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图书馆·加油站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z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里,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很重视教室文化环境的营造,同时也非常关注其他班级的布置,总是想让教室像家一样温馨,像图书馆一样时时散发出书本的墨香,像加油站一样给学生加足前进的马力……我想,营造这样的一个环境,需要发挥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才能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散放出光彩。
  如家,心灵之源。
  教师要努力让教室环境营造得像家一样,成为每个孩子的心灵之源。
  首先,要时刻保持教室的卫生。教师在接手到一个新班级时,一定要花时间指导学生清洁教室,强调清洁的重要性。教室是学生常居的场所,干净、整洁的环境才能使人赏心悦目,才会有好的心情。
  其次,适度装饰教室。教室的装饰要突出文化特色,忌用大红大绿等俗艳之色,可以采用中国画、书法作品等装饰墙面。一般来讲,在黑板正上方,每个学校统一了标志性的用语,两边也给装上了《上课一日要求》、《文明学生标准》、课程安排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要让它成为摆设,教师一定要在开学初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认真讲解其中的含义,让这些内容真正成为“家”的装饰。
  我想曾经布置过一个教室,值得一提的是班训上墙。记得那是六年级下学期,我针对一些学生出现叛逆心理、急燥、爱冲动、上网吧打游戏等问题,与学生们一起商讨后,拟出了班训——争做“五种人”,即:明理,做一个高尚的人;立志,做一个有理想的人;自信,做一个有能力的人;整洁,做一个有条理的人;纯洁,做一个有品味的人。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总是引导他们对照这“五种人”,找出自己的不足。由于这个班训是大家集体商讨出来的,因而全班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不足。
  同时,我还将写有名言警句的书法作品挂在两个窗户之间的墙壁上。当然这些内容也要与“五种人”相呼应,如“高贵品德,表里如一”、“今日事今日毕”等,我都是认真解释它们的意思,让每个孩子熟记于心,时时鞭策自己,心向高贵品德看齐。
  另外,我还用一些植物来装点教室,也借此强化教室文化环境,如一盆文竹,一盆兰草,一盆仙人掌。我会给学生讲梅兰竹菊为何为“四君子”,结合仙人掌的特性激励学生不怕困难,扎根学习。
  通过这些环境的布置,营造课堂书香环境,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心情放松平和,让教室成为学生的心灵之源。
  如图书馆,精神之源。
  在教室里,最值得建立的就是小小图书馆了,图书馆的书来自每个学生。别小看这个图书馆哟,它可以算是学生的精神之源。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能使学生从混沌变得明白,从无知变得聪明,从无礼变得文明。
  每个学期开学初,我们就会安排学生各自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拿到学校,组建图书馆。这时候,学生们总是很积极,大多数都愿意与同学们分享。我们请最喜欢读书的孩子担任图书馆的馆长,这些小馆长会将图书先分类,然后贴上标签,认真地用笔记本记载每天图书的借还情况。
  在每个读书的专门时间,看着学生们有序地排队借书,目睹着一个个孩子如饥似渴地阅读,倾听着安静的教室里传来沙沙地翻书声,呼吸着一阵阵书本散发的墨香,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呀!
  小小的图书馆,传递着友情,锻练了能力,学生天天浸润在这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相信,一定会慢慢地成长为前面所提到的“五种人”。
  如加油站,力量之源。
  我在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班级布置中发现,她利用一块墙创设了师生互动平台,教师的希望、学生的心曲都在上面真情流露。学生从教师的希望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教师从平台中知道了学生的困惑及内心情感的波动,比方说,老师不应拖堂、老师误会了自已……这块师生互动的平台,让师生相处和谐。
  有的时候,也会利用一块墙,做成“小苗快快长”“光荣榜”等激励学生进步的小小竞技场,学生从中获得自信,同时也能找到差距,促进自己的成长。
  师生互动平台、小小竞技场,就如加油站一般,成为了学生的力量之源。
  教室如家、如图书馆,如加油站……它与学生时时紧密相连,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与义务,将之营造得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一天放学后,英语老师把班上的学生小欧带到办公室,说他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又违反纪律,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在电话里告诉了小欧的母亲后,她又把小欧的表现写在一张纸条上,要小欧带回家去让父亲签名。我看见小欧愤愤不平地站在英语老师面前,有点替英语老师担心,因为小欧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学生,吃软不吃硬。我很想提醒一下英语老师,但她正在气头上。这也难怪,已经是六年级下学期了,面对这么懒散的学生,谁不急呢。她一边数落
根据杂交稻种子吸水快、不耐缺氧的特点,采用本法,有利于协调种子发芽过程中吸水与供氧、浸种与消毒的矛盾,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质量。按10克强氯精,对水3-4公斤配成药浸种4
良好、优美、和谐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在不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心情烦躁,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也难以养成优良的品质。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创设一个优良、和谐的教育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加强班级硬环境建设,达到“宜学之境”    班级环境的建设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班级硬环境是指班级的各类设施,班级软环境则是指班级里所体
这几年,学校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但每次摸着教室墙壁,我总觉得它过于冰冷。正所谓,环境影响人,也能塑造人。一种文化环境,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所以,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环境,是教师对学生成长负责的表现。  于是,我开始向教室的墙壁“开战”,我要让它“活”起来。而我在这个摸索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一厢情愿的数字化    起初,在教室前面黑板的一边贴上各科成绩表,我的
一天,一位家长很好奇地问我:“老师,我孩子昨天回家可兴奋了,说他得了一块什么‘免罚金牌’,还说是老师奖的。我再问,他却神秘兮兮地不肯说。我想问问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孩子那么看重。我可从没见过他那么开心。”  “免罚金牌”古已有之,不是我的独创,但将“免罚金牌”借用到班级管理上,倒有先验之功。这一尝试缘于一次扣分。  一次卫生检查,我们班被扣分了,原因是窗户没擦干净。学生告诉我的时候我不太相信,因为擦
背景和目的: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然而近年来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免疫治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体的
文化是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教室文化应该是出现于教室中的特有方式与精神价值。笔者于2008年5月-8月期间利用在纽约圣文森山学院访学的机会,走访了纽约市15所中小学,其中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有中学,也有小学。通过参观并与师生的交流,感受到了中美之间教育教学的许多差异,有些看起来是形式上的不同,但其实质还是教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差异所致。美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
W是我这个学期的学生,拖着两条鼻涕,里边的衣服比外边长半截,还常常露出个脐眼,眼睛一眨,嘴一裂:“是嘛?你才……”不把话说完,一转身跑了。  没办法,只好趁接孩子的时候约请家长。孩子的学习习惯比什么都重要,才读书一个多月,作业就交不上来。家访时我们才知道,这孩子一直由外婆带着,爸爸老出差。  妈妈呢?孩子教育的轴心人物呢?家长不提,我们也不好开口。  意见都沟通好了,我客气地送他外婆出门口。心情沉
当学生离开课堂后,能够由衷地喜欢上看书,自觉地沉浸于阅读,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的做法是“营造书香教室”。  我们学校是山区学校,硬件环境简陋。我因陋就简,在教室一角,靠墙摆上一张课桌。桌上放置着我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和从书店买来的各类读物。再往墙上贴上“图书角”三个大字,旁附“静心读书,用心做事”八个小字,教室顿时书香飘逸。“图书角”有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里所推荐的各种名著,
1.排水、洗苗。集中力量排水抢救,使稻苗尽早露出水面。排水时要适当保留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不能一次将水排干,否则遇晴天容易造成枯萎。塑盘育苗的抛栽晚稻秧苗,排水至平