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既要“抛”也要“泡”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2005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苏教版三种教学方式研究的不断深入,“文本研习”“活动体验”两种教学方式研究初显成果,唯独“问题探讨”方式的研究欲步又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感到没有具体抓手,不知如何开展“问题探讨”。有时所谓的“问题探讨”也只是停留在教师提问理答的层面,且不说有些问题本身就是为“问”而问,问的意义并不大。
  其实,“问题探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首要任务是以“问题”为依托,实现思维的提升,进而发展创新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师生在课堂上,结合文本进行有效的“问题探讨”。 那“问题”从何而来?又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也是实施“问题探讨”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教学实际看,“问题探讨”的“问题”来源有两条:一是教师“抛”,二是学生“泡”。前者着眼点是“预设”,后者着眼点是“生成”。
  一、“抛”问题要单一而不凌乱
  所谓教师“抛”,就是教师在精细阅读文本、精心思考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设计课堂师生活动的框架,为学生预设“主问题”。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进入文本,在具体研读文本中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意义。这样,避免了课堂上那种浅层次的“碎问碎答”,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了条件。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确实,主问题设计精当,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层挖掘学生的思维,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抛”出问题时一定不能兴致索然,而应考虑到每一个问题能否结构起课堂上一个个教学活动的“板块”,能否在课文教学过程起主导和支撑作用,从而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如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提问:“这篇文章充盈着悲愤之情,那本文的主题是否就能概括为:对死难烈的哀悼,对反动政府血腥屠杀的揭露,对反动文人阴险论调的驳斥。说说你们的看法?”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这“非人间”的生存环境下,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执政者,学者文人;真的猛士),而这些“中国”人在面对“非人间”的生存环境时,都有各种具体的表现和态度。作者写这几类人的态度,究竟有什么用意?这正是我们对作品能否有新的解读的关键。透过文本叙述和议论的相关文字,我们看到个体汇集成群体,他们都各自走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对“中国人”群体生命而言,这样的发展后果是什么?就是民族的灭亡。文章中表达的深意由此明了:作者在思索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应以何种姿态在这个社会生存。
  从以上教学环节中设计的“主问题”来看,主要目标指向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内心,启发他们思考文本、思考人生,进而对自己生命个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当然,这样的“问题探讨”有时往往用一组主问题,形成“问题群”来建构课堂教学过程,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完整地拎出来、串起来。这是个循环往复、不断由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一手抓文本(句段),一手抓学生的心(思想),把二者结合起来,让“主问题”构建出全新的学习内容,让问与答的过程成为学生思考的台阶、探索的步骤。
  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一要依据单元提示。就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而言,每个模块都有一个解读与鉴赏的阐述,模块内各篇教材也有更具体的学习思考题。教师在指导学生学阅读、小组合议时,应力求激发学生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巧问。二要考量问题价值。一般提出的问题将会涉及教材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文本蕴含的人文思想和深刻内涵。要追求设问的梯度,总的问题统领若干个小问题,这样既解决了语文基础知识,又理解了文本内涵,从而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巩固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所以,教师“抛”出问题,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能引发学生推敲并调整问题;2.要能启发学生对问题质疑;3.要能促进学生产生出新问题。总之,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活学生持续思考的热情,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提供一个平台。
  二、“泡”问题要深入而不肤浅
  在“问题探讨”教学方式中,不仅是教师“抛”问题,还需要学生“泡”问题,且后者更显重要,因为惟其如此,才能引领学生生发出新的问题、新的思考。
  新课程强调课堂预设与生成统一,但生成必须遵循文本的规定性,指向文本解读,不是脱离文本的“信马由缰”。现实中,有的课堂生成过多,转移了学习重心。例如,有位教师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讲到“小乔初嫁了”,就联想到大乔,从而得出周瑜凭借与孙权的特殊关系才成就事业的结论。分析至此,尚有利于诗词解读。但接下来,教师又投影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饶有兴致地向学生讲述诸葛亮曲解曹植的《铜雀台赋》、故意激怒周瑜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已经忘记了诗词,而沉浸在三国故事中。其实,生成的起点和终点,都应该是文本,脱离了文本,则无法使思维聚焦。
  要使学生“泡”出问题、“泡”得开问题,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留足思考的余地,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教授《祝福》一课时,教师在简单介绍鲁迅后,板书“祥林嫂这个人在鲁镇死了”,紧接着问学生:“祥林嫂这个人是为什么死的?又是怎样死的?”这是一个“主问题”,学生讨论后“泡”出若干值得探讨的“子问题”:
  1.“祥林嫂先是精神死了,然后才是肉体的死亡。”对此你有何看法?
  2.祥林嫂精神上所受的打击来自于哪些方面?自身原因多还是外部原因多?
  3.有人说祥林嫂是在鲁四老爷(代表封建儒教教义)、鲁四婶(代表道教教义)、柳妈(代表佛教教义)的“三教合围”下惨死的,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解。
  从上面这则教学片断看,“问”是串起文脉的纲目。“问题”提出后学生“泡出”若干问题,或深入思考、直指文章主旨,或批判质疑,都注重对文本内容的恰当解读、对文本精神世界充分开发,且注重对学生自身精神世界的开发。
  基于“问题探讨”非常强调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文本学习的目的不应限于对具体作家和单一文本的解读,而应在“问题探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批判的精神。所以,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每一次叩问,都将使其原有的知识与经验趋向丰富和升华,每位学生的精神世界会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探讨”不能走过场,更不能不闻不问。
其他文献
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密切联系。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即所谓的文化管理。职工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即
“门神门神骑红马,  贴在了门上守住家。  门神门神扛大刀,  大鬼小鬼进不来。”  当红红火火的新年热热闹闹向着我们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迎春接福。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对联、贴门神。人们把一对神像贴在门上,用于驱邪避祸,护佑一家人四季平安顺遂,表达出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那么,门神究竟是谁呢?  传说一:《山海经》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
英国人爱喝茶(tea)是世界闻名的。然而茶的故乡并不在英国,而在中国,中国是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英国最早的茶原是300年前从中国运过去的。据说,英语中tea的发音原是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机制和企业破产制度的完善,财务危机不但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以财务管理理论和企业预警理论为基础,首先对财务危机预警
发光的“海怪”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夜明》一文中,记述着一个清代远涉重洋的商人的奇遇:漆黑的夜晚,帆船在南海翩然破浪前进。三更时分,忽然一道亮光射进舱里。他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巨大的怪物在海里发光,半身露出水面,犹如一座小山,眼睛好似两个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  其实,这不是什么怪物发光,而是一种“海火”。每当温暖季节,夜幕降临以后,夜航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海水上层闪耀着光芒。发光水层可深达5
做校长工作几年来,我对校长的职责内涵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校长是时代的灯塔灯塔是导引方向的。校长应该成为变革时代学校前进的灯塔。当我们审视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或发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多年来遵循的一条教学原则。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基于此,当前诸多矛盾的语文教学观并存着:“讲”与“练”、“教”与“学”、“师”与“生”……在诸多矛盾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陷入激烈的论辩中,亦常常刮起“非此即彼”“今此明彼”的大统一之风。面对矛盾,我们不能
持续了7年,建材工业的财富盛宴在今年拉上了帷幕。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回落16.6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甚至低于金融危机以后2009年同
语文教师最难过的是上作文课,并不是怕批改作文的辛苦,而是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令语文教师感到难过和悲哀。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形: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唉声叹气甚至叫苦连天;打开作文本,学生便茫然不知所措,感到无从下笔,他们视作文写作如虎狼,谈之色变,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通常就把各类作文书拿出来东拼西凑以完成任务为大吉。  究其原因,那就是学生怕作文,对作文没有兴趣。如何才能改变这种
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价值,融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并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领域中,为追求“三个代表”和“十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