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蘸天籁 童心为画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_program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省编幼儿园课程《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的过程中,我们片区的农村幼儿园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如何根据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园本化的解读与处理。在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充分挖掘农村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不断探索园本化的美术教学之路。生活是创作之“源”、材料是创作之“基”、方式是教学之“本”、互动是呈现之“魂 ”是我们美术教学园本化实践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乡村;美术教学;园本化;实践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从浙江省省编教材《幼儿园课程指导》开始使用至今,片区园教师经过不断学习后,开始逐渐转变教学理念,逐渐转变教学方式,但因这些园地处山区,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实施美术活动课程时还存在一些问题:1.《幼儿园课程指导》教材内容多是以城市幼儿的生活为背景而设计的,远离农村幼儿的现实生活,不适合这些园区的教育实际,活动脱离幼儿生活经验;2.教材的选择不够开放,没有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及片区的民间艺术资源。因此,美术教学园本化成为农村园有效实践新课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一、生活是创作之“源”
  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幼儿年龄小,其思维主要以具体想象思维和自觉行动思维为主。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课程园本化实施中,教材的选择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
  1.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自然景色时时变化处处不同,是孩子们用来创作的最好的艺术表现对象,也是引发孩子们创作激情和热爱自然的好途径!带孩子来到田野,孩子会在与自然物接触的过程中,促使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产生热爱自然资源的情感,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保持着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由此,一个个探索型美术活动应运而生,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
  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可能的多为孩子考虑: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有什么;可能需要什么;孩子可能会对什么感兴趣。因此,我们根据主题的核心价值及园所幼儿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合理取舍,并生成系列源于幼儿生活经验、能引发孩子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融于相应的主题中。如小班《春天来了》主题中的点线练习活动《种豆豆》、《青青草》;主题《清洁宝宝》中的玩色活动《蚊子死光光》;主题《有趣的昆虫》中的版画《蜘蛛网》;主题《我的动物朋友》中的绘画活动《小鸡一家》等等,都是基于幼儿这样一个个生活经验背景而生成的。在具体的情景中,幼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大胆表现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借以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
  在开展主题活动 “美丽的幼儿园”在活动前,孩子参观各班活动室、有收集幼儿园以前的照片等,孩子不断交流自己的认识、感受。在此基础上产生美术活动——美丽的幼儿园。
  2.民间艺术融于幼儿美术教学
  《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的各种能人、艺人是幼儿教育的良好合作伙伴,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应给予充分挖掘和利用。
  我们的片区是一个革命老区,文化底蕴厚重,文化传统悠远。有着丰富的民间人才资源,剪纸艺人、竹编艺人应有尽有,他们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们的艺术品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他们是我们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例如一个片区园的附近就有竹编的老人,于是,老师便把老人请到孩子的教室里,每次活动时孩子们都把老人热情地“包围”起来,争先恐后地问这问那,孩子们不仅喜爱老人用竹子编织品的活动场景,更喜爱老人聚精会神编织的样子。在奶奶的指导下,一件件作品不断涌现,教室里、走廊里都挂满了孩子们的编织作品。在每年的 “三月三”活动期间,园区结合实际在中、大班开展“我是小主人”主题活动,其中《我设计的扇子》、《家乡的桥》、《送给妈妈的包》等美术活动就是通过欣赏,激发幼儿观察和再创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此举不仅激发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感受,萌发民族自豪感,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幼儿园的美术活动课程。
  二、材料是创作之“基”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开展美术活动是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有趣的种子》主题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种子:玉米、花生、菜籽、毛豆、黄豆、扁豆、蚕豆、青豆、红豆、荠菜籽、葫芦籽等等。当这么多的种子聚集在一起时,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介绍,嘴里还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原来青菜籽这么小,好漂亮!丝瓜子怎么扁扁的呢?赤豆是深红的,可以补血的,玉米种子藏在玉米棒上,棉花种子藏在花朵里等。确实从孩子的交流、介绍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已被激发,同时还产生了创作的欲望,老师鼓励他们在晨间活动、午间、游戏时间画一画、贴一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种子贴画展现在孩子们眼前。
  在班级活动区角里,老师注重为幼儿提供原始材料,如牙刷、喷壶、棉签、吸管、滚筒、绳子、毛线、弹珠等等。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尽情的表现表达,大胆的想象创造。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有紫色的茄子、红色与青色的辣椒、红色的番茄、青色的蚕豆与毛豆、玫红的番薯、白色的萝卜、弯弯的黄瓜等等,都是孩子区角活动的好材料。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想象,青椒像青蛙、白萝卜像小老鼠、小猪、毛豆夹、扁豆夹像小船等,在孩子想象的基础上,为孩子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如橡皮泥、火柴、牙签、各式蜡光纸、小石头等,让他们与材料互动。丰富的农作物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灵感,他们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出了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大大的增强了孩子对区角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同时孩子在与农作物的对话过程中不断拓展思路,他们把田野里的稻草、高粱秆、玉米皮、毛竹废料等做成不同的造型,并颜料画上漂亮的图案,挂在活动室的墙上,美化身边的环境……孩子们已深深感受到了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在创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巧妙构思,制成服装、装饰品并自由表演。如大班创意活动“花米袋”试用水粉进行作画,大胆地在米袋上创造性装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体验装饰活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孩子们自由地用水粉颜料在米袋上无拘无束涂画,并将画好的花米袋变成一件漂亮的“时装”穿在身上,和音乐的节拍进行“时装表演”呢! 在活动中孩子惊奇的发现,自己身边一些熟悉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创作都会变成意想不到的画。画面所形成的效果给孩子以视觉冲击,激发其丰富的想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带来情感的震撼,并从中体验自主创作的乐趣。
  当然,老师在“创意吧”里还投放一些辅助工具如:各种纸、纸箱、布、蛋壳、水果网、木条、泡沫板等,便于幼儿自创作品,当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作画方法时,相同的题材会出现不同的画面效果,从而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三、方式是教学之“本”
  绘画课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一种美术教学形式,如何在方式方法上进行拓展是美术教学园本化实施中重点探索的问题,老师们尝试将各个领域、各种方法兼重并纳,协调统整。
  (一)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互相渗透
  美术是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情感的审美表现,是幼儿表现自我、与人交流、创造世界的一种手段,是属于幼儿自己的文字。在领域教学中有机整合、渗透美术元素,能满足孩子自由想象、自主表述的需求。
  1.与语言活动整合
  故事、儿歌等是孩子最喜欢、也是最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用优美的故事、散文、儿歌等语言形式创设出的绘画情境,能为孩子的表现提供丰富的认知、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想象路径。有语言活动中拓展美术教学的:如指纹印画《小人国的故事》,就是在欣赏理解绘本《巨人来到小人国》的基础上开展的,让孩子在贴着巨人的墙饰上用印泥手指点画小人国里的人物,大小的强烈对比,大大激发了孩子大胆想象创作“巨人来到小人国”的有趣事情;有美术教学中渗透语言的:如小班学画封闭的圆——《吹泡泡》中,幼儿已有吹泡泡的前期经验,老师以诗歌(“吹泡泡、吹泡泡,你吹一个小泡泡,我吹一个大泡泡,泡泡像什么?像葡萄、像气球……五颜六色真漂亮!”)所表现的情境为背景,在“谁吹的泡泡最圆、最多?你吹的泡泡像什么?”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幼儿积极主动重复练习画封闭的圆而不会兴致索然,这种边说边画的美术表现方式在小班年龄中尤其适合。
  2.与音乐活动整合
  美术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音乐之中可以衍生美术,美术里面也蕴含着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听觉艺术,美术是凝固的视觉艺术。让美术与音乐相结合,通过听、想、说、画,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为幼儿的创造想象开辟了新的活动空间。
  (1)在旋律和节奏中捕捉形象
  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会撞击和触动儿童,令其产生种种遐想激发创造力。如罗马尼亚乐曲《云雀》,它把云雀在空间运动的节奏转化为时间上展开的音响节奏,再以旋律的上进下降来表现云雀近乎垂直方向的上腾和俯降,它使幼儿的形象思维非常活跃,仿佛云雀就在头顶。幼儿在音乐的刺激下充分发挥了创造力,他们构图的大大小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都有安排,色彩深深浅浅、冷冷暖暖,非常明媚,笔触长长短短、歪歪斜斜,富有变化,动感极强。
  (2)聆听音乐色彩、创作“交响”色彩
  音乐是相当讲究色彩的,音乐色彩是用以加强美感,塑造形象。人们感觉钢琴曲有如明朗的色彩,提琴曲如温柔的色彩,爵士乐如明暗闪动、反差强烈的色彩,这就是配器色彩,再如和声色彩,就像给旋律的“造型”设色一样。“彩色”音乐在美术活动中会激发幼儿创造力,从而使画面的色彩的配置及形象的设定更加唯美。例如,让孩子们表现比较注重色彩的音乐《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他们感受到各种鸟的鸣叫声,那欢快热闹的声音使幼儿产生了积极愉悦的情感,联想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加上对百鸟朝凤的想象,各种颜色的鸟就呈现在画面上了。再如绘画《小枕头》,单纯的作画不能激发孩子的创作思维,在教学中,我以《摇篮曲》导入配合情境表演,在这样的氛围下,儿童的情绪得以宣泄,心声得以“吐露”,他们本能的使用响亮的颜色和线条表现自己的感受,展示出具有创造精神的色彩表现新感受。
  (3)形象生动的歌曲也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小、中班的幼儿对单纯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较弱,形象生动的歌词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并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更好的表现作品。如:歌曲《蚂蚁》,单纯让幼儿画蚂蚁,幼儿会感到比较单调、枯燥,画面布局也会比较单一,但在听听歌曲,哼哼歌曲后孩子的脑里就会出现许多生动的蚂蚁画面,自然就使自己的画面丰富起来:有的蚂蚁在招呼伙伴,有的在搬东西,有的在找食物,有的在分享食物等等。
  3.与科学活动整合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科学区里,孩子记录自己操作的过程、探索发现的结果等是经常的事情。孩子运用简化的、代表性的符号或具象的“美术语言”记录自己的发现、方法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有其特殊的价值。如种植园里幼儿对农作物生长的观察记录;在科学活动《物体降落》中孩子对纸团、纸张、纸降落伞不同降落路线的观察记录;在数学活动《统计》中孩子对自己所带水果品种、个数的统计……
  主题活动中的各学科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整合不是拼盘,也不是每个领域的各个活动都要整合美术,适时、适当即可。
  (二)走出园门,拓展空间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青山绿水、一石一木、民房古居等都是开展美术教学园本化不可或缺的素材。老师们尝试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大社会,拓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空间。如我们带领大班幼儿欣赏镇上古居,欣赏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韵味,那飞檐翘角的外貌、古色古香的斗拱,凝聚着旧时建筑工匠独到的精湛技艺,让孩子深深体验着那一种朴素之美!又如在大班主题《动物趣事》开展中,老师带幼儿参观了养猪场,孩子们对小猪睡觉、拱土、进食等观察的津津有味,在绘画作品《可爱的小猪》中,有猪宝宝吃奶,有小猪抢食、拱土,有小猪睡觉……等,稚嫩的线条、惟妙惟肖的神态描绘出了孩子眼中的世界。
  四、互动是呈现之“魂 ”
  作品的呈现展示也是美术活动的一部分。经常我们会看到教师将幼儿的作品一一排列挂在活动室里,或收于作品袋中,活动结束后孩子与之互动就很少了,因此,让作品展示成为与孩子不断产生互动的环境是孩子兴趣延续的最佳方式。在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就要想:孩子的作品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可以构成一幅更大的画,如《山村的天主教堂》、《有趣的蒲草》,幼儿将自己看到中、西式的建筑、田野风景、特产、工艺品等画下来剪贴在教师课前画好的“大眼睛”上;并根据孩子后续想象继续补充,最大限度上激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审美情趣。
  毕加索说过:“我在小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是啊,我们探索农村美术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其实是没有最好的方式和方法的,我们只能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去寻找最适合的他们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将不断而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回归童心的美术教育》 王悦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早期教育》(美术版)2011第9期、第11期 2012第4期
  [3]《幼儿园绘画》 李蔚宜 林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其他文献
【摘要】“治愈系”文化有着温暖人心、净化心灵的特点,它在日本发展成熟,形成了一个文化产业体系,分别在音乐、文学、动漫、影视、经济等众多领域中体现,已深入日本人的意识和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一体系的概览,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当今日本的许多社会文化现象。  【关键词】治愈系;日本文化  《圣经》多次出现耶稣基督将人们“治愈”的记载,“治愈”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指宗教活动中使用超自然之力,进行治疗的动作,是一个
期刊
Abstract: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steering column-power type electricpower steering(EPS)system were introduced.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assist characteristics of EPS system were designed
期刊
Abstract:Sisters is a story written by Irish writer Colum McCann,which gives enlightenment for both fictional characters and readers.This essay analyzed the characters in light of the psychoanalytic t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在新技术条件下和广播电视形态面前,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处理好创新与导向、创新与继承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善于使用新的观点、视角去面对新的问题,不断的学习、改善知识结构,进而开拓播音主持的艺术创新发展空间。本文将主要对播音主持的艺术创新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播音主持;创新  一、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发展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  广
期刊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90例1 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通过具体的操作、观察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及良好听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获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会读、
期刊
以前的课程观念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教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新课程实施几年来,通过不断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善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它是实施新课程的必备条件。  进入21世纪末,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运动,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之的课程资源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
期刊
【摘要】2016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表示我国2015年60岁以上老人2.2亿人,老龄化速度较快,并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未来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服务将迎来需求高峰,社会工作领域中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迎来新的发展。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学科,其不可避免的要经过本土化才能符合我国实际需要,本文对分析了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
期刊
【摘要】信访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何为信访,信访制度设置的意义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类似信访的制度是如何构建的,对我国又有何借鉴意义,我国现存信访制度中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新时期该如何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这些都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信访;存在问题;中外比较;完善  一、信访制度的概念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釆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
期刊
【摘要】插画已经成为了现代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商业插画还是艺术插画,都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美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新艺术呈现的样式总是收到传统艺术的影响,现代插画造型的风格表现,离不开传统艺术的影响,本文将从角色造型和环境色彩造型两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插画;风格化;造型表现  插画的原意是使文字更加清晰明确,传统意义上的插画是指在书中为文字部分配的插图,如今的插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
期刊
【摘要】普法工作作为提升民众法制观念的重要工具,是新疆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工作。针对新疆南疆农村的特殊人员构成情况及现阶段的社会需要,文章从南疆农村普法的基本现状、普法困境及原因、以及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相关对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转变普法工作方式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提高南疆农村普法的工作效率提供建议。  【关键词】南疆;农村;普法宣传  新疆作为一个民族众多、情况复杂的边疆大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