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崑:按快门前的思考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梦也没有想到,按快门成为了我的职业和饭碗。从1985年开始,一按就持续了30多年。
  加入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之初,我从前辈们(洪克、铁矛、贺延光)那里继承了两条“铁律”:
  一、当众多新闻单位的记者在一起采访拍摄时,要拿回与众不同的、有本报特色的照片。
  二、当新闻现场只有你一个人采访拍摄时,要有一张比较“绝”的照片。
  其实,30多年的新闻记者职业生涯,就是这两条准则始终支配着我镜头里的取舍和按快门的时机。
  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我理解这句话蕴含的意思是:你要把自己的心与拍摄对象贴的足够近,甚至共呼吸,你的照片才能有情感。
  一下子要把新闻摄影的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浓缩在一个画面之中,按快门前缜密的思考必不可少,尤其是面对重大题材时。
  1993年9月24日凌晨,国际奥委会在蒙特卡洛举行仪式,宣布主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城市。23日傍晚,我有几个地点选择来对此事件进行报道:天安门广场、北京高校,但我思考后选择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申奥直播晚会现场。
  一到现场我就傻眼了,因为是直播,所有的摄影记者都被限制在二楼,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一楼发生什么事,摄影记者只能拍到现场人物的后背。不心甘的我,便在直播开始前仔细巡看了场地和路线,我下定决心无论北京是否申办成功,一定要到一楼的正面去拍摄,于是我把沉重的摄影包和大镜头托付给朋友看管,相机安上了35毫米的广角镜头等候时机的到来。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终于出现在大屏幕上,他首先要感谢五个参加申办的城市,当他念到感谢北京时,由于现场观众心里的弦绷得太紧,误以为北京获胜,便欢腾起来开香槟庆祝了,我也以为北京赢了,在二楼拍了几张庆祝的画面,便风驰电掣地冲向一楼,保安们也被气氛感染,忽视我的出现。就在我奔跑的过程中,其实现场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发觉实际申办成功的是悉尼,我也本能地看了一眼大屏幕,发现拥抱庆祝的是澳大利亚代表团,我迅速回过头来按动快门,记录下现场人们稍纵即逝的表情。
  照片见报时图片说明为:《9.23北京不眠之夜》—“1993年9月24日凌晨2时27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申奥直播现场,大屏幕上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的结果,惊呆了现场的所有人。北京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失去了主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资格。”
  我们在追求“一图胜千言”过程中,需要在纷杂的拍摄环境中,克服困难的采访条件,认真思考找出能拍好照片的办法。因为报社领导、编辑和读者永远想看到有思想性和有冲击力的照片,他们不管你采访拍摄时有多难。所以,适度的“违规”是拍好照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9.23北京不眠之夜》把握住了新闻现场的典型瞬间,用形象“说话”,提炼出中国人期盼奥运复杂的内心世界,具有了很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因此获得了1993年度中国最佳新闻照片及多个摄影比赛的金奖。
  当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当2008百年奥运来到中国时,再回首《9.23北京不眠之夜》的瞬间,更显得弥足珍贵,直指人心。
  传统的新闻照片追求“新”和“绝”,在向新媒体的转型中大家拼的是“有”和“快”,不知是读者改变了我们的拍摄习惯,还是我们改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
  脑子灵、眼睛尖、腿脚勤是有人总结出的一个好摄影记者的九字秘诀。
  2018俄罗斯世界杯,在幅员辽阔的俄罗斯11个城市的12个球场举行,我选择了其中的7个城市的8个球场拍摄了20场比赛。为了这20场比赛,我飞行了17个航班,好几次都是下了飞机直奔球场,拍摄后发完稿又回到机场赶去下一个城市,体力、脑力、技术、语言甚至肠胃都经受了考验。
  2002年,“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把中国足球队带入韩日世界杯后,我的镜头始终追逐着大力神杯,从2006年的德国、2010年的南非、2014年的巴西到2018年的俄罗斯,跨越十六年的坚守。
  尽管,中国足球的欠发达让中国摄影记者在国际足球赛场的处境很尴尬,挑选拍摄位置时都不能随心所欲。新媒体的发稿节奏和强度也会损失一些拍摄机会,但每次拍摄我依然能感到从内心深处迸发的激情,我最想捕捉的一瞬间,是那种挑战本能的姿态。我沉浸在这种期待与感慨中,渴望用作品传达给更多人,让他们和我一起感动、一起喝彩。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葡萄牙球星C罗搀扶受伤的乌拉圭功臣卡瓦尼离场的画面永远都会留在我的记忆里,虽然卡瓦尼连进两球粉碎了C罗的晋级梦。可C罗的举动告诉人们,残酷的足球赛场,不只有比分,还有情怀与温度。而一场比赛奔跑了120分钟的克罗地亚球星莫德里奇,赛后在草地上搂住一双儿女,这温馨的一刻诠释了什么才是生命的本真。面对这样的瞬间,快门怎么可以停住?
  “刘占崑的作品是可以读的,同样的场景,他的画面总是与众不同,当别人还在关注场景是否恢弘,构图色彩是否完美的时候,他的作品却在说话,甚至是扑面而来的感动。”一个读者曾经这么评价我的作品。
  我喜欢读者这样的感受,为了这份感动,我用心思考并坚持按动快门30年。


  評委评语:
  体育与模特—刘占崑以此作为自己的切入点,长期关注文化体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中国摄影界连续五届报道男足世界杯的第一人。通过文化体育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时代发展的画卷,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城市变化中的娱乐生活和大众审美观念,写下独具个性的视觉文本。
  刘占崑
  1961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荣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中国新闻摄影“金眼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体育摄影家等称号。两次举办世界杯题材的个人摄影作品展。
其他文献
我从2009年底开始关注拍摄中国高铁建设,至今有9个年头了。拍摄一开始,就思考如何打破以往的拍摄模式,要在主题思想和影像呈现上有所变化,以表达对高铁劳动者的深深敬意。  摆脱“三部曲”探寻新视点  无论是摄影还是摄像,画面的取舍都会体现出一种权力和主观性。  我曾是一名拍摄工业题材的记者,和一线劳动者打过多年交道,曾拍摄过跨海大桥、金温铁路、秦山核电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当年拍摄这些大工程时,遵循的
期刊
当地人称,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福清人。严青青所在的福清市江阴镇外坑底村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全村大概一千五百人,出国的至少有六七百人,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早期去日本和欧美的人多,现在更流行去非洲和南美的阿根廷等地。去欧美的人在那边定居的多,回来过年的少。像严青青这些去非洲经商的村民能回来的都会赶回国内,和家人团聚,“非洲那边没有过年的气氛”。  著名非洲问题专家、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
期刊
11月18日,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隆重开幕,备受瞩目的金像奖颁奖典礼同期举行,汪强、吴宗其、王芯克、陈杰等19位摄影人荣获殊荣。本期专题用近100页的篇幅集中展示了各位获奖者的代表作品及创作理念,同时从五个关键词出发,对本届金像奖评审规则、评选现场、经验教训等各方面进行了梳理,为读者的深入了解提供了管道。  从创立至今,金像奖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1988年3月,中国摄影家协
期刊
爱情永恒和久远的魅力,冲破时代的阻隔,在日月移转中亘古鎏光,《卡萨布兰卡》的酒吧在时光隧道中永远为情人驻留,《魂断蓝桥》的悲剧让爱人们的伤情延续到了新一个世纪,《LOVE STORY》在几代恋人的口中辗转吟唱,经典不因时代的流转而暗淡它的魅力和光辉。时代为爱情镶嵌上的光圈,爱情以它衬托着不变的真谛与核心;时代为爱情留下的烙印,作为真爱至上的骄傲徽章;时代为爱情包裹的外衣,交相辉映使它散发永恒的魅力
期刊
我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叶健强跑街”。在广州的“地头”还有点“名气”。在生活的地平线上,我用平视的视角,对自己的城市与城市中的人,以一种“一街一巷皆邻里,无富无贪好弟兄”的拍摄方式,把地气、人气融合在一幅幅既简朴平凡又透露出浓浓市井味的画面中。  记得1980年我刚到《羊城晚报》,有幸得到时任老总、著名专栏作家微音的多番指点。有一次采访,微音叫我随行,我们坐的“牛卡”(用来装运生猪和货物的火车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当提及摄影之感悟,我总会想起著名诗人艾青写于抗战时期的这首诗。  淳安千岛湖是生养我的地方,如果没有对家乡那份深深的眷恋,恐怕我这40年的摄影之路,就难以坚持。文学家用文字来承载情感,书画家用笔墨泼洒情怀,作为一名摄影家,镜头即是我的眼、我的心、我的情,我对家乡几十年的感受,都被编织在了光影交错的“家乡故事”里。  我出生在浙西山区千岛湖畔
期刊
政治家是我这些年主要的拍摄题材之一。政治家多数时间和场合都沐浴在高光时刻,与文体明星不同的是,他们的高光时刻总是充满着“高大上”,且具有某种独特的神秘色彩,让人望而不及。为政治家拍照,是一项挑战满满的工作。  出于安全等诸多因素,能为政治家拍照的摄影师总是少数。作为能为少数群体拍照的少数摄影师,他们能够顺利出入戒备森严的政治场所,基本靠“刷脸”。如果在这些场合能做到让你的拍摄对象及其他有关人等注意
期刊
人们在谈论环境污染时,常使用“触目惊心”来表达感受,是因为人们通常是通过视觉传播获得的经验,所以,影像一直是环境报道与传播的利器。2014到2018年,我先后发表了大约20多篇涉及环境问题的纪实摄影报道,其中《沙漠之殇》等16篇报道得到了高层批示,促进问题解决。纪实摄影如何介入环境报道和传播,我个人总结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线索和甄别  线索的丰富性是作出优秀环境报道的基础。  我的線索来源渠道包
期刊
一  10月25日,一个胖嘟嘟的、身穿黑色礼服、面目模糊的男子肖像赢得了艺术界的关注。当天,这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埃德蒙德·贝拉米的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出43.25万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比预期的1万美元高出了几十倍。  这幅画—“如果这是正确的术语”—是由一个来自巴黎的3人团体,使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创作”的。他们将1.5万幅创作于14至20世纪的肖像画输入“发生器”中
期刊
所谓军事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笔者以为,就是在整个军事行动进行时,恰好有一个瞬间,人物、时间、地点等元素各得其所,并同时展现出特定内涵和意义的那一瞬间。那么,要想拍到集思想内涵、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和审美价值于一身的瞬间,军事新闻摄影记者的思维层次、新闻视角、工作态度和摄影技巧缺一不可。  高度的新闻敏锐,是军事新闻摄影决定性瞬间的必要前提  抓拍“决定性瞬间”不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也不是浮光掠影、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