也不比当年的女真人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眼下正是做英雄的好时机。
   日本有武士道,中国有隐士道。前者,是亮剑之道、舍命之道、一根筋之道;后者,是韬晦之道、保身之道、鬼机灵之道。如此千年铸就的文化差異,岂是一世一代之力所能扳得过来?只可惜了四七一生转轮志。
其他文献
  
期刊
看5月號貴刊《政府應尊重人民的核心利益及重大關切》一文,筆者大致認同作者就“盡人皆知”的政治事件,政府應向人民交待清楚之說。資訊高度發達年代,任何企圖隱瞞、遮蓋的做法只會讓流言滿天飛,無助問題解決,反而把事情弄複雜了。只有儘早儘快地把真相告知國民,流言、詆毁、煽動才沒有市場,政府形象亦趨正面。  但認同歸認同,筆者和作者一樣人微言輕。政府也不可能回應BBC、CNN所謂中國事情就500個核心家庭問題
期刊
5月12日至17日,葡國總統席瓦爾率領百名隨行人員展開了訪問北京、上海和澳門之行,期間先後訪問了上海、北京多所高校及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及澳門葡文學校等教育機構。  總統是次訪華之行被喻為“一趟文化實力之旅”。更為引人關注的是,此行盡顯葡國總統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從這個層面上而言,其意義已非一般國家元首國事外訪可同日而語。本刊專訪了澳門大學法學院魏丹副教授、澳門理工學院澳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周荐教授
期刊
5月下旬連續爆發二萬市民遊行和七千市民包圍立法會的社會事件,這在澳門社會實屬罕見,甚至有輿論將之與1966年的“一二·三”群眾運動相提併論,如此之說,其實也有其道理。皆因自回歸以來澳門雖為國家一特區行政區,而且在“一國兩制”的保護罩下,澳門經濟發展迅速,賭場遍地為澳門社會創造源源財富,市民受惠經濟發展而安居樂業,整體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不止令中央放心,也令一海之隔的香港特區市民艷羨不已。  如今往昔
期刊
貴刊5月號開卷長文《居安思危謀長遠,開放改革創未來》回顧了澳門回歸十五年來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民生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同時指出所面臨的挑戰。而澳門的改革與發展如何破除困局,作者站在宏觀角度做分析,提舉措,展示希望和願景。全文縱橫捭闔,閱後使人對澳門發展脈絡以及今後改革目標、走向,都有了清醒的認識。  梳理澳門社會發展困局,主要在於經濟單一,發展經濟多元化又受制於人資、人才,人資人才受困於城市承
期刊
中國和葡萄牙的關係近年來發展勢頭越來越緊密,澳門作為中國重要的特別行政區獲國家定位爲“一個中心、一平臺”,在中國和葡萄牙及葡語國家之間擔當著日益重要的角色。5月中旬,總統卡瓦科·席爾瓦率領龐大訪問團展開爲期一周的訪華訪澳之行,雖然留澳時間僅兩天,但其行程緊密,規格很高,涵括政府教育經濟各範疇:與行政長官會晤,簽署《合作綱要協定修訂協議書》,參觀本澳兩所高校及葡文學校,參與澳門各界葡人社團活動,參觀
期刊
澳門面積不大,很適合遊客漫步其中,當中有很多值得遊覽的景點,澳門旅遊局規劃四條各具風格的“論區行賞”步行路線,滿足不同遊客的遊覽需求,其中的“藝文探索之旅”,令人知道更多文化知識,可感受更多澳門文化氣息。  景點多樣 品味繽紛藝術  此路線的起點是澳門漁人碼頭,位於外港客運碼頭旁邊,是澳門首個主題式大型娛樂綜合體旅遊景點,美食、購物和娛樂一應俱全。穿過漁人碼頭旁的金沙酒店就是澳門文化中心,文化中心
期刊
由民政總署舉辦的“荷香樂滿城——第十四屆澳門荷花節”,展期由6月14至22日,開幕禮將於6月14日在主展場龍環葡韻舉行。  舉辦荷花節既可豐富巿民的文化生活,又可美化城市,讓澳門的巿民及各地的遊客都能沐浴在荷花的芬芳中。為慶祝澳門特區成立十五週年,荷花節擴大展場規模,在龍環葡韻新闢建了一個面積約2500平方米的主展場,擺放歷屆荷花節的主題花及各式品種荷,數量超過1000盆,並增添許多新元素,如大型
期刊
由體育發展局、民政總署合辦,衛生局協辦之“2014世界挑戰日”活動在各政府部門、機構、商號、社團、學校及各界人士的積極支持下,參與人數達264,176人,佔澳門總人口的43%。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世界挑戰日活動,向居民傳達體育運動有益身心的訊息,呼籲居民長期保持運動,享受運動的樂趣之餘,更鼓勵各位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鍛鍊,全情投入,將運動健身推向新的高潮。  本年在祐漢公園廣場及議事亭前地的助慶活動,
期刊
5月16日,體育發展局舉行局長就職儀式,局長戴祖義在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監誓下就任。戴祖義為澳門理工學院體育及運動學士,於1984年進入公職,1996年至1997年獲委任為澳門體育總署助理;1997年至1998年獲委任為澳門體育總署體育設備處處長;1998至2000年獲委任為澳門體育總署體育發展處處長;2000年至2001年獲委任為體育發展局澳門運動場處處長;2001年獲委任為2005年澳門東亞運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