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寄居灵石寺(外二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1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在清晨轻轻摸了香石,清香扑鼻
  唤醒了布谷鸟的叫声和寄居的昏睡
  醒来后才知道梦中的绿色充满征兆
  走出山门,看见露珠还挂在桫椤枝上
  无意中捡到一颗松籽托付一堆废土里
  就洗罢双手,接着无心地唱读《大悲咒》
  芙蓉峰上第一抹霞光倏然照到双唇
  《大悲咒》刚好唱完,晨钟也开始洪亮
  那堆废土豁然拱起松苗的小身姿
  刹那間便有枝叶游戏风流和鸟鸣
  还不知约束地与千年樟树评论朱熹
  我就独坐树下静听,悠然望见九叠峰
  它们都不发言
  从内部的汁液开始
  从浓荫深处的
  某个醒点开始
  它们开始拔节,伸展
  静静地笑出自己的色彩
  你可以为它们命名
  牵牛花,狗尾巴草,炮仗竹
  还是无名氏,野花野草
  它们都不发言,不置可否
  任凭你引经据典,喋喋不休
  它们是自我自觉的,乐观向上
  又是谦卑、低调,不自高自大的
  风吹一吹,它们轻轻颤抖
  仿佛自我陶醉,所有的水
  瞬间回到它们自己的源头
  黄檗寺,寻找隐元禅师
  东南风趁夜间
  偷偷地温暖
  黄檗寺,晨起
  伸了个懒腰
  环山刹那地绿
  薄雾嘘了口气
  放下负担
  袅袅然飘走
  去后院询问
  隐元禅师
  啥时候回来
  “他无走无回
  一直都在”
  住持说道
  又继续低头
  清扫风痕雾迹
其他文献
晚上6点爸妈下班回来,看到桌子上没动两口的饭菜就知道我这一天又荒废了,又开始了日常唠叨。“你说你一天天躺在床上有什么意思?就不能出来活动活动。”妈妈推开我的房门,“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早睡早起!书读了没有,作业写了没有?”我皱了皱眉,心想又是同样的说辞。妈妈看我不说话,叹了口气去做饭了。不出我所料,吃饭只是变换地方的“批斗会”而已,这次连老爸也加入了进来。“你看看你的脸,又长痘,又长黑眼圈的,你今天
凝听  迢远而来,穿过  雪覆盖微颤的椴树  将冬的面颊贴在  万家的窗 黄昏偷听着  母亲们啜饮自酿的老酒  酬劳自己一天的忙碌  绽放曩昔的貌美  桌灯啾啾 如促织  圣洁的天鹅 从孩子们的瞳孔飞出  安徒生童话里那群  柔和如来自天界  一支歌在谁的心灵里响起  甚至昨天与遗忘  也转身归来  黄昏聆听着房内的人  房内的人聆听着黄昏  夜行  那些村落,远远的  总有一个人安慰它们  离开
从淮河弯曲的历史里  从双墩文明的曙光里  从禹会诸侯的传说里  锣鼓响起来,舞蹈跳起来  带着土地的深情和色彩  带着五谷的丰收和清香  山,旋转出铿锵的节奏  水,荡漾出优美的旋律  人们脸上绽放出欢畅的微笑  比花朵绚丽比花朵芬芳  再也看不到低矮的村庄里  升起的贫困的炊烟了  再也听不到狗吠声中  夹杂的泪眼汪汪的唱腔了  走进新时代的淮河儿女  用勤劳为墨,绘制成日新月异的画卷  用智
刚团聚 就分别   迎着寒风来集结   父母的叮咛 恶魔的凶狂   爱恨交織情更切   你戴着红袖章 我披着白大褂   火红和洁白 辉映日和月   你守护在小区 我看护在病区   阵阵暖流汇涌江城热   向着春风来集结   孩子的眼神 病友的期盼   忧思交织情更烈   你奋战雷神山 我洒汗在火神山   灯火和汗水 照映梅和雪   你加班抢进度 我提前就开业   源源供应路上几道辙   黄鹤琴台多
没人见过始祖鸟。生物课上的始祖鸟模型是根据化石制成的,生物课老师、生物学家甚至考古学家也没见过一只鲜活的始祖鸟。从诗人舒婷笔下的《始祖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鲜活的始祖鸟。    一、用色调烘托气氛传达情感    舒婷在《始祖鸟》中描绘了三幅画面,三幅画面都是冷色调。  第一幅:凌空展翅图。画面的主体是始祖鸟的翅膀,主选冷色调:“阴影”,将“丛林莽原”都置放在阴影中,连“背景”——天空的曙光都被他
大自然  说到这三个字,我必须尊重  起立敬礼并表情肃穆  然而它会吞没我们的  想想那荒山上密不透风的树林  和吃人必见血的野兽  白骨扎在湿地上。  今提此事尚早  彼此角力间,仍明显偏向一头  我还是先讲出来  都活不到偏回来的一天  休谓言之不预也  露  一朵花开,一朵花开  重复十遍天就亮了  皮肤稍凉,替露水发言  轻轻一碰,从草尖上跌落下来  新的一天要去还贷  老问题还需老办法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交通T具的迅捷,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图书的翻译出版,拉近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距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问的距离,我仍然认为,这一切都是最表面的现象。事实上,在今天的世界,围家和民族的隔离依旧非常严重,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同然,我们受惠于各国的翻译家为我们翻译出版的异域的书籍,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还有另一种生活,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要求自己,以及学习并认识到属于人类的各
晓苏是我国近年创作势头强劲的著名青年作家,自1985年开始小说创作以来,著有长篇小说《五里铺》、《大学故事》、《人性三部曲》(共3部:《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80余万字)等,中短篇小说集《山里人山外人》、《黑灯》、《狗戏》、《重上娘山》、《麦地上的女人》、《中国爱情》等等。其作品有的已译成英文和法文在国外发表,多次获省市各种奖励和多种刊物奖,如短篇小说《侯己的汇款单》获首届(2005年
梁平行色匆匆,纵横江湖,却总喜欢自嘲地说自己是“散兵游勇”。在其诗集《家谱》的后记中,他说过自己在1986年那场著名的“大展”中,曾经被归类为“散兵游勇”;而今,《诗歌月刊》2018年第10期的“头条”栏目刊发其组诗《行色》时,他又在“创作谈”中径直地说:“我一直是诗歌的散兵游勇。”我很喜欢这样的说法。我也是一个散兵游勇。  但在梁平,就是他这位“散兵游勇”,却又英雄本色,拥有一个浩大浑茫、风生水
何谓“诗歌表达”,姑且按下不表;何谓“量子时代”,也许指向一个最极致、也最奇妙的微观物理学时代?这个微观物理学时代,正如李元胜先生适才所说:“让这个世界刚刚呈现真相”,将给生活和产业,还将给诗歌——乃至文化和思想——带来什么样的奇异生态呢?这不是一个新问题,却是一个大问题:一个横躺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大问题。  关于这个大问题的思考,可谓由来已久。比如,七十年前,英国的查尔斯·珀西·斯诺的系列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